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整頓

「父王的意思是,要對工坊,營莊,配給站,錢莊,還有海貿進行全面大整頓?」孫征淇聲音中透著驚訝,如果他所料不錯,這將意味著新一輪的權力洗牌。

「全面大整頓沒錯,但只是為了遏止不斷蔓延的貪腐,以及為這些產業轉化成股份制,分潤給將士們做準備,各部門的基本架構依舊不變。」孫可望扭頭看向了孫征淇,隨即又澹澹說道︰

「工坊,錢莊,海貿都要盡快和朝廷剝離,不然貪腐是絕對遏止不住的,錢和權不能長時間這麼結合,否則天下就成了那些掌櫃們的了。便是營莊和配給站,也不能讓六部干涉太多。

不過,現在大戰在即,咱們不能自己把自己給攪亂了,抓人懲處的時候點到為止就好,絕對不能弄得人心惶惶。」

在一年多前的反腐敗運動中,孫可望已經基本收拾了永歷一派的南明官僚們。這一次,自然是輪到了自己手下的人,借著部門調整的機會,正好可以名正言順清理其中的蛀蟲,扶持起新人。

當然,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進行這樣的調整,明面上的目的反而是次要的,孫可望急著要扶持起更多新人,施加恩惠,把權和錢分開,最根本的還是要為自己的稱帝行動提前做好政治準備。

「可若是將工坊,錢莊和海貿都分離出去了,還要將其中的利潤分給整整幾十萬將士,朝廷的收入恐怕會大大減少。大戰在即,兒臣擔心大軍的軍費」

孫征淇已經從孫可望這里了解過了所謂股份制的含義,也知道這是為了彌補十幾萬大軍退伍金的虧空而不得已想的辦法。但他並不覺得挪用有什麼問題,以前也沒見分得那麼清楚啊!

再說了,等到時候打贏了戰爭,這些錢再用繳獲和稅收補回去就好了,反正絕大多數將士還沒到可以領退伍金的時候,那些因傷退伍的,新兵強制扣除的部分也能覆蓋。

「將士們的分潤是根據大戰挪用的退伍金來確定的,不過是抵消了之前建設工坊,錢莊和海貿的成本罷了。」孫可望笑了笑,又繼續說道︰

「況且,這個分潤是可以由咱們自己來調整的,現在這些產業遍布各省,有數十萬軍戶消費,又大量供給海貿,收益十分穩定,資金流也很充裕,這樣安排從長遠來看對將士們也是有益的。這個征淇你往後看就會明白了,大戰所需的軍餉並不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至于這次調整背後的考慮,孤就不多說了,你只需要記得一切以那為基準。征淇你作為長子,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現在這些事情都將交給你來全權負責,你想好怎麼處理了嗎?」

「是,父王!」孫征淇听罷,再度微微弓腰,抱拳說道︰「兒臣到時再向父王請一道旨意,設立一個新機構統一管理,給如今管事的官員升官之後,那些不夠听話的,有問題的,明升暗降,剝離他們的實權,等新官上任之後,再提前放出消息嚴查賬目,到時候他們自然會自己斗起來。」

孫征淇作為嫡長子,母庸置疑是最支持孫可望稱帝的人,也是能從中獲益最大的人。這也是孫可望要把事情交給他來全權處理的原因了。

畢竟,孫征淇雖然手段不凡,但沒有足夠的戰功支撐,也不掌握軍隊,比起在文官系統中建立自己的關系網,為孫可望背鍋才是真的。這也是孫可望如此放心的原因了,這種位置,是談不得太多父子親情的。

孫可望听罷,滿意的點了點頭︰「嗯,此計甚好。這些老狐狸一個比一個精,要是靠督察司,恐怕就算查出來,也得費好一番功夫,他們自己查自己,問題就簡單很多了。」

這根本就是陽謀了。那些新上任的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必然會拼命找出上一任的問題,把自己摘干淨。如此一來,局勢便會演變成新舊官員們的權勢之爭了,孫征淇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從容處理.

