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作為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制大一統王朝,秦始皇的暴斃,給原本明朗的朝堂蒙上了一層陰影。

秦始皇創立了封建郡縣制度,將原本屬于諸侯的權力收歸中央。

是繼宗法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的體現。

大秦自祖龍一統六國,統一時間才十二年。

當初為了討論建立什麼樣的地方行政機構,秦國的朝堂吵開了花。

當時的丞相還是王綰,他主張繼承周朝祖制,實行封建分封,分封秦王的皇子、兄弟為王。

而當時的廷尉,現在的左丞相李斯則冒天下之大不韙,力排眾議,堅定地支持廢除分封諸侯,實行郡縣制度,加強新建立的中央集權。

得益于這種新興的封建制度,祖龍的權力得到空前的集中,祖龍也沒有浪費,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做出了讓後世代代模仿的各種偉大事跡。

全國上下,統一戰線。

秦始皇一條命令,下面就會無條件的執行。

所以才有了秦直道、秦長城、驪山皇陵……

如果說現在的朝代是基建狂魔,比起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來說,甚至還稍有遜色。

畢竟不是哪個國家,哪個朝代,都能隨時投入幾十萬、上百萬的勞工去完成領導人的宏偉藍圖。

而秦始皇也通過一件件政令的達成,完成了對整個秦朝的絕對掌控。

不過事情的發展,總是有利有弊。

皇帝的權力過于集中,就擠壓了下面官員的權力空間,造成秦朝官員只能淪為皇帝的傳聲筒。

有秦一朝,只有英明的君王,而無強勢的臣子。

君強臣弱的現象,直到秦朝滅亡也沒有改變。

這也是秦朝為什麼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當一個國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個英明的君主身上,這個國家就岌岌可危。

因為人這種生物,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動物性。

人非聖賢,總要出錯。

普通人出錯頂多連累自己,再狠點牽連身邊的親戚、朋友。

而如果一個帝王犯了錯,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有可能是整個帝國。

秦朝的滅亡,就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長長的送葬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中車府令趙高站在一眾皇子、皇女中,尤為的顯眼。

這也給後面的大臣傳遞了一個信號,趙高選擇了胡亥。

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畢竟朝中大臣,十有八九都是挺扶蘇的一派。

就連左丞相李斯,之前也是堅定的扶蘇派。

因為扶蘇這個人,實在是太完美了。

扶蘇。

剛毅而勇武,信仁而奮世。

天生就有一個仁君之象。

秦始皇對自己這個大兒子也非常欣賞,並一直把他當作儲君來培養。

扶蘇少年時就跟隨大將王翦、王賁父子征戰沙場,跟隨大儒茅焦、淳于越等人學習儒道。

在軍方更是有蒙恬、蒙毅兩大中堅作為他的擁躉,朝中大臣,更是日夜盼望扶蘇能接過秦始皇的接力棒。

秦皇三十五年,方士盧生、侯生等人,妄議朝政、批評祖龍暴戾,祖龍大怒,命令御史嚴查,要殺一儆百。

大公子扶蘇上書︰「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扶蘇為素不相識的方士求情,惹怒了秦始皇,就被發配北地,跟蒙恬一起戍守邊疆去了。

