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孫谷堆眼,坐落在蘄縣縣城東北方向,這里原本有一百多戶人家,500多人口,村落里谷堆成群,猶如一座座小山峰。

孫谷堆眼村北面種植著一片松樹林,最粗的一棵需要三人合抱才能抱過來。

孫谷堆眼村里孫姓是個大姓,相傳在春秋五霸的時候,孫谷堆眼村就形成。

孫谷堆眼村中有七十二座谷堆,其中三座大谷堆,六十九座小谷堆,三個大谷堆分布在東、西、北三個方向。

每個谷堆的面積都在一千多平方米以上,谷堆高出地面約2米,三大谷堆形成了三足鼎立,將孫谷堆眼村夾在中間。

西谷堆位于孫氏祠堂附近,地勢開闊,景色宜人,遠眺可以看見荊涂二山和君王千年銀杏樹。

在這孫谷堆眼村的祠堂內和西谷堆上面,大勝軍的斥候正在緊鑼密鼓的部署著探查計劃。

一個頭戴黃色巾幘的男子開口道︰「秦軍派出斥候,四處打探,這些秦軍跟咱們以前接觸過的不一樣,更加的精明、凶悍,而且單兵作戰能力極強,切記不要魯莽。」

「隊長,我看那秦軍斥候與蘄縣、下蔡的秦軍也沒什麼分別,眼下大王的師父來了,正是咱們表現的機會,若是抓住秦軍斥候,不論死活,都能官升半級啊!」

開口的是一個唇紅齒白的年輕人。

他叫王修真,是下蔡城王莊鄉的一名亭卒,平時最好舞槍弄棒,性子跳月兌,因為對蘄縣周圍環境熟悉,加之身手敏捷,所以入選了大勝軍斥候中隊,目前還是一名普通的斥候。

年輕人好大喜功,渴望快速的攀升,所以對于危險和鮮血極度的渴望。

這支斥候小隊的隊長是頭戴黃色巾幘的中年人,他是驪山過來的老人,跟著陳勝學了一些知識,一身的裝備也是從驪山帶過來的保安套裝。

黑色的緊身作訓服,身後白色保安字樣早已被他用染料涂黑,腰間系著戰術皮帶,皮帶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包,上身里面還套著一件輕便的防刺服。

因為還沒到作戰的時候,頭盔暫時還掛在馬背上。

他的這身保安套裝,一直被同隊的人羨慕。

只不過他平時極度愛惜,就算是同小隊的人,想要模一下,也是萬萬不能的。

王修真可是听說,只有驪山出來的人,才擁有這樣精良、帥氣的裝備,其他地方的人,如果想要獲得這樣的裝備,只有立下大功或者晉升到小隊長才能獲得。

而且一般的作戰小隊,根本輪不上,只有像斥候隊、尖刀隊、沖鋒隊等精良的小隊才有可能獲得。

黃色巾幘的男子名為姜淼,原是10000號工地的刑徒,後來三個工地被黃賀收編,因為身手好,膽量足,被選派跟隨陳勝來大澤鄉起義。

大勝軍目前的規模已突破八萬人,但是斥候小隊卻只有區區二百多人。

這些人個個身懷絕技,是從這八萬人中優中選優的精良之士,所以難免有些傲氣。

在孫谷堆眼村的北面,是燈塔村,那里駐扎著一支秦國軍隊。

姜淼對身後的一個斥候道︰「宋哲,敵軍方位、人數、兵力配置你都探查好了?」

「唯!」名叫宋哲的斥候應聲道。

宋哲是蘄縣大澤鄉人,算是最早跟隨陳勝起義的一批。

宋哲年紀不大,可臉上的皺紋卻是一重接著一重,手上的皮膚又黑又硬,像是一塊塊老樹皮。

此時他手中握著一根竹炭筆,正在一個小本子上寫寫畫畫。

他是跟著陳勝學會的簡體字。

在半年以前,他還是個目不識丁的小農民,整日里在黃土地上刨食。

姜淼的這個小隊共有五個人。

分別是小隊長姜淼,文書宋哲、探查王修真,還有擅長用槍的魏正平和負責後勤的徐陽。

「換下一個觀察點!」

姜淼輕聲道,隨即一行五人,十匹馬悄悄的離開了孫谷堆眼村,向著文城村出發。

「隊長,你說咱們大王的老師到底是不是神仙?」王修真在馬背上起伏著。

「當然是神仙,若不然這馬鞍、馬鐙哪來的?咱們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這樣的好東西!」

姜淼不無驕傲道。

馬鞍和馬鐙要到東漢或者更晚才會被發明出來,在此之前,戰士騎馬全靠人自己抓緊韁繩、馬鬃並夾緊馬月復,才能使自己不在馬匹飛馳的時候掉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在馬鐙、馬鞍發明之前,北方的匈奴沒有形成大規模騎兵的原因。

