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長寧國之卷︰第四十五節 石油建設(三)

枯草茶喝下去,照樣解不了火。元老們每天在工地上轉悠,眼巴巴地看著一個個作業面,指望著哪里能出一個大獎。

這一天,秦西科照例起了個大早,關系完畢鑽出帳篷,正準備到指揮部值班工棚去,督促今天的勘鑽情況。

工棚里的煤油燈還亮著,秦西科關上煤油燈。值班員歪在椅子上睡著了,辦公桌上還散落著數據報表。秦西科看了一眼,沒什麼油水。

太陽冉冉升起,又是新的一天,嗯,充滿希望的新一天。

工棚里豎立一張手繪的勘探區地圖,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記著勘探位。為了提高「中獎率」,四個勘區都有鑽井在同時開鑽,只不過機械鑽機在希望最大的A區,其他幾個區全用得是頓鑽。

雖說目前還沒有打出一口日產五十桶以上的井,但是貫穿四個勘探區的石油導流槽和各區的儲油池已經開工了--萬一打出高產油井,如果沒有存儲設施就全浪費了。

他看著圖上標記導流槽和儲油池,這些設施大多還是虛線。也就是說「正在施工」。距離完工不用說還有不少日子。

圖上標準了目前運到的四台蒸汽機的具體位置,一台在A區鑽探,一台待修,一台在碼頭驅動吊車,一台在木器加工廠工地。

看到「待修」,秦西科的心情一下變得很差,這幾台機器卸貨組裝之後還沒運行三四十個小時,又要修了!

他默默查看起目前A區鑽探的各鑽井隊的進展情況。進度倒還不錯,但是沒有振奮人心的報告。

他的牙齦又開始疼了,為了止疼,他從口袋里掏出幾粒炮制過的花椒,壓在腫痛的牙齦上,過了一會他覺得好多了。這時候工棚的門突然被人推開了,陳鵬宇走了進來。

他的臉最近腫了一圈,他不願意喝「枯草茶」,只說應該加大蔬菜供應。但是本地蔬菜供應困難,且不說本時空的蔬菜生產完全是小農經濟,無法大量供應;光是從麻拉采購的蔬菜經過幾百海里的運輸之後,到詩里亞至少爛了一半。黃璐組織勞工種菜,也是遠水難救近渴,所以他的「上火」問題有增無減。

「進度怎麼樣?」陳鵬宇「廢話」了一句。

「沒有大進展。」秦西科也用廢話回復了他,「不過也有個還算是好消息的消息……」

「什麼?」

秦西科揚了揚手中的報表︰「目前執行勘測的幾個鑽井隊進度都還不錯,大致和計劃表相匹配。按照這個進度,再用半個月我們就能把A區所有的勘探點的井都打過一遍,初步探測測繪結果就可以出來了。」

有了這個報告,再試鑽B\\C\\D三個區就有了一定的地質勘探依據,不是純粹的踫運氣了。

「有油氣冒頭的跡象麼?」

「很遺憾,目前為止還沒有--也許我們鑽得不夠深。」

陳鵬宇接過報表翻閱了一下,露出了高興的神情︰「看來幾個鑽井隊已經鍛煉出來。」

「別高興的太早了,他們只是鑽了幾個小孔,井套和管道都還沒有實際使用過。」秦西科笑著說道。「目前也就只能保證他們能順利的打五十米的井,其他事情都還是問號。」

「能機械化打井就是好事。頓鑽的效率太低了,」陳鵬宇說,「B區的三號探井怎麼說?」

B勘探區雖然沒有開始試打,但是有人匯報說在劃定的B區的二十個探井位中,有一個編號為B3的有油氣露頭。

B3號是目前所有有油氣冒頭的地點中大家最看好的地方,但是也是最難啃的。油跡是從一塊巨大的石頭下面滲透出來的。但是這塊石頭非常大,足有幾十噸重。幾位元老很看好這個滲出點,陳鵬宇十分樂觀的認為這塊石頭實際上正好壓在一個自噴井上。

秦西科沒那麼高的期望,如果能找到一個日產50桶的自流井就謝天謝地了。文萊地區的自流井大多壓力不高,日產量也有限。

「那塊石頭足足有二三十噸,靠人力和我們的拖拉機根本拽不走,得上炸藥直接把它炸開。保守估計能日產一千升還是可以的。」

「一千升也可以了,加上其他幾口能出油的井,日產1.5噸油也勉強湊合了,匯報的時候至少好看一些。」陳鵬宇模著自己的頭發,「就爆破吧!野風號上的火藥應該足夠了。我和老崔說一聲就是了……」

