簡體版

從三星堆出土文物的邏輯、古代文獻記載等來看,三星堆都應該是一個有文字的輝煌文明。

然而迄今為止,三星堆只發現了七個刻符,並未發現系統的文字,考古發現的事實與符合邏輯的推論相矛盾。

這個矛盾的解決,就只能靠著繼續考古來揭開秘密了。

好在,三星堆的考古發掘工作,雖然在全球都引發了多次大轟動。

但是實際上,這個遺址的發掘,才剛剛開始而已。

12平方公里的面積里,才發掘了兩個祭祀坑。

加上這次,也才八個祭祀坑。

真正重要的墓葬區、宮殿區,都還沒有找到呢。

即便這些祭祀坑內的青銅器上,都沒有發現成熟的文字,也不能代表三星堆人就不使用文字了。

只能說明三星堆人在祭祀的時候,不會在青銅器上刻文字而已。

這雖然和中原文明的情況剛好相反,但是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再說了,也不一定祭祀品就都沒文字。

陳翰帶著隊里的成員,抵達八號祭祀坑後,就立馬對這座16立方米的祭祀坑,展開了考古發掘工作。

有編號的文物就有五千件,那就算其中可能有一些文物是碎片,這個坑里也至少有一千件以上的文物了!

沒準其中某個文物,就如同利簋一般,記載了古蜀國的歷史呢?

萬一某個文物上寫著「蠶叢」或者「魚鳧」乃至「杜宇」之類的字樣。

那「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古蜀國,恐怕就要成為真正的信史,而非野史傳說了!

「好重啊!」

「我倆抱得動嗎?」

「估計懸,試一試吧!」

兩塊懸浮在K8號祭祀坑的木板上,陳翰與莊雲鵬一左一右的趴在上面,一起將手伸向了坑內的一個大尊。

「我覺得不可能!」

「試一試。」

「一、二、三!」

「搖!」

「呀,紋絲不動啊!」

陳翰和莊雲鵬臉上都漲紅的和豬肝色一樣,用力的搖晃著這個大青銅尊。

然而,這個青銅器卻動都不動一下。

顯然,兩人趴在木板上,是根本沒辦法將這個大尊抱起來的。

「再來!」

「三、二、一!」

「搖!」

這次,他倆用上了吃女乃的力氣,終于是搖動了青銅器。

站在坑旁邊的林雅幾人,笑著說道︰「搖動了,不過肯定是抱不起來。」

陳翰搖了搖頭,放棄了這個較為「輕松」的提取方法。

他倆正在提取的這個青銅器,是一個帶有明顯中原風格的大口尊。

這是一種青銅時代中原地區和長江流域常見的青銅器型,在之前三星堆遺址的1、2號坑,也出土過為數不少的大口尊。

這種青銅器的出現,給三星堆與中原地區以及長江流域存在密切聯系,提供了確鑿的實物證據。

李白所說的「不與秦塞通人煙」,至少應該指的不是三星堆文明,而是後來的蜀國。

在三星堆文明存在的時期,三星堆人實際上是和中原人有高度交流的。

很顯然,商人的酒文化,大大的影響到了三星堆文明。

這種大口尊,在商代就是用來盛放商人最愛喝的「醴(li)」,不但用于日常飲用,而且還拿來祭祀先祖。

商人有兩個大特點,一個就是宗教文化很重,凡事都要祭祀,巫師或者說祭司在商文明中,是擁有很重要地位的。

這才有了甲骨文保留下來的原因。

而另一大特點,就是商人很愛飲酒,所有商人貴族的墓葬中,都有大量的酒器。

雖然周人的墓葬中,同樣會有酒器,但是數量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顯然,三星堆人和商人之間,是有廣泛交流的。

並且兩個文明之間的相似度很高。

三星堆人同樣是非常崇拜祭祀文化,對「巫師、祭司」十分重視。

這點倒是附和中原人對西南地區民族的一貫印象。

或許也是因為三星堆人如此重視祭祀文化,所以才能和商人之間產生密切交流吧。

兩個文明很相似,所以會惺惺相惜,互相之間產生文化、技術的交流。

三星堆人也從商人這邊學會了很多高深的青銅冶煉技術,再結合了自己的青銅冶煉工藝,這才做出了這些精美的青銅器。

並且,三星堆人可能還被商人的酒文化所影響了。

所以在幾個祭祀坑內,都有發現大口尊。

在三千年前,這些大口尊,也許也是盛滿了美酒,被送入祭祀坑中,用來祭祀祖先的!

而這個祭祀行為,大概率並非是三星堆文明自己的文化,而是從商人身上學來的。

只是,在殷墟之中,並沒有見到明顯有三星堆文明特色的青銅器和祭祀文化出現。

說明商人在與三星堆文明的交流中,似乎卻沒有從三星堆人這邊學走什麼祭祀文化。

至少那些夸張的面具,青銅人像,都是只存在于三星堆遺址。

這其實也符合學者們對三星堆文明與商文明關系之間的猜測。

顯然對于三星堆文明來說,商文明是比他們更加高級,更加成熟的文明。

向來只有落後的文明學習先進文明的,卻沒有先進文明學習落後文明。

三星堆顯然就是那個比商文明要稍微落後一些的文明,所以他們的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出土了很多中原風格的青銅器。

而殷墟沒有出土任何三星堆文明風格的青銅器,顯然說明在商人看來,三星堆文明的青銅技術、風格,是不需要自己學習的。

商人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祭祀文化,不會被其他人影響。

從這點上,就能夠看得出來。

三星堆文明雖然十分燦爛,但是要說這個身處蜀地的文明,比同期的商文明先進、高級,那絕對是一個錯誤的說法。

陳翰眼前的這個來自商文明的大口尊,在祭祀坑里,一醉就是三千多年,脆弱的口沿深深倒嵌入泥土里。

雖然經過三千多年歲月,但器身精美的浮凋、飾紋,依舊完好無損,在講述著其三千多年前,跨越了時間、地域的文明交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