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93章 全面進軍

1944年9月2日,戰後的澤洛高地。

在25,000門喀秋莎火箭炮的狂轟濫炸之下,澤洛高地的地形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茂密的森林消失不見,放眼望去皆是光禿禿的。

河流改道,沼澤成了湖泊。

9月1日凌晨,喀秋莎火箭炮狂轟濫炸之後,蘇軍近衛第一坦克集團軍在各類型火炮的掩護下席卷澤洛高地。

駐守高地的德國國防軍第九集團軍已經快到彈盡糧絕的時候了,鋪天蓋地的火箭彈來襲的時候,德軍士兵毫無抵抗之力。

等到火箭彈打擊結束,整個澤洛高地變成了一片死地。

有超過1/3的第九集團軍的士兵死于火箭彈的打擊之下,僥幸存活下來的德軍士兵再無抵抗意志,紛紛向布爾什維克投降。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近衛第一坦克集團軍輕松跨過澤洛高地,直撲柏林的東大門。

蘇軍士兵士氣高漲,很多坦克的炮管上都刻著︰從莫斯科到柏林、血債血償、消滅納粹、打死希特勒等字樣。

德軍曾經兵臨莫斯科城下,差點就讓紅色布爾什維克消亡。

斯大林格勒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列寧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會戰等,蘇聯紅軍為了保家衛國付出重大犧牲,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

很多人堅持戰斗、堅持活著,就是為了能夠替死去的戰友看到紅軍進入納粹首都柏林。

報仇是他們的執念。

越過澤洛高地之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迅速抵近柏林城郊。

柏林城防司令海因里希上將構建了三道防御線,第一條防線在外圍,以澤洛高地和各處的河流為主。

第二條防線在柏林城郊,以環柏林的鐵路干線為主要依托。

第二條防線所在的位置也是海因里希認為的將爆發最激烈戰斗的地方。

第三條防線在柏林城內,以殘垣斷壁、街道和各處的廣場為核心防御點。

如今的柏林已經千瘡百孔,進入城市巷戰階段之後,這座城市將會被完全的毀滅。

澤洛高地丟失之後,城防司令海因里希上將命令所有外圍部隊放棄第三條防線,退到第二條防線上。

海因里希非常清楚朱可夫的指揮作戰風格。

如果不及時撤退,外圍的幾十萬部隊很可能會被布爾什維克人分割包圍,屆時柏林將沒有充足的防御兵力。

不過海因里希的擔心是多余的。

朱可夫此戰的目的是奪取柏林,將勝利的紅旗插到第三帝國的國會大廈上。

為此放棄了兩翼包抄,合力殲滅敵軍重兵集團的戰術。

所有的部隊都在向柏林逼近。

9月2日這一天,吳展、賈大林等人走上澤洛高地,參觀25,000門火箭炮打擊後的戰場。

隨行人員還有治安軍司令保盧斯、曼施坦因以及治安軍參謀長古德里安等人。

吳展和賈大林對著面目全非的澤洛高地指指點點,臉上不時出現微笑。

蘇聯紅軍的坦克以及成建制的兵團從澤洛高地的中央通過,紅旗連綿不絕。

在另一側是成群結隊的德軍俘虜,他們的步伐雖然整齊,但腦袋低垂、神情沮喪。

朱可夫元帥和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等人已經迫不及待的趕赴柏林城郊了,只有沒有參與柏林戰役的中夏西征軍將領有閑暇時間來參觀戰場。

「為了一個澤洛高地,蘇聯人可謂是不惜一切代價啊。」

賈大林看著從身旁經過的紅軍裝甲集團軍和步兵集團軍說道。

吳展深以為然的頷首。

「25,000門喀秋莎火箭炮齊射,如此大規模的炮火準備,就算是共和國的總參謀部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輕易舍不得使用啊!

加上前些天的炮擊和空中轟炸,消耗在小小一個澤洛高地上的炮彈恐怕是一個天文數字!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由此也可見斯大林同志和紅軍部隊奪取柏林的決心!」

賈大林深吸了一口夾雜著濃烈硝煙味的空氣,道︰

「紅軍意志堅定,行事果決,付出重大成本,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他們比之西線的艾森豪威爾有著兵力優勢,澤洛高地一戰之後,朱可夫也有了充足的時間,想來紅軍將會率先進入柏林!」

吳展微微一笑,對此不甚在意。

美蘇雙方當前在爭奪的是一場非凡之政治意義和榮譽,誰都想將反法西斯主力的頭餃攬到自己身上。

中夏西征軍已經轉變了戰略方向,從對敵作戰轉為戰後治理和治安。

聯合國對德管制委員會已經進入波茨坦,只要保證巨頭會議協定能夠得到完整的落實,西征軍也將不會與他人去爭奪頭餃和政治意義。

提前進行戰後治理和戰後謀劃更有意義。

跟隨在吳展和賈大林身後的治安軍司令和參謀長心情截然不同。

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向中夏西征軍投降,是第一個向敵軍投降的第三帝國陸軍元帥。

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在哈爾科夫戰役中被中夏軍隊俘虜。

本以為軍人生涯而自此結束,人生會進入一個晦暗無光的階段。

萬萬沒想到戰場局勢的變化讓人猝不及防,德軍一潰千里。

曾經的帝國元帥變成了「偽軍」司令。

如今更是親眼看著聯合國軍兵臨柏林城下,德國軍隊和政府在最後的絕望的無意義的抵抗。

保盧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心情沉重,臉上神色變幻,眼中更是閃過多種情緒。

他們不清楚西線聯合國軍的情況,但是親眼看到了中夏西征軍和布爾什維克軍隊的強大,看到了浩浩蕩蕩、秋風掃落葉般的鋼鐵洪流。

戰爭不止讓世界局勢發生變化,同時發生變化的還有各國的實力對比。

元首曾經讓整個歐洲都匍匐在他的腳下,可是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失敗和死亡已經來臨。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