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塊殘牆十分古怪,仿佛在那之後是一片生命的禁區。

隨著白宇的目光,其他人也陸續注意到了這一點,一個個驚疑不定,「什麼情況?」

白宇沒有說話,而是直接跳上了石條壘成的殘牆,向溪谷深處望去。

發現那里的地勢逐漸變低,可植物叢卻更加茂盛高大,隱隱能看見一片白蒙蒙的霧氣存在。

「再往前,應該就進入了那層有毒瘴氣的範圍了。」

白宇吩咐眾人將防毒面具準備好,一旦發現瘴氣,便隨時準備罩在臉上。

接著白宇再次取出人皮地圖,又對照鎮陵譜上的蟾口標記,確定其位置就應該在距離這道殘牆不遠的山谷左側。

于是一行人邁過殘牆,向著山谷進發。

不過當走出十幾米的距離時,郝愛國注意到前方有一段光禿禿的地面,

這一幕,在這植被密布的溪谷中顯得不同尋常,

于是郝愛國小跑過去,用工兵鏟在地面上挖了一個淺坑,驚奇的發現下面的泥土竟然是紅色的。

「你們快看,這土有問題啊!」

白宇掃了一眼,解釋道,「那是為了避免蟲蟻對陵寢的破壞,在主墓附近埋設的驅蟲秘藥。

這種秘藥的藥效可數百年不散, 這在漢代帝王墓葬中非常普遍。

最簡單的是埋硫磺和水銀,加上一些麻散、懶菩緹等植物相調和。

由于有對沖的屬性, 可以埋在土中千百年不會揮發干淨。」

郝愛國不解道, 「這里距離獻王墓的主墓應該還遠, 為什麼在此就埋設斷蟲道?」

白宇想了想道,「從咱們在外圍接觸的一些跡象看來, 獻王深通奇術,最厲害的就是會改風水格局。

這麼大規模的王墓,不僅主墓的形勢理氣要有仙穴氣象, 在附近也會改設某種輔助穴眼。」

這些輔佐主陵的穴眼和星位如果改得好,對主墓的穴位來說是如猛虎添翼、蛟龍入水一般。

自古風水秘術中,最艱難的部分便是改格局,

這需要對世間天地乾坤、山川河流、斗轉星移都有一個宏觀的認識。

許多欺世盜名的普通風水先生也自稱能改格局,其實他們只不過略懂一些枝節而已, 要改地脈談何容易。

另外, 改風水格局的工作量也不是尋常人可以做到的, 除非那些割據一方、大權在握的王侯才有實力如此大興土木。」

胡八一點頭,「小哥說的沒錯, 我那半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化」字卷就是講改風換水的手段,

這龍脈改形換勢、轉風變水,至少需要動地脈周圍九個相關的主要穴眼。

第一個穴眼, 化轉生氣為纏護;

第二個穴眼, 兩耳插天透雲霄;

第三個穴眼, 魚為龍須聚金水;

第四個穴眼,高聳宮為護持;

第五個穴眼, 裝點天梁明堂開;

第六個穴眼,水口關攔設朝迎;

第七個穴眼,砂腳宜做左右盤;

第八個穴眼,幕帳重重穿龍過;

