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九十四章 關注點

說了一會兒閑話,林宇航關切地問起了邵浩強怎麼突然想起來搞制革廠了?

按理說邵浩強是做買賣勞保用品起家的,哪怕現在干勞保用品的人漸漸多了,這個買賣也沒以前的利潤高,可按正常的邏輯換個產品不一樣干麼?

現在直接把以前的買賣給丟了,等于直接把拿在手里的關系給渠道全放棄了,這不有些可惜麼?再說,搞私人制革廠投資大,風險更大。雖然這些年潮縣制革廠出走了不少人干起了這個活,但真能干出名堂的人並不多,大多人雖然比在制革廠了收入高些,可關鍵這個買賣技術含量高而且很辛苦,以邵浩強以前的關系渠道再加他的頭腦,完全可以干一些輕松些並且收益高的生意嘛。

「這個……?」邵浩強遲疑了下,一時間沒有回答林宇航的問題。

「怎麼?不方便回答?」林宇航笑問。

「倒不是不方便,主要是我在琢磨怎麼回答。」邵浩強坦率地說道。

「呵呵,這又有什麼琢磨的,我今天來是以私人的名義過來的,你別把我當什麼領導不領導的,就把我當戰友。老王你們也熟悉,他雖然是制革廠的廠長,可也是建軍的師兄。至于這位……對了,我剛才忘記介紹了,這是我的朋友宋援朝,今天踫巧過來找我,被我順便拉來當車夫了。」

宋援朝咧嘴笑笑,沖著邵浩強和邱建軍點點頭,隨後繼續打著他的醬油當背景牌。

林宇航這麼一說,邵浩強也笑了起來,他開口道︰「領導剛才說的沒錯,其實我干了這麼多年的勞保用品買賣,也賺了不少錢,雖然現在這個買賣不太好做,可要繼續做下去也不是不能做。」

「再說了,做買賣嘛,通常是做熟不做生。其實我自己也想過,不干勞防用品後干些什麼。」

「不過我想來想去,其他的生意都不怎麼靠譜,說白了干了這麼久的勞保用品,我自認還是有點心得的,對于市場也有些了解。做生意,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產品,假如繼續做來回倒手,無論是做那種產品都只是中間商而已。一個中間商干的再好也只是中間商,永遠也成不了什麼氣候。要想做出成績來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所以我才起了辦廠的念頭。」

「既然這樣,為什麼要辦制革廠呢?辦其他廠不行?」

「其他廠當然行,可問題也要根據實際出發嘛。」邵浩強認真道︰「我下決心辦這家廠子不是什麼心血來潮,是經過調研和長時間考慮的。我們潮縣制革產業有悠久的歷史,也有國內屈指可數的技術。比如說我這位發小,建軍就是這方面的專家,這樣一個行家里手在,我怎麼會忽視呢?」

說著,他特意拍了拍邱建軍的肩膀,邱建軍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搖頭。

邵浩強繼續說著他為什麼會選擇制革廠的原因,他坦率告訴林宇航,正是因為他做勞保用品的時候關注到了皮革產品的市場,而且他因為工作上的原因經常去滬海出差,每次到了滬海後除去本身的工作和順便收購勞保用品外,邵浩強會把大部分時間用來逛商場。

沒錯,就是逛商場。

滬海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百貨公司,和遍布全市的各類商場。邵浩強每次去滬海無論再忙都會抽半天時間去這些商場逛上一逛。

他逛商場可不是去買東西,是去看產品看市場的,通過商場的貨物結構和客戶人流,由此來判斷那些東西好銷,那些東西有市場,市場的趨勢是怎麼樣的,又有那些東西是顧客們希望有的。

這樣的習慣邵浩強維持了許久,尤其是這兩年他更關注這些。不僅看,還會記,他有一本小本子,上面林林種種記錄了許多商場里的各類商品情況,並且對這些商品做了細致的分析。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邵浩強發現隨著這些年經濟的發展,皮革制品的市場漸漸大了起來,人們對質地良好,設計精良的皮革制品需求開始增長,再結合潮縣擁有的皮革制造工藝優勢,還有這兩年潮縣制革廠不斷有人出來單干獲得的成功,邵浩強越發覺得皮革制品是一個未來極有前途的產業,思索良久後,邵浩強終于下了決心,這才有了這家廠子的誕生。

听完邵浩強的解釋,林宇航倒有些意外,他原本以為邵浩強會說些別的,卻沒想到給了他這麼一個答桉。

不過仔細琢磨,邵浩強說的很有道理,正是因為他做足了功課才會下辦廠的決心,而且把全副身家都投入了進去。

「潮縣制革廠是我們潮縣歷史最久也是規模最大的制革廠,你剛才既然這麼說就是對皮革產品的未來看好。不過你覺得自己的廠子能競爭得過潮縣制革廠麼?難道就不怕自己的投資到時候血本無歸?」