「有火藥不假,但是我們沒有爆破工人,只是把火藥堆上去大概率是炸不碎的,而且軍艦上的火藥大多是發射藥,榴彈又沒多少,用來爆破怕是不行。」

「靠,還有這個問題!」陳鵬宇知道自己想簡單了,「我們當時怎麼沒想到把工程炸藥和爆破工都帶來?搞工程應該需要啊。」

「要是事事都知道,我們不就成了神仙了。先不管B3了,今天努力一把,看看有沒有新的進展。說不定直接就出一口大油井呢!」

過了一會,崔雲紅等人也來了,雖說吳廷偉昨晚值了夜班,照例應該上午補一覺,但是每天早晨的「早餐踫頭會」他們都是要參加的。

伙房給他們送來了早餐,說是「元老特供」,其實也沒什麼好吃的。早餐照例是生滾魚片粥,上面放了幾片菜葉--這就是元老的特殊待遇了。

主食是壓縮餅干--不是草地干糧,是正兒八經的壓縮餅干。雖然畢竟硬,但是口味還過得去,配合著粥正好下肚。

大家邊吃邊討論著目前的開發進度。

「現在除了鑽井勘探以外,其他工程進度都不夠,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設施建設都落後于計劃表。工人太少,生病的人太多--瘧疾只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還有其他疾病的困擾。目前營地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月復瀉、發熱,還有猝死現象……原本我們一周才會出現一一兩例死亡報告,現在上升到每天都有。」

「大夫怎麼說呢?」

「推測大多是細菌感染造成的--這里也沒有檢測條件。而且我們的食物供應也不夠。工人只能吃飽飯,但是營養不夠。肉類、蔬菜補給不足。在熱帶地區干重體力活消耗太大,營養不良加上細菌感染,一個月復瀉就足以致命了……」

「唉,蔬菜我們可以自己種,難不成還得自己養豬喂羊?」黃璐兩手一攤。

「搞不好真得這麼干。」崔雲紅說,他轉向陳鵬宇,「你們來之前,不是和農業口談過設立農場的事情麼?你們擬一個電報,讓老吳盡快落實這事,把技術員、種畜和農資送來。」

「這樣是不是有點貿然擴大基建規模的傾向……」

「擴大也不虧,詩里亞有足夠的石油資源,我們搞個後勤基地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嘛。」

「好,我一會就發電報。要是他吞吞吐吐,我就親自回臨高去一趟!」

交流下來,土建上的問題著實不少,主引流渠原計劃是一周,現在挖了半個月都沒完工。勘探區的幾個配套儲油池的土建至今沒有全部完成。

鐵牛二型雖然是工程利器,但是間隔性的清灰和加水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因為用得不是煤炭而是鋸木廠的邊角料,熱值不夠,動力輸出也就打了折扣。

「讓野風把船上的煤炭卸下來給拖拉機用。」崔雲紅說,「野風還有幾十噸的存煤,暫時對付一下是沒問題的。後續讓讓運煤船補給--對了,要多運一些動力煤來,蒸汽機老吃雜糧可不行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

吃完早餐,全天的工作安排也出來了。餐後,元老們各自去工作。陳鵬宇今天的工作是繼續督促兩個土建工程︰引流渠和蓄油池。

元老院的工業體系是支撐不起儲油罐的,甚至在詩里亞用磚塊水泥建造土油罐都有些吃力。所以他們采用的是儲油池這種最原始的設計。

儲油池形狀為圓形,面積十平方米,深度兩米。一個儲油池大致可以儲存六千升石油。

儲油池雖說在技術條件上最簡單,也相對安全,但是油池並不是只在地上挖一個坑就行了,石油是流體會滲透的。抗戰期間延長油田的儲油池使用的是「鋪設邊區大量出產的石板,用石灰膠泥勾縫」。

元老院在詩里亞即沒有石板也沒有石灰膠泥。使用的是磚頭砌牆壁和池底,用水泥涂抹的模式。目前水泥和磚塊是三亞千里迢迢運來的,以T800的運量來說,要運來足夠鋪設所有導流渠和儲油池的建築材料力有未逮,所以吳廷偉申請了相關的設備,準備在這里修建一個簡易磚瓦廠,這樣就只需要從三亞運輸水泥來了。

引流渠的工程更復雜一些,因為牽扯到防雨的問題。相比之油池有限的面積,引流渠的長度長,面積大,需要更多的防雨遮蔽器材。在這個每天都要下大雨的地方,如果沒有防雨措施,不論油池還是導流渠很快就會被雨水淹沒。別說儲油了,光是排水就要費很大的力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