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你這次會在內景中出岔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諸葛青望著一臉虛心求教的趙念平靜的解釋著,「你信馬由韁了。」

「信馬由韁?」

不只是趙念,在場的另外幾人包括馬仙洪和畢淵在內都是一臉疑惑,畢竟關于術士的問題他們也只是門外漢而已。

「讓我想想怎麼簡單跟你們解釋呢……」諸葛青注意到幾人疑惑的樣子模著一下巴思索片刻,「幾位至少都是修行入門之人,‘心猿意馬’這個概念都知道的吧?」

「嗯……知道。」趙念點頭。

馬仙洪也靠近一臉好奇的听著。

因為他發現了自己修身爐缺陷並且知道了改良的方案,沒錯,關鍵點就在于‘術數’,當他在看見自己打造的修身爐受到諸葛青術數的影響變得極其不穩定之後就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剛才修身爐的異樣並非故障樂視核被正確的引導,打算以術法的力量驅動爐子運轉!然而因為制造時的缺陷爐子的結構本身跟不上術法的變化!

他如果想要改良修身爐的話那麼術數大概是一個繞不開的關鍵點,所以諸葛青現在講的東西他也很感興趣。

諸葛青並不在意此刻馬仙洪的表現,畢竟這貨想方設法想讓自己和王也留下不就是為了他們身上這點東西嗎?

王也都不怕教他還怕什麼,反正十個術士九個瘋,現在這個趙念就是很好的例子,術數這玩意兒可沒那麼容易學,只要這貨不怕學出問題他倒是很樂意教。

「術士也是修行者,既然都是修行者自然得遵從修行的基本法則,我現在講的這些你們大概都能听懂。過去的修行人把心肺比作猴子,司心志,屬陽。肝腎比作豬,司人七情六欲,為陰。脾胃五行屬土,微調和陰陽之體,稱‘沙和尚’……」

「……」馬仙洪微微點頭,「這我倒是懂,一般人練都是從這些地方入手,可是這和術數有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即使是普通的修行體內要是陰陽不調,也會走火入魔,更別說術士的內景關于精神。」諸葛青面色嚴肅的解釋著,「趙念,你听懂了麼?」

「意思是……修行之路仿佛西天取經,苦難重重……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對嗎?」趙念似懂非懂。

「嗯……差不多就是這個概念吧。」諸葛青呵呵笑著,「既然你知道‘西天取經’,那麼‘心猿意馬’這個詞匯就很好理解了,畢竟這些都是即使普通人都家喻戶曉的名著嘛……所以你認為故事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個?」

「當然是唐三藏。」趙念思索著回答,「畢竟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送他去西天取經。」

「沒錯,所謂‘心猿意馬’,其中的‘意馬’是什麼我想不用我來解釋了,而馬上之人就是在各種玄幻小說里提到的——元神。」諸葛青繼續解釋道,「在故事中,猴豬和尚三者又被稱為金公木母黃婆……分別對應,鉛汞與朱砂。因為這是煉丹三要素的擁有者……馬上這位元神就被叫做‘三藏’。」

「所以無論是通常的煉,還是術士的修行,元神……也就是所謂的‘三藏’都是最重要的,因為他關乎到我們的精神……」趙念似乎明白了,「‘三藏’雖然作為取經一行人的主心骨,但在故事中卻是最弱小最被動的,很容易受到猴豬和尚的影響,就好比我們修行的時候心肺肝腎脾胃之一旦出現紊亂就會出岔子。」

「悟性不錯嘛。」

諸葛青有驚訝的看著眼前的趙念,不愧是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從不知道哪里找到的秘籍開始修行甚至能夠內景的人。

「總之,元神這東西平日里渾渾噩噩,藏在我們的靈魂深處,但在用功之時,在我們專注之時,元神會稍微顯現出來主導我們……這時候的元神被意識承載卻有極其容易被驚擾……所以故事中向我們反復強調……一個打算鍛煉自己的人,任憑意馬由韁的話必遭劫難!」

