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但是半年下來,他已然成了大隊長,手底下一千號人馬,說話辦事也成熟了不少,完全看不出他是當初的那個任人宰割的驪山刑徒。

「還有沒有?」

「師父想听,大家伙暢所欲言,說錯了也不要緊。」陳勝對黃賀是盲目的崇拜,他覺得就算大家都會錯,自己的師父永遠也不會錯。

陳勝點名道︰「宋留,你來。」

宋留長身而起,先對黃賀陳勝微微頷首︰「大人,我是大王手下先鋒大隊的中隊長,縣人。」

「我覺得咱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秦軍並非只有兩萬人,單就這幾日斥候探查,他們在竹邑、緇丘、靈璧、彭城等地已征集了不下五萬民夫,如此龐大的一股力量,怎麼能夠輕視?」

「所以我們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不能單單將目光放在孫谷堆眼和王莊子。」

黃賀笑道︰「宋中隊長所言不錯,看來對秦軍的動向非常關注啊。」

「陳勝,你來總結一下。」

建議不是越多越好,尤其在軍事方面,最不應該的就是民主。

黃賀讓大家暢所欲言,是為了集思廣益。

但有些時候人多嘴雜,反而會影響主官的判斷和決斷。

陳勝點頭道︰「秦軍遠道而來,不具地形之利;如今已是十一月,天氣寒冷,早上起床已有結霜之象,天時亦不在對方,更何況咱們有我師父提供的防爆裝備。」

「這裝備的性能,想必大家都已經試驗過,刀槍不入,若是上了戰場,起碼可以減少五成的傷亡。」

五成已經是陳勝少說了,在座的心里都明白,憑借那套武裝到牙齒的裝備,只要不是倒霉被刺中要害,根本死不了,頂多就是四肢殘廢。

單單就那個透明的防暴頭盔,就稱得上一件神兵利器。

有了那個東西,盾牌就可有可無,無形當中,給大勝軍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陳勝指著地圖說道︰「秦軍陳兵在北,我軍列陣在南,中間無險可守,但是咱們必須要轉換思路,雖然秦軍氣勢洶洶,可來者不善這個詞,並不只是針對我們,更是針對秦軍。」

「畢竟對整個秦國而言,我們才是來者!」

「宋留!」

「屬下在,你帶領一個大隊,在縣駐守,等候命令。」

「喏!」

「周文,你帶領一個縱隊,進攻王莊子村,此戰只許勝,不許敗,若是敗了,你周文提頭來見!」

「喏!」

「周市,你帶一個混成隊,進攻孫谷堆眼,但是只圍不攻,若敵軍出擊,你只需將其打回,不讓其逃跑或去支援王莊子村。」

「喏!」

點兵點將,部署完畢,陳勝小聲問道︰「師父,您看還有什麼要補充的沒有?」

黃賀笑道︰「我只負責後勤,具體戰術指揮,由你決定。」

一眾隊長哈哈大笑。

這麼富裕的仗,他們可從來沒打過啊。

……

十一月二十六日,孫谷堆眼村。

大戰的陰雲不但籠罩在蘄縣百姓的頭上,同樣也籠罩在秦軍的頭上。

這幾日,秦軍斥候與大勝軍斥候多有交鋒,互有勝敗,前線傳來的情報,讓秦軍知道,眼前的這支農民軍,並不如開始想的那麼無能。

恰恰相反,這支農民軍裝備精良,作戰素養根本不輸他們中尉軍。

秦國太平了幾十年,軍備早有些廢弛。

除了戍邊的三十萬秦軍,像他們這些守衛皇城的中尉軍,雖有訓練,但是沒有見過血的訓練,只能稱之為過家家。

孫谷堆眼村的幾個大堆已被秦軍搭建了許多帳篷,因為這些古堆高于地面,可有效防止蚊蟲叮咬,還能登高跳遠,防備敵軍偷襲,實在是天然的好營地。

公子高的主帳就設在最大的西谷堆,谷堆旁的孫家祠堂,則被打掃一空,里面的牌位全扔出去當柴燒,重做公子高的臨時指揮所。

北谷堆上,駐扎著一支部曲。

秦軍軍制,每個將軍統率苦干個部,部的長官稱校尉,即一部一校;

每個部下設若干個曲,曲的長官稱軍候。

一個校尉一般統領五千人,手下有一個軍候和五個千人長(亦稱二五百主)。

此時北谷堆上炊煙裊裊,軍士們正在埋鍋造飯。

鍋里煮的,是從竹邑運來的糙米,其間夾雜著幾根肉絲。

煮飯的名叫張佳玉,他在秦軍里混了五個年頭了,算是老兵一個。

「今日又是喝糙米粥,嘴里都快淡出鳥來了!」

「叔,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再吃肉?」

張佳玉的身旁蹲著一個年紀比他小不少的年輕人,看樣子,也就十七八歲。

年輕人叫張文浩,是張佳玉的佷兒。

因秦國的男子,只要成年,必須服兵役或者徭役,家里人看躲不過去,便將其送到叔叔張佳玉身邊,一方面是為了有個照應,另一方面。

中尉軍守護咸陽,一般不會輕易調動。

可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從來沒有調動過的中尉軍,因為陳勝起義,千里迢迢來到四川郡,卻也是命運使然。

