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巢禪師
等級︰92
歸屬︰佛門
又是一尊佛門準聖。
佛門準聖何其多也!
怪不得這一量劫,佛門要大興。
三世佛、烏巢禪師、藥師如來,一共五尊佛陀都是都是準聖的修為。
可能還有張小凡不知道的,潛修中的佛陀尊者。
當真是龐然大物。
如今天庭明面上有玉帝、王母兩尊準聖。
道門只有太清聖人化身——太上老君一尊準聖,而且太上老君還算半個天庭的。
如今聖人不出的時代,又有什麼勢力能與佛門爭鋒?
當然,烏巢禪師也不一定真就心屬佛門。
藥師如來一直在東方淨琉璃世界,一般不出來。
過去佛燃燈古佛,多數時間也是在潛修。
未來佛彌勒佛祖,則是在東勝神洲東來寺,不隨便摻和大雷音寺的事情。
所以大多數時候,還是現在佛如來佛祖作為佛門的代表。
當然這洪荒世界,還有不少隱世大能,道行高深,手段厲害,但也沒誰會去隨便招惹佛門。
卻說玄奘見了烏巢禪師,當即下馬參拜。
烏巢禪師卻是個和氣的,扶著玄奘道︰「聖僧無需多禮。」
豬八戒知道烏巢禪師厲害,上前行禮道︰「老禪師,作揖了。」
烏巢禪師道︰「你倒是好運道,能跟隨聖僧,自有你的好處。」
待烏巢禪師與孫悟空打過招呼,玄奘又拜問烏巢禪師西天大雷音寺還有多遠。
烏巢禪師道︰「路途雖遠,倒不妨事,只是這一路之上,多豺狼虎豹,更有諸多魔障。我有多心經一卷,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字,念之魔障自消。」
玄奘口中拜謝。
烏巢禪師遂口誦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張小凡不知為何,這多心經明明與自己從前所見一般無二,但在烏巢禪師口中誦出,別有一番韻味。
只是烏巢禪師似乎只傳玄奘一人,孫悟空和豬八戒都听得雲里霧里,張小凡也只是感覺到有些特殊韻律,但卻不明就里。
一共二百六十個字,烏巢禪師一會兒就說完了。
玄奘閉目,默默誦記,烏巢禪師卻回過頭,看向張小凡
時間回到三天前,烏巢禪師正在潛修,遠處佛光陣陣,香風隱隱,卻是觀音菩薩到了。
「菩薩怎的到此,莫不是這多心經還有疏漏之處?」烏巢禪師看著觀音菩薩,笑吟吟道。
觀音菩薩雙掌合十,道︰「見過大日如來,貧僧此來,非為玄奘,卻是玄奘那隨從,頗有古怪之處。」
烏巢禪師奇道︰「怎地玄奘還有個隨從?」
觀音菩薩道︰「是那唐王所派,護衛玄奘西行的。原本應在鞏州城外,被三妖所食,卻不知為何,竟安然無恙。」
有張小凡本體以顛倒陰陽神通為化身遮掩天機,就算是太上老君,也不能算出他的來歷,觀音菩薩自然是不知道,張小凡一個「凡人隨從」,為何能活到現在。
烏巢禪師道︰「依菩薩所言,需要老僧做些什麼?」
觀音菩薩道︰「西行一事,天道已有定數,于
我佛門,關系重大。多此一個隨從,便多出許多變數,還望大日如來設法阻他一阻,莫要讓他繼續西行。」
烏巢禪師道︰「如此,卻是有趣,老僧倒要會會這隨從,看看他到底何方神聖?」
突然,張小凡只覺自己四周空間一變,玄奘、孫悟空、豬八戒都不見了,只剩烏巢禪師站在對面。
「這位施主,老僧有句良言相勸,不知施主可听得?」
張小凡心道來了,面色不變道︰「不知老禪師有何指教,張某洗耳恭听。」
烏巢禪師道︰「這西行之路,頗多艱險。玄奘有佛法護體,諸邪不侵。悟空、八戒各有本事,當無災難。只是施主凡人之身,前路恐有諸多凶險。」
張小凡沒想到竟來了個準聖級別的說客,這是要攔著他不讓他跟著走了?
只是張小凡有自己的算計,又有系統任務在身,卻是不得不繼續前行,遂道︰「多謝老禪師指點,只是張某奉唐王之命,護送玄奘法師前往西天,卻是不能半途而廢。若是真遇到什麼過不去的,那也怪我自己本事不濟。」
烏巢禪師道︰「我佛慈悲,老僧卻是不願看到施主遭劫。我觀施主筋骨健壯,資質不凡,不知可願隨老僧在此修行?西行之事,自有定論,施主無需太過執著。」
張小凡搖了搖頭,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更何況唐王待我不薄,我又怎可相負?恐怕要辜負老禪師好意了。」
烏巢禪師在這與張小凡聊天的時候,也在掐算他的來歷。
只是算來算去,以他準聖境界的修為,竟算不出哪里有問題。
而這,正是最大的問題。
他堂堂準聖境界,竟算不透一個「凡人」?