這一招,明降暗升,讓扶蘇去北地駐守,抵御匈奴,其實就是想讓扶蘇刷刷戰功。

秦朝以武立國,靠軍功說話,秦始皇這是在給扶蘇登基鋪路。

這是愛之深,責之切。

換做一般的皇子,早就被秦始皇打入冷宮。

所以朝中的大臣們,都希望自己的君主,能像扶蘇一樣,仁愛、寬厚、不亂殺。

但是秦始皇太自負了。

自負到居然沒有立下太子。

或許秦始皇自己也沒有預料到,他會如此之早的離開人世。

馮囂亭的周圍聚集著一大批官員,紛紛表示同去,這讓馮囂亭非常的有面子。

右丞相公子的面子,大家還是要賣一賣的。

所有人都認為,大公子扶蘇,必然能榮登大寶。

所以大家才會這麼快的就開始站隊。

至于站在隊伍前面跟個二傻子一樣的胡亥,壓根就沒人關注。

這也不能怪這些大臣們勢利眼。

就算沒有扶蘇,胡亥上面還有公子高、公子將閭、公子榮祿……林林總總十幾號人,怎麼輪也輪不到胡亥那個傻小子。

從咸陽城到驪山皇陵,送葬隊伍足足走了兩天。

一路上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少府章邯負責打點。

「趙高,今天吃什麼呀?」胡亥坐在隨行的馬車里面,旁邊有四個美婢,細心的為他捏腳、捶腿,緩解疲勞。

趙高面露笑意,說道︰「奴婢听說,最近咸陽城里,流行著大米、白面饃饃,據說非常香甜,奴婢特地讓少府做了一些,請殿下品嘗。」

胡亥撇撇嘴道︰「大米,白面饃饃?听起來平平無奇,這種東西能有羊肉、牛肉好吃?」

等到少府章邯將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飯端上來,米粒顆顆飽滿,晶瑩剔透,還冒著熱氣,把秦始皇的傻兒子都給饞哭了。

「這就是大米?」

胡亥咽了口口水。

活了二十多年,雖貴為皇子,胡亥卻也沒見過如此漂亮的主食。

章邯躬身道︰「回殿下的話,這就是上仙黃賀,采東海之精,從仙島帶來的大米。」

上仙?

黃賀?

仙島?

趙高听了直皺眉頭。

方外術士,趙高見了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但是那些人全都是騙子,毫無真材實料,所以才會惹怒秦始皇,背上了「坑儒」的罵名。

後世所說的坑儒,其實就是秦始皇處死了一批打著「尋求長生不老藥」,招搖撞騙的術士。

這一點,身為秦始皇專職司機的趙高最為清楚。

章邯看出趙高的不悅,趕緊解釋道︰「好叫殿下知道,那上仙黃賀神通廣大,非但帶來了大米、白面、玉米等谷物,還冒著身死道消的風險,從仙界傳下家具等仙物,凡人用之,可延年益壽。」

胡亥听不懂趙高、章邯的啞謎。

他拿起筷子,端起陶碗,喜滋滋道︰「干飯,干飯!」

「我開動了。」

今天是秦始皇下葬的日子,胡亥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的悲傷,看著白花花的米飯,他食欲大增︰「嗚嗚嗚——太好吃了。」

胡亥大嘴一張,小二兩米飯就被吞下了肚。

「殿下,注意儀表。」趙高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捂住了眼楮。

說實話,趙高也有點看不上這個傻乎乎的胡亥,但這也是趙高選擇胡亥,而不是其他皇子的原因。

「哭吃苦吃苦吃——」胡亥沒工夫理會趙高,此刻的胡亥,已經完全被米飯的香甜、可口、軟糯給征服了。

趙高忍了半天,還是沒忍住,道︰「殿下,您吃慢點,慢點,小心別噎著。」

趙高是真的擔心趙高被噎死。

胡亥听了趙高的話,更來勁了,筷子舞動的只能看到殘影。

胡亥這孩子沒什麼壞心眼,就是好吃、好玩、喜歡惡作劇。

胡亥的母親是個西域女子,這一點從胡亥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是胡姬所生。

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因為觸怒祖龍,被打入冷宮。

所以胡亥從小就是在一群宮女、太監的照顧下長大,作為秦始皇最小的兒子,他生活的倒是無憂無慮,條件優越。

因為沒有繼承大統的煩惱,秦始皇就隨意指派的趙高作為他的師父,教他學習法律和書法。

胡亥也無心于此,每天不是斗蛐蛐、就是偷雞模狗拔蒜苗,還經常掀人家宮女的裙子,整個一二世祖,混世魔王。

這次祖龍巡游,胡亥閑得無聊,就主動要求跟著去玩。

自古父母愛ど兒,秦始皇也不能免俗,就把他帶在了身邊。

沒想到,胡亥會因此繼承秦朝大統。

胡亥本來是不想當什麼皇帝,因為他看到自己的父親,經常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他不喜歡那樣。

