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九章 不辨善惡的土地神?

一番帶著關懷的親切交談之後,陳堯很快就融入了新居民中間,不僅幫忙開荒,還蹭了他們一頓飯。

飯菜不是很豐富,只有雜糧蔬菜,沒有葷菜最多加個雞蛋,但就是這樣他們已經吃的很開心了。

用他們的話說,活著時還不知道幾天能吃上這樣一頓,神國的官府已經很好了,等他們扎根了自然能自食其力。

面對離開時,新居民們的溫和笑臉與感激,陳堯莫名的感慨,這就是廣大底層百姓們的善良和樸實。

「大人,歡迎再來啊!」生前最愁苦的那個老大爺,聲氣十足的送別道。

陳堯揮手告別,順帶施展了一次豐產術在周邊的田地中,在神域中豐產術的效果會更加明顯,而且還能加速糧食成熟。

外界,由于有上門仙師坐鎮,閑雲觀的弟子們辦起事來十分賣力。

沒幾天,整個沅南縣城及其周邊的仙鶴觀記名弟子都通知到了,一張無形的大網就此蓋向蒙陽鄉。

而且效果還非常不錯,很快就有人回報對于土地神不利的消息。

「你說有一個信奉土地的鄉民有不孝之舉?」閑雲觀的閣樓最高一層,方言放下手中的道書,驚喜地問道。

之所以是驚喜,因為不孝在大虞可是會被所有人唾棄的,百善孝為先,乃是古夏之時就流傳下來的高尚品德。

「方師兄,據記名弟子回報,邑井鄉村民吳二牛,為了保證母牛產仔順利,讓其母睡牛棚。」閑雲遞給方言一張紙條,上面正是一行商記名弟子所傳回的消息。

方言看完紙條,有些不放心地問道︰「能確認嗎?還有沒有其他事情可以證明吳二牛的不孝行徑。」

「已經確認過了,這吳二牛不當人子,平時也對其母打罵使喚,鄉鄰勸阻也無濟于事。」閑雲事先早已派人調查,回答起來也頗為肯定。

「鄉鄰顧忌情面不去報官,但路人不是看不去下去了嗎?我們也不造謠,只是將事實擺出來,讓更多人知道。」方言笑容燦爛,這種光明正大的手段,看他土地神有什麼話說。

在閑雲的推動下,幾名「踫巧」路過的行商,義憤填膺的來到縣衙報官。

有欺凌老母這種不忍言之事發生,縣令鄒溫喻自然坐不住,當即升堂審判。

作為從小接受儒家精英教育的士人,遵守孝道早已刻入骨髓,現在治下發生這種事,簡直就是打他的臉。

傳揚出去,指不定會有讀書人戳他的脊梁骨,身為父母官如何教化百姓的。

要是被用心之人利用,牽扯到他自身的孝道上面去,那可真就難以善罷甘休了。

有縣令親自督導此案,衙門也辦事利索,吳二牛母子很快被帶到堂下發問。

吳二牛自己靠著一手養牛手藝,穿著體面,而他七十高齡的老母卻是衣衫襤褸。

一件褐色粗袍上面的補丁是一塊接著一塊,最過分的是連雙草鞋都沒有,赤著腳。

要不是去拿人的捕快看不下去,背著老人來縣城,可能這一路都走不過來。

「吳二牛,幾名商人對你不孝之罪的指控你可認啊?」等師爺宣讀完訴狀,鄒溫喻狠狠地拍下驚堂木,唬得吳二牛面色蒼白。

「我,我,娘你說句話。」吳二牛雖然人狠心,但卻不傻,知道這個罪不能隨便認。

吳母見兒子說不定要被關進大牢,也急了,一雙渾濁的眼楮流出眼淚。

「大老爺,吾兒沒有苛待于我啊,都是老婦我自願的。」此話一出,滿堂皆是寂靜。

旁邊作證的熱心商人急了,指著吳母和吳二牛道︰「你這老婆子,怎麼不知好歹,我們可是親眼所見,你吃住都在牛棚。」

「是啊,有青天大老爺在這里為你做主,你怕什麼,你聞聞自己身上,都還是牛欄里的臭味兒。」另一個商人也說道。

他是仙鶴觀的記名弟子,反應很快,當即要求周邊的衙役來聞聞吳母身上的味道。

「大人,我們當時去到吳二牛家時,他母親確實在牛棚中。」負責帶隊的捕快上前回稟道。

嗡嗡~~

被攔在外面看戲的百姓們議論紛紛,甚至有人大聲呼求鄒溫喻嚴懲這等不孝之人。

「肅靜!吳氏,我再問你一遍,你兒子有沒有苛待你。咳咳,欺瞞朝廷的後果,你可承擔不起。」鄒溫喻拍了下驚堂木,站起來俯身問道。

「老婆子,你要知道,你兒子被抓了也最多是去多服幾年苦役,你要是欺瞞大人,哼!」見吳母支支吾吾還不想承認,商人急了,在旁邊低聲嚇唬道。

「娘,你信我,我以後肯定對你好。」吳二牛也不傻,連忙在旁邊小聲哀求。

面對吳二牛苦苦哀求的眼神,吳母堅定了自己的決心,對鄒溫喻回答道︰「回大人,吾兒十分孝順,還請大人不要听旁人誣陷之言,請大人放我們回家!」

片刻的思考過後。

「這……既然苦主都說自己沒事,那本官就宣判你吳二牛無罪,但要切記孝順你老娘,再被舉報就說什麼都晚了。」鄒溫喻無奈道。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再次議論起來。

但其他人又何嘗知道,我們的縣尊大人也松了口氣,民不舉官不究,誰也說不出他的判罰有什麼問題。

「大人!」

「毋庸多言,退堂,派人將吳二牛他們安全送到。」

吳母強行護著兒子,其他人雖然怒其不爭,但也沒辦法。

「你情我願」的事,再強求,老人家說不定會更恨你多事。

吳二牛明面上沒事了,但陳堯卻麻煩了,隨著這場官司流傳出了很多流言蜚語。

在場圍觀的百姓都听說了,吳二牛信奉土地神,他苛待老娘,而土地神居然還實現了吳二牛的心願。

不是多大的事,就是吳二牛家養的母牛,一次生了兩胎。

這個概率可就小了,牛生一胎正常,兩胎很少,三胎就活不了。

所以一次生下兩頭牛犢,能給吳二牛帶來不小的收益,之前旁人還以為他名字取得好。

沒想到是土地神在「包庇」,不能明辨善惡,可不是個多好的神。

流言越來越廣,直到蒙陽鄉的人都听說了,他們也在等土地神的回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