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四十七章上關花,古之真人!

陳青牛和宋檀兒在觀景酒店的房間中睡了一晚上,兩人起來吃了早飯之後,去看大理風花雪月之一的上關花。

人生十大雅事中,第十,蒔花,玩得一日是一日,賞得一時是一時,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上關花名稱得來是由于古時上關有一棵叫朝珠花有奇花,它花大如蓮,開12瓣,閏年13瓣,香聞十里,果實可作朝珠。

當時,徐霞客也曾慕名前來觀賞,可惜只見樹而不未得見花。

對這花也有個膾炙人口的傳說,當年有個善良的婦女難產時得一位仙翁賜給有朝珠含在口中,由于不慎重朝珠落地,便長出這棵奇異的花樹。

花樹長成後經常招來貪官污吏的騷擾,百姓苦不堪言,便忍痛將花樹砍了。

從此,這棵神秘的上關花便越來越令人神往,成了大理地區珍奇花卉的代稱。

其實,大理花卉品種之多舉世矚目,僅茶花一類就多達40多個品種,家家流水,戶戶茶花,早已傳為佳話。

相傳上關有棵十里奇香樹,花大如蓮,香味勝過桂花,顏色呈粉白色,結的果實黑而堅硬,用作朝珠,故又稱為朝珠花。

據《大理府志》載︰花樹高六丈,其質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應十二月,遇潤月則多一瓣,俗以仙人遺種,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

此花種于何時,已不可考。

只知道在元朝至正年間,花開得很好,年年開,月月開,濃郁的香味散溢百步之外。

上關花者,以實地上考之,卻不在上關,而在上關前去十余里之沙坪街後約距二里之和山寺內。

寺居蒼山北頭雲弄峰麓,和山為峰麓之小地名,有一座佛寺——和山寺。

據地方父老而具有充足知識者言︰

雲和山花,狀如單片牡丹,大如拱拳,白而微黃,花心如蓮房,作黃綠色,復有如指大之十余細瓣圍簇著花心。

葉則如岩桂掛而色澤略遜,香味則較桂葉為濃。

此花種植何時,殊不可考,但傳雲為仙種耳。

又傳雲︰在元至正年間花極盛,年開數百朵,香溢百步外。花于春初,而能延至春末,要必春盡,始雲謝盡。

又雲︰花之種絕,是由花開放時,來觀之眾多屬顯貴,隨來僕從在搔擾地方,彼怨很難蠲者乃將此花麝死,而作來亦無蔭孽之生焉。說如是,不知確否。

……

陳青牛查到現在有人從蒼山的森林中找到了被稱為朝珠花的上關花,抱著宋檀兒飛到了蒼山森林的上方,用探知尋找上關花。

過了一段時間。

陳青牛在森林中找到了上關花的花樹,他落了下來,將宋檀兒放到了地上。

宋檀兒抬頭看著狀如單片牡丹,大如拱拳,白而微黃,花心如蓮房,作黃綠色,復有如指大之十余細瓣圍簇著花心的上關花,感嘆道︰

「上關花不愧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純潔而清新,好美!」

陳青牛正色道︰

「風化雪月只是一時的浪漫,唯有古之真人,才得真逍遙!」

宋檀兒用御物摘了一朵上關花,放在鼻子下聞了聞,感覺清香襲人,精神為之一振,面露疑惑之色,問道︰

「青牛,什麼叫做古之真人呀?」

陳青牛不緊不慢,緩緩開口︰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 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 翛然而來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

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

淒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

宋檀兒思索良久,說道︰

行走在這世間,我是行人,亦是看客,我覺得人生活在世間,就是為了看清自己,尋求真我的。

從超月兌出自己的天道角度看待自己的一生,生老病死只是一種常態罷了!

我記得莊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唁,看到莊子岔著腿而坐,一邊叩擊瓦缶,一邊唱歌。

惠施說︰

「你與妻子同居共寢,他為你生兒育女,與你白頭到老,現在她去世了,你不哭就算了,還敲著樂器唱歌,不是太過分了嗎?」

莊子回答說︰

「並非這樣。她剛死時,我怎能不悲傷!然而細想起來,她在出生之前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連形體也沒有;不但沒有形體還根本沒有構成身體的元素。她從混雜于恍惚之中,變化而有元氣,元氣變化而有形體,形體變化而有生命,如今又變化而致死亡,這種生來死往就像春夏秋冬的自然運行一樣。死去的人已經躺臥在天地之間,我卻還嗚嗚地哭個不停,我認為這不符合自然變化之理,所以便停下來了。」

我感覺你說的古之真人,是像莊子這樣,游于塵世之外的人。

塵世之外的人,他們與造化為伴,與天道同游。

他們把生當做肉瘤,把死當做肉瘤潰爛。

這些人朝生暮死,在乎的只是一個燦爛過程。

真人能神游于塵世之外,達到逍遙于自然的境地。

陳青牛說道︰

「一般人要想成為真人,談何容易,《黃帝內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所以說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

宋檀兒問道︰

「怎麼才能達到古之真人的境界呢!」

陳青牛面色平靜,說道︰

「身心處于一種空明虛靜,無所掛礙的狀態,以我目前的狀態,達不到這種境界!」

這時,不遠處傳出了一聲爽朗而又透露著猥瑣的笑聲。

「哈哈哈,終于讓我牧執在蒼山的森林中找到上關花了,……還有一個美女,人逢喜事精神爽,真是雙喜臨門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