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9章︰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

清晨,隨著崇禎走進朝堂,剛才還在互相交流的大堂,氣氛一下子就顯得嚴肅起來。

「陛下,臣有奏報。」

「講。」

崇禎知道茅良吉要講的內容,但大部分臣子還不知道,短短的一刻鐘,茅良吉只是讓戶部的人知道了火龍燒倉的事情。

隨著茅良吉的講述,眾人才發現了事情的嚴重性。

「陛下,臣認為為當徹查此事,火龍燒倉,還是在雨天,為何就能這麼巧?

而且多地糧食送到一地保存,本就不正常,陛下,此事必有蹊蹺。」

李若璉站出來向崇禎稟道,此事昨晚收到詳細信息之後,他就清楚,肯定是人為縱火。

「陛下,臣反對,此事戶部,錦衣衛均已經查驗,所有損失也已經白紙黑字寫的清楚。

且糧倉賬冊也沒有問題,糧倉看守衙役為救火英勇殉難,而隊長卻玩忽職守,在詔獄暴斃還不知道是不是錦衣衛濫用私刑。

現在應該重視的是,該如何應對,常平倉糧食毀于一旦,京師附近糧食分發都會受到影響。」

「對啊陛下,還請陛下即刻下令,漕運增加今年南運糧食,立刻開運,度過此次事變。」

「漕運今年不是淤積堵塞了許多麼?戶部當調撥錢款,盡快清開水路,而不是等著年中。」

下面的各部職員還是繼續吵著,逐漸將話題引到了另一邊。

崇禎知道,這是不讓他大動干戈繼續查下去的意思,糧食燒了就燒了,賬面上至少是平了。

「夠了。

此事朕已經著錦衣衛進行調查,朕只問戶部,為什麼保定府各縣常平倉的糧食。

還有收上來的稅,采買的預備糧,沒有經過戶部審批,就被調到慶縣?」

被崇禎提到的戶部諸官皆是面試難看,尚書,侍郎,員外郎,郎中,紛紛跪倒。

「陛下,今年保定府曾提交過糧食轉運的申請,臣看過,只是常規調運,也提報內閣進行審核了的。」

「陛下,臣記得,卻有此事。

年初保定府就以慶縣去年受災嚴重為由,向保定府各州縣借調糧食,以填滿常平倉,只是沒有說全部調走還是部分調走。

此事交由戶部後,傳給內閣,內閣批復後,您也親自蓋印了的。

近年來各地災害嚴重,常平倉早已入不敷出,所以年初各地填補的份額,就都直接移交給了慶縣。」

李待問和陳演的回答,也算是給這事堵上了最後的一截,流程沒問題,以前為什麼沒糧也有了原因。

崇禎瞬間一陣懊惱,年初各地申請錢糧的奏折多,當時就有賴鴻昌上報,說出了這麼個借調的方法。

崇禎一看,保定府沒申請多少錢糧,反而在自己想辦法解決,于是直接同意了,現在看來,恐怕那家伙從一開始就找好了賣糧的借口。

想到這,崇禎突然想到,各省也基本都有這個操作,那豈不是說其他省糧倉也空了?

不過也不會,至少官員的糧餉他們是留好的,只是儲備的糧肯定倒賣的差不多了。

慶縣特殊在他是在直隸,有糧商作祟,剛好又下去查賬,只能開火。

想到這,崇禎就沒了在朝堂上繼續擺著來的心情,說再多也無益。

既然好好說沒用,那就打蒼蠅好了。

「朕已經有了具體情報。

直隸各糧商和保定府知府,慶縣知縣等人合作,吃下了各糧倉的糧食,轉運自家。

然後上演了這出火龍燒倉的把戲,這樣,只要後續直隸還需要糧食,就必須找他們買。」

「陛下,臣人為不可能,數十萬石糧食,就算讓他們存放,他們也沒地方存放啊。

至于保定知府有沒有監守自盜,也要調查才是。」

「陛下,糧倉失火,卻為意外。

糧倉確實有人監守自盜,賣糧給糧商,可是一個慶縣匯聚了數十萬石糧食,光是運都要數千人運一月才能運完,怎麼可能被糧商全部買完?

臣認為還是盡快想辦法安撫糧商,購買他們手中多于的存糧才是。」

李待問的反應和茅良吉完全就是兩個極端,崇禎看著也不能分清李待問是不是裝的,作為戶部尚書,難道真不知道這些彎彎繞?

不過崇禎听出了茅良吉的意思,這還是在想讓大明兜底糧商手中的糧食得意思。

這群人,左手將糧食買進,後手想將糧食再加價賣出,等于知府們空手套白狼賺了糧價,糧商們賺了差價。

「買?戶部有錢嗎?還是說你們要朕挪用運送錦州的糧餉?」

「陛下聖明啊!請催促洪總督盡快決戰,將糧餉重新運回,緩解京師糧食供應不足。」

「陛下不可!朝堂之上不了解軍情,怎可隨意催促。」

崇禎本來隨口問的一句,沒想到茅良吉就真的附和上了,更讓崇禎沒想到的是。

反對催促戰局的,居然是陳新甲!

