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536.黃錚的應對之策

重新鼓勵了打起退堂鼓的十級鼓手程盈盈,顧允回到樂園大樓,走進黃錚的辦公室。

黃錚一向是個穩健的管理者,他學霸出身、操作精準、思考深刻、行動力強,性格上又特別沉穩低調,是個被稱作石佛一樣的青年。

他早早泡好了一壺明前龍井,等待顧允的到來。

當拼樂園進入互聯網主流人群的視野中時,它已經是一家用戶規模接近3億的小巨頭,此時距離它成立不到三年。

眾所周知,拼樂園是一家電商平台,讓用戶發起拼團,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商品,涵蓋全品類。

「從今年的前三季度來看,我們拼樂園GMV(網站成交總額)已經超過唯品會的429億元,成為全國電商銷售額第三大的公司。」

黃錚沒有問顧允電話里的問題,反倒是講起了拼樂園的現狀。

事實上,顧允沒有怎麼插手的拼樂園,是樂園集團旗下規模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

如同當年突然爆紅的快手和抖樂,拼樂園順應了數億規模新增用戶的大勢。

「我大概知道你想問什麼,現在來看,我們默默發育了這麼長時間,確實已經具有了獨立的基本條件。」

接下來,黃錚在投影儀上點開了一張圖。

根據極光大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1月,在佔據中國網民55%左右的三線以上城鎮,拼樂園在三線、四線城市的滲透率(21.38%、35.34%),甚至超過手機淘寶(20.31%、31.50%)。

「低價+拼團」,是消費者對拼樂園的理解,也是被拼樂園驗證,能迅速傳播、短時間內積累上億用戶的方法論。

外界包括流量方企鵝,將其定義為社交電商、銷貨平台。

但在拼樂園創始人、一手看著拼樂園長大的黃錚眼里,這些解讀並不準確。

「我認為,公眾對拼樂園的關注,比它的發展速度滯後半拍,其實我們就算沒有微信,也一樣可以活下去。」

剛剛創業時,垂直電商走上風口,平台式微,拼樂園卻正從垂直自營轉向綜合平台。

當人們談論「電商下半場」,認為電商領域已經被瓜分殆盡,流量已經不能再指數級增長時,拼樂園默默積累了1億用戶。

當拼樂園正式出圈,被業界視為社交電商領導者的時候,拼樂園卻開始試圖離開微信。

早在2013年初,顧允就曾經和黃錚討論過,一旦微信這個流量入口不再暢通,該怎麼辦?

即使在當時的語境下,大老板很可能只是隨口一說,但黃錚卻很早開始警覺,並且著手布置。

告別了大並購、大競爭的動蕩,互聯網秩序進入了較長時間的穩固期,而抖樂、快手、拼樂園等公司的高速增長,帶來了沖破既有秩序的可能性。

不過,更深的產業鏈條、更強大的敵人和更短的時間窗口,都讓拼樂園的處境更加復雜。

它面臨著關于假貨和誘導分享的爭議、做好產品和保持增長的內部矛盾、與企鵝的復雜關系,以及和阿里的短期較量與長期競爭。

多維度的戰爭交織進行,之前阿里、京東走過的坑,拼樂園或多或少都要走一遍。

「桉子的事情,我剛剛听盈盈大概說了一下,我認為重點其實不在于微信怎麼操作,而是我們的自身實力。」

黃錚的問題找得很準,甚至在顧允來的路上,還把月度報告心血來潮整理成了ppt。

他認為,拼樂園和淘寶的競爭,將是電商未來的重要看點。

這可能比百度信息流和其他搜索業務的對決更有趣——因為它是一場巨頭轉身、後進者突圍的戰役。

雙方各有優劣勢︰淘寶佔據搜索和信息流推薦兩大場景,能夠降維打擊。

拼樂園不能取代淘寶在搜索場景下的主導地位,但在反向低價定制等內部創業上非常靈活。

「喬布斯在隻果復出的時候曾拍過一個廣告,里面說,你可以贊揚他,你可以侮辱他,你說他什麼都行,但有一點你不能做到,就是你不能忽視他。」

黃錚笑著說。

「大家都覺得,我們沒有了微信,根本不足為懼,實際上拼團和低價並不是我們走到現在的核心。」

拼團和低價,其實是電商領域存在已久的工具和競爭手段。

早在數年前,淘寶拼團產品「聚劃算」就曾引爆全民拼團,在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的時代,實現100億元人民幣年GMV。

