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0章 司徒先生

1940年3月15日,一列載著數千人的蒸汽火車從西安出發,過黃河入山西,一路前往晉城!

江東早早的就收到了消息,帶著行政、軍事等各系統的主要負責人在火車站等待迎接。

「嘟嘟嘟……」

「   ……」

冒著白煙的火車緩緩進站,江東身形一正,對旁邊的王良說道︰

「讓所有人都準備好!」

說完他先正了正自己的衣領,然後又看了看邊上的謝成瑞、王雪琴、範築先等人。

見大家都是一本正經的模樣,他也就放下心來,將目光投向緩緩停下來的火車。

「呲呲……」

火車停穩,站台上的所有人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體,將目光投向車門處。

江東快走兩步來到車廂門口。

在江東既緊張又期待的目光注視下,車廂門緩緩打開,一個留著白須的老者笑容可掬地出現在江東眼前。

「司徒先生,歡迎您來到山西!」

能讓江東以如此鄭重的禮節迎接的除了華僑領袖司徒美堂先生外再無其他人。

司徒先生認真地打量了江東一番,伸出一個手指,笑著說道︰

「將將軍的大名早已響徹海內外,我憶听過無數次,今日終得一見,將軍比我想象中要年輕啊!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

江東伸出一只手攙扶老先生下車,

「不敢當老先生將軍之稱,您雖身處國外,但卻從未忘記故國、忘記中華民族。以古稀之年到處奔走,只為了支援民族之抗戰,您是我們這些後輩軍人的榜樣,我們深為敬之!尊之!」

老先生臉上的疲憊之色一掃而空,他扶著江東的手豪爽地大笑了兩聲,然後說道︰

「年輕人謙遜一點是好的,但也不要謙虛過了頭,失了原本的朝氣和進取。在此舉國飄搖、國土幾近淪喪之際,將軍以一己之力復山西、復綏遠、殲滅十數萬日寇。揚我國威,壯我軍威,讓全世界的中國人心神振奮!可與古時霍去病比肩,當得老朽將軍之稱!」

江東一臉的慚愧,不知如何接話,正當這時,兩個七八歲的小孩在王良的示意下手捧鮮花向前。

司徒先生笑著接過孩子手上的鮮花,又勉勵了幾句。

「小小的地球儀擺在我眼前,

媽媽夸我眼楮真尖,

第一眼就找到了中國,

像片海棠飄揚在太平洋邊。

若問我眼力為什麼這樣好,

因為祖國時時在我心間。

……」

清脆稚女敕的兒歌聲在站台上響起,所有人都感覺到心靈得到了淨化。

為了迎接司徒老先生,江東特意找了20個小學生練習這首祖國在我心間。

司徒老先生將花交給身後的人,深情地走到正在演唱的小學生邊上。

眼前是稚女敕的面容,耳邊是如銅鈴般清脆的歌聲,一首歌畢,司徒老先生眼眶微紅。

他這次沒有去重慶,入關後直接來了山西。

重慶軍委會讓老先生十分失望,他在來山西之前心情其實也是有些復雜的,因為他此前從未見過江東,一切都是從報紙和他人的耳朵中听到的。

他很擔心江東會如重慶軍委會一樣,表面上看上去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私下卻已經被名利所淹沒,烏煙瘴氣。

這樣的擔心在見到江東第一眼時就消散的無影無蹤了。

老先生已經72歲高齡了,一生經歷過無數的人和事,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

江東的眼神中除了尊敬外不帶任何的私利,沒有爾虞奉承,只有如澄澈湖水一樣的清朗。

听完這首祖國在我心間後,老先生對江東更加親近了,因為他感覺到江東能夠體會得到他們這些海外游子的拳拳愛國之心,那樣的情緒如江河,雖有波濤、雖有阻礙,但卻從未斷絕。

「有心了……」

司徒老先生抹了抹眼角的淚花,點頭說道。

江東又給老先生介紹了第6兵團各系統的主要負責人,老先生一一和他們打著招呼,臉上和藹的笑容一分未減。

與老先生一起來的還有數千海外華僑和海量的物資。

江東此前見過的顧永田、徐秋便站在老先生的身後。

短暫的深情過後,司徒先生顯得很高興,他親自給江東介紹各地的代表。

有美國的、墨西哥的、菲律賓、越南、加拿大等。

老先生著重給江東介紹了一個英俊的年輕人,

「他叫周應山,是北美航空訓練基地的總教官,已經取得飛行駕照5年了,飛行經驗豐富!