兩個人同屬一個部曲,也在同一個屯長下面當兵。

張佳玉沒好氣道︰「想要吃肉,自己去抓,天上飛的,河里游的,地上跑的,只要你能抓到,老叔就給你煮了。」

張文浩舌忝舌忝起皮的嘴唇︰「老叔你別開玩笑了,這附近哪里還有活物啊?早就被斥候那群畜生給吃沒了。」

「你說這皇子大人也真是,讓我們千里迢迢過來打仗,也不給咱們吃好點,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我這肚子都快餓扁了。」

「你個小兔崽子,敢編排起皇子來了,小心你的腦袋!」張佳玉連忙捂住佷兒的嘴巴,「這話可不能在別人面前說,你老叔我還沒活夠呢。」

張文浩點點頭,張佳玉才放開了他︰「在軍中惡意揣測上官,可是要被斬首的,我寧可你是個啞巴,也不想陪著你一起被宰。」

張文浩嘆氣道︰「當兵真沒意思,這也不能說,那也不能說,連飯也吃不好,我想我娘烙的餅了。」

今年驪山大豐收。

大量的小麥涌入咸陽城,糧價下跌,就連普通人也能花一兩個秦半兩買上一些小麥,磨成面粉,做白面饃饃、烙大餅。

張文浩家里在咸陽城有個烙餅鋪子。

張文浩從小就是吃母親烙餅長大,這驪山小麥磨得面粉又白又細,是張文浩吃過的最好吃的烙餅。

這餅沒吃幾天,就要打仗。

咕咚咕咚——陶瓷罐里的米粥翻騰起來,飄出陣陣香氣。

「開飯了!」

……

公元前20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蘄縣的軍營營門大開。

一列列身著黑色作訓服,高幫戰靴的大勝軍軍士,邁著整齊的步伐,昂然而出。

這些軍士十個一小隊,一百個為一個中隊。

化整為零,以中隊為單位,列隊出發。

黃賀和陳勝站在軍營的高台上,望著走出軍營的眾人,嘆道︰「這些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回來?」

黃賀不喜歡打仗。

尤其是不喜歡跟秦國人打仗。

在他眼里,無論是抱有敵意的馮囂亭,又或是公子高,他們本質上都屬于自己人。

他們和自己的矛盾,屬于內部矛盾。

只不過公子高等人屬于貴族階級,他們享受著廣大老秦人,提供的福利,躺在他們祖先的功勞簿上,吸著百姓的民脂民膏。

嚴苛的刑罰、繁重的徭役,成為壓垮底層百姓的稻草。

秦國如果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改制,廢除繁重的徭役、刑罰,與民休息。

可歷史的慣性,非個人能夠改變。

秦始皇創立的國家太大、集中性太高,這股前所未有的權力,足以讓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迷醉。

就算是起義軍,當他們品嘗到權力的滋味,恐怕也很難保守初心。

大勝軍的騎兵已然先一步出發,他們沿路探查,十里一騎,方便報信。

換上馬鐙、馬鞍和馬蹄鐵的戰馬,恍若新生。

大勝軍的斥候可以用更短的時間來傳遞消息。

三軍未動,斥候先行。

作為大勝軍的眼楮,斥候隊充分發揮著其作用,在河流、路口、山嶺等處放哨、示警。

防止秦軍設伏偷襲。

蘄縣至王莊村只有十公里的距離,急行軍的話,只需要兩個時辰便可到達。

行至中午,周文率領的5000大勝軍就趕到了王莊子村村外,開始列陣。

大勝軍排列的是一個整齊的方陣,周市傳令下去︰第一大隊做前鋒不動,第二大隊和第三大隊分列左右翼掩護中軍,第四、第五大隊做預備隊。

這是典型的雁形陣。

因斥候查明,此番駐扎在王莊子村的秦軍沒有騎兵,所以不用擔心他們會從兩翼夾擊。

陽光下,列陣整齊的大勝軍讓空氣都開始凝結。

嘩啦啦——

大勝軍開始穿戴頭盔、盔甲,發出了一陣衣服摩擦的聲響。

周市雙眼發光。

他此時坐鎮中軍,手下指揮5000裝備精良的大勝軍,心癢難耐。

敵軍的統帥是聖魏東手下的一個校尉,名為董子杰。

早在一個時辰以前,他便接到手下斥候來報,說蘄縣大軍出動,直奔王莊子村而來。

听到這個消息,董子杰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幻听。

「一群土匪,面對我軍來襲,居然不投降,還敢主動出戰,怕不是腦子壞掉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