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73,干脆利索的王越

總之,一句話,中國牛逼。

陳元有系統在手,心中穩得一批。

「既然老王爺有要求,臣定然遵從,絕無二話。」

陳元直接來了個高風亮節。

這是在為漢靈帝解憂。

實際上,今天這個事嚴格來說是漢靈帝失言了。

本來他答應了陳元,可是現在又生出這樣的波折。

漢靈帝心中是有些不高興的。

但是他又奈何不了老清河王。

畢竟這老王爺不僅輩分高,而且修為也高,脾氣還硬,不是一個好熱的。

即便是漢靈帝也要讓他三分。

當然如果漢靈帝真要較真,清河王也不敢不從就是了。

只是,荊州還沒有重要到漢靈帝需要跟老王爺較真的地步。

于是,便有了今天這一幕。

看到陳元識趣,漢靈帝不由的點點頭︰「子初甚佳,阿父就由你帶領子初去鑒天台吧。」

阿父就是張讓了。

漢靈帝稱張讓為阿父,趙忠為阿母。

有一說一,陳元听到漢靈帝喊張讓阿父的時候,心中不禁一抖。

被惡心到了啊。

堂堂一個天子,喊一個太監為阿父,這委實太過荒唐。

但是呢,放在漢靈帝身上又不顯荒唐。

這位天子,是個聰慧的人,但也是一個荒唐的人。

這不矛盾。

人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生物,更何況天子了。

天子是這世界上最矛盾的生物。

余一人的位置不好做,天生的孤獨會讓人變態的。

張讓躬身領命,然後對陳元道︰「陳別駕,隨老奴來吧。」

陳元叩拜天子,然後跟張讓走去。

鑒天台就在洛陽皇宮之內。

皇宮有南北兩宮,南宮的北門與北宮的南門兩闕相對,兩宮遙相望,雙闕千余尺。

木蘭為棼撩,文杏為梁柱;金鋪玉戶,華榱璧王當,凋楹玉碥,重軒鏤檻,清瑣丹墀,左城右平;黃金為壁帶,間以和氏珍玉,風至其聲玲瓏然也。

兼之布有種種陣法,堪為天人之居所。

這鑒天台就在北宮的北面,背靠邙山。

至于為什麼背靠邙山,原因非常簡單,要鎮壓邙山莽莽陰氣和亡魂。

因為邙山是帝陵所在,本朝天子就由五位葬于邙山了。

張讓領著陳元過復道,出谷門,便來到了鑒天台所在了。

鑒天台名義上在皇宮之內,實際上已經出了皇宮了,基本上就是靠著邙山了。

說實話,這一路行來,陳元再一次體會到了漢朝建築的雄偉壯麗。

尤其是朱雀門闕,由于皇帝出人多經朱雀門,故此門最為尊貴,建築也格外巍峨壯觀,遠在四十五里外的偃師遙望朱雀門闕,其上宛然與天相接,堪稱洛陽之奇觀。

陳元經過朱雀門闕的時候,就被這個高大的建築給震驚了一下。

你能想象這高大近乎百丈的門闕嗎?

百丈可是三百多米啊。

這個高度就算是放在後世的地球,那也不多見啊。

不愧是高能世界,就陳元記得,原本歷史上的朱雀門闕只有十幾丈高。

這個高度也了不得了,十幾丈那也是四五十米高了。

張讓帶著陳元出了谷門,抬首一指不遠處的一處雄偉的建築道︰「那便是鑒天台所在了。」

陳元抬頭望去。

好家伙,不愧是鑒天台。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鑒天台的建築形狀非常的獨特。

是一個五角星的形狀?