多年後,拼團再一次大規模地進入消費者視野,就是來自微信群里拼樂園「 1元抽獎」的鏈接。

其中大家感到跨時代的發明是,只需按下支付,連賬號都不用填寫,你就能完成拼團,成為幾億拼團網友中的一員。

「低價+拼團」,是消費者對拼樂園的理解。

可是黃錚看到,從蘑孤街、貝貝,到初創公司,大小玩家紛紛前往微信掘金,與拼樂園在價格、品類等方面差異化競爭,卻難以復制它崛起的速度和規模。

這才是黃錚挺直腰板,告訴顧允,這個階段拼樂園即使失去微信也不會死的底氣所在。

背後的原因,一是沒有看到低價拼團的階段性作用;二是忽視了拼樂園的產品勢能;三是低估了拼樂園轉型和自我躍進的可能性。

如同無法在短視頻領域再造抖樂和快手一樣,復制拼樂園的時間窗口已過。

「拼樂園的成長,是移動互聯網第三波人口紅利的必然結果。」

說到這一點,黃錚無比自信。

第三波人群主要來自三四五線城鎮人口,數目有五六億之多,他們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微信,以及紅包帶來的移動支付。

並且,這波用戶更多來自家庭,相比前兩波用戶,他們承擔了中國主流消費的下一步走向。

企鵝覺得,沒有了微信,很多人會放棄拼樂園,轉投其他電商平台。

但對于三四五線人口而言,即使微信全面封殺拼樂園,一時間他們也無法找到取代拼樂園的下一個電商平台。

拼樂園在這不到三年的時間,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護城河。

這或許是淘寶沒能抓住機會的原因——獨家社交工具的缺失和支付寶使用門檻。

此外,在供給端,同時期淘寶去低端化進程加快,淘寶開始降低對低質量、低價大眾商品的流量支持。

「顧總,淘寶有800萬商家,能獲得有效訂單的不足一半。現在來看,出口轉內銷大潮帶來的大量社會過剩產能急需釋放,拼樂園就算失去了微信,也依然會成為商家眼中值得一試的平台之一。」

「在新的環境下,消費者需要有一種新的消費場景。」

黃錚續上一杯茶。

顧允點了點頭,自打創業開始,兩人之間經常會有這種關于未來的討論。

最初是借助微信場景拼團——這也是拼樂園在短時間內形成傳播裂變,用戶獲取成本非常低的原因。

之後拼樂園迅速進入第一個上升期,創業初期到一個完整年,其單月成交額迅速突破1000萬元的大門檻,付費用戶突破2000萬。

但進入2013年後,拼團階段性紅利已過,很難再達到類似的引爆效果。

「之所以,企鵝有恃無恐用微信來威脅我們,是因為外界將拼樂園當作拼團工具去研究,復制低價、復制拼團。」

「看來他們注定要失望了。」

外界的定義並不準確,忽視了作為產品的拼樂園,以及作為重生者和頂級創業者的創始二人組極其了解人性。

拼樂園的產品使命是「多實惠、多樂趣」,正好對應了人類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這是拋開微信流量因素的第二階段,拼樂園能夠保持更快增速的原因。

