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強軍之間的戰斗是相當無聊的,雙方都具備極強的組織度和堅定的戰斗意志。混戰時,無論是陣型的保持,隊列的輪換,還是前後軍的交替掩護撤退,都極少出錯。便是真的出錯了,對面的清軍或者大西軍,一時也難以發現,更別提抓住機會,組織兵力反擊了。
換言之,無論是清軍,還是大西軍,這場仗打得都異常艱難。特別是大西軍雖然一時大意,但早有準備,清軍各個將領之間互有齟齬,配合不力的情況下。以至于這場出乎了雙方預料的夜戰打著打著就成了兵力的比拼,誰的血槽夠厚,耐打,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也就是東西中三路清軍都一路猛攻,企圖不給大西軍反應,組織反擊的原因了,也是孫可望派出親衛軍,不惜一切代價阻擊清軍的根本所在——他需要為大營後方的大軍爭取足夠的時間。
而隨著東西兩側的大西軍完成了包圍圈的部署,張勝,葉應禎等殿前軍總兵重新組織起了大軍,孫可望也開始收攏勉強支撐著,且戰且退的親衛軍和損失慘重的普通戰兵,打算將這股強悍的清軍引入大營深處。
到了這個時候,孫可望已經不可能再從容撤退,月兌離前線的險境了。這倒不是他無法月兌身,迫不得已留下和將士們共存亡,而是他不必退,也不該退,更不想退。
一來是他身前還有幾十個鐵甲肉盾,清軍又無火炮支持,根本傷不到他;二來都已經到了這個時候,援兵馬上就要來了,孫可望如何能撤?他要是這點膽量都沒有,怕死怕到了這個地步,他就不是孫可望了!胸前那根仍舊明晃晃的箭矢就不會還插在那里了。
大明攝政王,孫國主可不是那種只會耍耍嘴皮子,見不得血的慫包軟蛋,不然「新牆河一戰」就不會有那次冒死沖鋒了!這種時候,就不是說什麼穩中求勝的時候,任何畏畏縮縮,導致軍心渙散,士氣瓦解的行為,都將是致命的。
只見孫可望的王旗仍舊高高飄揚,雖然一路後退,卻始終屹立不倒。隨著屯齊所部八旗兵的加入,清軍的攻勢雖然變得更加猛烈,但這支不到兩千大西軍殘兵,就好像是始終撐著一口氣,就是沒有潰不成軍。
「國主,援兵馬上就要來了,快隨末將撤到安全的地方。」張虎兩手握住旗桿,一面後退一面苦勸道︰「國主勇猛無敵天下皆知,可畢竟刀劍無眼,這里實在是太危險了,若是國主再被流箭射中,受了傷,末將便是死有余辜了。」
孫可望此時也听到了後方大軍行進時密集的腳步聲,馬蹄聲,知道援兵已經沖到陣前,隨即緊緊握住了王旗,大聲怒喝道︰「張虎,你再敢多說一句廢話,孤明日就讓你回安龍去過個太平千戶!現在是什麼局勢,孤如何能丟下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毫無疑問,知道援兵已至的孫可望表演得更加賣力了,現在正是他積累聲望的關鍵時候,他自然不會放棄。當看到一隊隊戰兵從他的身邊穿過,朝著緊追而來的清軍猛沖而去的時候,孫可望更是停下了後撤的腳步。
要知道,孫可望謀求的可是皇位,不冒點生命危險,如何壓服天下英豪?如何證明自己天命所歸?
「末將姍姍來遲,救援不力,還請國主治罪。」張勝策馬而來,第一時間就通過醒目的王旗找到了孫可望,隨即在旗下勒馬停下,然後翻身下馬行禮。
他看到葉應禎還沒到,王旗之下除了張虎,就只有自己一個心月復大將,心中十分得意。
「好,來得正是時候!」孫可望說罷,再一次推開了握著旗桿的張虎,然後快步上前,借著旗桿的支撐,一個翻身,便十分敏捷地騎上了張勝的坐騎。然後,再次奮力舉起的那面象征著自己的王旗。
而緊隨張勝而來的親衛騎兵們見狀,隨即聚攏在了一起,死死擋到了孫可望的面前,以免國主被清軍的箭矢攻擊。張勝見狀,反應十分迅速,立馬跨上了另外一匹戰馬,抽刀舉起。
張虎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身為孫可望的親衛軍都督,又本能地想要出言勸阻孫可望︰「國主」
但孫可望沒等他說出後面的話,當即大吼道︰「誰敢言退?」
「」除了戰場之上不絕于耳的喊殺聲,火槍聲,箭矢聲,兵戈踫撞聲,重物墜地聲之外,在無人敢發一言。
「誰怕?」孫可望目光如炬,斬釘截鐵道︰「孤無懼!」
「無懼,誓死追隨攝政王無懼,誓死追隨攝政王」在張勝的帶領下,聚攏而來的騎兵們大喊道。
「殺!」孫可望一聲大吼之後,雙腿猛夾胯下之馬,戰馬隨即啟動,朝前沖出。
頃刻間,張勝所領混編營中,聚集在孫可望王旗前後的數百匹戰馬同時啟動,宛如黑色的洪流中翻起的一股巨浪,朝著清軍軍陣中猛鑿而去。
王輔臣看著如潮水般涌來的明軍,特別是那股足足有三四百騎,聲勢浩大的騎兵,心頭猛地一顫。
剛剛明明還是自己這一方攻勢如虹,銳不可當的。這才多久,怎麼會突然就冒出了那麼多明軍,這大好的局勢,怎麼會突然就戛然而止了呢?
