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章西夏中央軍

而夏國除了上述五十萬地方軍外,亦有十多萬由李氏皇族所掌握的中央軍。

其中央軍分別有鐵鷂子、衛戍軍(質子軍)、擒生軍、潑喜軍、強弩兵、以及山訛兵此六兵種所組成。

其中鐵鷂子也稱之為「鐵林」,這是夏國歷史上非常聞名,極具神秘色彩的騎兵軍種。

李元昊統治時期,這支形如閃電的騎兵數量裝備約有三千人。

鐵鷂子,一共劃分為十組,各組有長,一組長官皆一時之悍將所擔任。

可以說,這是一支裝備精良,極具殺傷力的軍隊。

鐵鷂子除了平時負責皇帝安全護衛之外,還在戰爭時期運用其獨特的閃電戰術率先發起第一輪騎兵沖鋒,也稱之為「前鋒軍」。

史料記載︰「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騎士以索貫穿于馬上,雖死不墜。」

水滸傳中呼延灼的鐵鎖連環馬,就是施耐庵根據夏軍鐵鷂子為原型所改編。

第二兵種擒生兵也稱之為「擒生」,這個兵種是一支非一線作戰軍種軍種。

戰爭爆發時其主要的目標就是搶掠敵方陣營中的家禽,和俘虜戰俘為主要職責,全軍共有十萬人,正兵三萬,負擔七萬。

衛戍軍亦稱之為質子軍,這個兵種是采用黨項宗族子弟作為入選標準,屬于皇室貴族兵種。

從其中遴選善于騎射、勇 善戰的貴族子弟組建的一支軍事力量。

衛戍兵種其主要擔負的職責就是擔任皇室成員的警衛工作,衛戍兵的數量約五千人左右。

史料記載︰選豪族善弓馬500人,擔任皇宮內室六班輪值,分三組護衛。

潑喜軍是夏軍的炮兵部隊,人數大致在兩百人左右。

史料記載︰陟立旋風炮于駱駝鞍,縱石如拳。

強弩兵這是夏軍一支專門為了防御敵軍騎兵而新組建的一個兵種。

《宋史》記載︰始縱鐵騎沖我軍,繼以步奚挽強注射,鋒不可當。

山訛兵,稱之為橫山羌兵,此兵種在夏國所有兵種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個兵種人人勇 善戰,悍不畏死,是夏國國內唯一一支保持舊俗,在原時空能與蒙古騎兵當面抗衡的軍隊。

說是夏軍第一軍也不為過!

橫山羌就是居住于陝西橫山一帶黨項羌部落。所指西夏軍中的橫山羌兵,稱「山訛」,人馬勁悍,每戰必為前鋒。

「若戰倚山訛,山訛者,橫山羌,平夏兵不及也。」

山訛軍人數約在四萬人左右。

此六兵種便組成了夏國的中央核心兵力。

夏國有著人數高達六十多萬的總兵力,但其實除了十多萬中央軍之外,剩下的也就是十二監軍司的十多萬黨項氏族兵了。

也就是說夏軍真正的主力在二十萬左右。

而這二十萬主力之中除了十多萬中央軍,剩下的便是夏軍的河曲兵與河西兵(河西走廊)了。

河曲亦為河套,屬河曲兩監軍司所轄,人數大致在七萬左右。

河曲兩監軍司與中央六軍,共同組建成了夏國首都附近的駐防軍事力量。

河曲兵在夏國的地位就相當于清朝時通州大營對北京一樣重要,屬于皇權保障,國家基石,是不能隨便動的。

否則一旦出現意外,會對興慶府造成嚴重的危險,所以這也是李純佑等人不贊同嵬名令公調動河曲兵的原因。

畢竟夏國還沒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夏國高層可不敢放松興慶府周邊的安全。

要是河曲兵調走了,北方沒擋住金軍,或者金軍突然突破夏國的外圍防線抵達河套平原,那對夏國來說會是一場天大的災難。

沒了河曲兵在興慶府周圍守著,讓金軍在夏國再來一場靖康之變的翻版,那李純佑都能哭暈在廁所里。

所以任憑嵬名令公說破天,只要不到亡國的邊緣,李純佑是絕對不會同意讓河曲兵離開河套地區的。

只有河曲兵在,哪怕金軍打到河套了,李純佑依舊有信心堅守住興慶府。

若沒了河曲兵,夏國興慶府的三角戰略防線就會缺少一環,如此興慶府的安全就沒了保證。

首先夏國的兵力總體布局便是以京師興慶府為核心,四面設防、抵御鄰邦。

這其中最重要就是興慶府周邊的三角防線,分別以河曲兵以及中央六軍分成三個角,拱衛興慶府的安全。

何為三角防線?

三角防線就是在圍繞興慶府為核心點,以西至北到賀蘭山地區。

以南到靈州,軍力部署為十五萬到十七萬人不等,這個核心戰略部署是西夏兵力的重點,也是夏國一支重裝機動力量。

這十七萬以中央軍六軍以及河曲兵的整體軍事部署,由此構建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三角形戰略防線。

其中賀蘭山兵力部署五萬左右,靈州部署兵力五萬左右,興慶府七萬左右,從而形成了一條三角線的防御。

此三角防線說是興慶府的三道大門也不為過。

除了興慶府周邊的三角防線之外,夏國還在四方邊疆,分別設有四條防線。

第一條防線屬于北疆防線,夏軍在黃河以北至午臘蒻地區部署兵力六萬防御金國。

第二條防線屬于南疆防線、夏軍在黃河以南洪州(陝西省靖邊)白豹、安州(西安州)、鹽州、羅落、天都山、惟精山等邊境沿線部署兵力五萬有余,時刻防御東南方面的金軍。

第三條屬于東疆防線、是在左廂宥州路部署兵力五萬,防御金國山西、漠南以及陝北方面的金軍。

第四條屬于西疆防線、是在右廂甘州路部署兵力三萬人,防御吐蕃、回鶻等敵。

因而夏國的兵力部署亦可稱之為「內三,外四」,內三角,外四邊。

夏國在外設十二監軍司,逐個統馭,重兵駐守防守險關要地,作為外圍的地方防御軍事力量。

與此同時,夏軍將軍事機動部隊的重點布防區域設置在了賀蘭山地區、靈州地區、興慶府地區這個三角型的區域。

這個軍事部署即能同時輻射于其周圍的邊境線,又能衛護于夏國心髒首府所在,可以說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戰略。

依次部署,這是一種同時即能進可攻、又能退可守的一種靈活性戰術。

更能環繞衛護河東與河西地區,又增強了衛戍邊防的力量,可以稱之為內外兼顧,調度運籌亦可兼顧左右。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