崇禎有種做夢一樣的感覺,陳新甲這貨,是吃錯藥了?還是和自己一樣,有了店主特訓?

「好得很,好得很啊!

茅良吉,你家最近新買的宅子,你老家新買的田,都不便宜吧。

糧倉遺骸只有萬石,你卻報了賬本上的二十萬石。

慶縣從年初就只到了當年的糧餉份額,其他州縣的糧食都被運到哪了?

保定府是這樣,河間府,真定府,大名府因為離京師遠,所以情況還要更加惡劣。

連燒都不用燒,直接搬走做賑災用,你當朕都不知道嗎?你們戶部是當朕不知道嗎!!!」

李待問瞬間睜大眼楮,不敢置信的看向崇禎,他不明白,崇禎是哪來的消息渠道能夠了解的這麼清楚。

就連他也只是通過各地運轉,猜的到一些情況,可崇禎了解得這麼細致,連茅良吉收受賄賂干了什麼都清楚,這就恐怖了。

茅良吉听著崇禎的咆孝,身子慢慢變軟,有些不知道是哪里出的問題,崇禎怎麼這些都知道了。

「陛下,臣冤枉啊!這是錦衣衛在慶縣向臣收受賄賂不成,誣告臣啊!」

茅良吉 然想到了,錦衣衛!

他們這群人在做事的時候,都忘了錦衣衛已經被洗了幾遍了,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錦衣衛被洗了幾遍了。

各家安插在錦衣衛小旗以上的人員,都被監听著,然後一個個定點拔除,以免浪費寶貴的監听人力。

這也是為什麼監听房規模不大,卻能听得過來那麼多人的原因。

要養的魚,就養著,要調走的,就直接調走取消監听,要宰的,李若璉收到王承恩的通報就會直接帶走。

現在的錦衣衛,拿著崇禎的錢,有了半成品的皇家學員在里面打雞血,還要進行訓練,每天過的非常充實。

糧餉充足,又有專業人員洗腦,自然辦事能力恢復了錦衣衛該有的樣子,甚至更強。

朝中御史們听到這,趕緊附和。

茅良吉有沒有收賄賂先不管,廠衛不能囂張,這是原則性的問題。

「還請陛下明鑒,茅侍郎本就是一名恪盡職守之人,怎麼可能收受賄賂?

臣彈劾李若璉,誣告忠良,濫用職權,陛下,廠衛過甚實在不是明君之舉,還請陛下重懲廠衛。」

「陛下,臣彈劾錦衣衛流連妓館,不事訓練,李若璉管教不嚴,錦衣衛在外敗壞皇家名聲。」

崇禎在上面輕輕搖頭,這些人啊,自己是個什麼樣自己不知道嗎?

李若璉听到有人彈劾他,看了眼崇禎,見崇禎抹了抹脖子,直接站了出來,剩下準備彈劾他的人見狀都停下來。

「陛下,臣彈劾御史何應升,天啟年間,族中田產572畝,今年初,田產4255畝。

兵部職方郎中洪亮,天啟年間,族中田產774畝,今年初。田產3427畝,小妾八人,全家移送江南。

兩位彈劾我的大人,請解釋一下,以你們的俸祿,以及你們族人的身份,是怎麼有這數千畝田產的。

這十多年,你們又交了多少賦稅???」

洪亮和何應升同時一陣懵逼。

「陛下,冤枉啊!那是族中產業,不是臣的啊!臣連個地契都沒有!

還請陛下做主!臣絕對沒有收受賄賂。」

「陛下為臣做主啊,錦衣衛如此誣陷,陛下怎可讓其」

「既然兩位愛卿這麼說,那朕問一句啊,你們族中的田產,交了多少稅額,戶部收到了多少?」

听到崇禎這句不平不澹的話,下面眾位大臣終于面色都變了,就連範復粹都驚訝的看著崇禎。

「錦衣衛,徹查兩位愛卿族中田產稅額記錄,如有虧空,全族抄家罰款。

其他責罰就算了,朕還是很賢明的。」

「陛下!」

「都給朕閉嘴!」

看有人準備反對,崇禎直接歷喝一聲,讓下面的人都不敢說話了。

這時候他們都恨透了那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

「把茅良吉抓下去,好好審問。

洪亮,還有何應生,下朝後自己回鄉,等著錦衣衛帶隊徹查。

朕在這里說一遍,錦衣衛,是大明的監察機構。

朕覺得你們就是皮太松了,該緊一緊了,否則都忘了自己做官該怎麼為百姓謀事了。

若是有人有意見,可以辭官,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你們看朕找不找得出一百個站在朝堂上的酒囊飯袋!」

听著崇禎的話,下面的文臣只感覺一陣的氣血上涌,可是卻沒辦法去反駁,崇禎這炮開的他們不僅不敢還嘴,還得老實受著。

要是幾個月前,他們估計下朝就想辦法把崇禎做了,可是現在不可能了,內宮沒人,錦衣衛指揮不動,京師各軍都穩著。

這天。變了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