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間邪魔虎視眈眈,坤官都讓回綠柳,還有啥好留的。
隨來的馬寬、董策等能說走就走,但班遠家要收拾行裝,呂東山遣府中侍女去幫忙。
恰在晚上,馱田余兩口子往五馬城接城主位,再送田余到龍崖城,與雲氏談妥之後,骨鵬又帶他飛回龍鱗。
不管南晉與剛立的天干府是戰是和,雲潭大將軍自知已無插足余地,雲驁考量一日後,收下送去的三枚城主令,答應田余,與綠柳商氏互不相犯,取消對那三位城主的通緝。
近幾年綠柳連出大事,干系魔患不說,地龍山換山神、赤腳仙遭擒,周邊誰人不曉?呂氏讓郡,與上回拿北山王家眷部屬勒索瓊花露不同,大羅親傳主動讓地求和,雲家的選擇就不叫人意外。
見著田余,商三兒叫他留幾日,從呂家挑夠人,自帶回五馬,好生經營,頭一個綠柳出來的城主,莫丟他商三爺的臉。
要挑那二十個高階,任是誰,年俸自付,只要人家願去,呂家敢從中阻撓,商潑皮會替他做主。
給田余的任期是五年,期滿後再定奪,是否換人。
其余夾山、秀水、飛瀑等直轄城,還未坐穩,便等明年元宵再說。
綠柳衙兵頭目大聲應諾。
晚間,龍鱗城主府內,有別的弟妹守著靈堂,呂東山帶媳婦尋呂昭君說話。
白天事兒亂心,除下的孝服,按禮,當場就已燒掉,呂昭君自覺沒臉,晚飯躲著沒露面,也是要趕著重制,好明日穿。
銀鉤已死,還沒新的貼身侍女,自己拿針線,比舞劍可難多了,好在孝服用不著考究,不難做,熟手不用一個時辰就能做一件,她呂二小姐麼,花三四個時辰,總熬得出來。
呂東山兩口子來,呂昭君覺著奇,但也放下物事,「大兄、大嫂」叫得真心實意。
患難見真情,經歷過這些事,昔日齷蹉全能放開了。
「二妹,我夫婦是來勸你,明日還是隨商老三去!」
待坐下,呂東山所言,讓呂昭君吃驚!
「就我家書院,也說修者重守心,不重虛禮!」
曾氏幫補一句後,呂東山嘆著氣,解釋︰「今日方知商老三的險,邪魔說來就來,大羅金仙也不懼,只憑咱們,哪防得住?坤官前輩不會多護龍鱗片刻,你已是他身邊人,再留家里,誰知還有甚紛擾找上門?從今日事,二妹也當更知他性子了,嘴上說得惡,但隨著去,求守心滿四十九日,該不會拒你!」
世間本不缺借媒介傷人的道術,那些個邪魔手上,只怕還更多更詭異!
今日,呂昭君險些送了命,但潑皮救她,往後也更易被盯上,留她在龍鱗,實在不能安心!
遭過這些事,性子極硬的人,至親面前也少見地露出些許柔弱,呂昭君傷感道︰「大兄、大嫂,兩位大人尚未得入土,得他們賜血肉,為人子女者,總不好狠心不顧!」
只怪要顯死者、生人最後的排場,當初定停柩四十九日,停棺時日長,眼下便知不妥,已不能改!
曾氏拉著手勸︰「家里有兄嫂、弟妹,人人為你多盡一份心,還不能扶柩歸山?你大姐在書院,得信定也傷心得緊,但局勢如此,她還另有個家,兩頭都得顧,實在來不著,獨在異鄉遙祭,兩位大人泉下有知,就會怪罪麼?守孝在心,因事而異,身在與不在,哪里打緊?兩位大人都疼二妹,因著他們,害到你,才真會在泉下難受!妹妹只管去,撿起以前硬氣,自家不虧心就成,別管外間流言蜚語!」
呂東山隨後道︰「老祖也已允了!還說望你好生修行,能再拾道心,有問劍蒼狗、親斬小狗姬正那日,才是為兩位大人盡了孝!」
呂昭君沉默一會,落下兩滴淚︰「遵命!」
呂東山夫婦齊松口氣,曾氏又問︰「銀鉤遇難,你身邊缺人,府里可有入眼的?」
呂昭君搖頭︰「妹子這境地,到綠柳也惹人厭,該自剛強,無須人幫扶,就孤身往他家,任他處置罷!」
她執意如此,曾氏也不再勸。
商潑皮明早就要走,呂氏嫡女做姨娘,突然要隨行,新被衾、枕頭,常用的衣物、首飾、香爐甚至馬桶,林林總總加起來,要帶的也不少。
曾氏就叫呂東山先走,自家招幾個大丫頭來,幫著一起收拾。
頂箱櫃里,翻出那件大藍撒花煙羅衫時,呂昭君「呀」了一聲,急叫︰「這件不要啦!」
曾氏今日未在禮賓司,事後呂東山也講得含糊,不知究竟,又听呂昭君道︰「幾年的舊衣裳了,嫂子替我賞丫頭罷!」
是幾年的舊衣裳不假,但用料考究,摻雜有兩種奇物,至少也是件中上等的寶器,往後失掉郡守位,上下要緊巴巴過日子,因樣式好看換著穿的這種,是白拋費,呂家自己人用得用不起還兩說,舍得賞丫頭?
