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章討董

中平七年,這是一個相當不安寧的一年。三月,漢靈帝終究還是死了,劉氏一族用盡了所有的辦法,也無法壓制漢靈帝體內的傷。

氣運金龍的反噬,讓他的神魂重創,能夠堅持這幾年,也多虧了劉氏一族的底蘊。

漢靈帝一死,對于朝堂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他在的時候,雖說朝堂之間,斗爭是有,但也不會現在這般的激烈,因為有漢靈帝壓著。

始終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

然而漢靈帝一死,那就不一樣了,沒人壓制,各方都開始在明面的狠斗了。

然後,大將軍何進這家伙,就成為了犧牲品了,世家的犧牲品。

腦子不好,還自以為掌控了大權,簡直可笑,就算是漢靈帝都不會輕易的相信那些人。

結果最終大將軍被張讓等一群宦官給干掉了。

這也讓朝堂的斗爭,達到了勢如水火的局面。

然後就是董卓進京,帶著數十萬的西涼邊軍,本來禁軍就因為各方之間,無法統一,面對數十萬的西涼邊軍,結果根本沒有大戰幾場,就被董卓給拿下了。

世家和宦官們的斗爭,結果全都便宜了董卓這個家伙。

根據蘇凡得到的消息,這董卓進京是袁氏的主意,董卓原本也是靠著袁氏慢慢的起來,從邊軍小兵,一步一步走到了邊軍大將,他入京前世涼州刺史。

其實那時候,朝廷對于董卓這些邊軍將領的掌控已經很低了。

袁氏以為董卓是靠他們袁氏起家,自然會臣服他們袁家,有董卓這幾十萬的兵馬,他們必然能夠掌控洛陽。

結果沒想到,董卓也給他們袁家一個悶棍,當董卓的西涼軍控制住幾十萬的禁軍之後,瞬間就來個反客為主了。

可以說袁氏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同歷史上的一般,董卓以西涼邊軍,佔據了洛陽城,掌控朝堂,雖說有很多人不服。

但是本身董卓修為很高,再加上西涼邊軍以及禁軍,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即使有人不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

當然朝堂的變化,跟蘇凡其實沒太大的關系,他如今遠離中樞,在東海這里,當屬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上任東海郡太守之位後,蘇凡並沒有對東海郡治下的郡縣,有多少的改變,除了少數的官員,比如郡尉他掌控以外,郡丞他到不在意。

反正他掌控軍權,郡丞根本沒有和他對抗的能力。

本身東海郡也沒什麼世家大族,大部分都是一地的縣豪,想要跟他分庭抗衡,那是不可能的。

他是太守,對于地方,掌握生殺大權的。

只是他暫時沒有太過去跟換地方的官員,一是因為他手底下沒有那麼多的文官。

其次,他更多的還是放在東海領那邊,那里方圓數百里,都是他新建的地盤,無人節制,可以盡情的發展。

不想其他的城市,總歸有地方士族,他不可能將這些士族都趕盡殺絕。

他現在的實力,還無法和天下士族對抗。

上任之後,只是拿下兩個跳的最歡的士族,殺雞儆猴後,東海郡這里也沒什麼人敢正面跟他硬鋼了。,

雙方還算和平。

蘇凡大部分時間,放在東海領那里。

在東海領那里重新建了一座大城。

五年多的發展,東海領這里已經改天換地一般,這里足足生存了上千萬的人口。

這大部分都是黃巾軍民,尤其是管亥那邊,這五年,每年至少送來百萬的流民。

蘇凡支持他,暗中給他提供糧草,而他則是給他輸送流民,又或者是一些工匠墨工。

黃巾雖然被鎮壓的,但是各地之間,依然還有很多的黃巾肆虐。

朝堂無心去鎮壓,地方則沒有這個力量,管亥本身因為蘇凡的提醒,也一直窩在青州那邊,沒有動彈。

等到大軍歸去,他才慢慢的現身。

這五年的時間,有著蘇凡提供的糧草,他的麾下並不多,也就幾十萬而已,但是都是精壯,而且還經過有限的訓練。

實力還是十分強大的。

在青州這一塊,幾乎無人能敵,他不像之前的黃巾,對地方燒殺搶奪,只是經常性的,在主要的管道上,攔路收費。

你只要願意交過路費,他就讓開,保你平安。

所以這些年,地方大族也不願意跟他開戰,付出一些錢糧,倒也沒太大問題。

所以這五年靠著管亥的暗面,蘇凡的東海領,已經有上千萬的人口,至于東海郡,也有數百萬。

發展的潛力,不比下邳差的。

更加重要的,花費了七八年的時間,東海領被蘇凡打造成了一個生產基地。

可以為蘇凡提供絕對的後勤保障。

尤其是符文技術的開發,生產力方面,已經超越了古代的極限了,甚至有些比起後世都不差的。

比如馬車,雖說依然是靠著畜力,但是因為各種漂浮術的加持,一輛馬車可載重數噸,靠著畜力,也可以達到了時速幾十公里,甚至更高。

這個世界的畜力、就算是最劣等的駑馬,比起大唐笑傲世界的良馬都要好。

正真的良馬,堪比妖獸。

蘇凡就看過頂級的千里馬,甚至連一些練勁九層的武將,都不是對手。

靠著這種畜力,蘇凡治下的交通也極為的發達,商業就更加不用說了。

如今徐州糜氏已經將大部分的生意,放到東海郡了,因為東海領的生產力,可以生產頓時‘劃時代’的東西。

當然東海領最主要的還是軍工部,為了發展軍工,蘇凡特意建立了一座城池,劃給工部。

工部的人,甚至達到了數十萬之多。

比起蘇凡的軍隊也不差多少。

自從蘇凡上任東海郡後,軍隊自然不忘發展,靠著海洋,他不缺錢,又一直開荒,糧食自然也不缺。

如此一來,自然也不會缺少軍隊。

五年的發展,從七萬的大軍,到如今的正規軍足足有三十萬了。

當然他不止這麼點的軍隊,真的要到了危險的時候,他隨時都可以拉出一支三百萬的軍隊。

而且還不是農民組成的,因為東海領的民兵制度,在東海領生活的人,只要是青壯,凡是無農務,都必須接受訓練。

同時他還能影響青州之地。

論實力,他還真的不虛天下第一的董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