岳麓書院,王夫之和張煌言相對而坐,有說有笑。在張煌言鎮守長沙的這一年多時間里,他和志趣頗為相投的王夫之結下了不淺的交情。

「我听說書院馬上就要擴張了,听提督的意思,似乎要在湖北,江西,廣東三省各設置一個新的書院籠絡人才,而且這些新書院都歸岳麓書院管理,而農的前途無可限量啊!」張煌言哈哈笑道。

為了籠絡這些地方的鄉紳大族,儲備官員,孫可望已經開始著手開設更多書院了,為此還專門頒旨讓戶部從緊俏的軍費中撥出了十幾萬兩白銀和數萬民夫工匠半年的糧食。

「玄著就不要那我開玩笑了,新設書院的事情,名義上歸我管,其實還不是方于宣負責,我這個院長,不過是個擺設罷了。」王夫之搖了搖頭笑道。

不過他並不是很在乎這些,孫可望一直十分尊重他,方于宣也不敢對他不敬,而抗清局面也不斷好轉,這些都使得王夫之在岳麓書院如魚得水,更是悠閑自在。

「不過,這樣也好,我也不想管這些糟心的事情。這些人在書院里整日就是阿諛奉承,搞得烏煙瘴氣的,一天到晚就只想著升官發財,巴結考官,根本就是不學無術,我還不屑于和這些人來往呢。

只希望戶部手頭寬裕之後,國主能多撥些銀子下來,不要再像之前那樣,屢屢拖欠書院和科學院的經費了。」

隨著孫可望和地方鄉紳大族的關系越來越緊密,書院的學生越來越多,質量更是良莠不齊起來,很多人不過是趁著現在收復失地,官員不足,科考要求低的機會,來鑽個空子罷了。

而之前大戰正酣之際,孫可望把所有資源都投入了戰爭之中,投入書院和科學院的經費也一斬再斬,最後甚至還欠了兩個月的餉銀,並第一次讓學院的書生自帶干糧。

「官場便是這樣了,要不是如今國難當頭,我又如何不想和而農一起,在這書院中教書育人呢?」張煌言經歷過官場和戰場的雙重沖擊之後,心中對此也是十分失望,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救亡圖存之際,容不得他按照自己的心意來。

當然,對于張煌言來說,也只有現在這個時候,和王夫之這個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暢談,他才會冒出這種想法,但也僅僅是冒出而已。

說到這個,王夫之臉色陡然一變,微微嘆氣道︰「玄著,此去舟山,你一定要小心。」

「談不上小心不小心的,清軍現在已然是強駑之末,只等攝政王率軍東進,到時東西匯合,清軍必然不能抵擋。」說到這個,張煌言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他對當前的局勢十分自信。「如今韃子的八旗兵損失過半,根基已動,只要再打一仗,清廷就再無野戰之力了。」

王夫之听著,也贊同地點了點頭,這是如今朝廷內外,幾乎所有人的共同觀點︰「玄著所言極是。不過,還有一事,我想請玄著務必答應。」

「而農是想說江南文人?」張煌言對此早有猜測。

「嗯。」王夫之點了點頭,又繼續說道︰「武昌大戰得勝之後,江南也有不少友人跋山涉水而來,但路途畢竟太過遙遠,清軍又防守嚴密,大部分人都躲到了鄉間。若是可以,還請玄著想辦法聯系上一些,將他們接到舟山,保他們的一時安全。」

「這個而農盡管放心,攝政王早有準備,王自奇和陳少川已經派人潛入江南了,等我一到舟山,便會立即著手安排。」張煌言當即承諾道。

這個孫可望在前幾日接見張煌言的時候,也特地和他交代過,這是拉攏接納江南鄉紳的極好機會,孫可望怎麼可能會放過?

而且,王自奇和陳少川的軍情司本來就要往浙江,南直隸等地派遣密探,刺探軍情,策反綠營將領的,保護江南鄉紳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這些人的關系不可謂不密切。

所以,軍情司此次潛入江南各省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護送那些在地方有聲望的鄉紳躲避到鄉下和逃亡舟山,崇明等地,以免糟了清軍的毒手。張煌言執掌舟山,崇明的水師之後,自然成了這些鄉紳,甚至是那些綠營將領反正的倚仗.