沒臉解釋,呂昭君只奪了它,丟回頂箱櫃里。
收拾完,說定明早叫馬車來裝,嫂子打發走侍女,拉著她手,又說了一大通。
綠柳那破落戶,是真夠刁鑽,她曾氏都遭過調戲,這姑子送過去,往後是真不易。
貼心話說了好久,才離開。
要走得突然,呂昭君躺上床,只發呆。
不用大嫂提醒,她哪又不明白?
那廝心腸便不敢大壞,也不是好人,白天甩那一巴掌,力氣可不小,想起還覺火辣辣!
商家老夫人沒好感,與向明月主僕顛倒,韓窈娘有仇,那廝再一心欺負她報仇,隨去綠柳,得委屈成啥模樣?
自家這修行,真還有望?
翻來覆去,全睡不著,索性起身去靈堂,陪值夜的弟妹坐一宿。
因早前的性子,弟妹們各個與她生疏,又不知明早就要走,全沒話說,也只能對著棺木發呆。
外間早起的鳥兒「嘰嘰喳喳」叫了,呂昭君靈前三跪九拜完,燒些紙錢,才起身回屋。
里外看一遍閨房,嘆著氣,又取凳子踮腳,從頂箱櫃里翻出那件衣裳,塞進行李箱。
不會學狐媚子爭寵,但再怎麼說,也得防個萬一。
再過一會,馬車已到府外,曾氏又領侍女來幫搬行李。
活了幾十年的家,悄無聲息地離開,往後變作別家的人,兩城隔著,能否再回來都還未知。
任曾氏與侍女們忙活,府門外,又佇立好一會。
這時,呂東山方叫齊弟妹來送行,終于有人擠出幾句臨別語。
看著多出來的馬車,人堆中道別、仍未著孝服的呂昭君,商三兒也覺驚奇。
住禮賓司的各個城主也來送行,全說會尋日子往綠柳見主家。
呂東山拉潑皮到一旁,把呂昭君隨行的緣由講明白。
得商府主窺破邪魔首尾,請出天仙逐走,救了呂二小姐性命,就怕反被惦記上,再早害。
說得不差,潑皮自無不可,臉上笑吟吟︰「帶孝過門,她不怕遭人說就成!」
凡俗百姓里,男方家其實也忌諱這個,喪期進門的,指不定還要起仇。
潑皮倒不怕,老娘明理呢,事出有因,帶回家,頂多被說上幾句。
便不得允,先安置在府外也行!
呂東山又抱拳央求︰「三爺,以往小怨,不是過不去的坎,她也可憐呢,侍女都沒一個,就孤身去你家,少欺負些成不成?」
「呸!」
潑皮不管在大街上,就揮著手嚷嚷開︰「進我家門,不由老爺性子來?你要覺可憐,換個受得氣的!」
就不該與這廝提這茬!
「曉得了!曉得了!要些臉,收聲罷!」
「哎喲,老子是府主,你這無禮犯上,可該罰年貢翻倍?」
天干府規矩,年貢隨意,不虧心就成,翻倍也是隨意,呂東山倒不懼,但怕他滿口胡咧咧,再落呂昭君臉面,真不敢提了。
送出城門外二十里,見骨鵬飛天,老狗前後奔走,與一干地仙人仙打趣幾句後,那不要臉的二皮臉又登上昭君馬車,呂東山盡只無奈。
橫看豎看,全沒個人樣,怎就有這般好運道?
投在他門下,只為使呂家躲過大劫,但往後是禍是福,誰又說得清楚?
天道命運之無常,真真難以言表!
