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西亭智他們擦干了眼淚,眼楮里滿是仇恨和憤怒。

王拴的話驚醒了他們,不是他們太無能,而是敵軍太狡猾,居然靠裝死欺騙了他們!

西亭智從腿上拔出了匕首,轉身對著其他幾人道︰「諸位哥哥,班長說得對,是咱們太大意了,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說完,西亭智來到被自己射死的秦軍斥候身前,揚起了胳膊,狠狠一刀扎下去!

刀鋒入肉,那聲音,就跟割豬肉差不多。

西亭智強忍著惡心,一刀接著一刀,直到將那人捅的死的不能再死才停了下來。

其他幾個斥候也有樣學樣,開始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第一堂課。

西亭智拎著暗紅色的匕首,來到那個屯長斥候面前,一刀下去。

「叮——」金鐵交鳴。

「咦?」西亭智用刀割斷那名屯長斥候的鎧甲系帶,露出了內里,發現他的身上,竟然還有一件貼身的軟甲。

「怪不得他中了那麼多箭都沒事,原來是因為穿了這個!」

西亭智狠狠踹了已經死去的屯長斥候一腳,一口黃痰吐在他身上,將那件貼身軟甲扒了下來,這是他的戰利品。

王拴趁著別人打掃戰場,偷偷揉了揉眼眶,將淤積在眼中的淚水擠出來。

等到所有人補刀完畢,確認在場的敵軍斥候死的不能再死。

王拴濃黑色雙眉抖動,沉聲說道︰「將胡勇的尸體掩埋了,等戰爭結束,咱們再給他風光大葬。」

他指著遠處的敵軍大營,「我們的目標在那,只有擒住那馮囂亭,咱們的兄弟才不算白死!」

他的話語里充滿了斬釘截鐵的怒氣。

「為了黃大仙,為了胡勇,為了驪山!」

「為了黃大仙,為了驪山!」

中軍帳中,蘇角站在地圖前面,他的目光忽然落在了魚池的地方。

馮囂亭注意到他的目光,隨之看去,發現他在研究魚池大壩,不由笑道︰「蘇將軍,莫非你在擔心黃賀那廝會掘堤放水?」

「安啦,我早就派人探查過,那堤壩全場一千多米,寬四十多米,就是他一萬人不吃不睡也得挖上十天半月,眼下敵軍全在城前,一覽無余,根本沒有肯能再行挖堤掘水之事。」

蘇角沒有听馮囂亭的說辭,他早就知道此處的情況。

他是大將軍蒙恬的部下,正所謂跟著好人學好事,跟著壞人學不良。

長期的耳濡目染下,蘇角也養成了作戰謹慎的習慣,他習慣了穩扎穩打,凡事都要斟酌再三。

「馮將軍,我覺得,還是派兩哨斥候再去打探一番,否則魚池一旦開水,我軍大營必定遭淹,到時候可就真的無立錐之地了。」

未慮勝先慮敗,這是名將的思維。

馮囂亭听了很不高興,他如今是三軍之首,朝廷欽點的大元帥,他現在滿心都是獲勝之後,如何處置黃賀的那些產業。

「住口!蘇角,大戰在即,你竟然敢言我軍無立錐之地,你是何居心?」

「來人啊,把蘇角給我押下去,等我攻下驪山縣城,再讓你這匹夫好好看看,我馮囂亭也不是吃素的!」

軍帳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敢動。

蘇角作為這支都尉軍原首領,威望之高,堪比蒙恬。

這可把馮囂亭氣了個半死,他沖著諸將喊道︰「都聾了嗎?還是說我堂堂的征寇將軍指揮不動你們了?你們還想造反不成?」

「將相不受辱。」蘇角挺身而出,魁梧的身材讓馮囂亭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馮將軍,不用他們動手,我自己走。」