沒有馬鞍和馬鐙這兩樣東西,騎兵在馬上隨時都可能掉下來,更遑論打仗了。

「我看也是,自從有了馬鞍和馬鐙,就算是從來沒騎過馬的雛兒,在幾個月的訓練中,也能成為騎術高手。」

姜淼原本沒騎過馬,但是他們從驪山帶來的馬鞍和馬鐙,卻讓大勝軍有了一支戰斗力驚人的騎兵大隊。

在冷兵器主打的正面戰場上,一支成建制的騎兵,絕對是任何步兵的噩夢。

有了馬鞍、馬鐙的加持,姜淼的斥候小隊在天黑之前就趕到了文城村。

「咱們在這里休息一晚,等明日再出發。」

夜晚往往是充滿了危險。

古代可沒有照明,沒有電燈,在黑夜中趕路,除非月明星稀,否則就是兩眼一抹黑,怎麼摔死的都不知道。

君不見蕭何也只敢在月下追韓信?

「隊長,咱們跑了這麼長時間,咋還沒遇到秦軍的斥候?」王修真從懷里模出一個布包,里面是炒熟的面粉。

炒面粉是黃賀發明的簡易軍糧。

大勝軍通常炒面用豬油來炒,沒有豬油,炒面里面還會放一些白糖,提高熱量、改善味道。

斥候在野外行軍,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有時候幾天幾夜的潛伏,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尋找食物。

斥候在敵軍眼皮子底下,很多時候不能生火,否則大晚上的點燃篝火,純純的就是活靶子了。

炒面重量小,熱量高,兌著水沖一下就能吃,干吃也可以。

姜淼罵道︰「你個臭小子,別烏鴉嘴,小心把敵軍斥候招來,捅你十七八個透明窟窿。」

其余的斥候也不搭話,他們今天跑了一天,人困馬乏,閉上嘴巴保持體力。

王修真撓了撓腦袋,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就是隨口一說,您別生氣。」

「這可不興瞎說,俗話說好的不靈壞的靈!」姜淼倒也沒過多苛責,像王修真這個年紀,正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時候,但是他們更需要鼓勵,不是打壓。

五百斛以上還(環)有小屋曰斥候,以視敵進退也。

斥候就是嚴密監視敵軍動向的一支隊伍。

古代沒有望遠鏡、沒有雷達、沒有空中無人機,想要探查敵情,就只能靠人力,而執行這一任務的,就是斥候。

秦軍並不是將全部兵力駐扎在一個地方。

蘄縣雖然已經被大勝軍攻佔,但是說到底,這里還算是秦國的領土,這里才是人家的基本盤。

在一般百姓的眼中,秦軍才是正規軍,大勝軍只能稱作「流匪」。

充其量就是一股實力強大的流匪。

當然這也跟大勝軍佔領的時間長短有關系。

秦國打下這片疆土已經三十多年,而大勝軍只佔據了不到半年,這種時間上的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沒有那麼容易改變。

正當幾個人準備在文城村歇腳的時候,忽听得一陣馬蹄聲響。

姜淼當機立斷,「快躲起來!」

王修真暗罵自己烏鴉嘴︰「不會真這麼靈吧?」

姜淼一巴掌拍在他後腦勺上,「還愣著干嘛,等著敵人給你收尸啊?」

幾個人手忙腳亂,把地上的痕跡抹除,幸好沒生篝火,否則敵人老遠就能發現他們。

「徐陽,你去把馬藏好。」姜淼吩咐道,「王修真你跟我在東側,宋哲、魏正平,你們去西側。」

「一切听我的口令,千萬不可輕舉妄動。」

「是!」

五個人化整為零,瞬間消失在夜色中。

姜淼帶著王修真,就是怕他單獨行動,不服從命令,有自己看著他,應該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姜淼這些人選擇的休息點是文城村外圍的一間祠堂,這里地勢開闊,方便進出、逃走,若有敵情,也能及時發現。

不過姜淼根據馬蹄聲判斷出,這股人是生力軍。

自己一行人奔襲了一天,若是騎馬逃走,先不說晚上黑燈瞎火容易迷路、掉溝里,單就馬力就可能比不上對方,一旦被圍,就是團滅的下場。

姜淼趴在祠堂東側的一處民房往這邊看,只見一隊人馬由遠及近,等姜淼看清來人數量,不由倒抽一口冷氣。

來人都是秦國的騎兵,足有十個人,他們旗幟鮮明,一身鎧甲,腰懸青銅劍,足等長筒靴。

普通的秦兵穿的都是方口船型履,只有斥候、或高級的將領才會穿鹿、麂制成的皮靴。

「這些人定是秦軍斥候了!」姜淼小聲道。

王修真眼楮發亮!

秦軍的斥候?

抓到一個活的,就是官升半級,若是抓到兩個,他就能升任小隊長了!

斥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勝軍軍內規定,凡捕斥候者,一人等同五人。

也就是說,一個秦軍斥候等同五個普通的秦軍士兵。

「大人,咱們干了吧!」

王修真躍躍欲試,他覺得自己的長劍已經饑渴難耐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