潑皮硬要上馬車同乘,呂昭君也攆不走,生硬著︰「我好歹還在孝期,老爺檢點些,欺太過了,車上沒洗腳水,踢你下去也不好看!」
這就又硬氣起來了?
最上等的神行符加持下,馬車不會顛簸,商三兒翻個白眼,靠上車壁,兩腳又抬起︰「給老爺除鞋!」
沒了靜心鐲,隨時易起火,呂昭君拳頭緊了緊。
但昨天已幫除鞋洗腳,今日沒有又翻臉的理,忍一會後,咬著牙,幫他把鞋月兌下,放里邊去。
潑皮雙足得了松泛,大腳趾翹動兩下,就搭上她長腿。
輕佻的口哨聲里,呂昭君瞪大眼。
搶在拳頭砸下來之前,潑皮問︰「伺候老爺,呂姨娘會些啥?」
拳頭便又忍住了。
她不搭話,潑皮還不放過︰「下棋會麼?」
早听呂東山說,這廝自家的棋藝,與「會」字也只略沾上邊,呂昭君只不願昧心說假話而已,哼聲︰「不會!」
「針線女紅呢?」
「不會!」
「那總該會燒菜罷?」
「不會!」
商三兒頓就嘆氣︰「這不便宜死呂家?啥都不會的,塞來伺候人,也就三老爺我,愛講個積德行善……哎喲!」
呂昭君惱羞成怒,拳頭總算砸下了。
沒卯足力氣,也讓廢地仙覺骨頭疼,擔在她腿上的腳也落了下去。
但潑皮之所以為潑皮,便是渾身賤皮子,罵不羞、錘不怕、甩不掉。
嘶聲抽氣過後,那腳,又往原位上放!
呂昭君已不耐煩,一把推開。
「啥也不會,還不學柔順些,咋伺候人?」
商三兒似乎也動怒,語氣立變嚴厲。
叫她心里難受,撇開頭去,換成別人,指不定眼淚都要掉下來。
商潑皮恍若不覺,待兩只腳搭穩當,愜意地伸個懶腰。
「該會的不會,那姨娘總該能管道兵?」
命途多舛,讓呂昭君心境起伏極大,但她不是傻子,听到這句,頓就反應過來,這廝廢話著拿捏半天,就為最後這句!
綠柳養著女道兵,是要她去練兵!
不只是個玩物,自是大好事,但不深得主家信任者,難得道兵心服,也不好統領!
她還沒想好,先沉默以對。
「哎喲,這也不會,暖被窩又硬得硌人,有啥用?」
要放任他瞎扯下去,「叫呂家換人」等不堪言語定又要出口,呂昭君冷哼︰「日日操演,使令行禁止,再督各隊隊首爭先,定時查修行,賞疾罰緩,有過者嚴懲不貸,一兩年進退有序,即可粗成軍,再四五年,使各精于技,一營人如臂指使,通曉陣中變化,就得堪大用,好難麼?」
領道兵者,還須自具威儀,令出禁止,對象是一群成家婦人時,更要緊些,比起呂昭君,眉兒、向氏差的就是這個。
順著她的話,商三兒道︰「敢說不難,到綠柳就給老爺擔起來!」
呂昭君已料到,輕哼︰「做姨娘的,不過是個玩物,哪好拋頭露面去領道兵?」
她是在試探,商三兒不應,只激將︰「我師父留的養道兵之法,精練出來,不會比雲家鐵衣衛差,到時風光也不小,你要不樂意,留府里做姨娘也使得,我另再尋人!」
呂昭君不信︰「大羅金仙傳的法,可不好胡亂糟踐,雲家幾代人積攢,才有今日!煉精兵,人選要合,心思、財貨也不能少花,對一群婦人女子,天干府上下,呂真都沒我強!」
「呸!」
商三兒不屑著,呸聲後,兩腳在她腿上蹭蹭︰「呂東山自家說,能帶道兵的女高階,呂氏還有一個,只模樣稍不如意,就欺老爺不知?你模樣也只尋常,若不是腿長 兒夠翹,還能一舉兩用,也不值當稀罕,我叫百里大胖娶模樣不如意那位,你家敢不給麼?」
呂東山說這事時,商三兒隨口應的一句話,還惹得商大娘生氣,再加「子不嫌母丑」之說,險些讓老娘翻臉,記得可深。
呂昭君不知大兄早漏過底,又被說嘴,且這廝的話,實在難听!
羞惱間,又听他問︰「只做暖床姨娘,還是連道兵一並管?」
呂昭君扭開臉,小聲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