「這個……。」邵浩強下意識朝著老王看了一眼,一時間不知怎麼回答。

「老王,看來你在這浩強有些顧慮呀。」林宇航笑呵呵地對老王說了一句。

老王有些尷尬,起身道︰「要不我出去抽支煙,你們先聊……。」

「別別,王廠長,您不是什麼外人。」邵浩強連連擺手,說道︰「其實也不是沒有顧慮,顧慮總是有的。不過我覺得全國市場那麼大,光靠一個制革廠根本就吃不下這麼大的市場。做產品嘛,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蛋糕這麼大一個人也吃不下,就算有競爭也是正常的。再說了,我這是私人廠,效益好壞關系到我的個人利益嘛,對我來說是華山一條路,沒有退路可言。」

林宇航頓時笑了起來,邵浩強這話雖然沒明說,但話里的意思他卻听明白了,在邵浩強的心里,制革廠根本不是他的目標,他的心氣高著呢,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邵總,您這個廠投資多少?」這時候,宋援朝突然插問了一句。

「九萬三千四百二十七元,這可是我全部的家當了。」邵浩強回答道。

「那你想過沒有,一旦投資失敗怎麼辦?」宋援朝又問。

邵浩強澹澹笑道︰「這個說沒想過就是說假話,我當然想過。不過我這個人比較擰,一旦下了決心的事就會用心去做,用一句話來形容,不撞南牆不回頭。再說了,我都三十多的人了,再過幾年就四十了,人生還有多少時間能留給我的?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做點事,做一件能讓自己驕傲的事,這也是我的理想。」

「這個廠子是我的心血所在,也是我未來的希望所在,我會盡全力去做好它。如果……如果真的失敗了我也不會後悔,畢竟我這輩子也拼過了,至于錢不錢的,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相比自己的理想又算得了什麼呢?」

宋援朝意味深長地看了邵浩強一眼,不再提這個事,轉而問起了他對市場的看法和產品的銷售思路。

邵浩強並沒有說實際的東西,只是談了談一些大放向的觀點,宋援朝听後也沒追問,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就不再說什麼了。

在廠里呆了一個多小時,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林宇航起身告辭。邵浩強再一次邀請林宇航一起去飯店吃個便飯什麼的,林宇航笑著擺手說自己還有事就不去了,讓老王留下來陪他們一起去吃飯就行了。

道別的時候,林宇航和邵浩強還有邱建軍握了握手,再一次祝賀他開業大吉,同時說了幾句如果在經營上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可以來找自己,還特意留了個辦公室的電話給邵浩強。

離開後,宋援朝開著車,林宇航坐在副駕駛,兩人都沒說話。

車開出一段距離,林宇航長嘆一口氣︰「這個邵浩強不簡單呀,可惜認識他晚了些……。」

「怎麼?後悔沒早點認識?」

「是有這個遺憾,如果早認識兩個月,我一定會把他放到制革廠廠長的位置上,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現在制革廠就需要有這樣敢打敢拼的當家人。」

宋援朝笑笑,搖頭道︰「這可不一定,邵浩強可不是一般的干部,我覺得就算你會重用他,他也不太可能去當這個廠長。」

「為什麼?」林宇航一愣。

「道理很簡單,他有想法,也敢打敢拼!」宋援朝說了這麼一句,林宇航回味著宋援朝這句話,片刻後默默點了點頭,承認宋援朝說的有理。

邵浩強是人才,但他的性格注定了他不可能在國企當一把手。相比國企,私人企業雖然在國內剛剛興起,但是私人企業和國企的性質完全不同,相比國企的干部,像邵浩強這種有強烈個人性格和能力的人反而干私企更合適。

「其實我倒是覺得邵浩強這樣做很好。」宋援朝繼續說了這麼一句,見林宇航向自己投來詢問的目光,宋援朝提醒道︰「二哥,您現在是地方上的領導,作為地方領導在經濟的眼光上必須要放開,不能僅僅盯著國企和國企改制,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招商引資方面。」

「私人企業的興起,這將是我們國內企業結構的巨大變化,相比國企的僵化,私人企業在許多方面反而有更大的優勢,比如從決策到經營方向再從產品到市場各方面。地方經濟要起來,光靠國企和國企改制是不行的,靠對外商的招商引資也是不行的,私人企業同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換句話來說,所謂的招商引資其實也是私企,只不過是海外的私企。我發現目前許多地方干部對于外資的態度和對于私企的態度天壤之別,這種思路是完全錯誤的。」

「二哥,像邵浩強這樣的私人企業以後會越來越多,甚至在某種程度會逐步取代很大部分國企和集體企業組成地方經濟的重要產業支柱。對于這樣的企業,我們應該保持支持和扶持的態度,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問題,您覺得呢?」

林宇航沒有回答,他默默思索著宋援朝這些話里的深意,過了許久又輕嘆了一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