第九個穴眼,九曲回環朝山。

只要改動了主脈附近的這九處穴眼星位, 就可以保持風水關鎖纏護綿密, 穴位形勢氣脈萬年不破。」

胖子沒好氣道,「老胡不是我說你,你就是愛臭顯擺,能不能說點咱們能听懂的?」

白宇拍了拍胖子, 笑道,「老胡說的這口訣看似晦澀難懂,其實只要研究過《地經》就會知道,只不過就是在特定的位置上埋金魚缸,種植高大樹木,挖深井等等,

難就難在位置的選擇之上。

這里植被太厚,別的暫時看不出來,但是第九穴「九曲回環朝山」卻十分明了。

想必在水龍的龍暈中,地形將會更低,坐下低小者如坐井觀天,氣象無尊嚴之意而多卑微之態,所以就要在這條龍脈的關鎖處改建一個九曲回環朝山的局。

在山谷中開頭和最末尾,每九個轉彎的地方各建一座神社、祠堂、或者廟宇之類的建築物,來給這條水龍脈憑添個勢態,讓起脈絡彰顯。

如果是山神廟一類的建築,必多土木結構,而木頭則是最怕蟲啃蟻噬,肯定要采取一些驅蟲的措施。

所以我猜測這條斷蟲道是用來保護那做山神廟的,而且最少有三道這樣的屏障,山神廟中還會另有防蟲的結構。」

雪莉楊驚喜道︰「這麼說那鎮陵譜上的蟾蜍標記應該就是某處神廟了?」

白宇點頭,「沒錯!」

幾人都不想耽擱時間,便踏過斷蟲道向著深處去了。

路上,郝愛國說,「我查過一些個史料,這古滇國自從秦末開始就閉關鎖國,斷絕了與中原文明的往來,

雖然後來也多少受了一些漢文化的影響,但是我估計這王墓的構造一定繼承先秦的遺風比較多。」

胖子突然想到,「咱們上次去龍嶺,我听老金說過一些秦始皇陵的事跡,說什麼人油做蠟燭, 萬年不滅, 可當真有此事?」

郝愛國搖頭, 「那不是人油,是東海人魚的油膏作為燃料, 萬年不滅。」

白宇則對著幾人擺了擺手,「這些啊,都是史記上唬人用的,長明燈這種裝置在很多貴族帝室的墓中都有,不過這些事在倒斗的看來是個笑話。

且不論海魚油脂作為燃料得需要多少才能燒一萬年,古墓的地宮一旦封閉,空氣便停止流通,沒了空氣,長明燈再節能,也燃不起來。

當然,如果讓空氣流通,這古墓地宮不出百余年,便早已爛成一堆廢墟了。」

郝愛國點頭,「也是,秦漢時期的古墓即使保留下來,如果不是環境特殊,也一定很難維持原貌了。」

幾人邊說邊聊,很快又發現了第二和第三道斷蟲道。

山谷到了這里,地勢已經越來越開闊,呈現出喇叭狀,

前邊已經有若隱若現的輕煙薄霧。

越往深處走,那白濛濛的霧氣越顯濃重,

放眼望去,前邊谷中盡被雲霧籠罩。

里面一片死一般的沉寂,沒有任何的蟲鳴鳥叫和風吹草動的聲音。

這就是那片傳說中至今還未消散的痋霧毒瘴?

在這些霧氣的籠罩下,這條山谷更顯得神秘莫測。

而更為神秘的獻王墓,就在這片雲霧的盡頭。

以防萬一,眾人提前將防毒面具戴在臉上。

胖子望了望前邊白濛濛一片的瘴霧,對著幾人道︰「既然咱們裝備有防毒設備,不如直接沖過去得了,還費什麼勁找那破廟?」

胡八一沒好氣道,「你這豬腦長得倒是挺大,就是里除了缺根弦,你知道這毒瘴氣有多大嗎?

這白霧這麼濃,能見度很低,一旦走進去方向都辨別不出來,到時候咱們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不毒死也被餓死了。」

「小胡說的沒錯,咱們還是謹慎點好!」

說著,郝愛國發現附近一片灌木叢忽然抖動了起來。

「什…什麼東西!!」

胖子見那草莫名的跳動了起來,還以為里面又有什麼蟒蛇之類,于是立刻拉起槍栓,就要對那植物進行掃射。

這四下里無風,植物怎麼自己動起來了?

難不成又踫到被痋蟒附著的怪樹怪草?