同樣是低價拼團產品,拼樂園讓用戶感覺「買到就是賺到」。

這源自拼樂園對性價比定義極其微妙。

比如拼樂園上架的第一款商品,是1元秒殺樂事薯片。

明明如此低價,卻曾經收到過消費者投訴。

「雖然只有一塊錢,薯片寄過去碎了不能吃了,消費者就會覺得沒佔到便宜,說你是騙人的;但只要還有一半能吃,他就會覺得值得。」

黃錚和顧允講起了,他母親在拼樂園上的消費。

花10塊錢買了9個芒果,2個是壞的。

阿姨前來對黃錚抱怨,但再下單還是選擇了拼樂園。

「10塊能買到7個好芒果,那也不虧。」

在內部,這個產品運營原則被解讀為「讓用戶覺得佔便宜」。

而這,就是顧允和黃錚提前布局,對抗微信流量平台壟斷,試圖走出自己新路子的核心舉措。

可以看到,拼樂園做了大量分紅包、抽獎、砍價等運營活動,持續刺激用戶各種消費——沖動消費、發泄消費、理性消費、攀比消費等,最終達成購買。

「我們現在,給用戶一種不點進去、不買就虧了的感覺。」

因此,即使面對差異化競爭和平台流量斷崖式下跌的危機,拼樂園依然有著能吸引消費者不斷回來的能力。

「上次你說了微信這個問題後,我們把App優化了整整三輪,就等這一刻。」

黃錚笑著點開下一張圖,那是他獨自操刀的新項目,優化拼樂園App。

圖中顯示,拼樂園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微信生態外有了獨立的位置。

一個月均日活千萬級、首周裝機留存60%左右的App——拼樂園。

「自從專心在App上之後,我發現根本就不存在社交電商,這是個偽概念。」

黃錚笑道。

社交拼團,核心是希望構建「人以群分」,它應視為了解用戶的窗口,而非被看成一次點擊、一個增長手段,這是拼樂園在早期跑出來的核心原因。

而當對用戶充分了解後,平台就給用戶推送最適合他的商品,App是用戶能實現此目的的平台,因此微信不是唯一、終極的場景。

這是外界很少察覺的。

因為企鵝一直以來,並未給拼樂園開設入口。

從誕生于微信開始,拼樂園與微信的關系更像是一場「貓鼠游戲」。

拼樂園需要微信,微信是一個可以觸達用戶、了解用戶的窗口。

微信也需要拼樂園,在社交電商打法初期,拼樂園曾作為官方示例,對外展示了社交電商的勢能,也吸引了一大批人加入微信生態體系。

但當拼樂園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平衡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交易過分依賴微信社交場景,會讓拼樂園失去部分主導權。

訴訟事件之前,拼樂園就已經正在利用如「App點評返紅包」之類的運營手段,鼓勵人們更多去App停留,甚至不用分享,直接在App里拼團。

「你看,根據數據顯示,我們拼樂園App的滲透率,從年均1%左右,提升到11月的19.37%。」

顧允看到這個數字,心里總算放下了一塊大石。

這個有力的數字,足以讓拼樂園月兌離微信,進入更大的領域、更平台化的競爭。

之前積累的分析用戶的能力,在新的競爭領域,也能創造新的場景——個性化推薦。

從千人十面、百面到千面,這是他的遠期戰略規劃,也是拼樂園必須要走的路。

成長于微信、從微信月兌離,是發展需要也是未來需要,也是樂園集團希望看到的。

「沒了微信,下一步的新用戶拓展,就得是這個位置了,難度很大啊,一二線的用戶不好伺候。」

顧允點了點投影儀上的地圖。

數據顯示,拼樂園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已經非常接近網民滲透。

若需要在失去微信後繼續保持用戶增長,拼樂園需要去一二線城市找用戶,顯然這會是一場消耗戰。

一開始消費者可能因為「價格低、不會吃虧」的新鮮感選擇拼樂園,但對于一二線用戶來說,隨著消費升級和對部分產品的失望,用戶就會拋棄它。

「這個你不用擔心,眼下解決平台商品問題,最好的切入口是運營管理和供應鏈升級。」

黃錚早就有了關于這個方面的思考。

很長一段時間內,淘寶曾面臨假貨、劣質產品的指責。

拼樂園也如此,原因之一是拼樂園以商品為運營單位,放大了商品問題的後果。

不同于淘寶,拼樂園沒有店鋪和購物車的概念,商品都是獨立運營,並且每一款產品必須經由運營小二看樣和定價。

能形成爆款的商品一般高頻、剛需和低價。

低價則有可能,讓商家降低質量標準。

同時,用戶需求極其難以預測,單個商品若突然成為爆款,短時間內出貨量巨大,而大多數C端商家因為資金問題都沒有充足的備貨。

應對的策略只有錯發貨、讓消費者退款,去市面上買,或者干脆下架,因為拼樂園對48小時內未發貨的商家,有著非常嚴厲的懲罰措施。

一旦出現商品質量問題,用戶考慮到退換貨成本放棄退貨,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同時,這還強行壓縮了單品生命周期,給非工廠的商家更大壓力。

因此,用更多技術取代運營、更規範的管理,必然是拼樂園在失去微信後,接下來的調整重點。

第二是供應鏈升級。

「改造供應鏈是雙十一之後發展的重點,品牌是快速迭代的,我們只需要保證有新品牌時,拼樂園上的用戶能看到它。」

黃錚表示,下一步要扶持多個拼品牌,打造獨家口碑。

當下,爭奪用戶不僅是搶增量市場,還要搶用戶有限的注意力,商品質量和供應鏈的提升,是說服用戶停留的最佳方法。

拼樂園早期依托于微信,以拼團等形式撬動了巨大流量和用戶資源。

但隨著運營的深入,尤其是要提高拼樂園「逛」的屬性,增加用戶粘性,在微信體系內獲客邊際效應遞減是必然的。

這也是其大手筆進行品牌類支出的主要原因︰通過品牌提升,獲得自然增量,並帶動用戶對平台的信任度。

「大半夜,我是真的沒白來啊,老黃。」

「沒想到我只是指了個方向,你落實這麼充分。」

和黃錚的一番長談之後,顧允增添了十分和企鵝掀桌子的底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