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一十一章 回家

宋援朝這次過來是因為盛華電訊的事,順便也是看看南方的食品市場情況。

隨著司特公司在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市場鋪開,目前長三角、北方和內地市場的反應很是不錯。在繼燕京、滬海、山城三地的分廠成立後,宋援朝又把目光瞄準了南方。

南方市場,目前處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隨著這幾年改革開放的深入,尤其是鵬城特區的成立之後,這里的有錢人逐漸開始多了起來,市場也相比北方更加活躍。

雖然南方省市由于地理位置受到香江的影響很大,這些影響不僅是打扮、穿著這些,還包括飲食方面的習慣。

但不能否認的是,因為南方的經濟更加活躍,快節奏的生活漸漸已經形成,再加上大量外人人員涌入,同時也在改變當地的一些固有習慣。

宋援朝之前沒有第一時間去南方設廠考慮的就是這些因素,而且去年的時候直接把產品打入南方的契機不如北方更適合。而現在,條件已經成熟了,宋援朝哪里會放棄南方這樣巨大的市場?所以他準備直接在羊城或者鵬城設廠,這一次過來除了盛華電訊的工作外,就是來確定這件事的。

「你還真打算把廠子設在羊城?為什麼不設在鵬城這邊?地皮什麼的不用擔心,二期那邊還有空地留著呢,你要用直接拿去不就行了?」秦正國很是不解地問宋援朝,在他看來鵬城無論是地方政策還是其他都比羊城更好,再加上盛華集團在鵬城又拿了一塊地,在搞新的二期園區呢,盛華集團是司特公司的大股東,兩者原本就是一家人,直接用盛華的地設廠不更方便麼?

宋援朝搖搖頭︰「我考慮過了,相比鵬城,羊城雖然不是特區,但羊城的歷史沉澱再加上市場的成熟不是鵬城能比的。現在鵬城的確搞的不錯,可鵬城的人口結構當地人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外來者。」

「這些外來者包括你這樣的老板,也有廠子里打工賺錢的打工仔打工妹,老板暫時不提,雖然都是些有錢人,可群體數量並不多,而且從香江過來的那些老板平時的習慣更傾向于香江那邊又或者東瀛台海的產品多些。」

「至于那些打工仔打工妹,我不說你也知道,他們來這是工作賺錢的,許多人一個星期都不一定出一趟廠區,平時除了上班,下班基本就呆在宿舍里,吃飯也大多吃食堂,就算外出消費往往也不高。」

「從這來看,整個鵬城消費市場並不算大,而羊城就不同了。城市的人口數量是鵬城的好多倍,再加上南來北往的流動人口,這些都是潛在的消費市場。更重要的是羊城的地理位置遠比鵬城來得好。如果是出口型產品,比如盛華的服裝什麼的,鵬城這邊可以通過關口直接運輸到香江極為便利,但內銷產品就不一樣了,必須把貨先拉到羊城,再通過羊城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運輸到周邊省市。」

「既然是這樣,那麼為什麼要舍近求遠呢?而且羊城現在的政策雖然比不上鵬城這麼開放,但你要明白司特公司本就是合資企業,該有的優惠缺不了,再加上從產品成本、生產便利和運輸各方面來考慮,哦對了,還有原料采購等等,設在羊城更好一些。」

秦正國想了想點點頭,他承認宋援朝說的這些是有道理的。

畢竟司特公司的產品和盛華服裝的產品不一樣,也和盛華電訊的產品有本質上的不同。

無論是飲料還是方便面,這些都屬于快速消費品,快速消費品需要的是穩定而有龐大基數的內銷市場,當然出口也有一部分,可目前出口這樣的產品根本不切實際,從現在國內快速消費品尤其是食品產品的出口情況來看,最大的出口食品企業是梅林,而梅林主要出口的產品是罐頭。

罐頭產品,由于飲食的習慣不同,在國內消費者群體比較狹窄,普通人不是必要的情況下很少會去吃這種食品。但西方國家就不一樣了,西方國家有吃罐頭的傳統,普通人每周去商場采購都會買一大堆各式各樣的罐頭回來,以供平常食用。

所以中國的罐頭產品在西方國家還是比較好銷的,尤其是一些豆子、水果類的罐頭因為價廉物美傳銷海外,成為中國食品出口的大宗產品之一。

但飲料和方便面就不一樣了,前者出口要直接面對那些超級跨國企業,比如兩家可樂公司和各國的傳統飲料企業。

至于後者,方便面的口味適合東方人,在西方國家除了中國和日、韓、東南亞幾個國家的移民外,普通的西人很少會去吃這樣的玩意,而在目前國外市場同類產品被東瀛、台海等產品給充斥的情況下,司特公司的方便面根本就沒任何競爭力。