胖子和郝愛國都舉起湯普森沖鋒槍,拉動槍機,就要對那片奇怪的植物掃射。

這時白宇沖著二人擺了擺手,「別緊張,那是跳舞草!」

「啥?」

「跳,跳舞草?」

這時雪莉楊也想起來了,「確實有這種草,平時無精打采,一旦被附近經過的人或動物驚動,便會弄姿做態的好象在跳舞,有聞聲而動、伴舞而歌的異能,但對人沒有傷害。」

「嘿,這還真是林子大了,什麼草都能見到。」

「居然還會跳舞!」

「別說,還挺舒服!」

胖子任由那些草搭在自己的身上,就跟那按摩一樣。

「你們快來看這里!」

胖子還在享受的時候,胡八一在前頭的聲音傳來,

眾人扒開一片草叢去看,只見後面露出半只火紅的大葫蘆。

那火紅的葫蘆是用石頭雕刻而成,有一米多高,通體光滑,鮮紅似火。

「這是雲石。」

郝愛國一眼便認出那葫蘆的原料。

雲石天然生就的火紅顏色,最早時的紅色染料便是加入雲石粉末制成。

注意到這是葫蘆表面光滑,沒有被附近的草木藤蔓纏繞,應該是在這只石頭雕成的葫蘆表層上也涂抹了一層驅蟲的配料。

胡八一微微皺眉,「為什麼不是蟾蜍的雕像而是個葫蘆?」

「如果要把這條水龍脈風水寶穴的形與勢完全的釋放出來,這里應該建座祭壇或者蓋一座宗祠之類的建築才是道理。」

白宇指了指前面,「去那里看看。」

這里地處山谷的邊緣,嶙峋陡峭的山壁上垂下來無數藤蘿,三步以外便全部被藤蘿遮蔽。

胖子性急,直接鑽進了樹叢後面,

很快就有驚喜的聲音傳來,「快過來這邊瞧瞧,這還真有癩蛤蟆。」

眾人走了過去,沒見到蛤蟆,卻見到一座供奉山神的神廟。

這廟依山而建,建在這道山峰的中軸線上,一共前後兩進。

前殿的門面被藤蘿纏繞了無數遭,有些瓦木已經塌落。

頂上的綠瓦和雕畫的梁棟雖然都已破敗,但是由于這里是水龍脈的穴眼,能藏風聚氣,還算保留住了大體的框架。

山壁上的那幾層斷蟲道都由于水土的變化失去了作用,所以神殿的木料大部分都朽爛不堪,

能在大量植物的壓迫下仍然未倒,也算得上是奇跡了。

雪莉楊,「不過神廟前擺放的那只紅石葫蘆是做什麼用的?」

「可能和這山神的形態有關。」白宇解釋道,「古人認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皆有司掌的神靈,每座山每條河流也都是如此。」

「但是根據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文化背景不同,神邸的面目也不盡相同。」

眾人點了點頭,然後撥開門前的藤蘿,推門走了進去。

殿內,長滿了各種植物。

前方神壇上的泥像已經倒了,是尊黑面神,面無表情,雙目微閉,身體上也是泥塑的黑色袍服,

雖然倒在牆角,但仍給人一種森然威嚴的感覺。

山神泥像的旁邊分列著兩個泥塑山鬼,都是青面獠牙,像是夜叉一般。

仔細看,左邊的捧個火紅葫蘆,右邊的雙手捧只蟾蜍。

胖子回頭,「小哥,你說剛剛那只紅色的葫蘆是干啥用的?」

白宇笑道,「那蟾蜍和葫蘆其實都是山神的東西,至于那葫蘆應該是用來裝酒用的。」

白宇隨便說著,只當一玩笑。

可胖子卻當真了,點著頭道,「沒錯,用葫蘆裝酒,喝酒時吃癩蛤蟆作下酒菜,老金不就是喜歡這口兒嗎?不過他吃的是田雞腿。」

胡八一則站在山神雕塑前感嘆,「山神本是庇佑一方的神邸,建了神殿應該受用香火供奉,現在卻似這般荒廢景象,真是興衰有數。

就連山神老爺也有個艱難時候,更別說平民百姓了,果然是陰陽一理,成敗皆然。」

胖子斜著眼楮道,「老胡,你說這麼多,該不會是想祭拜一番吧?」

胡八一搖頭道︰「祭拜就算了,咱們不妨動手把這倒掉的泥像推回原位,給山神老爺敬上只美國香煙,讓他保佑咱們此行順利,別出了什麼閃失;日後能有寸進,再來重塑金身,添加香火。」

胖子一擺手,「這事別找我。」

「我跟你說老胡,這信什麼求什麼根本就沒半點用,老子就是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的胳膊腿兒。

這山神孫子要是真有靈驗,怎麼連自己都保不住?

依我看就讓這孫子躺著最好,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站著不如倒著嘛。

走走,到後邊瞧瞧去。」

見沒人幫手,老胡也只好作罷,

隨後跟著幾人來到後殿。

後殿中間是一條翠綠的石道,石道的盡頭有九只巨大蟾蜍的石像擺在那里。

胡八一眼前一亮!

