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麒麟殿內氣氛凝重,落針可聞。
右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內史蒙恬,大將軍王翦,通武侯王賁……
這些無論誰出去都能讓天下抖三抖的大人物,此刻全都一臉難以置信看著高台上的扶蘇。
扶蘇的這一句話,讓得他們全都震驚不已。
不知不覺,也都把目光投向人群當中的韓信。
讓蕭何去管理百越後勤這一件事也就罷了,此人在此之前好歹還算是個小吏,勉強能勝任。
韓信就不一樣了。
在此之前,他就是一個到處要飯吃的淮陰布衣百姓。
甚至來到了麒麟殿里,裝飾也是黑布裹著頭,一身破布麻衣有著大大小小的補丁,典型的黔首百姓。
這樣的人,居然還說能封萬戶侯?
萬戶侯是什麼概念他們簡直再清楚不過。
食邑一萬戶就是萬戶侯,也就是代表著,其治下自己可以征收一萬戶人家的地稅。
坐擁一萬戶人家的地稅,受封萬戶侯,可以說就是一座永遠不倒的金山銀山。
大秦幾百年以來,封侯的一共就只有七位,其中王翦王賁兩位就站在這麒麟殿內。
他們兩個人加起來就是滅殺六國統一天下的大功臣,這籍籍無名的韓信又是何德何能,能成為這第八位平起平坐?
聞言,馮去疾也忍不住張大嘴巴,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切,忍不住重復了一遍。
「劫兒,殿下說的可是真的?他,竟真的要讓這個黔首,統領我大秦前線十多萬的大軍?」
「唉,殿下這一句話,只怕要比珍珠還要真啊。」
「馮相,你干脆再去勸勸殿下吧,這搞得我也不敢說話啊……」
「也不知道這韓信有什麼才能,竟讓殿下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
「嘖嘖,我早看出來了,瞧瞧,這才監國多久,就開始亂來了!」
一時之間,一向爭鋒相對的群臣,意見在這一刻,難得變得統一起來。
瘋了!
扶蘇這個人絕對是失心瘋了!
竟敢把軍隊交給這樣的人來打仗,這不是胡鬧嗎?!
平時扶蘇要搞上林苑奇觀,要建稷下學宮,這些小打小鬧他們也就忍了,畢竟沒有傷及大秦根基。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扶蘇此舉明擺著,就是要讓這樣的人,帶領十多萬大秦精銳軍隊一起去前線送死!
想到這,馮去疾也怒從心中起,再一次對著扶蘇行禮,聲音逐漸冷了下去。
「殿下!」
「此舉萬萬不可!老臣也不知此人有何作為,何德何能統領前線十多萬士兵?」
「我大秦何時無人可用,竟然需要這樣的宵小來征戰南越?」
「我大秦舉國上下,就有王翦王賁這等滅殺六國的千古名將,更有李信,蒙恬,屠睢,趙佗,章邯這些將領,又有哪一個不能獨當一面?」
「殿下莫不是想要復刻牧野之戰,讓大秦前線十七萬大軍不堪一擊敗亡?」
「紙上談兵的趙括尚且熟讀軍書,只不過最後空無一事,殿下要如此獨斷,莫非有些太不負責了吧?」
「我看,今日也只有讓老臣血書稟告陛下,讓陛下親自來明鑒,是否要讓他來統領前線事物好了。」
馮去疾咬牙切齒,越說越氣,恨不得就想把韓信直接從這麒麟殿內攆出去了。
最後不僅噴韓信,連坐在高台上的扶蘇也一起噴了起來,口水四濺,跟個連珠炮一樣怒斥群臣。
此刻,王翦,王賁,蒙恬三人,也全都面露失望的看著扶蘇。
論軍事,在場眾人恐怕只有他們幾人最有資歷。
在他們看來,韓信就是一個沒有讀過兵書的文盲。
就他怎麼可能做到統領百軍,這可是事關南滅百越,牽扯到大秦國運的大事!
他們也不由搖了搖頭,還是勸扶蘇收回成命,從長計議好了。
扶蘇坐在龍椅上,听著系統播報里暴漲的聲望值,笑容更加燦爛。
他指著韓信,又指了指馮去疾,笑著道︰
「韓信啊,你都听見了吧,馮相這是在質疑你的能力啊!」
「既如此,何不在這個時候展現你的實力?」
「來,和諸位大臣們說一說,倘若給你十萬大軍,你要如何南滅百越?」
此言一出,韓信頓時成為了麒麟殿內全場的焦點。
所有文武百官的全都投射過來,韓信也在這個時候緩緩起身,眸中已然帶淚。
扶蘇殿下先是派人去淮陰縣撈人,又當著大臣們的面給他這樣的信任,讓韓信內心無比的感動。
由于太過激動,韓信也緩了很長時間才抱拳行了一禮,目光堅毅,朗聲道︰
「韓信不過只有一條賤命,若沒有殿下,恐怕也就在淮陰縣如此渾渾噩噩度過一生,能有殿下這樣的信任看重,韓信感激涕零,願以死為報!」
「殿下以國士禮遇待我,韓信,也當以國士報之!」
韓信一直缺少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會。
如今,扶蘇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給了他這樣一次名垂千古的機會。
一將功成萬骨枯,殿下給了他十萬的將士,而他韓信,定然不會辜負殿下的信任,還大秦一片江山!
眼前的一切,也全都是因為扶蘇單方面的信任他。
沒有扶蘇,他就算是兵仙,那也只是躲在淮陰縣里到處蹭吃蹭喝的無能之輩。
韓信也從此刻下定決心,為了扶蘇獻上自己那一顆熱忱的心髒,不死不休。
說完,韓信也轉過頭來望著文武百官,不卑不亢。
以麒麟殿作為主戰沙盤,以文武百官為士兵,其扶蘇作為主帥,韓信統領一方將士,就這樣開展起來南滅百越的進攻沙盤。
在他口中,關于征服南越的宏偉藍圖,也逐漸描述開來。
文武百官也隨之逐漸陶醉其中。
王翦听著听著,也不由大笑一聲,看著韓信笑著搖了搖頭,發出一聲感慨。
「如此用兵之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王翦和韓信的用兵之道某種意義上還算是一樣,只不過王翦講究寧缺母濫,精益求精。
一句話,咱老王打得就是精銳!
而王翦帶著這只精銳之師,也在滅殺六國統一天下當中,作出了卓越貢獻,突出的兵法風格就是倆字。
穩如老狗!
反正大秦實力沉穩,穩扎穩打打就行了,沒必要冒風險,王翦謹慎踏實的風格也影響了不少大秦將領。
韓信則不一樣。
在他親口訴說排兵布陣的兵法思路當中,基本上就是講究奇兵致勝,各種動不動天降奇兵以弱破強吹得天花亂墜。
一時之間,原本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的蒙恬也參與進來,
整個早朝,霎時間變成了兵法討論大會。
王翦也湊近了一些,哈哈大笑拍了拍韓信的肩膀,也算是從內心認可這位年輕人的才能了。
只能說,天才往往都熟稔兵書。
就這樣,原本是馮去疾帶頭質疑韓信的早朝大會,沒過多久就變成韓信夸夸會。
只能說,多少讓人有些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