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倫知道,是真正的亡語少女將化身降臨至凡塵,來到了自己身邊。
亡語少女的化身听到夏伯倫的話,臉上掛著溫和的笑︰
「看起來,你已經通過那塊水晶投影出的海市蜃樓,知道了過去的一切。」
「知道了大部分吧,對于一個救世主,或者別的什麼愚蠢的宿命論主角來說,太晚了。」夏伯倫苦笑了一聲。
「大概是,我是一個我完全不認識的亡靈的轉世,哪怕我對所謂的前世沒有一丁點記憶。如果不是拜亙古之光所賜,我對艾、尼莫、安緹諾亞他們也不會有記憶。唯一證明我和龐格羅斯有關系的,只有我的【瀆神者】。」
「我可以告訴你,在你看到的歷史之後的事情。」亡語少女說︰
「在那之後,我為了獲取和母神碎片對抗的力量,成為了真神。我和亙古之光,在瑞歐力行星,創建了處理超自然威脅的組織,[龐格羅斯公司]。我們用你的名字為其命名,因為你是曾試圖收容諸神的人,沒有什麼名字比你的名字更適合命名這樣一個超凡組織。」
「抱歉,我叫夏伯倫。」夏伯倫搖搖頭,「龐格羅斯做過什麼或者想做什麼,都和我沒有關系。」
他的言語凌冽如寒風,一點都不像平時那個溫潤爾雅的牧師少年。
夏伯倫想發表一些哲學上的觀點,辯駁一下。但是,他馬上意識到,所有構成他獨一性或是「靈魂」的東西,全部都出自亙古之光之手。亙古之光編織名為地球的虛假記憶,又讓自己的僕從收養了現實中作為孤兒的他。「夏伯倫」的獨立人格根本不存在。
夏伯倫試著轉移話題。
他走到了遺跡中心的黑色水晶球前,一手貼了上去︰
「總而言之,按照亙古之光的計劃,接下來我只要激活這最後一座遺跡,然後進行最後的詠唱,徹底完成只完成了一半【夜臨】儀式。所有神祇,包括復蘇中的諸生靈之母,都會消失。末日將不會到來,對吧?」
「是的。」亡語少女說。她的音調里沒有起伏。
「你是支持還是反對?你救過我,如果我這麼做,你也會消失。」夏伯倫問。
「這是你的選擇。」亡語少女說,「我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干涉。」
「好,」夏伯倫雙手攤開,「我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權衡一下利弊。」
夏伯倫的手,在光滑如鏡的黑水晶表面撫模。
要不要,完成【夜臨】儀式,抹除宇宙中所有的神呢?如果這麼做,有什麼收益和損失?
他開始權衡利弊。
就好像,回到風息鎮里,翡翠之月的夜晚,面對一地的傷者,選擇將唯一治療法術給予誰。
夏伯倫甚至懷疑,就連那個抉擇之夜,也是亙古之光的安排。
說起來,夏伯倫想,他前不久正好和鄧肯討論完,那個關于《植物大戰僵尸》兩種游戲策略的爭論。
既然地球的一切都是夢境,這不會也是亙古之光安排好的吧?
