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六章李仁孝

宋太上皇趙蒼老的臉上閃過一抹疲憊,但還是支撐著听著宰相周必大的奏報。

周必大一臉憂慮道︰「金帝此次維新變法中的二十四條,其中就屬《出關入境違禁物法》最為致命。

金國糧食禁止出關,這對我大宋來說,是一道無解之題!

糧食這東西變不出來,金銀銅錢又不能當飯吃。

一年以內還有法子撐下去,可一年以後,就會有一百多萬人無糧可食,百姓就會大規模餓死,賣兒賣女,易子而食,流民遍地,匪聚山林。

還是得跟金國交涉,將糧食從禁出關名單中拿出來,哪怕是多給些錢也在所不惜!」

太上皇趙一聲嘆氣道︰「以前朝廷笑話金國只存糧不存錢,是一群不知治理國家的蠻夷。

但現在看來是咱們錯了,金國一斷糧,朝廷存儲的金銀銅錢都成了只能看不能吃的廢物。

百萬人的口糧啊!

還不知道這消息傳到民間,糧價會長到什麼地方去!」

周必大也是嘆道︰「听說離金國近的地方糧價都漲到平常糧價的四五倍之多!

甚至很多民間商賈借此機會,大肆收糧,囤積居奇,讓民間糧價大漲。甚至都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

糧價一漲帶動的所以物品都提高漲價。

民間百姓以不堪重負,苦不堪言!」

話音剛落,一旁的西府相公留正立刻道︰「絕不能讓事態持續惡化,朝廷應該先做三方面準備。

一方派遣使臣與金國商榷。

一方面趁著金國此法剛剛頒布,還未施行,金國想要把關口重新改建,派遣官吏等等,還要三個多月的時間。

朝廷因該先派人到金國收糧,不管多與少,起碼給了朝廷能多撐下去的時間。

再一方面,派人控制流言蜚語,抓捕造謠之人,朝廷與商賈談判,讓他們不要再繼續囤積居奇,放糧于市,平息人心浮動,壓低糧價。」

留正剛說完,皇帝趙惇不待太上皇說話,搶先道︰「可,就按相公之策執行。」

太上皇趙轉過太深深的看了一眼趙惇,將自己剛到嘴邊的又吞了回去。

趙惇並未察覺到太上皇趙略帶深意的眼光。

趙惇繼續道︰「除糧食外,牛、羊、馬、鐵也應該讓金國放出禁單,否則咱們的絲綢、瓷器、茶葉以後也不輸入金國。」

趙惇說完後留正面帶尷尬道︰「好叫官家知曉,臣听北方的細作回道,金國此次關稅重定,將國朝絲綢、瓷器、等都列入奢靡品名單中,全部課以重稅。

而金國此法一旦實施,朝廷南貨以後會敗給北貨。

很明顯金國此法就是不讓我朝貨物進入其國內。

今天早上臣還收到兩浙東路,與兩浙西路士紳商民的聯名上書,讓朝廷出面解決金國重稅一事。」

留正說完後低著頭不敢看御階上的趙惇。

趙惇听到留正的話後,鬧了一個大紅臉,自己在朝中百官的見證下是大大的丟了一把臉。

太上皇趙看到皇帝趙惇丟人現眼,心中想笑,強忍著淚水沒讓自己當眾笑出來。

趙惇轉身看到太上皇趙將頭撇到里面,身子一抖一抖的。

就知道趙肯定在看自己的笑話。

趙惇眼中閃過一抹怨恨,不發一言,重回御椅坐定。

趙轉過頭看著臉色青沉的趙惇,沒理會他,而是問留正道︰「那不知該派遣何人出使金國啊?」

留正想了一會道︰「回上皇,臣想親自出使金國,臣想見一見金帝,臣想親眼看一看金國的維新變法。

臣想知道金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有沒有謀劃我朝之心。

臣想看一看他的明昌維新到底可不可能成功。

如果金帝確實有謀我之心,那我朝就得小心戒備。

如果金國可能變法成功,那我們就得早做準備。

臣不去親眼看一看,臣不放心。」

「相公何必如此,相公年事已高,又是朝廷宰相,身居重任,怎可千里勞動,去金國虎狼之鄉!

