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五章 斗部立威,諸夏所屬

神庭諸神領著十萬神兵,地毯式搜索清理所有深藏地底的魔窟,她們對于魔氣的敏感程度讓魔窟無所遁形。

得到消息撤退快的魔窟,或許還能逃走一兩位魔窟中的高層,撤退慢的那自然是連鍋端。

有幾座大型魔窟實力強橫,聚集了相當數量的妖魔,特別是堪比仙境的中位中等妖魔首領,足有十多位。

于是趁著神庭大軍深入蠻荒,兵力分散之際,他們聯手突襲了神庭斗部的諸天星辰。

因為對于入侵妖魔來說,神庭斗部在這次滅魔戰役中,干的事比雷部更要可恨可怖。

她們每到一地必先淨化周遭魔氣,引導規則運轉,恢復此方天地原有的模樣。

斗部主要組成便是諸天星辰,而魔窟聯軍突襲目標正是是西方顥天星宿,她們負責的區域剛好在幾大魔窟的範圍。

胃宿、昴宿、畢宿,三位西方顥天星宿歸位不久,陳堯還沒允許她們成為金敕,這次滅魔大戰的貢獻將是最重要的考評標準。

可以說魔窟聯軍選擇的目標很合適,全力圍殺應該能得手。

但一眾中位妖魔萬萬沒想到,跟著胃宿、昴宿、畢宿身邊的其他星辰神靈也如此變態,十多位中位中等妖魔居然被反向追殺。

斗部,顧名思義是戰斗部門,現在不過是群星尚未全部歸位,所以沒安排他們當主力,轉而由體系更為健全的雷部橫掃八荒妖魔。

可這不代表斗部真就沒有實力了,在神庭的架構中,斗部二十八宿是常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聯合行動的。

雷部有降妖伏魔司專職降妖伏魔,而斗部諸天星辰的眼中,同樣也容不下妖魔。

魔窟的妖魔首領們萬萬沒想到,三大星宿能隨時接引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只是瞬間群星神靈就完成了反包圍。

這一戰誅滅所有來犯的中位中等妖魔,另外還生擒了超過五尊中位下等妖魔,為神庭了解諸天妖魔的情況提供有利支撐。

妖魔雖然十分卑劣,以掠奪其它世界為生,但他們有一點是很多種族做不到的,那就是從不投降。

若遇到神庭上神這樣強大的敵人,往往都會選擇戰斗到最後一刻乃至自爆。

所以天變以來,神庭有過滅魔經歷的神靈不知凡幾,但能擒獲真魔的卻少之又少。

如今神庭對于妖魔世界的了解,還是來自于幾次陳堯親自出手所得,那些妖魔的殘魂記憶,一直都是作為神庭機密保存。

以前神庭斗部雖是堪比雷部的大部,可傳出來的名聲都是高位金敕打出來的,如東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又如以日宮炎光太陽星君為首的九耀。

總之整體而言,斗部中下層一直未曾有過傲人戰績,這讓其它司衙一直都不是很服氣,憑什麼斗部能享受和雷部同樣的待遇。

這一戰,僅僅依靠斗部中下層的諸天星辰之力,便能誅滅超過十尊仙境妖魔,不能不說徹底打出了神庭威名。

如果說誅滅仙境妖魔還有神庭體制的支持,那擒獲五尊中位妖魔,就是徹頭徹尾的實力體現。

賞罰反饋及時,也是神道法網鋪開的一種象征。

蠻荒大地,諸神橫推到哪里,神域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這可比信徒建立的神道信標還要明晰。

當即陳堯的封賞神諭就傳達諸神,晉升西方顥天星宿為金敕上神,賞賜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各一道本命神通,許以凡間立廟、傳道之權。