說完,蘇角掀帳而出,留下馮囂亭在軍帳中跳腳,「反了!反了!竟然敢無視我,我要送他上堂!」

這時,軍帳中忽然走出一人,此人三十多歲的年紀,矮嘟嘟的,看著就很敦實。

「馮將軍,您不用跟蘇角置氣,他那人就是驢脾氣,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你跟他生氣,只能氣壞了自己。」

馮囂亭滿意的點點頭,「你是?」

中年人趕緊答道︰「末將都尉軍右軍二五百長聖魏東。」

「現居何爵位?」

聖魏東答道︰「末將是公乘。」

秦朝以軍功立國,秦朝軍隊設置了二十級軍功爵位制,最低是公士、最高是徹侯,公乘屬于第八級。

獲得軍功的方法有很多,並不一定要上陣殺敵,許多文官、衛戍部隊可能一輩子都沒打過仗,但是他們也需要軍功來提升爵位。

這就需要他們在職位上作出政績。

譬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作為秦始皇上卿的蒙毅,甚至是郎官馮囂亭,也都有自己晉升爵位的途徑。

馮囂亭點頭道︰「我的爵位剛好比你高一級,我是五大夫,看你為人還算機靈,就留在我身邊做個親隨吧。」

「多謝將軍栽培,末將當肝腦涂地,誓死效忠將軍!」

聖魏東喜出望外,不要臉的話說起來一點也不燙嘴。

他早就想找個大腿抱一抱了,奈何沒有門路,蘇角為人正直、剛毅,跟蒙恬一樣,都是只知道忠于秦帝國的死腦筋。

聖魏東自覺晉升無望,在都尉軍里也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如今蘇角失勢,馮囂亭掌權,聖魏東看到了晉升的希望。

馮囂亭是什麼人?

那可是當今百官之首,右丞相馮去疾的長子,未來更是不可限量。

聖魏東早就厭倦了軍旅生活,畢竟現在秦國沒有什麼仗打,想要依靠軍功晉升爵位,那是難上加難。

沒有上升空間,人生就如一潭死水。

諸將看著聖魏東的表演,心中有鄙夷,也有羨慕的,還有恨自己拉不下臉去舌忝PY的。

打仗不是簡單的沖鋒,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像打回合制游戲一樣,兩邊擺開陣勢,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

戰爭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

它牽扯到指揮、調度、人員設置、陣型的布置、命令的傳達,要讓每個帶隊的軍官知道他們的職責。

同時還要保障後勤,及時救治傷員。

後世有個人說過,打仗就是打後勤,就是打錢,這句話一點都不夸張。

驪山城中。

黃賀坐鎮中軍大營,在他身邊的,是以甲為首的黃家軍四大將。

甲、乙、丙、丁!

沒錯,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豪橫,就是這麼拉風的四個人名。

黃賀在知道自己軍隊里面還有這麼多奇人異士的時候,也是吃了一驚。

古代人取名都這麼隨便的嗎?