若金國有害你之心,朕失一心月復,朝廷失一柱石。萬萬不可去!」太上皇趙勸阻道。

留正听到太上皇的挽留之語,心中感動,但還是堅持道︰「正是因為臣乃宰執之臣,臣才要親自去目睹一番,其他人臣放心不下。

臣身為一國宰相,金國不敢做出冒天下大不韙之事。

臣的安全上皇不必擔心,望上皇準許!」

趙不死心的又勸了勸留正,可留正主意已定,堅持要出使金國。

最後趙只能同意,以留正為欽差使臣,出使金國負責宋金兩國邊關會談一事。

……

西邊銀川,大白高國、夏國都城興慶府皇宮內……

現任夏國皇帝李仁孝,在位五十多年,也是夏國的第五位皇帝。

年邁的李仁孝拄著拐杖,走在皇宮大內的御街上,身後跟著一名長胡子的官員。

李仁孝邊走邊說︰「金國的這個明昌小女圭女圭現在在金國搞什麼維新變法,哈哈,你覺得能成嗎?」

那長胡子官員也是一邊走一邊回道︰「回陛下,這明昌皇帝,與其祖父世宗差遠了。」

「哦,怎麼說?」

長胡子官輕蔑的笑道︰「改革一事放在任何時候都是重中之重。

可這明昌皇帝,卻召集宗室、群臣一起商議改革,幼稚!

歷朝歷代,哪一次改革不是,皇帝支持,重臣改革。

得先有了權才能改革,改革之事出自一兩人之手就可,不可公布于天下與群臣,此才可將自己的底線想法隱瞞起來,讓反對者不知頭緒,無招可反對。

得一步一步來,慢慢來,不能著急。

可明昌皇帝,先是召集宗室群臣將自己的想法底線說了出去。

又用宗室改革。

而且還太急太快,一上來就搞出這麼多的政策。

依臣看最後只會一地雞毛,竹籃打水一場空。

陛下何時听過明著改革的?

陛下何時听過用宗室改革的?

陛下何時听過將自己改革之法公布于眾的?

縱觀古今,可有這種改革之法?

所以臣會說明昌皇帝一定失敗!」

「是啊!古今皆無這種改革之法,朕從未听過,樞密使可听過?」

「聞所未聞!」

李仁孝听後點了點頭道︰「又是個蠢貨皇帝!」

二人繼續往前走了一會,這時李仁孝突然轉過身看著長胡子官員道︰「你說,古今皆無?」

「是啊,古今皆無!」

「那會不會從此就有了這種改革之法了?」李仁孝睜著眼楮看著長胡子官員問道。

長胡子官員也是一震,接著搖了搖頭道︰「不可能,從古至今都無人做出這種事情,就可見此法不成。」

「可朕看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你沒做過怎麼不知道不成了?

說不定咱們身在廬山而不知真面!

說不定在咱們不知道的國家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改革成功過!」李仁孝有些疑神疑鬼的說道。

「哈哈哈哈!

臣不信,除非讓臣親眼目睹,那個皇帝用這種方法,用宗室,改革成功過。

否則臣絕不會信這種幼稚之法!」長胡子官員堅定道。

……

------題外話------

在這里說下南宋人口問題,宋朝的這個算法一會五千萬,一會就一千萬,一會八千萬,一會又四千萬,一會又兩千萬。一會又上億的人口,就那麼一點土地不到300年的時間人口變化卻這麼大,不是幾千萬幾千萬的漲,就是幾千萬幾千萬的跌。從來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南宋丟了半壁江山反而還比北宋人口多,這里面的錯誤很明顯。因為這個問題還跟一位書友吵了半天,結果誰都有證據誰都說服不了誰。後跟群里的朋友一起討論了一下,南宋的人口本來就不真實不全面,所以現在取個平均值改成南宋五千多萬的人口,不過記載的一千多萬人口就不改了。南宋就是隱匿四千多萬人口。跟金國的人口一樣了。後南宋的人口就按這個算法來寫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