跟後世的五角大樓非常像。

當然,陳元知道這來自于那里。

來自于一句話,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積于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

鑒天台建成五角星狀,充分顯露出一種霸氣。

宰割陰陽,鎮壓萬方的霸氣。

大漢便是五星集聚之國。

所謂法致天下,就是天下皆以大漢之法度為法度。

說明白點,就是全天下都要推行大漢標準。

這個標準是從內到外的標準。

凸顯出一個霸氣。

大漢烈烈雄風,澆灌了漢民族千年雄武之根基。

鑒天台門前早就有人等著了,看到張讓帶著人過來,便上前迎了過來。

這等待之人並不像朝廷上的其他官員一樣,對張讓卑躬屈膝,而是神色平靜。

顯然,鑒天台的超然地位給予了這些人超人一等的底氣。

張讓也沒有擺他那個十常侍和天子阿父的譜。

因為擺也是白擺,在鑒天台這里根本沒用。

迎接他們的人是一個身穿刻有星紋衣袍的男子。

這男子大約就是弱冠模樣,氣度儼然,身形矯健,虎步生風,身背鐵劍,面容沉靜。

只見此人來到近前,對張讓拱手一禮︰「張常侍,這位便是陳元陳別駕嗎?」

說著,此人看向了陳元。

張讓連忙回禮︰「原來是史劍師,老夫有禮了,這便是要闖五關的陳別駕。」

說著,張讓看在以往陳元給錢的份上介紹了一下︰「陳別駕,這位便是鑒天台副台主的弟子史阿史劍師。」

陳元聞言頓時了然。

原來此人就是史阿啊。

史阿這個人還是有點名氣的。

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于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

這里的余便是曹丕。

說白了史阿這家伙是曹丕的劍術老師。

能夠被曹丕當做劍術老師,可見史阿的劍術之高明。

事實上史阿的確是劍術不凡,他跟隨王越學劍,如今已有三品修為,稱得上是一位高手了。

史阿雙目如電看向陳元,一股鋒銳刺激的陳元的皮膚幾乎都要起小疙瘩。

好在陳元今非昔比,修為也不弱了。

稍稍一觀想元始素書中記載的三寶玉如意法相,就把這股鋒銳擋在了外面。

史阿這一招有個名目,喚作目擊。

練劍之人求鋒銳,時間長了便有雙目如電。

尋常人被他們看一眼,都感覺好像有劍像自己刺來。

尤其是史阿這種劍術已經入神入魂的強者,更是強大。

通過這一幕,陳元就知道鑒天台看來是真的不太歡迎自己啊。

就是不知道這是史阿自己的意思還是王越的意思,亦或是鑒天台的意思了。

看到陳元波瀾不驚的就化解了自己的目擊,史阿把陳元在心中的評價提高了。

這陳元有點東西。

鑒天台確實是不歡迎陳元的。

因為陳元的到來不僅增添了他們的麻煩,更讓他們心中不忿。

鑒天台的五關自從建立之日起,就沒有幾人能夠闖過。

這五關不僅是外人進鑒天台要闖,在其中的官吏也可以去闖。

而且依據闖關的程度來劃分級別高低。

一關沒過的就是鑒天台最底層的人員,沒有稱號。

過一關,便是一關鑒天使。

兩關便是兩關鑒天使。

以此類推。

闖過一關便能夠提升一個級別的官位和職位,而官位和職位又代表著鑒天台的種種福利和權利。

如今的鑒天台中,除去老王爺和幾位副台主之外,級別最高的也不過是三關。

史阿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四關和五關級別,沒有人。

陳元澹澹的看向史阿︰「原來是史劍師,這便是鑒天台的待客之道嗎?」

陳元可不是那種吃虧的主,當下就反擊了回去。

史阿听了陳元的話,也不動怒,語含鋒銳的道︰「如果連我的一擊目擊都接不下,也就沒必要闖關了。」

不愧是練劍的,這話正是冷硬。

看到氣氛有點不對,張讓連忙站出來打圓場,他也不得不打圓場。

因為他要全程陪同陳元的,如果陳元因為這個連鑒天台的門都進不去,天子定然會不高興的。

所以,張讓連忙道︰「史劍師,我們不要耽擱了,快點入門讓陳別駕闖關吧,天子可是一直在關注這事呢。」

听到張讓的話,史阿沒有再多言了。

雖然鑒天台地位超然,可是再超然也是天子的臣子,絕不可能對天子不敬。

即便是台主老清河王,也不敢明著反對天子,只能以老祖宗的規矩說話。

不然,漢靈帝分分鐘可以剝奪他的台主之位。

在洛陽城中,有龍氣庇佑的漢靈帝,實力超凡月兌俗。

即便是一品強者面對大漢龍氣,那也是白給。

這麼說吧,漢靈帝在洛陽可以發揮一品頂尖的實力,而且還能免疫種種神魂類的攻擊。

如果沒有這個能耐,那些輪回者說不定在就把天子給奪舍了。

別以為他們辦不到。

而且也不難,奪舍幾個太監,一旦有機會接觸天子,馬上就可以奪舍。

但是你看可有被奪舍的天子?