「話說你們真的不是親兄弟?」黃賀絲毫沒有大戰來臨的緊迫感,反而問起了甲名字的事情。

甲攤了攤手道︰「如假包換吶,大仙,這也只能怪咱們老爹和老娘沒文化,只能按照天干地支來取名。」

從未說過話的乙忍不住插嘴道︰「還有更慘的,直接以十二生肖來取名。」

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

甲點了點頭,「這些人也在咱們的隊伍里。」

黃賀直接無語。

這古代的老百姓心還真大,給自家孩子取名就這麼隨便,這一點跟後世的老百姓比起來就要差遠了。

黃賀見過有人為了給自己家孩子取個與眾不同的名字,還專門找大師算命,花費好幾萬的。

「算了,我也不管你們叫什麼了,等打贏了這場仗,你們就都跟著我姓黃吧。」黃賀無心的一句話,卻讓一眾將官激動了。

在古代,能得上位賜姓,這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因為這表明他把你當成是自己人。

「謝大仙!」以甲為首的黃家軍眾將再次跪倒在地,每個人的表情都好像過大年一樣。

黃賀早就習慣了他們這幅做派,不以為意道︰「唐僧到——呃,馮囂亭到哪了?」

甲好似沒听到黃賀口誤,將手下的情報呈了上來︰「秦軍兵分三路,從東、西、北三個方向朝我軍進攻,東西方向有一萬人左右,北方向是他們的主力,有三萬人。」

黃賀說道︰「把那個狗娘養的馮囂亭給我捉回來,我要看看他腦子是怎麼長的,居然發動大軍來打我?」

軍令從驪山城中出發,活捉都尉軍主帥馮囂亭。

甲有些猶豫道︰「此戰誰為前鋒?」

黃賀撓了撓腦袋︰「咱們就這一萬多人,還分什麼主次,都給我壓上去,好好的歷練一番。」

「兵法雲,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甲這段時間讀了不少兵書,都快讀成趙括了。

黃賀一巴掌拍他腦袋上︰「說人話!」

甲挨了巴掌,非但不生氣,反而更加高興︰「大仙,你是不知道,地下的小崽子們一個個的都說要奮勇殺敵,報效大仙您的恩情。」

「他們說,大仙您深恩似海,給了他們大米吃,還給他們衣服穿,都爭著搶著要做先鋒。」

黃賀目前的軍隊人數已經有一萬五千多人。

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多,但是每一個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驪山三十萬勞工,選了一萬五千人,也算得上是二十里挑一。

黃賀每天大魚大肉、精米白面的供養這些士兵,把他們養的白白胖胖、又高又壯,不說以一當十,但以一當五、當三還是沒有問題的。

更不用說,現在驪山縣已經儲存了足夠的糧食,就算被秦軍圍上十年八載的,也可以依靠黃賀遠遠不斷的運輸生活。

黃賀現在已經逐漸減少從現代運糧到秦朝,運糧也大多數運的是大米等不適合山地種植的糧食。

驪山縣的小麥、玉米已經豐收了一茬,等到再過兩個月,春小麥又可以收割一批。

黃賀的糧食問題已經大大的得到解決。

基本上能夠自給自足,而且黃賀這邊生產的糧食,是真正的純天然、無污染,使用的肥料也是人畜生產的農家肥。

再加上秦朝大片、大片的土地山林還未開發,糧食生產,將逐漸成為驪山縣的又一大主要生產支柱。

自己的軍隊不畏戰,好戰,請戰的熱情,還是讓黃賀非常滿意。

歷史上,每到王朝末年,朝廷的軍隊戰斗力就幾近于無,但是被敵軍收編後,戰斗力那是蹭蹭的往上漲。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一個心氣問題。

國家成平日久,軍紀廢弛、當兵的整天琢磨升官發財,不思訓練殺敵,甚至認為換一個主子,可以得到更多的錢財、權力,這樣的士兵、軍隊又何談戰斗力?

但是黃賀的軍隊不同。

他們本就是從各地遷徙而來的刑徒、平民,他們的任務是修建皇陵和阿旁宮。

工作枯燥乏味,而且沒有上升空間,更沒有錢拿。

可以說他們是花錢上班。

這樣的生活,驪山勞工早就過夠了。

黃賀的到來,給了他們希望,給他們帶來了真真切切的實惠。

糧食、糧票、大熒幕、知識,黃賀從物質、精神兩個層面滿足了他們的需求,甚至還給他們帶來「倒模」,解決了他們的生理問題。

這樣的人,如何能不被驪山老百姓愛戴?

在他們看來,黃賀就是他們的大救星!

而他們,也早把驪山當成了自己的家。

這群人,可以為了保護驪山縣,保衛自己的家戰斗至最後一刻,戰斗至只剩下一兵一卒。

除此之外,他們還對黃賀有盲目的自信、崇拜!

黃賀是誰?

那是從天上下凡的神仙!

不是有首歌唱得好,東方紅,太陽升,驪山出了個大救星嘛!

黃賀走在驪山的大街上,都能看到驪山人民自發組織起來,為前線的將士們送水、送飯,這才是真正的軍民魚水情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