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過往套路,照舊和戰士聊聊取暖問題,給他們整理一下衣服,拍拍他們衣服上的雪。
然後再聊聊家鄉人人分田,給戰士說他的家人兄弟姐妹,也會領到他發的棉衣,給他們分析下歷代政策等等。
這一手收買人心的動作,崇禎已經是熟能生巧,隨手拈來的程度。
可以說現在要是把他放三國時代,那劉備也就道行能比他深一點,論作風和動作,收買人心的套路,兩人都非常相近了。
執勤的戰士和趕來參見崇禎的戰士們,都被崇禎感動得不行,等崇禎和陳燁先後走進倉庫後,紅著眼眶,努力盯著四周,不放過一個異常。
崇禎要他們守著倉庫,現在誰要是想打倉庫的主意,就得從他們身上踩過去。
「店主,這個倉庫的燈都能看清,麻煩你開始吧。」
「嗯,那就從棉衣區開始,我看看需求。」
看著大門關緊後,陳燁點頭,前方倉庫區一共設置了幾個顏色信號燈,對應的信號燈為中心區域,是不同大小的物資區。
只是腦海間一動,櫥窗中的物資就開始分類進行疊放,隨時可以按照需求量在面前的區域疊放,陳燁手中一晃,一張表出現。
「老朱,現在宣府一共有四十二萬人,按多備百分之十的預算,那就是四十六萬份物資,宣府軍戶佔了多數吧?」
「店主,現在的宣府已經沒有軍戶了,所作軍戶都已經轉成了民戶。」
對話間,兩人面前的幾個區域,依次開始出現大團大團的陰影,最佔地方的,是一個個箱子裝著的棉衣和化縴毯充棉被。
這種化縴毯充棉被,既保證有了棉花的保暖性,又保證了化縴的便宜和厚實性,可以說物美價廉。
隨著衣物棉被物資的四十二六萬套出站後,佔據了最大的一塊區域,之後出現的,開始是一袋袋煤石。
這些煤石,除了編織袋,大部分煤石都是明朝自己生產粗選的,對于崇禎的成本價來說,一袋煤十塊錢成本都沒有。
再之後,就是生存物資,一袋袋大米,玉米。小麥粉被編織袋裝著,重疊堆放,直接堆放到了兩人面前。
崇禎只是一眨眼,眼前就已經被一個麻袋的玉米粒給擋住了,下意識的後退一步,才看到面前已經成了一堵糧食牆。
「店主,你絕對是故意的!」
「嘿嘿,失手,失手,你站的太靠前了。」
陳燁笑著說道,現在他們兩個只剩後面和左右還可以放東西了,前面的區域已經全部放滿,這次行動也接近了尾聲。
「宣府的情況還算好,道路啥的也修的不錯,我看計劃上,嗯,這里有八個聯合政府軍,那就留八具動力外骨骼,作為偏遠鄉鎮的開路運輸就差不多了。」
「足夠了足夠了,一個村需要的物資也要不了數百石,府運到縣怎麼也夠了,不行再請他們臨時開路。」
崇禎說話的功夫,陳燁已經將裝冬季外骨骼的集裝箱放下,再留下一些執法記錄儀,還有給皇家陸軍留下記賬的紙筆計算器之後,崇禎和陳燁向大門走去。
在大門的右側,緊貼著倉庫區的就是一個大平道路,經過修整和簡單壓實,此時這里已經在皇家陸軍的安排下,遠離倉庫區的一端點亮了簡單夜燈。
說這里是道路,都是高估它了,不過陳燁也不在乎,反正只是用來起飛得,而且還只飛一次。
四周的皇家陸軍已經撤走,或是在更外圍的地方互相監督,背對跑道區域執勤。
陳燁確認了沒人關注這邊後,打著手電走到倉庫區圍欄這邊的道路盡頭,在關閉手電的一瞬間,放出了飛車。
之後的十個小時,就是咱重復的起飛,跳車,然後在倉庫區釋放物資,再從倉庫旁的臨時跑道起飛,陳燁和崇禎一晚上都在重復這一套動作。
從最開始一個小時只能完成三個府,到最後保持著十分鐘一個府的速度,兩人就像不知疲倦的蜜蜂,讓飛車起飛後的音爆聲,從河南響到了海參崴上空。