不過,清軍之前的攻勢十分凶猛,各級軍官又反應迅速,張勝所部援兵雖然抵達,但並沒能立即就反攻回去,只是局勢開始慢慢逆轉。
王輔臣見狀,當即扭頭看向屯齊,道︰「貝勒,明軍援軍來了,咱們得撤了。」
王輔臣是知道大西軍戰斗力的,雖然他對己方的精銳士兵也很有信心,但現在明軍的援兵已經來了,擊殺孫可望也已經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標。那就沒有再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
特別是,洪承疇特別叮囑過他,一旦情況不對,要以保存兵馬為先,切忌不可輕敵冒進,意氣用事。對于沒能親手砍下孫可望腦袋的王輔臣來說,洪承疇的話是必須得听的。
不過,在這一點上,屯齊就沒有王輔臣這麼果斷了,不知道他是因為看到了大西軍騎兵中央高高飛揚的那面「孫」字大旗,還是存心刁難王輔臣,只見他咬牙切齒道︰「孫可望就在那里,明軍主力絕沒有那麼快,王輔臣,你可是皇上親封的御前一等侍衛,你在怕什麼?剛剛的豪氣去哪里?」
「貝勒,您行軍打仗的本事遠在末將之上,難道看不出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嗎?咱們沒必要在這里和明軍耗下去,白白折損了這好端端的精銳兵馬啊!」王輔臣無奈,只能勸道。「夜襲之前說好的,只要明軍組織起有效反攻就立即撤回城中,以防萬一。」
此戰他已經盡力,在洪承疇那里已經有了交代,只要保住兵馬撤回城中,等武昌城解圍之後,洪承疇自然不會虧待他。剛剛沖鋒陷陣數次,可謂九死一生,他現在自然不想在這里繼續拼命了。
但屯齊眼見著到嘴的鴨子飛走了,竟然一時患得患失起來,還抱著些許僥幸心理。而且,他實在不甘心就這樣狼狽撤走︰「若是此戰咱們就這樣被孫可望擊退了,這半月來豈不是都白忙活了?便是明軍的援軍到了,咱們也不能這樣倉皇撤退。」
「貝勒,現在夜襲的目的已經達成了,孫可望受此驚嚇,絕對會移營。」王輔臣心中已經罵娘,但還是忍著繼續勸道︰「趁現在明軍還沒有組織起有效反攻,快撤吧,不然就來不及了。」
局勢逆轉得實在是太快了,清軍的攻勢隨著準備充分的張勝所部五千余將士加入戰場,不到兩刻鐘就被遏制了。然後,佔據了兵力優勢的大西軍在慘烈的血戰中逐漸取得了優勢。
與此同時,葉應禎所部也即將迂回到了大營外側,一旦合圍完成,屯齊和王輔臣所部四千余清軍也將插翅難逃。
「報將軍。」兩個背後插旗的清軍塘馬突然從營門方向策馬而來,著急道︰「大營周圍發現大隊明軍兵馬,數目不詳。」
屯齊和王輔臣听罷,兩人都同時被驚到了,一時面面相覷。
「王輔臣,你帶著手下的兵馬在前面頂住孫可望的反攻,且戰且退,本貝勒現在就帶兵去把兩側的明軍掃清。」屯齊听到了明軍又要合圍,兩面夾擊的消息之後,就好像是被刺激到了一樣,反應異常迅速。
王輔臣無法抗命,只好拱手應下,隨即雙腿一夾,「王」字認旗如同插在馬上一般,再度朝著兩軍交戰的前線飛去。屯齊也隨即下令收攏兵馬,準備反擊。
此時,殿前軍西面大營,喊殺聲震天。嚴陣以待的上千名大西軍火槍兵先是對著李本深所部綠營兵前鋒一陣射擊,瞬間殺傷了上百人。
李本深所部兵馬在剛剛的營盤柵欄爭奪戰中本來就損失不小,現在能戰之兵不過八百余,遭此一擊後,攻勢頓止。便是緊隨其後的扎喀納所部八旗兵听到了如此密集的槍聲之後,也立即停下了進攻的腳步。
但還沒等清軍喘口氣,白文選又立即派出了數千名戰兵,成方陣突襲,長槍如林,擊刺如飛,以銳不可當之勢開始猛攻進入了包圍圈之中的清軍。只要清軍沒能頂得住這一輪攻勢,便會很快潰不成軍。