斡旋造化、顛倒陰陽、移星換斗、回天返日、喚雨呼風、振山撼地……此之謂三十六天罡法,慎傳于世間。

擔山、禁水、借風、祈晴、禱雨、坐火、闢谷、魔禱……此之謂七十二地煞術,皆可傳于世間。

這便又是陳堯為世界升格所做的一項努力了,仙道在神庭掌控下不會滅絕,但需要絕對的服從。

元衍界如今的位格是中千世界,再要晉升便是大千世界,大千世界需要高階生靈。

這一界靈氣低谷降格期持續太久,幾乎佔據了一個紀元的大半歲月。

如果陳堯不插手任憑發展,那在紀元大劫前,怎麼也不可能達到大千世界的維度。

而大千世界的高階生靈,他們肯定會掌握神通,還不如提前布局。

七十二地煞術,可以通傳天下,哪怕全被人掌握也無法對神庭造成什麼困擾。

三十六天罡法就需要三十六天罡星辰嚴格審核傳法之人了,每一種天罡法都能在世間生靈中激起巨大波瀾,不能輕傳。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故事會流傳多少,還待芸芸眾生去一一訴說。

陳堯的封賞徹底激發了諸神的斗志,他們彼此開始互相內卷起來,誰都意識到這次滅魔之戰是上位的最佳時機。

神部與神部之間,你雷部降妖除魔效率高,那我斗部就專門抓捕高階妖魔,功勞一樣不小。

神部之內,司衙和司衙之間,雷霆都司今天滅了一座中型魔窟,降妖伏魔司明天就會抽調神將覆滅一座大型魔窟。

在神庭諸部司奮力清掃下,蠻荒魔氛以肉眼可見的趨勢減少,妖魔再無什麼反擊的能力。

九十九座金碧輝煌的神域門戶,一直在緩緩向西推進,妖魔們惶恐不堪,稍一抬頭就能感覺到諸神的追殺到了。

短短半月,神庭諸神就已經深入蠻荒千里之地,數萬神衛也追了上去,此時拒魔關已經是後方,無需他們鎮守。

拒魔關外留下的僅僅是一些「孱弱」的魔獸,特地留給戎國練兵。

戎國國主黃戈親臨一線,他分派各大將帥統兵滅魔,可以看出很多蠻人兵士軍陣不熟,配合不夠默契。

這是滅魔戰場,也是戎國大軍的練兵場,黃戈想在這里練出一支強兵。

當初大虞朝,他們自蠻荒入侵邊州,能取得接連勝利,那都是沒遇到強兵。

後面應鴻羽只派萬余禁軍,就能震住邊境,足見雙方實力差距非常之大。

如果這時戎國大軍自秦國背後襲擊,說不定不僅幫不到大楚,還會被應鴻羽當作激勵軍心的踏腳石。

試問一方都是散兵,無有甲胃,全憑蠻力,如何面對聞名天下的老秦強軍。

蠻人個體實力可能稍強,甚至有很多勇士,但可能僅僅只是對峙,就會被秦軍的凝形軍煞,還有國運給壓得喘不過氣起來。

戎國國力不足,人道不卷,甚至大軍的軍氣也因沒有嚴訓和大戰,導致散亂。

最精銳的兵員都在神衛中,而神衛短時間內不會返回戎國,萬里蠻荒有多少妖魔需要誅滅。

被神庭選中,魂籍錄名才是他們的追求。

就這樣,戎國全體動員,願意參軍在拒魔關試煉的國人皆可往。

有的是為了復妖魔入侵之仇,有的是想立功出人頭地,有的是為了子孫後代……

犧牲固然不可避免,可從魔獸中廝殺出來的都是強兵,慢慢地一支戎國鐵軍出現在蠻荒大地的修羅平原上。

數十萬蠻人和夏人參軍,犧牲、傷殘、淘汰不計,黃戈篩選出十萬軍卒,號為諸夏軍。

單從名字就能看出這支軍隊的志向,左和通也便是借此契機前往楚地,他要告訴正統王朝,西北邊境還有一支諸夏遺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