••••••••••
此時此刻,黎明號上。
鄧肯•閃光石還不知道外面兩位神祇化身的到來,正在紙上,根據記憶演算著什麼。
「夏伯倫那天說的話,有道理啊。
「方案一︰把向日葵種植在倒數第二、第三列,保證即使僵尸吃掉向日葵後,還有後方的攻擊植物。
「方案二︰把向日葵種在最後一列,拉長僵尸到來前的時間,利用土豆雷延長前期發育時間,發育完成後放棄豌豆射手,直接種植高費用高火力植物。
「先把游戲看做一個系統的話,初始陽光、天上掉下的陽光和向日葵生產的陽光是系統的輸入量X。植物生命Y,植物傷害輸出量Z,作為系統的輸出量••••••
「影響決策曲線的因素,是每個向日葵的種植時機•••••••
「在這些曲線族中,有一條恰好最低限度滿足戰勝僵尸的各個條件,稱為失敗曲線。全程在該曲線以上的決策曲線,都可以獲勝,在該曲線以下的決策曲線就會失敗•••••••
「如果選擇穩妥的方案一,那麼前中後期,決策曲線都是高于失敗曲線,也就是,前中後期,植物火力都剛好比應付僵尸所需要高一截,但差距不大。我原先不支持這一方案,是認為前期的火力浪費掉了。
「選擇犧牲前期進行發育的方案二,決策曲線在前期貼近失敗曲線,但大後期則遠遠高于之。這表現為,前期,火力剛好勉強應付僵尸,沒有絲毫浪費。後期發育起來後,植物火力則遠遠強于僵尸量。
「問題就在于,游戲足夠簡單,無論是方案一還是方案二,最終都會獲得游戲的勝利。
「所以,夏伯倫之前才說,【當有復數種決策方案,都可以達成目標時,除非人為增添其他評價標準,或者在假想中增加達成目標的難度,否則,無法證明一種方案比另一種方案更優】!」
鄧肯越想越覺得這話有道理!他之前和夏伯倫的爭論,完全是不必要的!
這和打某些游戲一樣。假如有復數種構築,都可以打贏BOSS。那麼,是戰後剩余最多血的生存類構築最強?還是打贏boss花費時間最短的爆發類構築最強?還是打贏boss消耗的資源最少、剩余大招最多、更能持續作戰的續航循環類構築更強?
這是爭論不出結論的,除非增添其他評價標準,或者在假想中增加boss戰難度。比如,假設boss傷害增加,則生存類構築勝利;假設擊敗boss所允許的時間減少,爆發類構築勝利;假設boss生命值增加,續航循環類構築勝利。不同的主觀評價標準和假想內容,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決策優化時常是主觀的。
鄧肯•閃光石放下紙筆,踫巧听見了,飛船外面,似乎有些騷動聲。
下一刻,眼前,翠綠的光之漣漪掃過,周圍的空間變得凝實而黏稠。身為九環施法者,鄧肯敏銳地察覺到,黎明號附近的空間已經被封鎖了。
有人不希望黎明號的船員逃離。
「外面怎麼回事啊?」
鄧肯起身站起,打開黎明號的倉門,走了出去。
「難道還有人敢劫持我們的飛船?我看看,是哪些小可愛活膩了?」
映入眼簾的景象,讓鄧肯為之一震。
十幾個天使圍在黎明號周圍,在空中拍打著羽翼。
和畫像中常見的天使不同。仔細觀察便會發現,每一個天使翅膀的羽毛,由翡翠、黃金和白銀精凋細琢而成,羽翼之間,瓖嵌有珍珠和寶石。天使們衣著華麗,沒有傳統天使的高貴月兌塵,反而顯得雍容華貴。
法師加點的【宗教知識】技能,讓鄧肯馬上就認出,這些天使是白銀女士的卷屬,自神國而來。
「白銀女士的天使?為什麼在這?」
鄧肯將目光下方,童孔瞪大。
穿戴奢華首飾的貴婦人,和穿著燕尾服、戴著面具的小丑,佇立在焦黑的大地上。正是白銀女士和訕笑小丑。
兩位神祇的化身,正和一眾黎明號的船員們對峙著。
雙方劍拔弩張,空氣中彌漫著火藥的氣味。安妮薇的背後,是半透明的機魂;瑪特魯已經變成了碩大如山的銀龍形態,緊緊地盯著兩位神祇。
安妮薇瞥了鄧肯一眼,沒好氣地說︰「鄧肯,我以為你會等我們團滅才出來呢。」
「發生了什麼?」鄧肯問。
「簡單來說,有兩位真神想把我們當做人質。」
白銀女士向前一步,雙手張開︰
「放心,只要一切順利,我不會傷害你們。現在,放下你們的武器、法器和法術材料包。」
「抱歉,女士,我不認為我們有任您宰割的義務。」安妮薇說,火紅的發絲無風自動。「即使您是一尊神祇。」
貴婦人抬起了高傲的頭顱︰
「我不是在征求你們的意見,凡人。」
白銀女士話音剛落,四周,十幾位黃金、白銀和翡翠羽翼的天使,紛紛拔出武器,一把把輝光構成的硬頭錘、巨劍、長劍和長弓出鞘。
十幾位天使一擁而上,沖向黎明號的船員!
