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按照銀元的購買力,一千兩足以在京畿之地買上百畝良田。
或者在封丘城,邯鄲城內買上一套三進帶假山、花園的大宅院了。
韓中富被任命為河南路總管。
即便過去跟楊辰,司馬飛燕不對付的梁贊也成了山東路總管。
黃教尊去了兩淮路。
「唉,這麼說,湊不齊五個建設集團軍了?」
韓中富嘆道。
「原本大搞建設,惠及這些官兵和他們身後的幾百萬家人,本乃善舉。」
「誰曾想到,他們竟然不珍惜?」
在老韓看來,即便楊辰一刀切下去,所有大晉官兵卷鋪蓋滾蛋。
沒收了兵甲,送回原籍,在強大的明軍和眼皮子底下,他們又能折騰出什麼來?
那上山下海看不清局勢的幾萬人,不都殺得干干淨淨?
人家願意每年拿出過兩千萬銀元來養建設兵團,實際上就是給大家一條更好的出路。
你返回原籍,種田務工,每個月能拿到一兩半的銀子?
這還是小兵,那些伍長、小旗官,百戶不得打著翻兒往上?
比如千戶對應的營長,年收入足足二百多銀元呢?
你開個酒肆,店鋪也未必賺得了這麼多。
做生意還可能虧本。
在建設兵團干,卻是旱澇保收的淨收入。
「唉,不管他們了!」
韓中富再次嘆了一口氣。
「王爺,這諾大的紫禁城就真的封閉了?」
「有些堪用的,搬到邯鄲去也行嘛!」
楊辰笑道。
「說不上封閉,只是平常人不再進出而已。」
「大部分嬪妃,宮女、女衛和太監願意離開的,我們發送遣散費,足夠他們在外面過的很好。」
「當然,願意留下維護園林,看管房產的,必須接受內衛部的監管。」
「曾蕊的內衛軍也會派來一個營的女兵,常駐紫禁城。」
「我的意思呢?」
「等我家那小子十年後親政了,這地方就和西山的皇家園林一起,改成皇家博物館和公園。」
「即便普通人,交上幾個銅元的門票,也能進來參觀和游覽。」
「當然,不能影響那些留下的嬪妃、宮女,太監的正常生活。」
「他們也是人嘛!」
韓中富、唐聞天不是太能明白楊辰的做法。
按理說,大晉沒了,前朝的紫禁城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你皇家的產業。
怎們折騰,咱們這些做臣子的管不著。
但是,你也不能搞成什麼博物館,公園,隨便老百姓進出啊!
皇家的體面,還要不要了?
再說了。
這紫禁城原本還是你老楊家建立起來的呢!
二百多年里,大周可沒少往里面扔銀子。
不過,兩人都知道,楊辰這些年干的事情,有幾件循規滔距的?
就是因為這人一貫不走尋常路,才一手締造了堪比當年大齊朝的強大帝國。
據說,過不幾年,大理還得把祖地歸還,變成大明的雲貴路。
如此盛世,即便苟延殘踹。
韓中富寧願被人罵作四朝元老,他也得瞪大眼楮看下去。
看看這個大明朝,將來還會變成怎樣一個龐然大物?
當然,明廷的軍工積分可兌換修煉資源,也是韓中富、唐聞天,馮治世等人心向往之的緣故。
「明王,三五年後,咱們這八十萬大晉官兵,還有沒有從軍的希望?」
楊辰呵呵一笑。
「到時候,只怕你們都不願意從軍了。」
啥?
唐聞天和韓中富面面相覷,難以理解。
不從軍,那些大工程總有干完的一天,難道就此退役?
很多人不願意放棄這份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吧?
楊辰遞過去一張報紙。
「看看,這圖畫,這條新聞。」
「十天前,我邯鄲到鳳凰山的三十公里試運行鐵路,已經圓滿通車。」
「簡單的說吧!」
「這玩意的車頭足足擁有三千馬力,牽引三四十個車廂,拉著一千多噸的貨物,或者幾千人,能跑出每小時八十公里的速度來。」
韓中富接過那份報紙一目十行的看起來,大驚失色。
「老天爺,這……這得浪費多少鋼鐵?」
「王爺,就三十公里的鐵路,加兩掛火車,就耗銀五十萬兩?」
「這誰修的起?」
唐聞天湊過去看了看,卻有不同看法。
「老韓,你這扣扣毛病又犯了。」
「關鍵是速度啊!每小時八十公里,從邯鄲到伊犁,也不過三千多公里吧?」
「如果修一條鐵路,豈不是火車跑一趟,只要兩三天?」
韓中富一瞪眼。
「那得超過五千萬銀元!」
楊辰笑道。
「老韓,一條鐵路初期投入確實大的嚇人,但它可以用幾十上百年哦!」
「原本需要一個多月,才能把邯鄲商品送到伊犁之外的榷場,一年得多少馬車,人力?」
「但有了鐵路,兩三趟貨運火車,算上裝貨、卸貨幾天時間就夠了。」
「還有回程可以拉上牲畜牛馬,不一樣節省成本和飼料?」
「本王敢保證,這條貫通絲綢之路的鐵路,要不了十年,就能收回成本。」
「最關鍵的,它可以快速運兵啊!」
好吧!
最後才是關鍵。
真要是蔥嶺之外打起來,守軍只需要堅持兩三天。
全國各地的兵馬都能通過鐵路趕過去,量大管飽!
韓中富動心了。
西去的鐵路,人流量太少了。
但中原不一樣了,商旅,客運都能大大的賺錢。
沒準兒,有些繁華路段,幾年就能回本。
「王爺,鋼鐵能供應得上?」
「要是全國大建鐵路,老唐他們建設兵團,倒是一輩子都不用退役了。」
「以後,維護也需要人嘛!」
楊辰自信地點點頭。
「我們在薊州、遼陽府都發現了儲量龐大的中上品鐵礦,幾百年都挖不完的那種。」
「本王已經責成民政部在三年內,于薊州,遼陽、徐州,建康成立四個年產五萬噸的鋼鐵廠。」
「另外,軍政部還會在邯鄲,天津和營州搞三個特種鋼鐵廠,閑時也能生產鋼軌的。」
他沒說軍屬鋼鐵廠的產能,一期二期三期下去,肯定不低于民用鋼鐵廠。
「所以,咱們明帝國的大建設,恐怕得持續好幾十年呢!」
「你們吶,有的是功夫忙活。」
「早點修煉到武皇境以上,多活些年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