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黃賀站在台上,對著鋼廠勞工們說道︰「鋼廠就是人民,人民就是鋼廠。發展鋼廠,提高產能,提高的是勞工們的生活。」

「驪山縣的道路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道路,我們驪山官吏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驪山老百姓謀幸福,除了驪山人民的利益,我們沒有其他利益。」

「幾個月來,我們緊緊依靠驪山的勞工建功立業,今天,我們驪山縣的人民絕大部分都有飯吃,有衣穿。」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驪山人民的一大步。」

「我希望,在你們的勞動下,創造出更好、更強、更美的驪山。」

「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有!」

「有!」

回饋黃賀的,是驪山鋼廠勞工們山呼海嘯般的吶喊,他們的手拍的通紅,脖子上青筋暴起,每個人的眼楮里都燃燒著巨大的火焰,幾乎能將黃賀融化。

站在台下的瀟睿,一臉崇拜的看著黃賀,與有榮焉,因為台上站著的,是她的主人。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更何況黃賀是神仙,而自己是他最忠誠的奴僕。

驪山上,因為小麥的豐收,一片欣欣向榮。

但是在咸陽城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咸陽王宮。

文武百官齊聚一堂,為首的是當今秦國百官之首,右丞相——馮去疾。

大殿之上,莊嚴肅穆,黑色的基調,讓所有人都小心謹慎,提心吊膽。

身為官員之首,馮去疾端坐在一張太師椅上,眼神睥睨的盯著面前的文武官員。

「最近咸陽城里,百姓多用糧票,少用秦半兩,老夫倒要問問,這天下是姓秦,還是姓黃?」

「這——」文武百官面面相覷,無人敢應答。

其余官員都把目光投向了左丞相李斯的身上,因為這朝堂上,除了馮去疾,數李斯的職位最高。

而他,也是秦始皇生前最信任的大臣。

「馮大人此話從何而來?糧票此物我也見過,只不過是黃大仙商行,用來購買其專屬的糧食之物罷了,疥癬之疾,何必如此?」

李斯毫不客氣的落了馮去疾的面子。

前些日子,黃賀送了許多的白紙與他,那都是上好的宣紙,之地綿韌、光潔如玉,不易蟲蛀、不易腐爛。

李斯試之,墨韻清晰,骨氣兼蓄,筆走龍蛇,層次分明。

比起市面上常用的普通白紙,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

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李斯一直在尋找能夠承接自己書法的載體,白紙的出現,已經給了李斯很大的驚喜。

更不用說黃賀在網上花11.6元購買的安徽宣紙,簡直讓李斯愛不釋手。

所以李斯對于黃賀的觀感還是不錯的,有意扶植他成為下一個「烏氏錁」。

馮去疾被李斯一頓搶白氣的夠嗆,他早就對李斯這個後起之秀心有不滿,認為是他搶了自己的榮寵,語氣不善道︰「李丞相,秦半兩乃我大秦之本,若是我秦國人都不用秦半兩,那我秦國命脈豈不是會落入一神棍手中?」

「到時候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你我到地下,有何顏面去見祖龍?」

馮去疾此番動作,一是想借糧票之事搬倒黃賀,以報他當眾羞辱自己之仇。

另一方面,他是想借機提高自己的威望,讓自己在接下來的皇位爭奪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至于貪圖黃賀的財富,打壓政敵,那都是順帶的小事。

做官做到他這個位置上,已經是位極人臣,馮去疾所求無非是保住自己目前的地位。

正所謂高處不勝寒,物極必反,月滿則虧。

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在加上李斯正值壯年,如狼似虎,如果他再沒有動作,馮家還能否在咸陽立足,都是一個問題。

政治上沒有人情,只有殘酷的血與火。

「馮大人言重了。」李斯泰然自若的說道︰「黃賀此人,神異非常,常有驚人之舉,就連您座下的椅子也是此人的功勞。」

「我相信馮大人家也愛吃大米、白面饃饃,甚至我懷疑馮大人的家里也在使用糧票。」

「如此方便快捷的的糧票,非但沒有害,相反還有大大的好處。」

「諸位臣工想一想,咱們現在在北地有三十萬大軍,在南越有伍拾萬大軍,這麼多的人馬,所消耗的糧草都是個天文數字。」

「就算是運送秦半兩過去購買,那路上的消耗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可如果把秦半兩換成糧票,大範圍的使用,那是不是說,我們就可以節省很大的一筆開支?」

「這樣秦國的負擔減少了,邊關的軍士也有保障,何樂而不為呢?」

李斯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

有許多人听得直拍大腿,暗道︰我怎麼沒想到呢?