「我大概明白了……」趙念有些愧疚的低下頭,他就是因為‘信馬由韁’所以才會沉醉在內景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原因你弄明白了,那麼我們來談談以後要如何避免這種問題吧。」諸葛青抄著手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其實避免這種問題的方法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什麼……方法……」趙念吞了吞口水,他大概已經猜到對方要說什麼了。

「只要你對自己始終保持清楚的認知,自然不會再犯這種錯誤,簡單點就是心里要有b數。」諸葛青攤了攤手一臉的無奈。

這種事情說起來的確簡單,但人就是那種容易膨脹的生物,一旦擁有了力量,就會變得自以為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害,好吧……他承認他自己剛出來的時候有些這樣的心態,不過在經歷過羅天大醮和之前跟那幾個怪胎一起執行任務的事情之後就對于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完全有了深刻的理解。

人吶……果然是要在挫折中成長的。

「我們還是以那個故事為例來講吧?」諸葛青繼續說著,「還記得那個故事前篇的內容嗎?」

「你是有多喜歡西游記……」馬仙洪忍不住吐槽。

「不是喜歡,只是頗有淵源罷了……」諸葛青無奈的搖頭,「好了,少胡扯,快回答老師的問題。」

「是,諸葛老師。」馬仙洪無語的攤手,「前篇那可太多了,你指的是多前面?」

「關于那只猴子。」

「是……大鬧天宮那一段嗎?」趙念很快反應過來搶答道。

「沒錯。」諸葛青呵呵笑著,繼續問道,「你們對這篇的理解是什麼?」

「爽文?好像也不是……」馬仙洪微微搖頭,「爽文的話他也不會被壓在五指山下面了。」

「那會是什麼……反抗??」趙念有些疑惑。

「反抗嗎……對,也不對……不過我現在並不是你們關于那只猴子的問題,注意審題啊兩位同學。」諸葛青無奈的搖了搖頭,「我的問題是關于‘大鬧天宮’這個局,你們怎麼看?」

「局?」趙念和馬仙洪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沒錯,這就是一個局,一個關于諸天神佛想要馴服那只猴子的局。包括後面的西天取經也是一樣的……」諸葛青微眯著眼楮,臉上露出有些殘酷的笑容,「下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那只猴子的號稱什麼麼?」

「這誰不知道?齊天大聖啊!」馬仙洪一副‘你瞧不起誰’的模樣。

「沒錯,但這個稱號從何而來?」

「這……」馬仙洪目光突然間一凝,一旁的趙念神色同樣變了。他們大概都意識到了什麼。

「沒錯,如果你們對這個故事讀得比較仔細就該知道,這猴子從前可從沒想過要當什麼齊天大聖,那是因為他從菩提祖師那里學藝歸來後有人在他旁邊吹捧他,說他神通廣大,說他無所不能,當與天齊!」諸葛青臉上的笑容越發危險,「齊天大聖,齊天之龍為亢龍,亢龍有悔,勢頹!這個局從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再比如他手中的那根棍子從何而來?」

「東海龍宮,定海神針……」馬仙洪皺著眉頭回答道。

「是,但是那也是有人將他引向了那里,不是麼?」諸葛青呵呵笑著。

「照你這麼說……後面的一切都是……圈套!」趙念額頭滿是汗水,越往下想越是細思極恐。

「是咯,要不然‘有人’‘有人’,哪有這麼巧合剛好有人?」諸葛青嗤笑,「一切不過都只是為了削弱這只猴子力量而做的鋪墊罷了,因為他們不敢正面與之對抗。包括他在四海龍宮處靠奪寶成就純陽之體也是局中的一環,為的就是接下來讓他在蟠桃園里偷吃仙桃的一幕……曾有全真龍門前輩評價︰桃者,實也,其中有仁,屬純陽。本為純陽之體的猴子再補陽,是為極陽。物極必反,陽極生陰,而‘剛好’他在吃完仙桃後就那麼巧遇到了七仙女……七女,至陰之相——功破!以大聖之資去迎戰小聖楊戩,不智!身兼小聖外甥身份的楊戩是少陽之相,全功已破的大聖……必敗。這就是大鬧天宮的真相……」