但是趙高跟他講,如果他能坐上那個位置,政務什麼的都交給趙高處理,而他只需要享樂就行。

而且當了皇帝,就可以想玩什麼就玩什麼,就算去掀皇後的裙子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

胡亥心動了。

因為趙高從來沒有騙過他。

只要能吃喝玩樂,胡亥絲毫不在乎趙高讓自己干嘛。

他就是屬于那種被別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傻小子。

「章邯,這大米飯太好吃了,再給我來一碗。」胡亥兩眼放光,站起身來,走到章邯面前,「不,再來三碗,我還能再吃三碗!」

「順便再拿幾個白面饃饃來,本公子倒要看看,這大米飯都這麼好吃了,白面饃饃是不是更美味。」

說到這,胡亥對章邯嘴里的那個黃大仙也來了興趣。

「能搞來這麼好吃東西的人,肯定也很有趣,等殯禮結束了,本公子一定要見見他。」

章邯有些為難道︰「胡亥公子,黃賀仙人行蹤飄忽不定,神龍見首不見尾。」

「而起黃賀大仙常說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想要見黃大仙,恐怕要公子親自走一趟。」

胡亥听了,興趣更高了。

這些富二代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物質得到滿足後,他們更喜歡追求精神上的刺激、滿足。

他們更喜歡嘗試自己以前沒見過、沒有試過的人和物。

看到胡亥一臉好奇的模樣。

趙高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他隱約覺得,這個名叫黃賀的仙人,會給他帶來很大的麻煩。

胡亥只能是他的,趙高決不允許有任何變故發生。

相比較白花花、香噴噴的大米飯,趙高更加喜歡又香又軟的白面饃饃。

這可能是刻在老秦人DNA里面的東西。

這些個饃饃,每個都有拳頭大小,模上去軟軟的,手指摁下去,立即就會恢復原狀,彈性十足,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胡亥然後狠狠一口咬下,拳頭大的饃饃一口就能咬掉半個。

章邯眼觀鼻鼻觀心,只當自己沒看到。

章邯︰胡亥公子玩的可真變態啊。

兩天時間,送葬隊伍才趕到了驪山皇陵。

按照秦朝的禮法,修建秦皇陵墓的勞工,必須全部進入陵墓內部陪葬。

秦始皇陵並不是在驪山,而是在驪山北麓再往北越10里的地方。

整座秦始皇陵全部由人力挖掘,規模之大,堪稱是移山填海。

黃賀曾經進去過,里面的輝煌程度,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黃賀絞盡腦汁,也描繪不出其中的萬一。

從秦長城、秦直道、靈渠等工程的規模就可以看出,秦始皇陵作為秦始皇自己的陵墓,起規模、用心程度絕對不亞于前面的幾項大基建。

水銀成河、青銅馬車、青銅兵佣、各種奇珍異寶、數不勝數。

黃賀只看了冰山一角,就已經覺得如果自己把這些東西都給運回現代,妥妥的世界首富了。

不過黃賀也明白,如果這些東西都運回去,肯定會對現有的市場造成沖擊。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黃賀還是清楚的。

如果真的那麼做,黃賀就等于是斷人財路,到時候誰也保不住他。

扯遠了。

黃賀沒工夫跟著整個送葬隊伍走遍全程,他駕駛著武陵神車,提前回到了驪山城。

驪山城作為他的大本營,黃賀是不會讓那些秦朝官員看出破綻的。

整個驪山的勞工,早就做好了布局,提前一天將驪山城的東西藏進了地窖。

得益于黃賀播放的電影《地道戰》,現在整座驪山城的下面,都是錯綜復雜的地道。

這是黃賀讓陳楚生帶人挖的。

既是為了隱藏東西,也是為了如果日後危險來臨,自己這些人也能有退路。

秦始皇的棺槨送入皇陵,又花費了整整一天一夜。

皇帝下葬,那可不是吹吹打打、把土填上就完事了。

首先要祭拜上蒼。

設神亭、神帛輿、謚冊寶輿于丹陛之上。

公子高、公子將閭、公子胡亥……公子榮祿,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九卿……依次侍立。

奉常主官前奏,請靈駕入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