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傳到南京城,見了柳如是,詢問發生了何事。
柳如是將情況講述出來。
「老爺,復社要舉行一次活動,到時候,很多士子都會來南京……」
趙陽沒有問柳如是如何知曉了消息。
她跟那些士子接觸很多,不足為奇。
趙陽想起了復社的資料。
復社擁有「小東林」的稱號。
崇禎二年,張溥和張采在蘇州尹山創立復社。
它的成員主要是江南的士大夫,談論國家的政治以及文學諸事。
二張合並了江南數十個社團,多為青年士子,到現在已經多達兩千余人。
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很高。
並且還經常進行實際斗爭。
立場不同,對他們的觀感不一樣,就像柳如是,對復社成員贊譽很高。
趙陽覺得應該讓她加深一下認識。
「如是,你覺得這些復社士子如何……」
他將問題描述得很清楚,柳如是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她說道︰「老爺,復社士子敢于同奸臣宦官做斗爭,關心百姓的疾苦。
總有一股豪情,想要保家衛國,想要恢復大好河山,可以舍身忘死。
同時他們還注重實際,反對空談……」
看著對方逐漸高亢的情緒。
趙陽並沒有直接反駁。
他迂回地問道︰「不知如是可否認識冒襄這位士子?」
歷史之中,董小宛與冒襄有一段纏綿的往事,後來更是嫁給他為妾。
當然現在兩人的軌跡已經發生了改變。
董小宛跟冒襄不會再有關系。
而柳如是點頭說道︰「老爺,奴家認識冒公子,他很有氣節,又風流倜儻。」
趙陽笑了一笑。
「如是,這位冒公子家在何處?」
柳如是對這些事情並不陌生。
「冒公子是如皋人,不過,他經常往返秦淮蘇州,結伴同游。」
趙陽繼續問道︰「冒公子家世如何?在如皋如何?」
柳如是不清楚老爺為什麼要問這些事情。
但她還是回答出來。
「老爺,冒氏族人生活在如皋城內,人才輩出,他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同時不少族人精通詩詞歌賦,冒家算得上書香門第。」
趙陽沒有管什麼書香門第。
他忽然問道︰「既然是名門望族,那他家田地怕是不少吧?」
對于這一點,柳如是哪里有過了解︰「應該有不少……」
趙陽滿臉笑容。
「如是,如今這個年月,沒有田地的百姓,數不勝數,而他們家卻有‘不少’!」
柳如是沒有理解其中的意思,不好回答。
趙陽就說得直白一點。
「短時間內,天下田地的總數是一定的。
那些名門望族多些,那些東林家族多些,百姓手中的田地,就要少些。
甚至是沒有了田地。
沒有田地,他們就沒有了收成,沒有了糧食,就會活不下去。
你可以說,他們幫助那些貴族種地,能夠得到糧食。
然而這樣的糧食又有多少呢?
或許踫到上善良的東家,那些百姓才能夠吃上飽飯,可大多數,他們都會遭遇剝削。
僅有的糧食,堪堪能夠讓自己活命……」
趙陽從簡單的事情入手,講了土地兼並的問題。
講了天下十分之九的土地歸統治階級所有。
而十分之九的百姓只能佔據十分之一的土地。
人和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只要封建階級的代表佔據統治地位,這種矛盾就根本無法調和,他們總不能造自己的反吧?
而且不僅僅是土地缺少的問題。
明朝供養著大量的宗室,朝廷庫銀已經入不敷出。
就只能將壓力轉嫁到百姓身上。
而加派的「遼餉」、「剿餉」、「練餉」,更是壓得百姓透不過氣來。
很多人已經傾家蕩產。
再遇上非常罕見的小冰河時期。
各種天災層出不窮,百姓抵擋不住那最後的稻草,要麼成為流民,苟活下去。
要麼揭竿而起,反了這個天下。
最後,趙陽問道︰「如是,你說讓冒家這樣的大族,將田地還給百姓。
他們可否願意?」
柳如是听了這些話,震撼不已。
她跟那些士子在一起,往往帶著滿腔的熱忱,確實曾關心黎明百姓。
可她沒有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如今一听老爺的論調,就將她的社會觀顛覆。
柳如是緩緩地說道︰「不會!」
趙陽很滿意她的反應,這柳如是還是很純粹。
「對啊,只要土地的問題不解決,百姓境況就不會改變。
大明的國運也就不會改變。
民富則國強,如果自己的百姓大多困苦無依,那這個王朝也該走向終點。」
柳如是冒出了驚駭的目光。
「老爺,你想造反,想當張獻忠?」
崇禎八年,張獻忠攻破了中都鳳陽,殲滅了兩萬多官軍。
並且當眾處死鳳陽知府顏容暄。
隨後,他將富戶殺得一干二淨,將糧食分給百姓,還掘了皇帝的祖墳。
接下來揮師南下,攻克廬州、安慶、滁州……一直打到了江蘇儀征。
那時候,江浙一帶風聲鶴唳,生怕農民軍圍城。
所以張獻忠在這邊的名聲很大。
趙陽搖了搖頭。
「張獻忠這樣的殺戮成不了氣候,長久不了。
再說造反,那朱元璋不也是農民出身,他的江山也是造反而來。」
趙陽說的是那個道理。
只是與柳如是的觀念形成了很大的沖擊。
讓她一時不知道如何接受。
想了一下,趙陽壓低了聲音。
「如是,江南這一塊相對富足,流民很少,百姓還能活得下去。
可你知道,河南那里,陝西那里,又是怎麼樣的景象嗎……」
趙陽輕輕地講了他的見聞。
蕭天和蕭妹的遭遇,春娘和草兒的遭遇。
化糞池里面的嬰兒,廚房里面的菜人,一樁樁,一幕幕,都是駭人听聞的事。
讓柳如是的內心受到了劇烈的沖擊。
而這個時候,影惜帶著鶯歌鶯舞,以及一些夜梟,都過來了。
她們同樣听到了趙陽的話。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她們之中,很多都是流民,那些場景都親身經歷過,就很感同身受。
現場的氣氛慢慢地凝重起來。
柳如是何曾听到過這樣的事情。
她仿佛一下子念頭通達。
以往那些高談闊論,在「活著」面前,顯得非常蒼白無力。
她鄭重地說道︰「老爺,如是錯了!」
趙陽喜歡柳如是的直爽,對她安慰一番。
隨後說道︰「如是,復社舉行活動這事,我們還是要介入一下。」
柳如是現在改變了立場。
「老爺,他們的政治理念,多數是為了他們的利益,我們要介入嗎?」
趙陽進行解釋。
「我們介入並不是為了和他們討論政治問題。
也不是為了跟他們吟詩作樂。」
柳如是很是好奇。
「那這是為了什麼?」
「宣傳!」趙陽吐出了兩個字,接著補充道,「我們要借助復社活動。
進行造勢,將我們的產業快速擴張,更好地布局下去……」
隨著他的講述。
柳如是慢慢理解了趙陽的意思。
相當于贊助復社活動,打響相關產業的名聲,更快地遍布南方各地。
想通之後,柳如是馬上回答道︰「老爺,該如何借勢呢?」
趙陽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準備承辦復社的活動,並且將規模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