孫可望回到長沙一個半月後,張煌言早已經南下廣州,然後在那里和鄧耀的船隊匯合,隨即北上舟山。而鄭成功在收到了孫可望的警告和張煌言正在北上舟山的消息之後,也終于停下了背後的小動作。

孫可望的警告讓鄭成功收斂了吞並張名振所部的動作,但他還是沒有放棄,直到張煌言開始北上之後,他才不得已重新把重心放在了福州福城的攻略上。

鄭成功這個時候不可能和友軍火並,這倒不是因為他變善良了,而是如今的局勢,使得他格外珍惜自己手中的兵馬,攻取福建,浙江,獲得自立的資本,還得依靠手中並不算得寬裕的兵馬。孫可望的警告和封鎖使得鄭成功並不敢,也不能大規模擴軍。

與此同時,殿前軍各部也陸續回到了湖南,還有部分回到廣西北部的各州縣。

幾艘滿載著士兵的樓船停靠在長沙城西側的碼頭上,這里的多個新建碼頭都已經投入使用。水港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不少居住在長沙城附近的百姓都來迎接自己的親人。

唐大升,唐二升兄弟倆從甲板跳到那條搖搖晃晃的木板之上,然後快步走下了船,他們身後還跟著十幾個同一個營莊來的戰兵。

之前和唐二升一起入伍的同鄉基本上都在醴陵城外戰死了,現在這些都是後面征的農兵,出來了二十幾個,現在也只剩下十幾個了。

這些農兵的戰斗技巧和經驗都不如正式的戰兵,死傷更加慘重。

寧鄉距離長沙還有很長一段路程,送他們回來的船只並不會前往,在他們下船之後,很快就繼續逆流而上,將船上的士兵送回家鄉。而剩下的路,唐二升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回家。

這十幾人都沒有親人來接,等到他們擠出人群的時候,時間已經臨近午時,唐大升和其中大半人都從軍隊發的背包中拿出來餅子,準備用這個充饑,然後繼續回家。

但唐二升很明顯有其他的想法,他在武昌大戰中也斬殺頗多,獲得了很多作戰獎勵,平日里受陸長川的影響,所以打算直接用自己的銀子請這些同鄉和戰友吃飯。

唐大升見狀,原本想要阻止弟弟的,他不想費這個錢,但看著弟弟堅定的樣子,也不好再說什麼。唐二升作為軍官的氣場已經壓過了他這個哥哥。

十幾人來到一個食鋪,這里同樣有很多正在吃飯飲酒的歸鄉士兵,其中甚至還有認識唐二升,特意過來敬酒的。

等他們吃完飯之後,便直接前往長沙城的錢莊,準備拿著手里的錢折子領現銀。

錢折子是在士兵們的駐地,由軍法官和兵部的吏員核發的,相當于士兵的存折,即可以當做存錢,也可以取錢,免去了士兵攜帶大量現銀的麻煩。

而且,通過錢折子的記錄,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貪墨軍餉的問題,只要查看士兵們的存取記錄,便能知道軍餉發放的具體情況了。

他們沿著長沙外的官道往里走去,湘江邊上到處都是工坊,很多水利機械佇立其中,轟轟作響,一些半遮半掩的棚子里面還有很多他們從沒見過的器械。

不止如此,城外還有許多正在修建的工坊,工地上熱火朝天,到處都是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更遠處則是成排的泥瓦房,看起來似乎是這些工人們居住的地方。

唐大升,唐二升兄弟倆一邊看著這些奇妙的工地,一邊往城里走,這樣的場景他們還是第一次見,什麼都覺得神奇。

他們很快便進了城,街道上行人更是絡繹不絕,熱鬧非凡。唐大升問了路人,很快就找到了城內的錢莊,錢莊門前排了很長的隊伍,其中大部分都是剛剛回鄉的士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