因為這九只蟾蜍的擺放位置,對應了九宮八卦。

從龍嶺迷窟里回來之後,胡八一就艱苦鑽研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以及卸嶺一脈的風水之道。

可結果忙活了半天,也弄不出個所以然來。

白宇道︰「這並不怪你,解決這機關,九宮之數不管用的,要用九曲回環之數。」

「這些蟾蜍石刻的嘴都可以活動,也有石槽可以轉動身體,九只蟾蜍各有四個方向可以轉動,加上蟾口的開合,如果算出有多少種不同排列也要著實費一番腦筋。

而且這些石頭機關應該從左至右按順序一一推動,

如果隨便亂動,連續三次對不準正確的位置,機括將會徹底卡死。」

于是白宇來到蟾蜍邊,利用九曲回環之術從左到右先把蟾蜍的嘴巴分開。

再結合《易龍經》中的口訣算法,把石頭蟾蜍的嘴巴按照相應的方位排列。

做完這些之後,廟里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仍然是風平浪靜。

按理說,九曲回環靠山岸,應該錯不了,怎麼不見暗門呢?

「小哥,要不你再動一動,還有兩次機會呢。」胖子還以為是白宇搞錯了算法。

白宇則笑道,「不用了,你們跟我來吧!」

說完,白宇轉身向廟外走去,身後幾人連忙跟上。

當來到廟外,眾人驚訝的發現殿前那只紅色葫蘆竟裂成了兩半,中間露出一道石門來!

這道石門是一只蟾蜍大嘴的形狀,渾身扁矮,也是由和火紅色葫蘆一樣的材料制成,上面還刻著一些古樸的紋飾。

雪莉楊一喜,「這就是陵譜上面的那個蟾蜍標記,終于找到了!」

「這石門修建得如此奇怪,蟾蜍的嘴巴居然是個門,不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難道是通往主墓室的地道嗎?」

