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九章、選擇

昨天晚上和萬斯的聊天讓艾格沮喪了很久,他終于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喪尸游戲和電影,里面的人物都在拼命的四處逃竄和搜刮物資,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建立據點。

建立據點,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糧食問題。

隨著產業鏈崩潰而無法運轉的現代農業肯定是靠不住了。但是想要恢復傳統種植,竟然也是異常艱難。

今天的土豆點醒了艾格,種子公司無論如何管控植物的種子,但是他們沒有辦法管控根睫植物。

土豆就是最好的根睫植物,它產量高,易留種,耐儲存,高澱粉,簡直就是天賜的食物。

見到土豆後,艾格對其他零零散散的小玩意失去了興趣,他跑到後廚里轉了一圈,結果後廚也只有這一袋存貨。

一袋就夠了,大不了現在忍忍嘴。

說干就干的艾格抄走兩把廚刀和菜板後,帶著兩女直撲家庭庭院店,大家一起動手把所有花盆里的植物都拔掉,小心翼翼地把裝著泥土的花盆裝上車,這可是要有大用的。

忙了一會,太陽升起來了,曬的人身上暖暖的。三人搬了完包括殺蟲劑、小鏟子等各種東西後,很沒形象的一字排開坐在地上休息。

「咦,吃飯了。」喬安娜看到鐘樓上展開了一面紅色的旗幟,這是召集外出的人趕快回教堂的信號。

艾格看了一眼從某個感染者那繼承的手表,這才9︰30,還沒到吃飯時間。

「走,回去了。」艾格站起來後,忍著低血糖導致的眩暈,三人上車後很快就回到了教堂。

「艾格,洛克神父叫你回來後馬上去莉莉房間。」院子里正在打水的艾薇拉對著艾格大聲喊道。

艾格轉身對著喬安娜兩人點了點頭,然後三步並作兩步朝著莉莉房間走去。

艾格一邊走一邊在猜測到底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最壞的情況無外乎是萬斯他們去伐木場出事了,或者是附近出現了大群的感染者潮。

想到這里,艾格後知後覺的發現,今天出門忘記帶槍了,兩把槍都還在被窩里。

走到一半的艾格又轉了一個彎,他快速走到被窩前,伸手從被窩里掏出兩把槍佩戴在身上,這才又急匆匆的趕到莉莉房間。

「出什麼事了?」艾格見到莉莉房間里,只有洛克神父和莉莉兩人在,他們都表情嚴肅的盯著電台。

洛克神父見到艾格到了後,對著他點了點頭,然後拍了拍莉莉。

莉莉轉頭看到艾格來了,她取下自己戴著的耳機,把耳機遞給艾格,示意他戴上,然後說道︰「他們很著急,我听的出來,這不是錄音。」

艾格將耳機戴上了,在等了幾分鐘後,他听到了耳機里傳來了廣播聲︰「

這是一條求救信號。

我們被困在了飛瀑景區的游客中心。

我們還活著,沒有人被感染,但是食物已經不多了。

求求你們,求求你們,我們有三個人,急需要救援。」

這段播音很快就結束了,隨後就是電流的白噪音。

血疫爆發已經十多天了,竟然還有被困的幸存者。

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竟然還有那種在不是安全區里存活的野生幸存者。

艾格對著看向自己的莉莉和洛克神父問道︰「第一次听到消息是什麼時候?」

莉莉回道︰「我在白天不播音時,習慣性會在整點打開電台,然後把所有頻段搜索一遍,結果就在9︰01的時候听到了廣播的最後一句。

9:10時,他們重復了。我和洛克神父都听到了。

再就是9:20和9:30,你听到的是9:40。」

這樣十分鐘一次高頻率的廣播,在沒有足夠備用電源的情況下,很快就會將電量耗盡。

這些幸存者,要麼他們的電力充足,要麼他們很心急,或者是說,他們已經絕望到把手上所有的籌碼一口氣全壓了上去。

想到這里,艾格對著莉莉問道︰「你回應過嗎?」

莉莉點著頭說道︰「回應過。我在他們廣播前,廣播後,廣播的間隙中回應了五次,但是他們似乎並沒有在接听。」

沒有應答,要麼就是對方主觀上沒接收莉莉的廣播,還有可能就是客觀上的位置原因,莉莉的廣播信號傳不過去。

「準備怎麼救援?」洛克神父對著艾格問道。

原本以為會立即召集人手快速反應的艾格在洛克神父提問後,異常的沉默了下來。

過了半響,艾格有些尷尬的說道︰「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求救信號的位置在哪里。」

听到艾格的話,莉莉和洛克神父恍然大悟,艾格確實可能不知道飛瀑景區在那里,大家都已經快忘記了,艾格是個小孩子(異界人)嘛。

莉莉在抽屜里翻找了一下,找到了一個折疊起來的旅游指南,遞給艾格。

艾格拿到旅游指南將它打開,正面都是一些旅游宣傳圖片,他把指南翻過來,指南背後印有一個地圖,地圖上很醒目的能看到拉瑪市、急溪鎮、飛瀑景區,還有旁邊角落里的福音社區。

原本艾格以為求救點很遠,那樣的話幾乎就可以不用考慮去救援,畢竟鞭長莫及、愛莫能助;沒想到飛瀑景區正好就在他們旁邊不遠處。

艾格看了一下地圖標尺和旁邊的一些簡介,福音社區到飛瀑景區全是盤山公路,約有50-60公里。

這麼長的距離去救援,風險完全未知,而且更為誅心的是,在當下即將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時,再增加團隊的人口規模,到底值不值得。

當時艾格放言要拯救所有能拯救的幸存者,一是因為那些幸存者就在教堂的山腳下,二是艾格和萬斯剛從面包店回來,艾格以為食物足夠吃兩三年了。

但是現在,是否救援,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抉擇。

開展救援,會面臨極大的未知風險,即使救援成功,也會背負上沉重的人口壓力;

如果不開展救援,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信念就會崩塌。

上一世幾十年的生活和工作經驗讓艾格明白,越是艱難的情況,越是需要宏大的信念來維持人心。

自顧自的苟活,說的好听是格局小了,從長遠來看,這種團隊必然會覆滅。

就舉例來講,上一世中的那麼多創業企業,起初都是為了賺錢活下去。

盯著賺錢是沒錯,但是到一定規模後還只盯著賺錢的企業,企業里就會充滿逐利的烏合之眾,一旦遇到困難,從上到下都在爭先恐後的跳船,人心垮得比企業快,企業垮得比山崩快。

艾格經常拿某滴和某為這兩個極有話題的例子,在培訓課中作為案例講解企業精神的重要性。

任何企業想要獲得最後的成功,必須要有大志。哪怕是已經淪為恰爛錢的某軟,某書,某特,某果,它們創立之初都是以推動世界變革和進步作為自己的志向。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總覺得是虛無縹緲且可笑的大志,才是真正能把一群人捏成一團的力量。

艾格在一開始為福音團隊定終極目標就是重建家園,換個說法,這叫拯救人類,延續人類文明。艾格期望的就是,從精神上給福音團隊盡可能多的動力。

現在福音團隊的第一個考驗來了,到底是自成一體苟活下去,還是真敢為拯救人類做出犧牲。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艾格站在了三岔路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