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八章 耿直方孝孺

平安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發揮渾身解數。

依舊不能靠近朱權半步,反倒是被飛石打得狼狽不堪。

瞿能低聲道︰「寧王深藏不露,我等追隨其去大寧,未必不能建立功業!」

盛庸滿臉喜色,跟隨一個藩王,對他們而言至關重要。

守護過門留名青史,備受猜忌滿門抄斬,不過是一牆之隔。

鐵鉉則面帶欣賞,哪怕平安之前三番五次挑釁,寧王都只是給予教訓,而並非問罪。

「此等心胸,乃真正王者。」

鐵鉉之前還因為遠離朝廷而憂愁,如今發現未嘗不是個機會。

「服……服了……」

平安雙手被打的發麻,那飛石也奇怪,每次都能擊中他手腕同一處。

朱權淡然一笑,「別啊,你可是大名鼎鼎的平獅子,怎麼能輕易認輸?」

平安苦笑一聲,「微臣手腕已經難以抬起,還請殿下高抬貴手。」

平安已經用自身探到了第一個消息,寧王身懷不凡武藝!

論單打獨斗,恐怕燕王麾下戰將,無一人能及!

「待我滲入寧王府,再為義兄探取到更多情報。」

平安打定主意,主動認慫。

表面上的囂張跋扈,更像是一眾保護色。

實則卻徐徐圖謀,探查出寧王朱權更多的秘密。

「服了便坐好。」

朱權話音剛落,就听到方孝孺開口。

「平安將軍始終正面對敵,殿下卻以暗器應對,即便是贏了也不光彩!」

此言一出,幾個武將都皺眉不止。

哪怕是鐵鉉也微微搖頭,並不承認方孝孺的觀點。

「這人讀書把腦子讀壞了不成?」

張三豐毫不留情面,方孝孺臉色慍怒,因對方是長者,才沒有反駁。

朱權本不想浪費口舌,本著對方以後要教育允炆允熥。

生怕將兩個佷兒教成不知變通的書呆子。

寧王當即決定,給這位天下讀書人的榜樣上一課。

「黃河渾濁,長江清澈,敢問先生取二者誰之水?」

朱權發問,方孝孺毫不猶豫道;「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方某自然取長江之水!」

朱權點頭道︰「只因渾濁、江河之分?」

方孝孺淡然點頭,並不願意多費口舌。

「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諺雲︰‘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

方孝孺臉色大變,這種深刻的問題,他從沒有深思過。

一心鑽研學問,學習聖人的品德,以後報效朝廷,才是他的一生抱負。

「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朱權笑問道︰「拳頭能制敵,飛石亦能制敵,就因為拘泥于清濁,便放棄使用飛石了?」

「打仗若只知道正面進攻,那是莽夫,枉顧士兵性命!」

「古語有雲,兵不厭詐!只要取得勝利,達到了戰略目標,誰會去關心過程?」

方孝孺被朱權說的啞口無言,他已經在思考更深層次的東西。

以往的他,對于官場上的貪官污吏,可謂是深惡痛絕。

但同時,那些貪官,卻比清官更能夠做事!

皇上下達了不少政令,整治貪官污吏。

但追查過後,卻要讓他們繼續留在官位上做事,直到沒有價值後才問罪。

方孝孺之前還不懂,他現在才清楚,渾濁的黃河水,只要運用得當,也能灌溉出千畝良田。

「為官者,若一味清白,舉世皆醉你獨醒,並不會走的長遠。」

「無論是陰謀詭計,還是正大光明的陽謀,重要的是結果。能否治理好國家,造福于百姓,達到自己的政治訴求,才是一個臣子該考慮的事情。」

「你方孝孺,想成為一個空有名號的讀書種子,還是成為輔佐明君的賢臣?」

朱權接連發文,令方孝孺醍醐灌頂。

他讀書,他做學問,可他在書中學到的東西,當著能夠治國平天下麼?

「方某,想成為輔佐明君的賢臣!還請寧王殿下教我!」

說罷,方孝孺對著朱權躬身行禮!

單憑「黃河長江論」,便讓方孝孺自愧不如。

朱權笑道︰「方先生學識淵博,只是缺少官場上的歷練。」

翻開方孝孺的履歷,其實他一直在讀書做學問。

師父宋濂,還是明初有名的大儒,也是一根筋,經常惹得老朱不快。

若不是有馬皇後和朱標求情,宋濂早就魂歸地府。

可見方孝孺完美的學習了宋濂的「耿直」。

「今日方知,寧王殿下並非依靠太子上位!」

方孝孺一句話,頓時讓朱權尷尬不已。

有些話,你心里知道就好,何必說出來?

其余人打定主意,以後盡量少跟這位「仗義執言」的方先生說話。

「寧王殿下說了那般多的大道理,朝廷下派的任務,何時去解決?」

平安笑道︰「我等可不想剛入寧王府,就被皇上訓斥。」

朱權擺了擺手,來到鐵鉉身前。

後者很是緊張,他的模樣與中原漢人有些不同。

鼻梁高挺,一看便有胡人血統。

「你有色目人的血統?」

鐵鉉楞了一下,承認道︰「誠如殿下所言!微臣雖有異族血統,但忠君愛國之心,從未必任何人少!」

朱權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笑道︰「不必緊張!本王只是覺得,以後在府上飲食,要尊重你的習俗。」

「無論是何種血統,何等膚色,只要你是大明子民,便能夠得到大明的庇護!」

「我更希望大明成為一個開放的國家,而非閉關鎖國,拘泥于形式。」

听聞此言,方孝孺心中大手震撼。

寧王這番話,可是跟皇上對著干!

皇上哪怕開設市舶司,其使用之甚少。

寧王卻鼓勵解開海禁,這不是違逆陛下麼?

鐵鉉卻雙眼放光,身為有志之士,他清楚開放海禁的必要性。

唯有如此,大明的諸多特產,才能夠售賣給夷狄!

如果能夠跟漠北開放互市,雙方也未嘗不會友好往來。

當然,前提是明軍先把那些人打服,他們才會從強盜變成商人。

「寧王殿下,若以後太子能夠听信您的話!我大明定會超越漢唐!」

鐵鉉感慨道︰「以後還請殿下多加關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