至少在二十年內,宋援朝沒打算讓司特公司改變市場銷售結構的想法,眼下龐大而空白的國內市場就足夠司特公司發展了。

修煉好內功,面對幾年後即將到來的外資企業產品的沖擊,而不是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為了所謂的「出口創匯」就盲目地去開拓海外市場,宋援朝的頭腦非常清醒,並不會因為腦子發熱一拍腦袋就做出這些錯誤的決定來。

「羊城那邊需要幫忙麼?你知道的,我在羊城呆的時間不短,認識的人也不少,要是需要幫忙盡管說。」

「這是自然的,如果要你出面我肯定告訴你。不過目前來看羊城的談判還算順利,市里已經同意了給司特公司一塊地,再給了三免兩減半的優惠政策,這些基本已經足夠了。」宋援朝笑著說道。

秦正國想想覺得這個政策的確不錯,也是羊城那邊能拿出來最好的政策了,雖然比起鵬城這里稍有些不足,但也相差不遠。

「下個月我準備回一趟老家。」說完了正事,秦正國抽著煙突然來了這麼一句。

宋援朝一愣,疑惑地打量著他︰「你之前不是說不回去麼?怎麼突然想著回去了?」

上次去西北之前,秦正國就和宋援朝聊過老家的事。

由于秦正國當了老板後,給家里寄了不少錢,但這些錢非但沒改善家里的生活,反而被那些親戚朋友給盯上了,再加上秦正國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人,抹不開面子,一來二去非但把秦正國給他們的那些錢全借了出去,甚至還搭上了自己的養老錢。

這件事可把秦正國給氣壞了,從此後他一分錢都沒再寄,只是找了個信得過的老同學,把錢放在他那邊讓他幫忙關注一下家里,如果家里有難處替自己照顧照顧。

「不回去不行啊!我爸媽那邊來了好幾封信了,說幾年了都不回去趟,連媳婦孩子都沒見著過,再這麼下去要和我斷絕父子關系了。」秦正國苦笑道︰「還有,我弟弟也要結婚了,我這個當哥哥的總不能連喜酒都不去喝吧?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回去一趟。」

「你就不怕到了那邊那些親戚朋友全找來借錢?」宋援朝打趣問道。

秦正國眼珠子一瞪︰「敢!他們不提這個也就算了,要是敢提老子非得讓他們把之前從我爸媽那邊借走的錢還回來不可!老子又不是開銀行的,當老子的錢是大飛刮來的?」

「呵呵,還是注意點好,這種事……。」宋援朝拍拍他的肩膀搖搖頭,這種事宋援朝以前可不少听過,好好的親戚朋友為了錢的事翻臉,甚至老死不往來的多了去。

外人就不說了,就說宋援朝自己家吧。當年宋光增夫妻出事後那些親戚不一樣躲得遠遠的?等宋光增夫妻一去世,趁著宋援朝在大西北當知青,一個個又迫不及待跳了出去企圖把宋家的房子給霸佔了,要不是當年張家阿娘找了宋援朝父母單位的老領導出面,再加上街坊鄰居的幫忙,和那些親戚據理力爭,弄不好宋援朝回來後連住的地方都沒了。

這也是宋援朝回來後從來不和那些親戚聯系的原因,而且考上大學後,宋援朝就去了燕京,和林燕結婚後又在滬海新買了房子,石庫門那邊的老房子之前都是借給羅陽的,羅陽和李曉芸結婚後才搬走,就更不會和那些親戚有什麼來往了。

前世的時候,宋援朝幾乎和這些親戚徹底斷了聯系,這一世當然也沒必要和他們有什麼來往。

這樣的親戚不要也罷,在這點上宋援朝深有體會,也離開秦正國的煩惱。

「放心吧,這次回去我沒打算帶彩霞和孩子。」

「你一個人?可是你家老爺子和你媽不是說要見見你媳婦和孩子麼?」

「當然不會一個人,我把保衛科的幾個帶上,萬一有人不開眼動手也有個照應。至于老婆孩子什麼的,我已經想好了,等回去後先把我弟弟的婚事給辦了,然後和家里開個家庭會。我爸媽年齡大了,估計讓他們到南方來不願意,不過沒關系,他們願意呆在北邊就呆著吧,但地方可以挪一挪,我準備在奉天那邊看看有什麼合適的房子買一套,讓他們搬奉天去住。」

「奉天比安東大,醫療條件也好,而且還是大城市,總比安東住著強。至于幾個兄弟姐妹,看看他們的想法,如果打算來南方的就幫他們一把,如果不想來的也沒關系,到時候私下給一筆錢,無論是自己買房還是做點小生意都行。」

秦正國似乎早就考慮過這些問題了,想得倒還妥當,畢竟血濃于水,無論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該照顧的還是要照顧,話再說回來,以現在秦正國的身價,這些錢對他來說也是九牛一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