「……」不論是趙念還是馬仙洪嗎,听完之後都沉默了。

看著兩人沉默的樣子,諸葛青又問道︰「那麼讓我們把這‘局’往回倒,你們覺得猴子崩潰的起點在哪里?」

「倒反御馬監……」趙念瞬間就反應過來,因為這就是他們之前才剛剛討論過的問題‘信馬由韁’。

「對。或許對于庸庸碌碌的大眾而言,這不算什麼……但對一個打算把自己磨煉到某個領域的強者的人而言,信馬由韁,必遭劫難!比起放縱的齊天大聖,行走在修行路上的人都該做個弼馬溫。常言道若想使人滅亡必先使人人瘋狂,他們或許對付不了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但對付一個迷失自我的野猴子倒是容易的多。」

「所謂的‘齊天大聖’真有這麼不堪嗎?」馬仙洪皺起了眉頭。

「不是不堪,我跟你們講這些只是想讓你們知道從來沒有誰生來就是完美的。」諸葛青平靜的說著,「即使是那位也是一樣。不信你們看,在經歷了這個局之後,在後面的故事里他不是聰明多了嗎?這是在成長啊……我說過的,承認自己的失敗,是成為強者的第一步。這世間事物運行的規則不是那麼容易被打破的,他知道了自己那點本事遠不足以對抗整個世界,于是在那被困的五百年中承認了自己失敗,並且做出了改變。」

「改變?」馬仙洪微皺著眉頭,「我對西游記不是很了解,沒看出從頭到尾有什麼變化……」

「五百年後觀音菩薩來到五指山上為他指點明路的時候,猴子的話你們可還記得?」諸葛青問道。

「‘我怎麼不認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加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趙念從記憶中翻出這樣一段台詞念叨著,越是琢磨他越是心驚。

「意識到不對了吧?」諸葛青呵呵笑著,「瞅瞅,上來就是一整套難記得要死的全名,這會是一個沒頭沒腦的家伙說出來的話嗎?他的確是改變了,但並非改變了本心,而是變了應對事情的方法。修行並非靠的蠻力,而是要靠這里。」

說著,諸葛青敲了敲自己的腦袋︰「他清楚這個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並沒有像以前那樣蠻干,你們覺得這憋屈嗎?」

「憋屈,當然憋屈。」馬仙洪毫不避諱的回答,「這要是放在現在的爽文里不得被噴死?」

「可是啊……憋屈才是正常的。」諸葛青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好好想想吧,堂堂齊天大聖也有不能隨心所欲的時候,連他都得小心謹慎的應對,才會……終有一天尋來翻盤的機會……很殘酷嗎?但這才是現實,大聖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凡人呢?」

諸葛青抬起頭望著窗外天空中的月亮感慨著。

在給這兩人講這些的時候,他不禁回想起了自己曾經在內景中見到的那一幕。

如果那是過去真實存在的一幕,那麼那位的隱忍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狠多了。

表面上阿諛奉承隨著唐僧西天取經去,暗地里卻分出了一縷意識不知去往何處等待著卷土重來的機會……

當然,這些他不可能跟眼前兩個人講,畢竟都是毫無根據的事情。

「我明白了……修行之前,要先認清自己。」趙念若有所悟的點頭。

世界之大,就連那位傳說中的齊天大聖亂來都會被制裁,更別說他們這些普通人了,所以修行的時候關鍵在于認清自己心里有數,然後小心謹慎的踐行,這才是正途。

「不只是修行,做事情也是一樣的。」諸葛青微眯著眼楮看向一旁的馬仙洪,「這個道理對你同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