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四章 進修學堂

「將軍手上現在有人了?」

听到陳展竟然是來幫他解決人手的問題,馮玉德立即就精神起來。

「馬上並沒有!」

誰知道他的興奮勁頭都還沒有完全冒出來,陳展就迎頭潑了一瓢冷水。

直接讓剛剛興奮起來的馮玉德,瞬間又變成了蔫蔫無力的狀態。

「那將軍你過來干什麼?消遣下官麼?」

「你看你這人,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沒有啊?」

「我過來找你就是商議解決這個問題的。」

看到馮玉德這有氣無力的狀態,陳展連忙安撫起來。

他現在手上能夠用的順手的人,大多數都集中在軍中,行政體系當中,不過一只手都數得過來。

而馮玉德無論是能力還是聲望,都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所以為了不讓馮玉德失去斗志,陳展必須要照顧這個家伙的情緒問題。

當下的文人就是喜歡這種調調,既想找到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踫到賞識自己才華的統治階層,但是卻又一副自持身份的清高樣子。

用前世的話來說,那就是又當又立。

雖然話說的不客氣了一點,但是意思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

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陳展不認為自己一個人有改變這種風氣的能力,所以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適應這樣的環境。

「那將軍準備怎麼解決?」

別說陳展說了安撫的話,就算是沒有陳展的安慰,馮玉德也不能真的撂挑子不干了。

只不過是發兩句牢騷,慣例地催促陳展而已。

如今听說陳展有解決的辦法,不由感到異常地驚奇。

「人才的來源永遠都不過是兩方面的途徑,一個是納入新鮮的血液,進行新舊的交替;一個現有的人才進行素質的抬高。」

「新鮮血液的吸收,暫時來說還很困難,因為時間太短,那些小家伙起碼還得兩三年的歷練,才能承擔一些不重要的職務。」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就算是那些經過了高級教育地大學生,都得數年的歷練,才能走上管理的崗位。

等到達領導的崗位,那就起碼的經過五到七年的時間歷練。

哪怕就是現代晉升渠道多樣,有公務員考試,有特殊人才引進,有領導崗位特招等等。

但是可曾見過,哪一個十多歲的家伙,經過三五年的培養,就走上縣長的職位的?

而如今的縣令,比後世的縣長權力更大。

起碼後世當中的縣長上頭還有個書記,還有其他的常委,最少有九個人牽制著。

可是如今的縣衙里面,可以說縣令就可以一手遮天。

踫到強勢的縣令,哪怕就是相對獨立的縣尉,也得看著縣令的臉色去做事。

這種需要時間沉澱,才能解決的問題,才能夠讓陳展和馮玉德,這樣擁有杰出才能的人,感到束手無策。

「那將軍是想在現有的人才身上想辦法?」

能夠成為年紀最小的解元,馮玉德的聰慧當然毋庸置疑。

所以陳展的話剛剛說完,他就明白了陳展的意思,只不過他不明白,陳展準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起碼就他自己,想不出該怎麼去解決。

「不錯,既然外部沒有辦法,那麼我們就從內部想辦法。」

「可是下官實在想不出,如何讓這些官員跟得上渝州的節奏。」

目前渝州不是沒有官員,而是沒有杰出能力的官員。

曹亮和陳展的清洗三連,直接將文官集團的擁泵全都干掉了。

關鍵是渝州當中,稍微能力杰出的官員,都跟文官集團走得很近。

也造成了,那些行政能力嫻熟,個人學識廣博的人才,基本上都沒能逃過一劫。

而現在九成待在縣令崗位上的縣令,雖然忠誠方面沒有問題,立場也沒有問題。

但是個人的能力,卻著實有些達不到渝州的發展速度,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畢竟這些人之前有些事鄉老,有些事縣丞,有些甚至都是負責治安的都尉。

才不配位,才是渝州人才的現狀,並非是渝州真的沒有官員。

否則,一個州的範圍內,讀書人的數量怎麼都能將那些官位塞滿了。

這種情況下,在高級人才匱乏的情況下,只能夠將現有崗位上的官員能力,進行再次地提升。

「我的打算就是,建立一座專門用來提升官員能力的學堂,然後在每一年政務最少的冬季,把所有帶有品級的縣官,全部都集中起來,進行統一的學習,交流。」

「最少一個月,最多三個月,具體時間長度,我們根據第一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整。」

「專門用于官員能力的提升?」

听到陳展如此異想天開的建議,馮玉德張大著嘴巴都有些合不攏的架勢。

要知道讀書人辛辛苦苦寒窗數十年,然後一朝魚躍龍門成為了官宦階層。

大家當官之後,基本除了做學問的人之外,有幾個會繼續學習的。

而且听陳展所說的意思,好像還不止學習一次,甚至要常態化。

這讓習慣通過學習當官,然後當官就一了百了的馮玉德,完全不知道該去怎麼評價這個辦法?

實在是這個方法對于他的沖擊力有些大!

官員竟然還需要坐到學堂里認真學習,要是讓那些朝廷里的官員听說了,估計都會吵翻天的。

實在是有些太過于異想天開。

但是馮玉德認真地想了想,卻不得不承認,陳展的這個辦法,恐怕是解決目前渝州困境的最好辦法。

嚴格來說,渝州如今的基層官員,大部分都不算是大乾官員體制之內的正規官員。

一個連進士都不算的官員,那些清高的文官集團肯定不會承認這些人的資格。

加上大乾文官勢力,默契地對于渝州官員的排斥,使得這些人甚至連提高能力地途徑都沒有。

馮玉德本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否則以他一洲最年輕解元的名頭,在京城找一個大賢當老師很難麼?

可是因為大家的默契,致使馮玉德完全就沒有拜師的資格。

就在馮玉德心思百轉之際,陳展將自己的打算進一步進行了範圍擴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