李斯︰你能有那個腦子,丞相就是你的。

李斯的話句句在理,有禮有節。

馮去疾陰惻惻的笑道︰「李大人所言甚是,可如此利器不應掌握在一裝神弄鬼的人手里。」

「我提議,讓黃賀立即交出制作糧票的手段,由治粟內史接管。」

秦朝的官職是三公九卿。

九卿之中的治粟內史,職能相當于現在的財政和稅務。

現任治粟內史的是馮褲子,他是馮去疾的遠房佷子。

明眼人都知道,馮去疾這是想把糧票據為己有。

秦半兩因受材料的影響,無法大量的制作。

但是糧票不同,一看就是特別容易復制的東西,雖然依照老秦人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找到塑料,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猜想,黃賀的手中肯定有能夠制作出糧票的東西。

黃賀︰你們冤枉我了,糧票都是我花錢在網上買的。

馮去疾的提議,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是李斯卻無法反駁。

發行貨幣,的確是只有國家才能做的事情,而且目前的情況下,糧票的大肆泛濫,也威脅到了秦半兩的地位。

只不過李斯的坐在黃賀那邊,所以才會開口,據理力爭。

「既然如此,那就請少府起草文書,命黃賀三日內,務必將制作糧票的東西送過來。」

馮去疾非常滿意自己的機智,在跟李斯的對峙中,他很少能贏。

一方面是智力比不過,另一方面是體力比不過。

年輕人看老年人,永遠比老年人看年輕人來的清楚。

年紀大的人頂多是有點經驗,而那些經驗許多時候甚至是錯的,因為時間在往前走,時代也在變化。

套用舊的思想,只能是作繭自縛。

回到府上,李斯將頭上的冠帶拽下,狠狠的扔在地上。

「老狗,安敢如此!」

李斯的夫人丹妮夫人指揮下人將冠帶撿起,寬慰道︰「夫君,何人敢氣你?」

「還不是馮去疾那廝,他嫉妒賢能,看不得後輩上進,對我更是小心提防。」

「可笑他目光短淺,只不過井底之蛙。」

「等著吧,遲早有一天,我要讓他付出代價!」

……

黃賀得到朝廷即將征收其糧票的消息,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

而且不止一條。

李斯、贏陰嫚、瓊英甚至是胡亥都派使者前來報信。

「瀟睿,給每個使者十斤糧票,安排他們休息。」

「是,主人。」

瀟睿對于這些事情,已經是駕輕就熟。

使者們得到糧票後,個個喜上眉梢,要知道眼下的一斤糧票可換20個秦半兩,十斤就是200個,足夠一家三口一年的嚼用了。

紛紛感謝瀟睿,稱她人美聲甜,日後鐵定能給黃大仙生個一兒半女。

瀟睿笑的眼楮都快看不見了

黃賀卻在思考應對之策。

由于自己出手干擾,胡亥已經當不成秦二世,趙高也就無從下手,禍害大秦。

眼下的秦國能臣、良將俱在,還遠沒有亡國之象。

如果自己拒絕馮去疾的征收,很有可能引得秦國發兵來攻。

雖然自己並不懼怕,甚至還躍躍欲試。

但是驪山的老百姓反抗暴秦的決心究竟有多大?面對大秦的鐵騎,他們是否能夠舉起手里的鐮刀?他們是否能夠為了自己而流血犧牲?

這都是黃賀需要考慮的問題。

歷史上的劉邦、項羽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為陳勝吳廣珠玉在前,向世人證明了秦國的軍隊是可以被擊敗的。

再加上秦二世荒婬無道,趙高濫用職權,搞得朝野上下民怨沸騰,老百姓迫不及待的想要換新天。

事情的發展,往往需要一個契機。

黃賀一直在等,等待那個契機的出現,他可不想自己成為那個契機,讓別人摘了桃子。

「馬上召集驪山上所有高層以上,到我書房開會!」

黃賀看著笑意盈盈,滿臉喜色的瀟睿說道。

听說朝廷將要征收糧票的消息,陳楚生他們坐不住了。

「這是大仙從仙界帶來的東西,他們憑什麼說要就要?還有天理嗎?」

「一張也不給,糧票給了他們,那我們的糧食怎麼辦?」

「朝廷想要糧票?陽城人先死絕!」大娃他們齊聲喊道。

跟著黃賀大半年了,這些陽夏老人早已將自己當做了黃賀的親信,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是既得利益者,只知有黃大仙,不知有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