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四章:技術工人大挖掘

對于輿論方面的壓力,重慶政府祭出了自己的老傳統——打壓!

他們一邊派中統軍統將報紙管控起來,一邊通過辦事處向延安施壓,要求他們向百姓解釋清楚:

不是我們不願意支援你們八路軍,而是戰線太長,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啊!

對于這個要求,八路軍欣然答應,他們也沒有添油加醋,只是很理智的將中國即將面臨的境況如實告知民眾,然後告訴大家,如果這次戰役勝利,中國就會進入戰略反攻,將境內的日軍全都驅逐出境。

消息傳出,所有國人都震驚了,他們只知道日軍集結重兵準備滅亡中國,萬萬沒有想到八路軍準備通過這場大戰和日軍直接進行決戰,而且還準備將日軍趕出中國。

興奮啊!激動啊!

苦苦支撐了這麼多年,中國軍隊終于準備進行戰略反攻了,這太振奮人心了。

只是還不等他們興奮太久,南京的偽國民政府就通過報紙告訴他們:

別高興的太早,八路軍就算僥幸打了幾個勝仗,但是還不是大日本帝國的對手,人家此時已經集結了百萬軍隊,不是孱弱的中國能抵擋住的。

這一盆冷水直接澆滅了國人剛剛燃燒的熾熱信心,是啊!日軍這次出動的兵力,可是東亞有史以來投入兵力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可以想到八路軍既將面臨的戰斗會有多麼慘烈,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能不能抵擋得住。

這可怎麼辦啊!

正當他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條消息悄悄的在淪陷區和國統區傳了開來:

八路軍現在建立了大量的兵工廠,急需大量的軍工人才,只要人去八路軍就會給一大筆的安家費或者軍火。

這個消息可謂是石破天驚,山西、四川、徐州乃至大連,這些有大批軍工企業存在的地方,大量的八路軍交通員瞬間成為了那些地方軍閥或財閥的坐上賓。

他們和八路軍交通員經過深入交流後,立刻發現,原來自己是抱著黃金白銀哭窮啊!

于是,一些大後方的鋼鐵廠以產能不達標為理由開始了大裁員,那些政府官員一方面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將技術工人開除,然後在工人因為失業頭疼的時候,將他們介紹給八路軍,然後從八路軍手里拿到自己的報酬——一盒盤尼西林。

是的,只要給八路軍介紹一名技術工人,就能從八路軍手里得到一盒盤尼西林,這生意太劃算了。

對于八路軍用價比黃金的盤尼西林換工人,剛開始是沒有人相信的,直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後,所有人都瘋狂了。

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閻老西。

其實如果有可能,閻老西還真的不願意吃這個螃蟹,只是誰讓他不僅財大氣粗,又離八路軍太近了啊!

說起閻老西,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並不是他的晉綏軍或者將發展不錯的山西,而是他不惜花費高昂代價建立的那個頗具規模的太原兵工廠,要知道,戰前那個兵工廠可是有能力生產沖鋒槍和山炮啊!

雖然日軍佔領山西時,那些工廠設備大多數被八路軍用炮彈直接炸成零件了,但是那些技術工人還是讓閻老西遷移到後方養了起來。

只是,隨著晉綏軍不斷撤退,地盤不斷縮小,原本財大氣粗的閻老西發現,自己現在根本養不起那些技術工人了,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給那些人一筆錢作為安家費,讓他們自謀出路。

他這一個迫不得已的安排,卻給了八路軍一個天大的機會。

面對這些寶貴的技術工人,八路軍毫不客氣的揮起了鋤頭,一通狂挖,等到閻老西發現的時候,他驚恐的發現,自己好不容易培養的軍工人才居然流失了三分之二!

看著剩下的那些心里早就長草的技術工人,閻老西只能咬牙將他們全都送給了八路軍,至此,辛苦十幾年培養的軍工人才,徹底的姓共了。

對于如此慷慨的閻老西,八路軍同樣大方,他們直接拿出一萬盒盤尼西林交給了閻老西,讓關注此事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要知道,一盒盤尼西林里面有十八支,一支盤尼西林在黑市能賣一兩黃金,那麼十萬盒……

發大財了!

所有關注此事的人一邊羨慕閻老西走了狗屎運,一邊轉頭看向自己境內的那些技術工人,眼里都是金幣的符號!

這便有了那些工人莫名其妙的被開除,然後又莫名其妙的便成了八路軍。

貪婪是原罪啊!

看到山西那邊的地下交通員干得如此出色,別的地方的地下交通員也在自己的所在區域開始大顯身手。

他們懷揣著極其搶手的盤尼西林,帶著神秘的笑容,出入各種牛鬼蛇神的地盤,用自己精湛的演技,疏通方方面面的關系,一番活動之後,居然真的讓他們挖到了不少技術精湛的人才。

新四軍的地下交通員更牛,他們所在的地方全都是日佔區,而且還是中國最繁華的上海、南京、武漢等地,這里存在著大量的工廠,有工廠就會有工人,那還說什麼呢?開始挖人啊!

更有一些特別能跑的交通員直接跑到廣州、香港,他們無孔不入,不計代價,甚至出動了武力,將自己看重的技術工人全都挖了過來,打包送到河北、陝西、山東等地!

那段時間,黑市上的盤尼西林數量激增。

那段時間,淪陷區的技術人員,普通工人流失同樣在激增。

那段時間,八路軍、新四軍與日偽軍在情報戰線上的沖突猛烈度徒然加劇了十倍不止。

對于八路軍、新四軍為什麼要這麼多技術人員,日軍那些將領是非常清楚的,八路軍從他們這里搞到大量的機械設備準備建立兵工廠,只是他們當時認為八路軍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他們賣給八路軍的設備根本就不可能形成產業鏈!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八路軍竟然從蘇聯和德國哪里得到了全套的設備,現在就等技術工人到位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這也太操蛋了,千萬不能讓他們得到那些技術工人。

于是,雙方就針對這些技術工人展開了激烈的腦力和體力活動。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