恐怕真仔細掐算之下,一個凡人的上幾世,也能掐算的一清二楚吧?
可如今按他推算,張小凡就是一個唐王所派的普通護衛,沒什麼特別之處。
往前世推算,卻是一片朦朧,看不清楚。
如今大劫方起,天機不至于如此混沌。
那只有一個可能,有大能為他蒙蔽了天機。
是誰?
原本多方溝通好的事,此時卻忽然下子,又有何目的?
而且張小凡看到四周空間變了,一臉鎮定,對答如流,怎麼像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凡人?
至于張小凡手中大刀,卻已被烏巢禪師算的清楚。
明明就是鞏州城外寅將軍的大刀。
而且這大刀之上,近期還沾過太乙金仙的妖血。
一個凡人,能傷到太乙金仙?
「難道老禪師要強留在下不成?」張小凡一臉鎮定的看著對面的烏巢禪師,卻是絲毫不慌。
若是封神時期的陸壓道人在此,那張小凡還得忌憚三分。
畢竟陸壓道人相對來說比較自由,自然也就不那麼講究規矩。
可如今陸壓道人已入佛門,成了烏巢禪師,西行之事又是佛門如今的頭等大事,半點馬虎不得。
他總不能明目張膽的在玄奘、孫悟空等人的面前,把張小凡怎麼樣吧?
畢竟張小凡如今算是西行隊伍四人之一,若是出手對付張小凡,就相當于對西行隊伍出手。
那就要增加劫難了。
而烏巢禪師卻是根本不在九九八十一難的範
圍之內。
若是隨便增加一個劫難,會不會導致後續的變數?
誰也不敢保證。
如今張小凡是個光腳的,烏巢禪師等佛門中人都是些穿鞋的。
顧慮重重之下,又算不出張小凡來歷,當不會貿然行事。
果不其然,烏巢禪師一听此言,忙道︰「施主卻是誤會了,老僧一片好心,卻無強留之意。施主去留,全在自身。」
張小凡看了看四周,道︰「那這四周空間,卻是何意?」
烏巢禪師道︰「只是為了方便與施主說話,老僧施展的些小神通罷了。施主若是想學,老僧可以教你。」
張小凡皺了皺眉,道︰「老禪師莫不是誑我,我除了一把子力氣,無任何法力修為,怎麼學你這神通?」
烏巢禪師笑了笑,道︰「我這神通,在道家,叫隔垣洞見,在佛門,叫做天眼通。不需要法力修為,也可修習。」
張小凡道︰「那我學了神通,可算做你的弟子?」
烏巢禪師搖了搖頭,道︰「不算。」
張小凡又道︰「那可需要留下來,不得西行?」
烏巢禪師繼續搖頭︰「不需。」
張小凡看著烏巢禪師,行了一禮,道︰「多謝老禪師,在下不學。」
烏巢禪師奇道︰「那你要學些什麼?」
張小凡道︰「老禪師好意,在下心領。只是張某這一身力氣,尚不能融會貫通,若學些旁的,怕是耽擱了打熬力氣,得不償失。」
說完,張小凡以腳跺地。
烏巢禪師雙掌合十道︰「阿彌陀佛,如此,老僧卻是幫不了施主了。」
緊接著場景一變,玄奘仍是在閉目背誦多心經,豬八戒扛著釘耙站在一旁,只有孫悟空似乎有所察覺,微不可查的看了張小凡一眼。
其實別看張小凡與烏巢禪師說了半天,現實中也只是一瞬間而已。
烏巢禪師的隔垣洞見神通,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張小凡暗道好懸。
只是看了一眼,便能將他引入異空間之中,他太乙金仙巔峰的境界,竟沒有絲毫察覺。
若不是張小凡故意暴露肉身實力,告訴烏巢禪師他是個純肉身武者,再加上有孫悟空等人在側,恐怕這烏巢禪師還不知要困他多長時間。
好在這門神通不以傷害著稱,只是那天眼神光,還傷不得他。
如若不然,恐怕這烏巢禪師僅僅一眼,就能將張小凡這具化身殺死。
而這具化身真死了的話,那就要化作原本六合鏡的形態了,就會暴露他張小凡插手西游的問題。
那可真是大大的不妙了。
好在一切順利,烏巢禪師此處並非劫難點,最多阻他一阻,並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傷害。
只是接下來,佛門知道張小凡是肉身修行者,恐怕就會有針對性的利用劫難點,來除掉他這個「變數」了。
待玄奘默誦完多心經,又向烏巢禪師請教西行之事。
烏巢禪師笑呵呵說了一段偈語,便化作金光回到烏巢之中。
其中有一句「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懷嗔怒。」惹惱了孫悟空。
孫悟空拿出金箍棒亂打一陣,烏巢中垂下萬道金光,卻是毫發無傷。
最後無奈,只好繼續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