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兩個老家伙這是要拉皮條啊。

他們也不去打听打听,自己那個師妹是那麼好相與的人嗎?

這人家還沒進門,你這邊就想著納妾了?

讓人家怎麼想?

一想到蔡文姬幽怨的看著自己,陳元就忍不住頭皮發麻。

萬一不讓我上床怎麼辦?

陳元連忙說話,要把這個話題給岔開。

陳元看向呂布︰「奉先兄,不知可有興趣隨我一同去荊州,以你的實力,保舉你做一個校尉那是不成問題的。」

在這個時代,校尉已經不低了,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這麼說吧,校尉差不多跟太守的官職差不多了。

你說高不高吧。

陳元說保舉呂布做校尉,這已經是非常給呂布面子了。

一般人能做個屯長軍侯啥的,那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呂布听到陳元要保舉自己做校尉,忍不住眼楮一亮︰「此言當真?」

陳元點點頭︰「君子一言,千金不換,自然是真的,以奉先的才能,做一個校尉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嗎!」

呂布听到陳元如此奉承自己,忍不住心中高興。

這個時候的呂布雖然武力已經無比強橫,但還是年輕,還不是後來的那漢末群雄之一的呂溫侯。

對于做官自然是極有興趣的。

呂家莊雖然在五原郡內也算得上頗有實力,但是呂家畢竟不是什麼大家族,更談不上什麼豪強世家了。

所以,也不是沒有縣中和郡中的官員貪圖呂布武力,邀請呂布出任郡中官職。

但是都是一些微末小官,這讓呂布怎麼能甘心。

因此,呂布到現在都還沒有出仕。

不過按照歷史軌跡,他應該也快出仕了,是個小官,而後等到丁原來並州之後,他就被丁原提拔為了主簿。

呂布听到陳元這麼說,心中高興,點點頭︰「既然如此,某家就隨你去荊州吧。」

看到呂布答應了,陳元心中說不高興那是假的。

開玩笑,這可是呂布啊。

明面上的天下武力第一,誰堪匹敵啊。

別看今天他跟趙雲只是打成了平手,但是陳元覺得,這家伙絕對還有隱藏的實力沒有爆發出來。

一旦呂布爆發真正的實力,一品之中能夠打得過他的恐怕沒有,就算是那些所謂的輪回境的修行者估計也是白費。

有了呂布的加入,劉備集團就有了三個一品強者。

不對,應該是五個啊。

李彥和童淵也是啊。

當然這兩個老家伙肯定不會為劉備效力就是了。

能培養一些弟子就不錯了。

畢竟現在他們的心思都在破禁超月兌上面了。

對了,陳元突然想起來了。

既然來了並州,何不把張遼給拐走啊。

這可是張遼啊,五子良將之首,妥妥的將帥之才。

這個時候的張遼已經十五六歲了,實力應該也有二品了吧。

現在的張遼好像擔任的是雁門郡的郡吏。

陳元固然可以直接征闢他到鎮南將軍府任職。

可是這麼一個大才,直接征闢就有點草率,還是親自去請一下吧。

都是並州人,而且都在邊境殺過胡人,說不定呂布現在就認識張遼了呢。

陳元對呂布道︰「奉先,我問你打听一個人。」

呂布此時心情正好,大手一揮︰「子初盡管問,布定當知無不言。」

陳元直接問到︰「你可認識一個張遼張文遠的人,此人乃是雁門郡人。」

「咦,子初你竟然知道文遠?」

陳元心中一喜,看來有門。

「看樣子,奉先你是認識文遠了?」

呂布點點頭︰「文遠這小子雖然現在修為低了點,但是資質還行,日後跨入一品應該不是問題,我倒是跟他一起砍過幾次胡人,這小子天生就冷靜,是一個統兵的好材料。」

「怎麼,子初這是看上文遠了?」

陳元道︰「當然,我當年游歷天下的時候,游歷到雁門郡內的時候就听聞張文遠的名聲,現如今看來,文遠是愈發厲害了,此等人才我必為主公請之。」

呂布想了想︰「文遠這小子主意正,你想要招攬他,估計不會太容易,我勸你還是做好失敗的準備吧。」

陳元看了呂布一眼,他沒想到呂布竟然還有這個眼力。

不過,陳元心中有一些把握能把張遼給招攬過來。

忽悠就完了。

「奉先勿慮,元自有把握。」

看到陳元如此自信,呂布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當下,就由呂布和趙雲護著陳元直奔雁門馬邑而去。

馬邑這個地方,最為出名的事情便是西漢的馬邑之謀了。

漢元光二年六月,武帝听從大臣王恢建議,讓馬邑人聶壹與匈奴交,誘引匈奴進攻馬邑。

匈奴軍臣單于貪馬邑財物,以十萬騎入武州塞。

武帝以韓安國為護軍將軍,李廣、公孫賀、王恢、李息等為將軍,率三十余萬大軍分別埋伏于馬邑附近和代。

軍臣單于進軍至距馬邑百余里處時,發現牲畜遍野而無人放牧,頓生疑心,旋俘獲漢巡邊之雁門尉史,得知漢在馬邑附近埋伏重兵,遂引兵撒退。

漢兵追之不及,罷兵。

將軍王恢以聞匈奴兵多不敢出擊而被誅。

此後匈奴絕和親,然關市尚未斷絕。

馬邑之謀的失敗雖然使得漢匈和親結束,但是卻拉開了漢匈大規模戰爭的序幕。

也因此,衛青和霍去病這對帝國雙璧才先後閃耀在大漢的舞台之上,最終就是封狼居胥,把匈奴的脊梁打斷,至此匈奴再不是大漢的對手了。

馬邑之謀中的那個聶壹就是張遼的先祖,為了避怨而改為張姓。

因此,張遼所在的張家在馬邑也算得上是一個小豪強了,而馬邑之地更加靠近草原,此時的鮮卑族已經強盛了起來,經常地擄掠大漢邊地。

張遼自小便是在戰亂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

在這個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張遼,勇武果烈,經常身先士卒率領郡兵和族人擊殺鮮卑人,而且張遼在果敢之余,也不缺少智謀,稱得上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帥才了。

當然,現在的張遼還年輕,但是名將的苗頭已經開始突顯。

當陳元在呂布和趙雲的護衛下來到馬邑的時候,他們便看到了一場戰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