清晨,隨著天色逐漸透出光亮,時間已經七點多了,各府出門或是進城的百姓,都注意到了城外倉庫區突然多出了許多疊放整齊的物資。
「陳跛子,那些密密麻麻的方塊塊,就是陛下給咱們發的棉衣了?真多啊,我現在總算相信了。」
「誒喲!這連綿得有數里了吧,全大明的棉衣都在這里了吧?俺這輩子都沒看到過這等景象,咱們宣府肯定是最先發的。」
「你們說這麼多東西,是怎麼一晚上出現的?昨晚也沒听到皇家陸軍的號子聲啊?」
城門口,熱鬧的進城必經之道上,百姓商賈們議論著遠處被皇家陸軍給守著的倉庫區。
倉庫區只是簡單的圍欄圍著,這也是崇禎和陳燁要夜晚運送物資的原因,現在隨著天色好起來,百姓看的也越來越清晰,所受的震撼更大。
以大明百姓的見識,連綿數公里,給四十萬人準備的物資,在他們看來,那就是整個大明的物資都在這了一樣。
「你們昨晚听到雷公打鳴沒有?那聲音響的,給我都快嚇醒了。
呼,好冷啊,這陛下的棉衣到底啥時候發啊?馬上十一月十五了吧?再不發可就大雪封山了。」
「我也想起來了啊,昨夜宵禁才結束沒一會吧?就一聲雷聲炸響,把我都嚇醒了。」
「你們能不能有點見識?那是陛下又駕駛什麼飛機來著?駕駛飛機,來送賑災的衣服了。
你們沒看報紙,總听過吧?大明在倭國和高麗得遠征軍,都是用什麼飛機,在天上送過去的。」
這些東西,都是昨晚出現的,根據有點見識的人的解釋,所有人才反應過來,昨晚的雷公打鳴,居然是陛下正在吩咐人進行賑災物資的安放。
不過也有見過飛機的人反駁起來。
「你說的那什麼飛機,俺又不是沒看過飛機什麼樣,拉幾個人都夠嗆,這麼多物資,要拉到什麼時候?」
「對啊,俺記得皇家陸軍來的時候,也是乘坐那什麼卡車來的。
要是那飛機真能運這麼多東西,那群有錢的軍爺會慢騰騰的坐車?」
「慢騰騰?那卡車比馬車快了數倍吧?而且之前可能沒那麼多飛機?」
「俺說你沒見識呢……」
百姓的議論聲中,城內的縣衙,王磊和他的七個隊員一塊,已經起床吃過早飯,王磊正在隊友的調侃下,試穿一件漢服。
「隊長,這古代的房間住著就是舒服哈?那味木材聞著都有一股香味,該不會是檀香吧?」
「誒,老李,咱們住的是這里的府衙後院,這古代的貪污犯可會享受,還真說不定是檀香。」
「你們別吵吵了,看看我這衣服穿對沒有?」
王磊把一群熱鬧些議論的隊員喊住,讓他們幫自己把衣服給整理好。
「隊長,要我說咱們也不用換啊,等下去了空投點,領了裝備又換外骨骼神經貼片裝,沒意義啊。」
「老子樂意。」
被隊友一說,王磊也覺得沒勁了,讓隊友拍了照,將衣服月兌了下來準備換,門外響起了上敲門聲。
「諸位軍爺,知府大人有請。」
所謂的知府,在王磊的理解中,就是後世地級市的市長,行星發動機地下城的字體主管人,所以他還算平等對待,沒有特別的古今優越情節。
「好 ,麻煩回稟知府大人,就說我們馬上過來。」
快速換好衣服後,王磊帶著隊友出門趕到正廳,經過交流,才知道,是知府看他們人多,為了避免麻煩,想給他們派幾個人輔助。
「知府先生,我們的工作和你們安排有所不同,所以你們不用管我們。」
「誒,王將軍,怎麼能說是管呢?這是怕有不長眼的人招惹你們,雖然大明民風純樸,但遇到什麼樣的人怎麼說的清呢?」
知府堅持要給王磊他們身邊安排幾個小吏跟著,名義上說的是可以幫他們掃掃垃圾,實際上還是想監視著他們的動向。
對于這群乘坐直升機過來,手持內閣文書來找他安排住宿的人,他直接歸類為欽差,只想好好的伺候著。
「不用了,我們自己有自己的行動方向,等過我們通過無人機偵查後,你們有哪些地方已經大雪封山過不去的,道路不行的,我們可以幫忙運送物資。
