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家博物館」
「北大考古文博園」
「荊州文物保護中心」
「秦始皇帝陵博物館」
「社科院考古所科技中心」
「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遺產中心」
「華夏科技大學」
「華夏科學院大學」
「社科院考古所」
「江西考古所」
「南昌考古所」
一面面迎風招展的紅旗,就這麼豎立在墩墩山的考古基地旁邊。
雙手插著腰,站在山崗上的陳翰,看著這一面面紅旗,心中那叫一個豪氣叢生。
作為「國字號」的項目,現在的南昌海昏侯大墓,已經成為了全國考古界的焦點。
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秦漢考古專家、漢墓考古專家、絲織品保護與修復專家、青銅器保護與修復專家、竹木漆器保護有修復專家……
多達上百名專家教授,都趕來了南昌,準備配合這次的考古發掘工作。
考慮到這座墓曾經在水下待過上千年,墓中的文物保存情況,可能會很不錯。
為了不對文物造成嚴重的破壞,江西文物局還打算斥巨資,直接在這座新成立的考古基地里,建設一間實驗室,用于實驗室考古。
一些重要的、現場保護狀況較差的脆質文物,和體量較大、器型較為完整的器物,在發掘時,要采取整體套箱提取,然後再送入實驗室進行細致的考古清理。
也是因為建立這間實驗室,才耽擱了這座海昏侯主墓的發掘工作。
好在,又多等了小半年後,在2021年的四月底,整個考古基地算是基本落成了。
試驗室考古、植物考古、動物考古和紡織品、金屬器、漆木器、簡牘、漆皮、陶等文物保護方案的設計都已經完成。
各文物和考古專家,也都已經進駐考古現場了。
目前,各方面的準備,已經可以做到邊發掘、邊保護的水平了。
值得一提的是,從全國各地抽調來的現場考古工作者,也就是要跟著下墓室進行一線考古的隊員,基本上都是年輕人。
90後的考古隊員,幾乎佔據了現場考古隊的70%,只有30%的老教授是帶隊負責人。
高學歷、年輕、單身、比較能吃苦,基本上是這群一線考古隊員的標志。
陳翰私底下問了問孔建文,為什麼這次從全國抽調來的現場考古人員,都這麼的年輕。
原來,這是上頭的要求。
上頭打算借助這次西漢海昏侯墓的發掘機會,對青年考古人才進行系統化的培養。
這個新成立的考古基地,在未來的十年里,可能會成為全國漢代考古工作者的培育基地!
這首批抽調的考古人員,只是先期的第一批而已,之後還會繼續輪換。
陳翰其實也屬于這一批年輕考古人員之一
等到各地來支援的考古部門、單位、一線考古人員都就位之後。
等待了幾乎快一年的海昏侯主墓,終于是到了正式開始發掘的時候。
在這之前,以江西考古所、社科院考古所為首的聯合考古隊,已經將墓葬上方的填土都清理掉了。
並且還將周圍的一個車馬坑、三個從葬墓葬都嘗試發掘清理了出來。
那個車馬坑比較特別,是長江以南唯一見到的一座真車馬陪葬坑。
不但葬了20匹成年公馬,並且還陪葬了木質彩繪馬車5輛,為實用高等級安車。
經過拆卸的馬車裝入彩繪髹漆木箱內放置在槨底板上。
陪葬馬匹20匹,骨架已腐朽殆盡,僅存痕跡。
另外,錯金銀裝飾的精美銅車馬器一共3000余件,全部都是這五輛馬車的配件。
如果經過修復的話,現代的文物修復師,完全可以修復出這五輛馬車原本的樣子。
這對現代人了解漢代的馬車制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實物考證!
西漢王侯出行的車駕主要有安車和軺車,安車為座乘、軺車為立乘。
按照西漢官方史料的說法,天子所使駕六,余皆駕四。
乘坐4匹馬的車是漢代王侯出行的最高等級。
5輛車20匹馬,正好是4匹馬一輛車,這也符合了考古隊對這座主墓的猜測。
這確實是一座王侯級別的大墓。
而且,同樣是根據史料再結合了目前的考古發現證據來看。
公元前33年元帝薨以後,華夏人的喪葬文化中,就再也沒有使用真車馬的陪葬方式。
從漢元帝之後,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都不會再用真車馬陪葬,只用陶做的車馬模型陪葬了。
所以,從這一特點,也可以作為第一代海昏侯的重要證據!
第二代海昏侯,去世時間比漢元帝更晚!
也就是說,只有一代海昏侯墓,去世之後才會用真車馬陪葬!
那麼,墩墩山上的這座海昏侯墓,是初代海昏侯劉賀墓的可能,幾乎已經是八九不離十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理車馬坑的時候,還發現車馬坑中有一件獨角獸的銀器,是西域地區流行的動物紋樣。
出土的車馬器具中有些不是中原的東西,如繪有大角羊圖桉的當盧。
這是帶有明顯西域風格的配飾品。
因此,李教授對此作出猜測,認為這些陪葬的馬匹中,可能有來自西域的汗血寶馬!
根據史料記載,汗血寶馬正是首先由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舅公李廣利,從西域引進中原的!
李廣利之所以被封為「貳師將軍」,就因為「貳師」為汗血寶馬的產地。
作為劉賀的舅公,李廣利既然引進了汗血寶馬,那劉賀絕對是有能力從他手上搞到幾匹這種傳聞中可以日行千里的千里駒!
並且,用這種高級的馬匹,來給自己驅車,似乎也很符合劉賀的身份!
不過,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汗血寶馬,這得等來自華夏科技大學的動物考古專家,經過DNA提取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後,才可以確定。
目前這批車馬飾件,已經送到社科院考古所的文保中心進行保護修復,並且已經修復了一批。
根據文保中心那邊傳過來的話。
這批車馬飾件,是同時代出土的同樣器物中最精美的!
這3000多件車馬器里有80多件當盧,是掛在馬臉上作為身份的證明。其中一件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當盧采用復雜的錯金銀技術,構圖清晰流暢。
還有錯金的魚、虎、太陽神和月亮、玉兔,還有蟾蜍、展翅飛翔的朱雀,這種錯金銀技術在其他墓葬是見所未見的。
白虎的眼楮、牙齒,刻畫出非常萌的動作。還有老虎的奔跑動作,有小鹿、蟠龍、孔雀開屏等動感的展現。
從清理出的車具如蓋弓帽、杠箍、龍虎首軛飾、轅首飾、衡飾、車義、車 等,馬具如絡飾、餃鑣、當盧等多鎏金錯銀和麻質傘蓋看,其制作極其考究,使用等級很高。
這甚至不是一般的列侯,能夠有那個財力去享受的物件。
說實話,就算是天子的座駕,恐怕和其相比,也不會差多少了。
除了劉賀,估計當時也沒有其他列侯,能夠擁有如此精美的車馬器了。
雖然,只是發掘清理了一個車馬坑。
但是對于墓主人的身份。
整個考古隊已經沒有人再有啥疑惑了。
絕對是劉賀!也只有可能是劉賀,才能這麼有錢,這麼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