原因便在于此,只要他們的神魂暴露在外,龍氣便可瞬間將他們的神魂碾壓成灰,徹底灰灰了去。

史阿當下便道︰「既是天子安排,那便隨我來吧。」

說著,史阿轉身便進了鑒天台大門。

張讓和陳元也沒在說話。

沒什麼好說的,要是跟這史阿再計較,非要打一架不可。

可是在這洛陽城中,無法動用神魂之力,陳元可不覺得自己是斗戰強者的對手。

當然,陳元並非沒有自保之力。

神魂不能行之于外,但是可行之于內啊。

陳元身上可是藏著熹平石經和博望行旅圖的。

催動一下這兩件魂寶還是可以的。

只不過不能持久便是了,因為在洛陽使用魂寶,會遠超一般十倍的損耗神魂之力。

進入鑒天台,跟隨史阿來到了鑒天台的大堂之中。

進的大堂,正有一人等待他們。

陳元抬頭一看,不是旁人正是王越。

看到是王越,陳元率先行禮︰「元見過王台主,長沙相救之恩,元感激不盡。」

說著,陳元便要對王越行一個大禮。

王越一抬手,一股無形的勁氣便托住了陳元。

「別駕不必多禮,此乃越之本分。」

感受到這股勁力的雄渾,陳元知道自己是拜不下去了。

索性陳元也就不拜了,拱拱手道︰「不管如何,台主終歸是救了我跟主公一命,日後荊州必有厚報。」

听到陳元這麼說,張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沒想到,這王越竟然對劉備還有救命之恩。

看來以後對這王越要小心對待了。

史阿也沒想到自己師傅居然對陳元有救命之恩。

王越澹然的擺擺手︰「不必說什麼厚報不厚報,不過是順手而為罷了。」

看到陳元還要在說什麼,王越直接道︰「其他的不必再說了,別駕這一次是來闖關的,我們這就開始吧。」

「別駕對于闖關的內容可知曉?」

陳元看到王越確實沒有想讓報恩的想法,索性也不再多說了,心中記下便是,總有後報。

陳元搖搖頭︰「我只知道是仁義禮智信五關,具體內容尚不清楚。」

王越道︰「這五關名為仁義禮智信,便是儒家五常,實際上是五道幻境,而要過關也很簡單,只要能從五道幻境之中月兌離出來便算是過關了。」

看到王越說的如此簡單,史阿那邊忍不住暗暗的呲牙。

說得簡單,五道幻境。

看上去也不難。

實際上非常難。

這五道幻境考驗的不是修為,也不是神魂,而且是一個人的心性。

因為一旦進入幻境,便會忘卻現在所有的一切,獲得一個新的身份,其中會有種種危機。

就是在危機關頭,看一個人的行為和表現。

陳元這邊一听,五道幻境啊?

應該不難吧。

陳元拱拱手︰「敢問台主,可有什麼忌諱嗎?」

王越直接說了一句︰「進入環境,百無禁忌,隨心即可。」

說完,王越也不再嗦,直接帶著王越前往五道關卡的所在之地。

這五道關卡設在了五角星的五個角上。

每一個角代表一個,仁義禮智信。

每一個角上有一個宮殿,正好是五宮。

仁義禮智信五宮。

王越先帶陳元來到的便是仁宮。

金木水火土,對應仁義禮智信。

仁對土。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為仁。

所以,這仁宮又為土宮。

王越行事干淨利索,沒有多說,直接啟動了土宮之中的仁道幻境。

這幻境立于一方石台之上,啟動幻境之後,石台之上便開始有黃氣氤氳。

「別駕,請吧。」

看人家王越這麼干脆利索,陳元也不含湖了。

直接踏步走入了黃氣之中。

仁道關開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