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四一章 調查

時間到了六月二十九日,星期一。

一早上班,杜守義就接到了荀醫生的電話。電話那頭,荀醫生的語氣听著很激動。

「守義,我們院長剛和我說,611項目攻關小組成立了,還是作為向國慶獻禮的重大項目」

荀醫生巴拉巴拉說了好多,但杜守義覺得該做得都差不離了,他對這個項目忽然沒了興趣。如果有可能,他現在就想抽身出來,安安靜靜地做個電工,好好寫他的字。

上午十點。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回力’牌運動鞋X10。」

杜守義看著空間笑了一下,‘他們爹媽又不缺錢,你這是何必呢?’

說歸說,他中午回去送飯時還是給每個孩子發了一雙鞋。七個大孩子,連著小偉、棒梗和解曠,正好十雙。

今天的鞋沒有大勇的份,杜守義離廠後,醫務室、小診所這一攤就暫時交給他盯著,他這個暑假可沒功夫‘玩’了。

鞋不稀奇,可杜守義拿去的褡褳火燒把孩子們吃美了,看著鐘躍民、張海洋的那副吃相他也有些奇怪了。

「有那麼好吃嗎?我來一個嘗嘗。」

「姐夫,我饞這個好長日子了,今兒可算吃著了。」

和去年不同,今年建國他們幾個的伙食要好了很多,頓頓換著花樣,還能見到不少肉。

杜守義的錢有了清白‘來路’,他現在敢花錢了。

‘字能賣大錢!’這時候反正也沒稅務查賬,隨他怎麼‘吹’了。

帳沒人查,可‘人’卻有人在查。因為涉及敏感技術,對杜守義的秘密調查一個多禮拜前就展開了。

一開始一切都還正常,一個十三歲喪父的少年,靠著廠里的撫恤金完成了初中學業,然後頂替父親進廠成為了一名電工。履歷可謂清清白白,半張紙就能寫明白了。但是他的電子學知識是從哪里來的呢?

隨著調查深入,疑點漸漸顯露了出來。首先進入調查人員視線的是他家里的寵物,這也太多點了吧?

隨後,醫學、象棋、武術、繪畫、書法這些別人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習的東西,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小伙子全都掌握,而且頗有成績。這已經遠遠超出調查員們的理解能力了。

因為牽涉到寧家和部隊大院子弟,杜守義的情況被迅速整理成了書面材料向上進行匯報。

只等了一天,批復下達了︰停止調查,所有參與人員上交封存調查筆記和材料,不得再過問。

資深些的調查員已經多少猜到了點︰隱士。一個從未被承認,也未被否認過的小群體。他們大多在深山,但也有些在紅塵

幾乎同一時間,杜守義收到了二百碗太平燕的簽到獎勵,而他還一直懵懵懂懂,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因為背景‘超級清白’,杜守義在接到荀醫生電話的下午就收到了集合通知。明天他要到電子元件廠報到,參加611除顫儀的研制開發工作。

杜守義在簽收文件時問通訊員道︰「人民醫院的大夫明天去嗎?」

「我們有紀律,不能說。」

「哦,對不起,我自己打電話問吧。」

‘除顫儀’的整體工作其實分兩部分︰一是研制,二是心肺復蘇的培訓。

圖紙都差不多畫成‘實物’還原圖了,研制過程他參不參與問題都不大,他重視的是第二部分工作。

當天晚上,杜守義和小北總算找到了單獨相處的時間,兩個人聊起了天。

「要不明天中午我來給孩子們送飯吧?」

「不用。」杜守義一面給‘二哈’喂芒果一面說道︰「我和廳里主管領導都解釋過了,不能一直在項目組待著。廠里不能長時間離人,美協那兒也有不少學習任務呢。」

杜守義現在美協、廠里、開發組三頭跑,這反而讓他好‘混’了,要是哪兒不想久留,兜里請假借口一大把。

不過,今年的棋賽又被他自己給毀了,上個賽日面對的是‘強隊’,而他的缺席讓冶金隊提前被淘汰了,杜守義都覺得沒臉面對隊友們了

一夜無話,時間來到了六月三十日,禮拜二。

上午,杜守義來到電子元器件廠報到。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後,611項目就正式啟動了。會後,杜守義拉著荀醫生把衛生部領導截住了。

看到被遞到手上的一本薄薄小冊子,領導先是贊嘆了一聲,「字真漂亮!」

隨後他笑了,道︰「《心肺復蘇指南》?  ,口氣不小。」但當他一頁頁翻看下去後,表情漸漸嚴肅起來

心髒驟停四到六分鐘後會對腦部和各器官造成不可逆傷害。不管有沒有除顫儀,都必須立刻進行心肺復蘇,早一秒就會多了一份生還的希望。

那麼,後世中小學都在教的心肺復蘇是何時出現的呢?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出現第一個成功桉例,這里是指有記載的。

六六年,第一份現代醫學意義上的《心肺復蘇指南》正式推出

以上說的是前世。‘情滿世界’的醫學史從這里開始出現偏差了。它對‘心肺復蘇’是這樣記載的︰

‘在種花,一千八百年前張仲景在《金貴要略》中提出了用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挽救溺水者,其描述的清晰準確,已經具有了高度的醫學價值。

在一九六+四年,中國醫師杜守義根據《金貴要略》中的描述,結合他祖傳的醫術,經過實踐整理以後,編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具有現代醫學意義上的《心肺復蘇指南》。憑借這份指南,任何人都可以在三十分鐘內學會心肺復蘇’

彼時國內外消息並不流通。種花編寫《指南》的工作比燈塔國早了整整兩年;而推廣普及,早了八年。當七二年,燈塔國第一個大型CPR培訓項目啟動時,心肺復蘇早已深入到種花的城市鄉村,是中國醫生、護士的必學科目了

整個下午杜守義都和專家們討論著‘指南’,直到八點多才回的家。

他嚴重低估了衛生部門對這份‘指南’的熱情。在鄉村嚴重缺醫少藥的今天,簡單易學、徒手就可實施的醫術是件‘大寶貝’。

剛進四合院,大勇忙過來接過他的包。

「師父,您回來了?」

「你這是沒回家?」

「回去過,看家里沒事我又回來了。」

李奎勇上個月掙了四十多,這個月還沒到月底,已經超過六十了。

這是什麼概念呢?掙六十多,李奎勇在胡同里能排前十名。可他才初二啊?毛還沒長齊呢!大勇他媽現在都不敢隨便串門了,就怕一不小心說漏了嘴

不過李奎勇這錢掙得有點‘作弊’。人家木匠要考慮成本,到他這兒則完全不用。

師父早把上好的木料、白膠、油漆堆那兒了,隨便用。這樣大勇每賣一件家具,所有的錢都是自己利潤。

李奎勇想還師父的材料錢,但杜守義沒要,這點小錢還不夠他半個月的夜宵錢。

杜守義還讓大勇賣得比同行略貴一點,同行賣二十,他就賣三十。但每件家具制作精細,連內檔、層板背面這些看不到的犄角旮旯都被打磨的光滑干淨,絕不留一點毛糙地方,走高端精品化的路線。

家具要是利潤低了就要增加產量,這樣要擠佔大勇寶貴的學習時間,劃不來。杜守義情願他每天少干一點,有時間了多看看書。

因為市場定位的錯開,讓大勇在木匠圈里卻十分受歡迎。這麼小的年紀,出了個好點子不說,還不和大家低價競爭搶飯碗。無形中反而拉抬了行市,讓大家都能多賺一點。這樣上道的好伙計上哪兒去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