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5章 北巡伊始,太子心境

暮夏時節,應天府依舊炎熱。

頭頂大太陽,百人衛隊從大明皇城出發。

以太子爺朱標為首,前往關陝北巡的隊伍,即刻出發。

武英殿內,老朱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善長啊,這是標兒第一次出遠門,咱總是有些擔心。」

彼時的老朱,還不知道大明太子爺不是直奔關陝,而是要先去大寧巡視關塞。

「皇上,有寧王殿下跟隨,何況還有一百名大寧衛的強悍步卒保護。」

李善長深深作揖,笑道︰「太子殿下定能安然回來。」

有李善長這番話,老朱心中底氣足了不少。

「你啊,總是挑咱喜歡的說!」

朱元璋笑道︰「猛卒起于行伍,宰相起于州郡!標兒前去歷練一番,想必回來後,也能更好地執掌國家!」

「咱老了,眼楮是越來越花!咱在想啊,等標兒回來以後,就把整個國家交給他!」

「咱也去享享清福!去其他兒子的封地轉轉,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嘛,哈哈哈!」

此時的洪武大帝,沒有了帝王威儀,更像個嘮叨的老人。

李善長笑道︰「那皇上肯定要去大寧常住咯!寧王殿下為人至孝,且新奇物件不斷,皇上肯定不會無聊。」

提起朱權,朱元璋不願承認,輕哼一聲︰「咱才不去那逆子的封地!萬一惹禍,還要咱幫忙收拾爛攤子!」

「連他二哥都不放過,倘若咱干了什麼不遂寧王的心意,連咱都要抓起來!」

李善長自然知道,老朱說的不過是氣話。

氣朱樉不堪大用,怒其不爭。

身為皇上的次子,卻落得個聲名狼藉的下場。

「皇上息怒。」

李善長輕聲道︰「若任由秦王殿下肆意妄為,屆時關中百姓民心不再。」

「有心之人,一聲令下,引起民變,我大明得不償失!」

「寧王殿下為天下,而殉私情!此乃天下萬民,朝廷社稷之福也。」

李善長這番話,說的有理有據。

「咱自然不怪老十七!而是想起朱樉便生氣!」

「若他不是咱妹子所生,早就一刀砍了!」

「咱不看僧面看佛面,這才留他在宗人府懺悔!」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顧及父子之情,以及已故的馬皇後,洪武大帝才沒有痛下殺手。

「咱這輩子,唯一對不起百姓的事,便是沒有殺了老二!」

朱元璋說出這句話,心中一陣痛,他認為自己沒有做好君父!

為君者,愧對三秦百姓。

為父者,愧對寧王朱權。

無過之人,遭受秦王朱樉的禍害,導致民不聊生,家破人亡。

有功之人,因秦王朱樉,丟掉了北伐帥位,更會被其他藩王孤立。

「皇上,寧王殿下會體諒您的苦心!」

李善長深深作揖,「您對天下百姓,做的已經夠多了!」

再拜,洪武大帝已經眯著眼,在龍椅上睡著。

——

從應天北上,便會抵達山東境內。

「洪武二十年,山東三府鬧了災荒。」

朱標騎乘馬匹,只覺得大腿兩側酸痛不已。

身為萬金之軀的太子爺,卻依舊堅持。

「當年,若不是十七弟幫忙,恐怕朝廷拿出的四十萬兩銀子,都未必夠用。」

朱權沒有居功,看向一望無盡的田地,笑道︰「夏麥已經收獲,今年也是個豐年!待到秋收,百姓們安居樂業,正是我等所願也!」

農民們正在如火如荼地割麥子,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足客留雞豚。

「給,水!」

頑皮的孩童,面對陌生人有些羞澀,捧著一碗水,來到了朱權面前。

雖然不知道對方是誰,小孩子卻能憑借不能,去親近他認為最安全的人。

「多謝小兄弟。」

朱權正要喝水,身為親兵的陳石,當即勸說道︰「殿下,還是先用銀針檢查一下。」

朱權擺了擺手,一飲而盡,笑道︰「好喝!」

村民看到官差,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大人!且稍等片刻,俺家婆娘去蒸饅頭了,馬上就送過來!」

「是啊!大人!若不是前些年,朝廷賑災,我等都活不下去!」

「我們都是種地的農民,沒有其他本事,只能為國家多中些糧食!」

熱情難卻,朱標更是第一次與百姓們近距離接觸。

身為大明王朝的繼承人,看著百姓們由衷的小臉,大明太子心中泛起一絲驕傲。

「老丈,你們這些年,過得可好?」

太子爺毫無架子,接過農夫遞上來的饅頭就是一口,只覺得軟硬適中,麥香濃郁。

「好!前些年那場災害後,朝廷發放了名為土豆的良種!」

「那玩意好伺候,產量還高!至少啊,俺們山東人,沒再缺過糧食!」

「對對對!我听說是位王爺送來的種子呢!有這等王爺體恤民情,咱大明豈能不強盛!」

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都是些樸實無華的言語。

朱標卻都听到了心里。

「徭役可沉重?」

提起徭役,百姓們默然不語。

「服徭役,是我等應該盡的義務,只要不去關陝之地,去哪里都好!」

「對對對!听俺們村里的人說了,每次去關陝之地,都要留下遺書!」

「那里的王爺,經常虐待民夫,然後說是韃子進犯所為。」

朱標只覺得心頭一痛,沒想到二弟朱樉所作所為,已經到了百姓聞虎色變的程度!

連山東百姓,都知道關陝徭役之危險,更別說西安府的本地人了。

「大人!听說北方戰事頻發,韃子一直不安生!」

一名壯漢抱拳道︰「倘若需要我等匹夫,朝廷盡管下令便是!」

朱標有些動容,中原百姓怕死,卻從來不畏懼死亡!

只要能為國家做出貢獻,匹夫之死,也能重于泰山。

「你們不怕麼?韃子的刀鋒利的很。」

李飛熊調侃道,「尤其是騎乘戰馬,迅如疾風,很容易就能砍掉腦袋。」

農夫們聞言,膽小者瑟瑟發抖。

「怕!但是我們打了,子孫後代便不用再打,不會再受韃子侵擾!」

「對!為了子孫後代,我們也不能慫!」

「大人,您說是不是?當今皇上都不怕,咱們這些平頭百姓更不怕!」

朱標深吸一口氣,起身收下百姓們送的干糧,隨後躬身作揖。

「孤,會讓邊疆安寧,百姓安居樂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