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建安五年一月,袁紹令書記官陳琳撰寫討操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袁紹親自出征。

審配、逢紀主持軍事,田豐、荀諶、許攸隨軍謀士,大將顏良、張郃為帥。

六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南下,欲渡過黃河,直取許都。

曹操自然積極應戰。

顏良統軍十萬,進駐白馬,袁紹則率領大軍至黎陽。

袁紹想一鼓作氣,快速擊潰曹操。

但事與願違,僅僅白馬一役,就鏖戰了數月。

最終,曹軍擊潰顏良所部。

沒有騎著赤兔的關羽,顏良雖然狼狽而逃,倒是全身而退,活了下來。

不過,介于袁紹勢大,軍中又多騎兵,曹操不敢在開闊的黃河以北和袁紹決戰。

遂遷徙當地民眾,渡過黃河,撤向官渡。

黃河以南,是曹操的地盤,在這里決戰,自然對曹操有利。

雖然白馬失利,但袁紹依仗兵馬雄厚,人多勢眾,決戰心理不變,依然揮師渡河。

渡河後,袁曹兩軍在延津再次開戰。

袁紹派出劉備和大將高覽出戰。

對了,這個時候的劉備,依然在袁紹帳下。

結果,再次被曹軍打敗。

不僅敗了,連高覽也被夏侯惇一槍挑殺。

有這樣的結果,其實很正常!

沒有諸葛亮也沒有徐庶,劉備那點軍事能力,哪能和擁有一大堆謀臣的曹操相比?

高覽更是一武夫,謀略貴乏。

何況,關、張、趙固然勇 無敵,可典韋、許褚、夏侯惇等將,又豈是吃素的?

沒有張繡降曹一事,也就沒有曹操強納縐氏一幕,那麼,不管是曹安民還是曹昂,亦或典韋,自然還在。

兵法軍陣不如, 將不敵,失敗理所當然。

高覽雖號稱河北名將,名氣頗大,但距離顏良、張合這等 將,還是有不小差距。

死于‘千軍 將’夏侯惇槍下,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如此,白馬、延津兩戰,袁軍損兵折將,銳氣大挫。

曹操是個謹慎小心的人。

並沒有因為此前兩戰獲勝,就得意忘形。

相反,曹軍雖勝,卻再次撤退,引軍回官渡駐防。

曹軍退還官渡後,袁軍集結于陽武。

軍中多名謀士勸解,讓袁紹放棄快速決戰的想法,但袁紹皆不听。

也是。

阿滿那廝,我袁本初還有不了解的?

在我四世三公之家面前,宦官出身的阿瞞,天生就低人一等。

要不然,豈會連連後退?

不就是知道自己不行麼?

既然如此,自然要加一把力,盡快決戰了。

袁紹是不是真的這麼想?

不知道。

因為,這是呂布的想法。

看到張遼傳來的戰報,呂布猜的。

這卻不提。

總之,接連吃虧的袁紹,絲毫沒有吃一塹長一智的想法,親自率領大軍向官渡逼近。

或許是過去十年戰無不勝,讓袁紹膨脹了,他的戰法十分大膽。

逼近官渡,緊靠曹軍扎營!

東西綿延數十里的軍營,將曹軍團團堵住。

不過,人多確實有人多的好處。

袁紹這種打法,的確讓曹操吃虧不少。

這是凡俗世界,軍中 將再厲害,也不可能獨自面對大軍。

袁紹家底何其雄厚,軍中裝備盡數精良,強弓勁弩不缺,將曹操軍中 將眾多的優勢大幅度削弱。

要知道,晉升大宗師以前的呂布,照樣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將。

可他依然不敢只身面對裝備精良的大軍。

呂布都如此,何況他人?

當然,曹操也不是吃素的。

手段齊出,讓袁紹無法寸進。

雙方在官渡打來打去,誰也奈何不了誰,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期間,劉備卻有別的想法了。

他本就不是袁紹的部下,只是被曹操趕跑後無路可去,依托在袁紹這里罷了。

他並不想為袁紹打生打死。

尤其是見識到了袁紹的剛愎自負後。

勸袁紹改變戰爭思路的田豐、沮授,都被關到牢里去了,你說袁紹是不是剛愎自負?

于是,某個時候,借平息青州劉闢、龔都黃巾叛亂的理由,帶著本部兵馬,劉備離開了袁紹。

這個時候的劉備,養望近二十年,名聲已傳遍天下,其仁德之名,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同。

所以,征討黃巾叛亂過程非常順利。

因為,看到劉備,劉闢、龔都直接帶領部下投降了!

帶著歸降的劉闢、龔都,以及忠心耿耿的關、張、趙,孫乾、簡雍、糜竺、糜芳等人,劉備到了汝南。

這個時候的劉備,還沒想去投奔荊州劉表。

他打算再看看局勢。

不過,曹操卻不可能容忍劉備在自家後院悠閑自在。

那是另一段情節了,暫且不表。

總之,袁曹這一戰,打的激烈,打的艱苦,打的曠日持久。

時間緩緩流逝,來到了九月。

按理,三個月一次的將領聚會九原,又要開始了。

但這次例外。

沒有一個邊疆大將向九原趕去。

不但沒有去九原,還消失不見!

去哪了?

原來,從九月初開始,太原、雁門、定襄、上郡,包括九原大將軍本部兵馬,都化整為零,暗中向河東趕去。

九月底。

並州二十萬精銳騎兵,悉數來到河東境內。

半年多時間運送,河東儲備的糧草數不勝數,足夠二十萬大軍人馬一年所用!

……

河東郡和西河郡交接處。

昔日剿滅十五萬匈奴兵馬的地方。

方臉闊目,沉穩大氣的張遼,一身戎裝,步入一間外表看上去不怎麼起眼的營帳。

「諸將已悉數到齊,請主公移步!」

面對一個手捧《易》書,擁有絕世容貌的青年,張遼抱拳說道。

見張遼對自己手中書視而不見,呂布無奈放下《易》書,向他瞟去。

張遼

將級︰絕頂 將

資質︰良才美玉

悟性︰舉一反三

天賦︰萬中無一

武藝︰半步大宗師

臂力︰一虎一牛之力

說明︰刀法巔峰,武力近乎世界上限。

除了呂布,張遼已經站在了這個世界的最頂點。

所以,絕頂 將之稱,實至名歸!

「到頭了!」

呂布暗中想道︰

「雖然哥手把手教了十六年,但以張遼的資質、悟性和天賦,正常情況下,再無前進半步的可能!」

「大宗師境界,對張遼來說,永遠達不到!」

「除非世界等級提升,或把他帶到高武世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