大西軍的長槍兵軍陣攻勢十分凌厲,清軍雖然因為一時弄不清楚情況,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大西軍包圍,進攻的慣性仍在,士氣也尚未瓦解,進行了十分頑強的抵抗。
李本深和扎喀納兩部兵馬加起來還有一千八百余眾,都是精銳之師,反應極快且訓練有素,戰力不俗,大西軍並沒能一擊得手,雙方仍在血戰。但很快,大西軍的兵力優勢就得以體現,後續兵馬源源不斷補上,而清軍在巨大的傷亡下開始不支,陣線開始崩壞。
在清軍軍陣最前面的大部分都是李本深所部的綠營兵,扎喀納的八旗兵則大多居後壓陣。他們經過剛剛的營盤苦戰,已經有些疲憊,盡管李本深親自帶領家丁拼殺,也無濟于事。
李本深一陣拼殺過後,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他手下的士兵在大西軍的攻勢下,很多都已經潰敗,盡管其後的八旗兵緊接著上前助戰,也只是能勉強支撐。
大概過了一刻鐘的時候,意識到情況不對的扎喀納開始下令撤退。李本深在數十家丁的護衛下,也開始指揮麾下將士撤退。但這個時候,他麾下的這些綠營兵死的死,傷的傷,不然就是還在和大西軍苦戰,根本撤不下來,最終包括家丁在內,只帶走兩百余人。
而撤退潰敗之勢一成,清軍便再也抵擋不住大西軍的進攻,許多人根本就是喪失了戰斗意志,轉身就想跑,然後更快死在了大西軍的刀槍之下。
扎喀納為了避免兵敗如山倒的慘況發生,收攏了四五百兵馬,打算阻擊猛攻而來的大西軍,他看著一群群潰兵從南邊逃來,驚慌大叫,其後是黑壓壓一片的明軍,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有些艱難地咽了咽口水。
扎喀納隨即下令旗手搖旗,然後帶著麾下士兵殺向了如同黑色潮水般涌來的大西軍。兩軍相撞,最前方的數十士兵很快倒下,殞于亂軍之中。長槍,短斧,砍刀閃著寒光,一道道血雨飛濺而出,慘叫哀嚎聲不絕于耳,戰況愈來愈激烈。
扎喀納麾下的這些八旗兵精銳戰力強悍,將佔據著人數優勢的大西軍暫時死死阻擋住了,兩軍一時僵持不下,死傷不斷擴大。
就在扎喀納有些得意,以外只要再阻擋一會,等李本深收攏好潰兵,就能立即撤退的時候,李本深居然直接返回了戰場的最前線。
「埋伏,中了埋伏了明軍已經」李本深喘著粗氣,急得話都難說清楚,他剛剛本來想收攏潰兵撤回武昌城的,但還出營門,就看到了外面圍著的大西軍了,腦子一抽,又跑了回來。這個時候,扎喀納所部距離營門也不過一里多,來回非常之快。
扎喀納一听,立馬反應了過來,隨即捂住李本深的嘴,不讓他繼續說下去,否則大軍的士氣頓時就會瓦解。
其實,這個時候,很多士兵都只是依著慣性,跟著自己的軍官,跟著這兩位主將。局勢變化得太快了,很多人根本都沒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就敗了。
在夜襲剛剛開始的時候,大西軍各個大營可謂是一片混亂。孫可望的中軍大營被襲,更是完全不在計劃之內,但依仗著多日的演練和士兵的死戰,最終扭轉了局勢。
而現在,隨著大西軍完成包圍,反攻開始,輪到了清軍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短短半個時辰,就已經由大勝演變到了潰敗。這樣迅速的變化,別說是普通士兵了,便是將領們,也還是一頭霧水。
不過,孫可望,白文選,馬寶等人可不會管這些,局勢轉危為安,熬了半個多月,演練了那麼久,心心念念的清軍終于送上門來了,還是加倍版的。而且,四萬對八千,他們怎麼能客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