還有,叫我王上尉就好,我還不是將軍那個級別。」
「誒喲!太感謝將軍的幫助了,上尉,您和咱們大明的將軍也沒區別了啊,咱們大明管百多人的已經可以獲得陛下的武將封餃了。」
看著王磊他們開始動身出門,知府還是堅持要安排人跟著,王磊也無所謂,反正他們出去就會上車。
門口等了會,皇家陸軍派來的卡車慢悠悠的燈人群三開,圍了一圈百姓討論著看稀罕的卡車,這玩意可不經常進城。
望著他們的背影,縣丞輕聲開口。
「大人,這群人看著裝不像是皇家陸軍啊,而且他們還不住軍營,陛下難道還想弄第二個皇家陸軍?」
「誰知道呢?昨天在城南我還安排了三個人,那些人你也知道,不過他們的身份很特殊。
那群人雖然都穿著儒生的衣服,但他們身上有一股味道,老爺我一聞,就能聞出他們身上的丘八味來。」
「那幾個書生也是丘八?不會吧!老爺,他們不是也和前陣子那幾個傻舉人一樣,來實習的嗎?怎麼可能是丘八?實習官員不都是經過禮部科舉出來的嗎?」
听著知府的話,大同衛的縣丞瞬間驚訝的問道,同時心中也有了些相信,因為他昨天就感覺到了那群人有些不對勁。
「說是儒生,但你見過走路走成一條線,還全部剪了頭的儒生嗎?
哼。咱們陛下,恐怕所圖不小啊。」
知府說完,看向了縣丞,眼楮中有一絲凌冽的光芒射出。
「我听說,最近從南邊來的金家布莊的掌櫃和你走的很近,這樣可不好。
此次陛下發放棉衣,我收到信,要求我嚴厲打擊一切貪污和小動作,本官這次也進行了詳盡的安排,你最好給我老實一些,別讓我被那群丘八盯上。」
「哎喲!大人您放心吧,小的還是心中有數的,這陛下仁慈愛民,咱們下面的人自然也不能拖後題不是?
對了大人,金記布莊的掌櫃還說最近新上了一些布料,大概能有幾匹蜀錦,如果您能去掌掌眼楮,讓金記在宣府多買些東西運走,五匹是少不了的。」
「多少匹?」
知府一下子深吸一口氣,喉頭微微鼓動起來,這里一匹了可是足足一萬兩,縣丞笑呵呵的伸出五個手指,眼珠子都快咪沒了。
「大人,五匹,而且金記可以保證,配合陛下和您的賑災安排,保證不會讓大人難做。
大人,這陛下確實說了要咱們給每個人都發一套棉服,可沒說不讓咱們購買百姓手中的吧?」
「可是……」
想著昨天通過電報送過來的信息,晚上連夜送過來的電報,是他在六部的鄉黨親戚送過來的。
信息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告訴他,千萬別貪污,貪污就殺頭。
「五匹布本官不需要,你們想賣布,就送到城西的蘇杭錢莊,本官不需要。」
「誒!既然大人不喜歡,那小人也很遺憾了,只能將這五匹布,抵給蘇航錢莊了。」
縣丞點頭之間,和知府的交易已經完成,兩人對視之間,都非常滿意。
另一頭,王磊幾人坐著卡車已經來到了城南的一個院子,大門緊閉,里面幾個儒生裝扮的人,正在將自己的袍子卷起,整齊的做著俯臥撐。
听著門外的喇叭聲後,幾人快速彈起,站直後快速整理衣服,將汗水擦了擦,快速開門上車。
「王上尉,又見面了。」
「胡上尉客氣了啊,咱們昨天才見過。」
王磊笑呵呵的說道,一群人互相打著招呼,卡車在前方一匹快馬的開路下,通過城門洞,最終來到倉庫區。
和城外的百姓不同,無論是皇家學員,還是王磊他們,對于這種程度的物資集結,都不是很震驚,頂多感嘆一句真快。
王磊他們是已經習慣了大物流運輸,流浪地球時代,一架運輸機上千噸的運載量,拉滿這一個倉庫區,也就幾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