白宇點頭,「龜殼圖案上的標記沒有錯,這里應該是一條地下通道,而且一定可以抵達水龍暈最近的那個穴眼位置,

那些從明樓上前去祭祀的人們,估計也是從這條路中通過的,至于這為什麼用蟾蜍作為裝飾,可能是一種風俗罷了。」

蟾蜍在古代有著許多的意義象征,有的蟾蜍為三腳蟾蜍,有的又叫金蟾,而在有些地方,蟾蜍又是毒物的象征。

不過,這只蟾蜍並沒有所謂的三條腿,也沒有呈現出黃金之色,到底是用來干什麼的,只能用古滇國的文化習俗來解釋。

「大不了在下邊踫上只大癩蛤蟆,咱有沖鋒槍,還怕它不成?就是癩蛤蟆祖宗來了,也能給它打成蜂窩。」胖子挺起胸前那桿沖鋒槍,一臉傲然道。

隨後幾人便準備進入墓道了,但白宇不忘提醒幾句,「這獻王墓中一定有許多機關,光這石門就如此隱蔽,如此見得里面的機關一定非常厲害,下去之後不要鬧出太大的動靜。」

見眾人點頭,白宇這才抬手拉住門環,用力一拽,

沉重的石門緩緩開啟,露出了一個漆黑的通道。

雪莉楊往里扔了一個照明彈,墓道的黑暗被照的發亮。

順著墓道的深處,幾人見到了那里面擺滿著無數白骨,像是一條很大的殉葬溝。

粗略分析那種體型較大的應該是大象的白骨,還有一些其他中小型動物的骸骨而在通道的前方,

照明彈射到盡頭,還可以見到那邊有水波的閃光,從位置上判斷,應該是蛇河的地下水系。

雖然沒有想到腳下的坑道入口處竟是個有這麼多白骨的殉葬坑,但是從下面的規模來看,既然有與深谷相平行向下流淌的水系,

那麼這條隧道絕對是可以通向獻王墓主陵區的。

幾人在洞口商議了一番,

雖然這條隧道十有八九有厲害的機關,但是與那無邊無際的山瘴毒霧相比,冒險從地底隧道中進入獻王墓還是可行的。

另外憑借著湯普森沖鋒槍、炳烷噴射器的強大火力支持,不管遇到什麼都足可以應付了。

于是眾人在洞口處稍做休整,打點裝備。

由于這次沒有了竹筏,如果有地下水的話,那就需要進行武裝泅渡,

所以一切不必要的東西都要暫時清除出來,留在山神廟內。

先換上了鯊魚皮潛水服,戴上護肘和護膝,登山頭盔上的射燈調整到側面,重新替換新的電池,

頭盔上再裝備潛水鏡,簡易的小型可充填式氧氣瓶掛在後背。

每人只帶一個防水攜行袋,分別裝有應急藥品、備用電池、冷煙火、防毒面具、熒光管、蠟燭,手電筒等需要用到的物品。

胖子的那套潛水緊身衣穿著不太合適,就不打算穿了,胡八一笑罵,「你不穿也沒事,反正你是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雪莉楊卻說︰「不穿不行!你不記得遮龍山下的水有多冷了?

在水中游的時間一長就容易患上低體溫癥,就算衣服窄了點也得湊合穿上,不然你就留下等我們,不準你進去。」

胖子想起遮龍山洞里的那一幕,看來這附近雖然潮濕悶熱,但是地下水系陰冷異常,不是鬧著玩的;

更何況那獻王墓的大批明器已經距離不遠,如何肯留在這里等候,

只好吸氣收月復,強行把那套潛水服穿了下去,穿上之後連連抱怨︰「鞋小褲襠短,誰難受誰自己清楚。」

工兵鏟和登山鎬、各種繩索以及水壺食品這些比較沉重的物品,還有武器彈藥、雷管加十六錠炸藥、可以噴射火焰的炳烷瓶,這些都集中在一個大的防水袋里,

四周綁上充氣的氣囊,這樣可以隨時把這些裝備借助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

而眾人在水中游泳的時候,也可以拉著它省些力氣。

剩余的東西都打包放在山神廟的大殿里,等到一切都準備就緒,太陽也已經落了山頭,

白宇向眾人揮手,「走吧!」

入口的這段墓道明顯是人工修制的。

周圍都有清澈的石塊堆砌,石縫上居然還刷著紅色的漆,磚塊非常工整,像是古墓中的地道。

而在通道的兩邊,整整齊齊的擺列著的全是大象的骨頭,是那種整頭整頭大象的骨架,很明顯是被外面的人宰殺之後,運過來的。

殉葬坑中安放大象的尸骨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因為象的諧音祥。

而且大象這種體型龐大又非常溫柔的動物,也代表了吉祥和力量?

在古代,許多年前就已經流行在殉葬坑中放大象的骨頭了。

而且這些大象的白骨都特地埋了一半兒,而不是像正常的殉葬坑中全部掩埋。

這說明墓主人不太在乎這些世俗的東西,另外半埋也有升騰飛升之意,這更加證明了這獻王還真是個得道中人。

一路走過來,白宇也數了數這些大象全尸的數量,一共六十四頭。

象牙更是多的數不過來,至于其他的白骨看起來應該像是犬,馬和奴隸的。

「像古滇國這種小國王墓,都弄得這麼大牌面,就為了一個人,數十萬百姓受倒懸之苦,用老百姓的血汗建這麼大規模的墓葬,到頭來那死後升天成仙、保得江山萬年也不過是黃粱一夢,這些東西也留在深山之中與日月同朽。」

胡八一忿忿不平道。

「他女乃女乃的,要我說啊,踫到這種墓室就應該有多少就倒他多少,咱們這叫替天行道!」胖子也在一旁說道。

雪莉楊說︰「我也沒想到獻王墓單是殉葬坑便有這麼大。」

說話間,她已經先行到了坑道的交口處,只听她奇道︰「這些是做什麼用的?」

幾人隨後走到,用狼眼手電筒往那拐彎的地方一照,只見里面並不是坑道,而只是在主坑道石牆上凹進去的一部分,

只有幾米深,散落著幾截長竿,看來是可以連接到一起的。

胖子想伸手拿起來瞧瞧,誰知這些長竿看著雖然完好,一踫之下就爛成稀泥一樣。

由于有地下水路,內部沒有采取密封措施,兩千年前的東西,一觸即爛。

這個在坑道石壁上的凹坑似乎是專門用來放這些長竿的,難道是用來測量水深的?

眾人不得其解,想不出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不過這獻王墓陵區之內有太多奇怪詭異的事物,相比之下,這些物品也算不得什麼了。

白宇揮手,「走吧!」

第180章 山神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