我這是專門帶他來幫將軍打日本人!

听聞將軍手下沒有空軍,這次我給你帶了幾架飛機和幾個飛行員。」

江東和謝成瑞的臉上露出激動之色,連道辛苦和感謝。

周應山二十八九歲,比江東略大一點,皮膚白淨、眼神清亮,看著江東的眼神中有敬佩也有向往。

短暫的寒暄過後,江東領著眾人進城。

當天晚上江東準備了豐盛的晚宴給司徒老先生一行人接風。

飯桌上細談才知道,司徒老先生這次一共給江東帶來了23架戰斗機和教練機。

北美華僑捐款購買了13架,另外10架是東南亞華僑購買的。

「司徒先生,您幫了我們的大忙啊,因為沒有空軍,我們一直被小鬼子壓著,打仗的時候也放不開手腳。

有了這23架飛機,華北的天空將不再單屬小日本!」

司徒老先生輕輕抿下一口汾酒,神情有些慚愧地說道︰

「唉,飛機價高,華橋力量有限,加之運輸等方面的問題,我們能幫上的忙實在是少之又少啊。」

江東急忙搖頭,

「海外華僑的生活本就不易,為了祖國的抗戰捐款捐物,很多人甚至散盡家財,我們這些前線軍人甚為感激,華僑的每一分貢獻祖國都會記得。

但這畢竟是一場關乎全民族的抗戰,不可能完全依賴華僑的支援。司徒先生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了不得了。」

「話雖如此,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多做一些貢獻。」司徒先生輕輕捋了捋胡須,

「將軍不僅善于打仗,似乎也精于民政和發展,這讓老朽頗為驚奇。

老朽明日想到將軍治下的各地去轉轉,不知方便否?」

江東與謝成瑞、王雪琴對視一眼,沒有任何猶豫的點頭。

陪坐在一旁的周應山有些期待的問道︰

「江長官,飛行隊什麼時候能去打小鬼子?」

江東認真地想了想,

「我打算先組建一個飛行中隊,對前來偵察的日軍飛機進行驅逐,讓飛行員們先熟悉一下日軍的風格和華北這片空域。

另外還準備建一個飛行學校,從零開始培養飛行員。」

江東派去蘇聯學習的人才走了半年的時間,學成至少也還需要半年。

這樣算下來組建大規模的空軍部隊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

江東舍不得將周應山這些飛行員直接派到戰場上去與小鬼子拼消耗,這批飛行員將是星火、是種子,他們的任務是培養飛行員,壯大空軍部隊。

除了飛機和飛行員外,這次隨司徒先生一起來到山西的數千人幾乎都是有技術、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

雖然大多數年輕人都想參軍,都想上前線去跟小鬼子拼個你死我活,但他們中間只有不到一成的人真正走上了戰場。

行政公署根據個人的特點和學識,將他們安排到了各行各業的關鍵位置上。

第2天,在王雪琴的陪同下,司徒先生開始到政府部門、工業基地、農村等各個地方參觀。

江東對老先生沒有隱瞞,各行各業都讓他看了個遍。

參觀結束後,司徒先生神情鄭重。

這些天他看到了一個發展的、團結的、不斷進步的第六兵團。

行政系統清廉、工業如火如荼、軍隊士氣高漲……

這讓他感到萬分驚訝的同時也讓他看到了希望。

「江將軍,老朽要走了。」

司徒先生來找江東辭行。

「先生為何這般著急,您來還不到5天啊?」

司徒老先生和藹的笑了笑,

「這些天我看到無數人在為抗戰傾盡全力,有大人、有小孩、有軍隊、有百姓,這樣的場面我在其他地方從未見過,這里給了我希望。

老朽在這里起不到什麼作用,我準備去香、港,聯絡各地愛國商人,共同支援祖國抗戰!」

司徒先生的態度很堅決,江東也不好挽留,親自送他去火車站,目送老先生南下。

「中國有此老先生,乃我民族之幸也!」

江東負手感嘆了一句。

司徒老先生幼時的生活極為艱難,這個國家和民族只給了他生命與精神,在物質上沒給他任何的幫助。

盡管如此,老先生闖蕩出一番天地後仍不忘祖國,以古稀之年為抗戰奔走,這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

後世那些深受國家培養、被寄予厚望的優秀學子,離開祖國後卻一去不復返,

他們當為此感到羞恥。

江東在站台上矗立了許久,等天邊的白煙徹底看不到後,他收拾心情投入下一項工作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