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二百零六章 那個小盒子才是永遠的家

關于為什麼墓門上會有這樣一個被盜墓賊破壞的洞,考古人員們顯然是沒辦法找到答桉了。

除非當初弄出這個洞的盜墓賊復生。

這個話題被略過後,大家談起了一個更重要的話題。

「怎麼進入墓室?」

「要從墓門進嗎?」

一般來說,在類似地宮一般的墓葬。

比如兩漢時期的部分諸侯王陵,唐代到明清時期的部分保存完好的石磚墓,在墓門還在的情況下,考古工作者們,也會以不破壞墓葬為首要目的,從墓門直接進入墓室進行發掘清理工作。

最出名的,就要數郭沫若的定陵發掘了。

當初要發掘定陵的時候,一開始郭沫若和吳 是決定先找墓道,然後從墓道進入,打開墓門進入主墓室。

計劃是計劃的挺好。

但是在第一步的時候,就受到了挫折。

雖然定陵有成片的地面祭祀建築,但是這墓道在哪,還真不好找。

郭沫若帶人找了幾個月,挖掘了多個疑似「定陵口」的地方,都沒找到墓道。

差一點,郭沫若就決定,干脆不找墓道了,直接從上往下暴力挖掘,直接把地面全強拆得了。

還好,就在要下這個決定之前,墓道口找到了。

不然,現在定陵別說還有地面建築了,恐怕就連地宮都沒得參觀了,全得夷為下陷十來米的平地。

不過找到墓道後,郭沫若和吳 帶領的發掘團隊,進入定陵就沒有造成多少破壞了。

雖然,很多珍貴的文物,在遇到空氣後,就迅速氧化消失了,導致文物損失慘重。

但是整個地宮,是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可以讓後人進入參觀,看看明清時期的皇帝陵寢是如何建造的。

上次陳翰他們參與發掘的南越王陵墓,也是如此。

主要以進入地宮進行發掘為主,不破壞地宮的整體建築,這樣可以在發掘完成後,將地宮做成博物館供游客參觀。

但是,這次這個新血渭一號墓的情況不一樣啊。

這個新血渭一號墓的墓門,太小了。

只能容納一個人彎腰來回進出。

如果要搬運轉移里面的隨葬品,都通過這麼墓門來進行的話,會非常麻煩,甚至很多隨葬品也許都帶不出去。

說起這個話題。

李春潮胸有成竹。

「之前我們已經考察過了。」

「墓室由主室和北1、北2、南1、南2四個側室構成的。」

「從上面的勘查情況來看,墓室均為木石結構,平面呈長方形。」

「墓室頂部鋪南北向的棚木,四壁均為石砌,石層間夾有方木。」

「墓室的北、南、西三面與墓壙間為土坯與碎石混合砌築。」

「主室與側室、相鄰側室間均以土坯與碎石砌壁相隔,主室與側室間有通道相連。」

「簡單地說,就是每一間墓室都與主墓室相連,並且墓室的上方,用來封頂的全部都是棚木。」

「我們沒必要走墓門,只需要將各個墓室上方封頂的棚木都取掉,然後像發掘土坑豎穴墓一樣,直接作業就行!」

理解!

孔建文點點頭。

這操作他熟啊!

就和發掘大部分先秦時期的墓葬一樣,直接從上往下挖,然後挖到頂蓋板後,掀開蓋板,就直接進入墓室,可以開工了!

這方面,社科院考古所絕對夠專業。

「行,那就這麼辦吧!」

這座墓並不深,從地表到墓室棚木頂,大概也就只有兩三米而已。

而墓室的深度,根據甬道和照牆的高度來判斷,大概也就在2米到2.26米左右。

這算是一座比較好挖的墓了。

得力于這是一座吐谷渾部落的墓,而非漢墓。

所以哪怕是吐谷渾部落的貴族,乃至王族,他們也沒有像中原貴族那樣的習慣,動輒就是往地下挖十幾米深。

嗯,可能也有沒那個技術有關系吧。

想要在地底十幾米深的地方,開鑿出一片一兩百平方米的中空墓室,這可是個技術活。

怎麼保證上面十幾米厚的土層,能夠不塌陷?

這是一個極其考驗選址水平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古人看重「風水寶地」,一方面是真的有玄學的加成。

一方面也是要注意地形。

有的地形,你下挖十幾米,絕對會塌方的。

但是有的地形因為中間有岩石層承重,卻可以做到相安無事。

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隨隨便便往下挖個十幾二十米,就能建個墓的。

像趙胡的南越國君墓,之所以能挖那麼深,就是因為他的墓一半都是建在岩石層里。

是挖到了地下近二十米深的岩石層後,依靠著岩石層,往里鑿出了個墓室,並且用了大量的石塊。

據統計,整個南越國君墓,用了七百多塊兩米長的巨石來做牆壁、承重、頂蓋,這才避免塌陷的危險,才能保存兩千年還那麼堅固。

即便如此,南越國墓的一半範圍,也是直接用的岩石層當承重。

對華夏人來說,這就是以千年為單位積累下來的施工經驗。

全世界,只有華夏古代貴族的墓穴,能夠埋的這麼深。

帝王級別的陵寢,都是在15-20米的土層,甚至有的時候會深入到20多米!

這,都是歷代專門挖陵寢的人,一代代總結出來的經驗!

就是,這些會建帝陵的人才,到現在基本已經絕跡了,技術也早就全失傳了。

不過就算有技術,在現代也沒啥用了。

現在都是火化。

不管生前地位多顯赫,多牛逼。

死後只有那個小盒子才是永遠的家。

最多,也就只能選選死後葬在哪個公墓。

頂天了,算你是牛逼到不行,能葬進八寶山公墓,那墓地也就幾個平方。

而且下挖一米都不到。

這種在地下十幾米的地方建地宮的技術,在現代已經失去意義了。

「怎麼說,先清理主墓室嗎?」

「那必須的啊!」

柯教授與李春潮相似一笑。

一座墓室,肯定是主墓室最重要了!

李春潮干咳了一聲,故作嚴肅的說道︰「考慮到這座墓遭受到了嚴重盜掘,被盜了七百多件文物,主墓室絕對是重災區。」

「所以我們先發掘主墓室吧!」

「大家都動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