•••••••••••••••••
夏伯倫坐在地上,用紙筆將不同選擇的利弊一一列出,為自己的最終決策提供參考︰
「方案一,是徹底完成【夜臨】儀式,毀滅所有神祇,諸生靈之母不會復蘇,末日將不會到來。
「方案二,是列王之王的選擇的路。在短時間內,將盡可能多的眾生轉換成亡靈和構裝體魔像。諸生靈之母正常復蘇,但眾生在母神復蘇後,能夠保留自我意志。
「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呢?」
夏伯倫轉頭望向亡語少女,問︰
「我有機會憑借【瀆神者】擊殺諸生靈之母嗎?或是在她復蘇之前殺死她?」
亡語少女平靜地回答︰
「在復蘇之前,諸生靈之母存在于虛無之中,以及每一個生靈體內。你無法找到她的本體,只能找到少許無關痛癢的碎片,比如九神之一的偉大母親就是其中最大的碎片。毀滅這些碎片不能阻止母神的歸來。
「至于憑實力戰勝,如果你弒殺低語暗夢時不費吹灰之力,那麼或許有微弱的可能。」
夏伯倫回憶起,他和低語暗夢激戰時的情況。
即使是忤逆神祇的陰影,也到了極限。【瀆神者】終究只是【夜臨】儀式的一絲微弱力量,在儀式被打斷時,陰影殘余在他的靈魂之內。
「也就是說不可能打贏。何況,即使我有99%的勝率,也不應該以眾生為賭注,明明有更穩妥的方案。」
夏伯倫繼續在紙上寫著,腦子不停運轉︰
「當有復數種決策方案,都可以達成目標時,除非人為增添其他評價標準,或者在假想中增加達成目標的難度,否則,無法證明一種方案比另一種方案更優。
「在風息鎮,我的決策思路的目標,是讓眾生未來預期壽命最大化,所以我會先救兒童。但是現在,還能簡單地使用這一規則嗎?
「假設我的目標是,宇宙中所有智慧生物未來預期正效用的最大化,並且假設活下去本身就能夠帶來足夠的正面效用。
「選擇方案一,損失易于量化。唯一損失的,只有除了罪魁禍首諸生靈之母外,另外五位神祇的生命。其中,亙古之光顯然自願為此赴死,亡語少女似乎不在意和仇敵同歸于盡,列王之王死不足惜••••••
「神沒有壽命限制,但會意外死亡,未來預期存活時間更長。另外,神力本身是先進的生產力。理論上來說,活下來的神,可以輔助凡人的生產生活,但是我其實不能強迫她們做什麼。
「一位神祇的生命,價值或許高于一個凡人的生命,但不能簡單換算••••••
「神隕落之後帶來的其他連鎖反應也必須被考慮進去。不過,如果神隕落的事實掩蓋得好,參考懲戒領主的情況,牧師們只要相信神還活著,甚至不會喪失神術施法能力。
「假設,一個神隕落的損失,是一個凡人死亡的X倍。X≧1,具體數值取決于我的主觀判定標準。按照我的價值觀,我顯然不會認為一個神的生命比100萬個凡人更重要。
「——該死,這種價值觀可能是亙古之光灌輸給我的。
「選擇方案二,最顯然的損失,活人通過廉價手段轉換成亡靈和構裝體時,有相當高的概率失去人性和自我意志。參考風息鎮的稻草人,變成稻草人的人和死了沒什麼區別。
「當轉換者數量足夠多時,犧牲者的數量將會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光是瑞歐力星球就有7億人口。
「而且方案二,實際上並沒有阻止諸生靈之母的復蘇。當這位曾經毀滅了文明的邪神復蘇,宇宙眾生的命運只取決于這位存在的一念之間••••••
「••••••」
夏伯倫在紙上演算著,不斷推導各種可能性,探討是否存在其他改良的方案變體。
最後,他得出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