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八章 168號墓

「邊長1.5厘米,高0.7厘米,通高1.4厘米。」

「印章暫定名,司薄之印。」

隨著林雅的紀錄歸檔,這枚司薄之印,成為了M-105號墓葬的最後一樣出土物。

接下來的幾天里,整個棺槨里里外外都被清理了一遍後,再沒有發現其他的隨葬品了。

只收獲了一些腐爛的織物,以及一些墓主人的骨頭碎片。

倒是第一天清理時發現的墓主人牙齒,被送到專業的檢驗機構鑒定後,得到了墓主人的死亡年齡。

這位墓主人確實和大家猜測的那樣,非常年輕。

根據齒齡判斷,這位墓主人的年齡在16-18歲,用英年早逝來形容都有點不太合適了。

不過根據墓坑的大小和形制判斷,這位墓主人生前應該是已經結婚了,所以哪怕緊張施工,也挖了個雙人墓出來。

就是他那位可能是剛迎娶的新娘,並沒有為他守寡,後來應該是又改嫁了。

至此,陳翰和孔建文的所有猜測就基本上都對上了。

這位墓主人的身世應該是比較淒慘的。

作為西漢荊州貴族老司家的最後一位家主。

不但英年早逝,而且還沒有留下後代,所以帶著家傳寶劍下葬。

更讓人遺憾的是,陳翰他們接下來又大量的翻閱了荊州這邊的歷史文獻,從西漢末年一直追朔到了漢武帝末年。

六個人足足翻了三天三夜,硬是沒有找到任何和「司薄」有關的記載。

雖然華夏的歷史記錄,已經是全世界範圍內最詳細的了。

但是想要找尋到每一個墓主人的記載,也是不太現實的。

這位「司薄」去世的時候太年輕,本身可能也沒有什麼官職,雖然是小貴族,但是承襲的爵位估計也沒多高。

如此一位人物,想要在史書上留名不太現實。

而且西漢時期還沒有縣志,想要弄清楚這樣一位西漢時期小貴族的生平,太難了。

花了三天時間,沒有找到任何資料後,陳翰他們很快就放棄了繼續尋找墓主人生平的想法。

雖然兩千年歲月之後,他什麼痕跡都沒留下。

可至少還有一塊印章,一把寶劍,替他證明,自己曾來過這個世界

雖然放棄了研究這位墓主人的生平,但是該撰寫的報告還是少不了的。

從整個發掘的過程,到每一個出土物的情況介紹,以及拍照取樣,還有詳細的研究數據……

「湖北荊州鳳凰山105號漢墓發掘簡報」

光是這份簡報的撰寫,就要花費陳翰他們不少功夫了。

陳翰他們這個小組埋頭開始忙起了收尾的發掘簡報紀錄工作。

孔建文這位帶隊大老可沒工夫繼續陪著他們。

隨著鳳凰山這邊的漢墓群勘探工作越來越清晰後。

為了配合軍方的基建工程,湖北考古所和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們,開始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

鳳凰山範圍的整一片工地上,足足有十幾個墓坑都處于正在發掘的狀態。

並且後頭還有十多個墓坑隨時等待發掘。

根據和基建隊的商討確定,這次這座多達一百五十座墓以上的墓葬群,至少有三十五個墓葬,需要保護性發掘。

從荊州城內聘請來的挖掘工人足足有上百人,整個工地都是一副大干特干,熱火朝天的景象。

孔建文自然也不能閑著。

在指導完陳翰他們開棺後,他便又立馬投入了社科院考古所的其他墓葬發掘工作中。

在鳳凰山的中部偏東南處,有三座緊鄰並列的墓葬,分別被標記為167號墓、168號墓和169號墓。

其中,167號和169號都是兩座比較小型的豎穴土坑墓,根據規模判斷,應該也就只是個普通的小墓葬。

但是168號不同。

根據前期的探勘發現,這座墓雖然同為豎穴土坑墓,但是是帶有墓道的!

而且墓口東西長超過六米,南北寬也超過了4.5米。

長六米,寬將近五米,這可不算是一個小墓坑了。

陳翰他們那個小組發掘的105號墓,墓主人已經是個小貴族了,但是墓坑大小也就長3.9米,寬1.9米!

而社科院考古所發現的168號墓,長度倒是沒比105號墓長太多,但是寬度翻了足足兩倍還有余。

墓坑更寬,這代表什麼?

代表墓主人的棺槨很寬大,所以才需要這麼寬的墓坑啊!

棺槨寬大,這就說明墓主人是用了多重套棺啊!

至少肯定要比105號墓的一棺一槨多,很有可能是一棺二槨,或者二棺一槨!

當然,再往上的四棺一槨或三棺兩槨就不太可能了。

這是諸侯王和列侯的規格,墓口肯定得更大才對。

但是168號墓也已經非常有價值了!

這位墓主人肯定是一位西漢時期的中高級貴族!

上限是關內侯,下限也至少是二十等爵中的10等以上!

這樣的人物,在西漢至少也是個縣級領導人,甚至有可能是兩千石級別的大官!

到這個層次,那就有可能青史留名了,沒準在《漢書》中都有過他的紀錄呢!

孔建文搞定了陳翰他們的開棺後,就立馬又帶領著社科院的其他人,著手開始進行168號墓的正式發掘工作。

這個墓可不簡單。

第一步發掘就非常的麻煩。

因為墓坑的位置非常的深!

雖然在打探洞探查的時候,社科院的考古工作者在離地不到三米的深度,就發現了顏色不同的五色土。

但是當真正開始挖時,二十多個工人加上十來位考古工作者,挖完頭三米後,發現在這十來厘米的五花土下方,還有一層青灰泥。

一開始,大家以為這層青灰泥沒有多少,估計就是墓坑上的一層封土而已。

結果,一挖就挖了兩米多深!

前後加起來,挖了五米深,都沒挖到墓室!

陳翰他們都整理撰寫完發掘簡報,並且將其錄入國家專門的數字化考古平台,完成了M-105號墓發掘的所有工作了。

168號墓這邊,卻還沒挖到墓室!

于是陳翰他們小組,也被孔建文一起抓了苦力,安排到了168號墓參與發掘工作。

有了六個年輕力壯的生力軍加入後,發掘進度再次加快了不少。

又是向下挖了兩米多,總挖掘深度達到了7.5米時,夯土中開始出現了一些樹葉、竹根、竹子筒。

當挖到的夯土,已經不再是又硬又粗的青灰泥,而是質地細膩的青膏泥時,所有人的期待感都提了起來。

這說明,終于是要挖到墓室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