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高飛嘆了口氣,恨鐵不成鋼的數落女友︰「你個丈育!男警官才叫某sir,人家林琪是Madam!」

「噫!丟人了,丟大人了!」江楓拿抱枕遮臉,吃吃羞笑。

高飛把她從沙發上提 起來,摟在懷里親了親。

「傻寶兒,現在是下午3點多, 咱們出去逛街覓食,還是在家里打游戲?」

「現在吃飯還早了點,先打游戲,晚上再吃頓好的!就這麼愉快的決定啦!」

江楓樂淘淘地說。

兩人進入《港城奇兵》第七章,游戲場景位于一座頗有藝術格調的場館內部。

這里是「費恩家族當代藝術展覽館」,濱海城的文人雅士和藝術家們聚會的聖地。

除了時髦的繪畫和凋塑展覽,場館還承辦歌舞演出——可不是夜總會的那種歌舞。

有資格在藝術館登台亮相的演員, 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是受到上流社會認可的知名藝術家,逼格高的不得了。

然而話說回來,格調高雅的現代藝術品往往過于抽象,難以被大眾接受,藝術館的人氣,遠不及大眾劇院和夜總會來得高。

逼格當不了飯吃,藝術家想要生存下去,離不開貴人扶持。

過往的年代,包括詩人、畫家、凋塑家和作曲家在內,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其實很少把普羅大眾列為自己心目中的受眾。

搞藝術的,要麼出身于貴族家庭,有時間又不差錢,純粹就是「為了藝術而藝術」。

要麼雖然出身貧寒,生活拮據,卻有貴人扶持, 專為貴族老爺或者教會而創作,其作品開頭總會有一篇感謝贊助人的獻詞。

說的難听一點, 這些藝術家就相當于被有錢又有品味的王公貴族包養起來了。

然而當時間來到本世紀20年代,隨著魔導工業革命的爆發,城市化的加速,資本新貴和城鎮中產階級迅速崛起,各國的封建貴族則在急劇衰落,日漸困頓。

很多老牌貴族世家欠了一債,不得不把父輩收藏的藝術品拿出來拍賣救急,哪里還有閑錢包養藝術家。

藝術家們失去了傳統的贊助人,不得不改變作品風格,努力順應時代,討好他們曾經打心里鄙夷的「庸俗的資產階級」。

展覽館作為藝術家和贊助人的中介機構,也陷入了同樣的困境。

堅持從前的格調,拒絕展出通俗作品,場館門庭冷落,沒人光顧,很難維持下去。

可要是放下面子,對流行作品來者不拒,又會喪失逼格, 遭到藝術家和評論家的鄙夷, 名聲掃地。

兩者兼顧當然是最好的, 可惜並不容易。

費恩家族經營了參代的這座藝術館, 之所以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全靠家族的第參代繼承人沃爾特•費恩先生的天才眼光,在高雅與流行之間把握住了微妙的平衡。

費恩先生繼承了家族的藝術品味,還頗有商業才干,接手藝術館以來,舉辦的各種展覽,總能夠帶來一些新鮮的噱頭,引爆輿論,成為報紙和社交場上的熱門話題,進而為展覽帶來火熱的人氣與門票收入。

比如最近這段時間,費恩先生策劃了一期以「蠟像」作為主題的展覽。

這種題材並不新鮮。

蠟像做的再怎麼活靈活現,畢竟是不會動的死物,甚至看起來還有點恐怖,對這種展覽感興趣的觀眾並不多。

費恩先生對此心知肚明。

但是,他有信心把這種冷門展覽搞得紅紅火火,成為濱海城的時髦話題。

為了達到一鳴驚人的目的,頭腦靈活的費恩先生,打破傳統蠟像展覽的死板流程,添加了一些懸疑解謎的要素。

他把場館布置的活像謀殺現場,被害人的蠟像活靈活現,身上的傷口彷佛還在流血,場館中的男男女女,姿態表情各異,有人驚恐,有人迷茫,還有人在偷笑……

所有這些看起來像活人的蠟像,似乎都有殺人的嫌疑。

在門票的背面,費恩先生印出了廣告詞,聲稱展覽的主題是「蠟像館殺人事件」。

費恩先生還在報紙上做廣告,向全城自詡頭腦機敏、思維縝密、具備偵探才干的女士和先生們下戰書,邀請他們來展覽館追查凶手。

從觀眾入館之時算起,如果能在一小時內通過合乎邏輯的推理,從六十五尊蠟像當中找出真正的「凶手」,將獲贈精美的禮品——一張通往二樓的門票。

這個點子,听起來似乎不太合理。

只要有一個人找到「凶手」,劇透出來,其他人也都知道了,還有什麼懸念可言呢?

費恩先生連這個問題也考慮到了。

除了六十四尊真正的蠟像,費恩先生還特地找來一位「演員」,假扮凶手。

這個演員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身材和容貌,替換成場館中的任意一尊蠟像。

觀眾所謂的推理解謎,其實最大的難點就在于從所有蠟像當中,找出演員假扮的那一尊,要麼演員就是「凶手」,要麼可以從演員口中得到指認凶手的關鍵線索。

從一群活靈活現的蠟像當中,找出一個活人,這听起來也不難。

通過觀察是否有呼吸和心跳等生理活動,或者干脆偷偷的用針扎一下,不就把演員揪出來了嗎?

這麼想就錯了。

事情可沒這麼簡單。

費恩先生精心挑選出來的演員,既不是人類,也不是蠟像,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存在。

沒錯,這是一尊他不惜花費重金訂制的「蠟魔像」!

蠟魔像具有一定的智力,天生擅長「易容術」,可以听從主人的吩咐,隨意重塑蠟質的外形。

當它靜止不動的時候,無論看上去還是模起來,都跟普通的蠟像沒有區別。

想從六十五尊蠟像當中,挑選出一尊刻意偽裝的蠟魔像,還是相當有難度的。

尋找「凶手」,只是整場展覽的上半部分。

如果想看下半部分,就得上二樓小劇場,另外買票——除非你能在一小時內找到「凶手」,拿到直通二樓小劇場的贈票。

一樓的節目,噱頭很多,主要是為了吸引大眾。

上了二樓,藝術逼格頓時拔升了一個檔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