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八章安撫

在劉禪的攻心之策下,不僅是安邑被攻克了,連由此前固守許久的蒲阪也已歸降大漢。不過魏將鄧賢沒有投降,而是趁夜突出重圍,向南往風陵渡逃竄而去,逃回了魏境。

對于鄧賢此舉,真就劉禪他無話可說了。這個二五仔背叛他舅舅孟達時毫無心理負擔,如今卻能為曹魏出生入死,誓死作戰不降大漢,若是讓不知深淺的人看到,或是以為鄧賢乃是忠義之士。

相比于鄧賢,另外一個二五仔李輔在霍弋苦口婆心的勸降下,終于率軍歸降大漢。李輔一降,平陽郡除了山間賊寇之外,大體上也安寧了下來。

拿著霍弋送來的戰報,劉禪頗是歡喜,說道︰「李輔歸降,安邑、蒲阪克復,河東二郡將盡歸我大漢治下也!」

說著,劉禪揚了揚手上的戰報,笑道︰「出征不過三、四月,大軍已然安定河東,或是不久便可回師長安也!」

容不得劉禪不開心,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就這次最簡單。自己出兵路上基本沒遇見什麼戰斗,除了安邑難啃點,需要他耍了招攻心之策,瓦解了守軍的斗志,引出帶路黨,除此之外再無困難。

看來朕亦有用兵之能嘛!哪里是那種只會打呆仗,結硬寨的普通將領。

廖立隨即奉承而上,說道︰「陛下兵略當為翹楚,臣縱觀華夏諸帝,陛下兵略僅次世祖皇帝也,太祖皇帝亦或不如也。」

廖立侍奉了天子這麼多年,也深知其脾性。天子心懷大志,欲一統天下,常卯著勁以自身對比那兩位開創漢業的君主。但天子亦不是自大之人,也常夸贊世祖皇帝的用兵之能。是故順著這個方向去夸陛下,陛下定能歡喜。

果不其然,听著廖立這麼說,劉禪的嘴咧著更大,笑道︰「過譽也!世祖用兵,朕如何能及;高祖雖是不顯,但亦有兵略。朕尚未一統,何敢比肩此二先帝乎!」

說到此處,劉禪反而惆悵,說道︰「即便一統,恐朕亦難及也!」

「敢問陛下,何出此言哉?」廖立反問道。

劉禪扶手背腰,踱步至窗台,眺望碧藍的天空,感慨說道︰「無論高祖亦或世祖,其皆篳路藍縷,徒手建基,開創一統盛世。然朕不過是繼先帝之業,未來雖能一統,但比肩此二帝,亦是難也!」

繼位久了,劉禪的渴望也就更多。但也確如他說的,他和劉邦、劉秀最大的不同,即他不是白手起家之人,而繼承老劉的家業而來的。除了做出的功績遠超劉邦、劉秀,否則在後人的評價中自然會是不如二人來得高。

廖立看著劉禪挺拔的背影,恭敬地說道︰「臣以為是非功過,後人自有評述,陛下能以西南一隅之地而至今時,在臣等心中陛下已是神武。且陛下英氣,不似老臣年邁,所建之功當不僅于此也!」

劉禪微微一笑,說道︰「如卿所言,後人自有評述,倒是朕痴迷于此道了。」

頓了頓,劉禪問道︰「紹先勸降李輔,不知公淵以為當如何封賞?」

說完半晌,不見回答,劉禪輕咳一聲以為提醒。

「啟稟陛下,臣在思鄧賢之事。」廖立好似回過神來,拱手說道︰「在孟達起兵反正之時,鄧賢、李輔二人聯合誅殺孟達,以歸降司馬懿。故鄧賢、李輔唯恐我大漢以此治罪于他二人,常與我大漢將士死戰,拒不歸降。」

「李輔此番歸附不過是因內外交困,又有後將軍好言勸慰,不得已歸順我大漢。鄧賢為孟達外甥,心有惶恐,拒不降漢,遂棄城而走。是故臣以為當效雍齒封侯之事,重賞李輔,不僅可安李輔之心,亦可撫逆魏將校之心。」

廖立的話語之中信息量不少,鄧賢、李輔作為誅殺孟達的罪魁禍首,他們二人不投降大漢的原因,就是擔心大漢追究往昔之事。現在李輔好不容易投降,大漢應該安撫他。

至于怎樣安撫,廖立給出了他的答桉,建議劉禪效彷劉邦封雍齒為侯的例子,重賞李輔。

當時劉邦遲遲沒有分封手下功臣將領,張良建議劉邦封他的仇人雍齒為侯,以來安撫將校的不平。劉邦從張良之策,功臣將領見雍齒都為侯了,自是不再擔心。

大漢所面臨的局勢與劉邦那時的情況不同,但內在含義卻是相同的。以鄧賢為例子的部分曹魏文武大臣,他們不是想為曹魏死戰,而是擔心劉禪會在一統天下後,清算他們過往之罪,這才不敢倒向大漢。

如今大漢若能重賞李輔這種叛逆之輩,那些心有擔心的之人見李輔這種人都可以受到封賞,乃至重賞,又何愁自己會被清算呢!

劉禪點了點頭,說道︰「公淵所言頗有道理,傳令下去,冊封李輔為都鄉侯,受領清河太守,以示我大漢寬容之心。」

「諾!」

三國時期可非諸侯並起之時,三國各國的勢力逐漸固定,大漢既然想一統天下,就不得不接受魏、吳二國所遺留下來或好或壞的事物。

對于劉禪來說,如果他的大漢不想像西晉那麼畸形,或許平定二國後才是他真正治理華夏的開始。打天下難,但治天下或許更難,李輔、鄧賢不過是開胃菜罷了。

就在 正奮筆疾書擬詔之時,廖立趁機將姜維奏疏奉上,說道︰「啟稟陛下,姜並州請議征討太原。」

「哦!」劉禪微微挑眉,問道︰「司馬懿不是兵進翼城了嗎?伯約怎還請議討伐太原?」

「姜並州言,司馬懿兵退泌水一帶,依托山勢修築營壘,停兵不前;平陽、河東逆魏將士皆有歸附。是故姜並州以為今下當趁汾原大勝之際,司馬懿退守之時,迅速北上攻略太原,看是否有可乘之機。」

劉禪沉吟少許,說道︰「平陽至太原實有數百里之遙,道路不便。伯約欲率軍北上攻太原,恐難成事也!且其若率眾北上,上黨之兵西進,或之如何?」

不是劉禪不看好姜維的進軍,而是太原城高且堅,歷史上不知道多少名將被阻在太原城下,難以成功。

廖立捋著胡須,說道︰「姜並州言其北上將試圖聯系左賢王劉豹,看其是否願意為我大漢效力。其若願意,姜並州則是聯合南匈奴部眾,攻克太原;若是不願,其當為攻略太原,以探深淺。」

「聯合南匈奴嗎?」

劉禪瞧著輿圖上的太原郡,思索說道︰「既然如此,便讓姜維率眾二萬北上太原,以試探一二。再讓霍弋率兵一萬五千人分守平陽、翼城,小心上黨之兵。」

「諾!」

「對了!」劉禪看著輿圖,忽然想起走軹門陘的郭淮所部,問道︰「逆魏司州援兵情況如何?」

「啟稟陛下,元將軍領兵據守橫嶺關,郭淮難以突破我軍關隘,反被元將軍率眾突襲之。今已撤至軹門陘廣闊處。若以戰局來看,郭淮所部或將撤軍也!」

廖立又手指向輿圖上洛陽南部,說道︰「車騎將軍、前將軍率荊楚之士,北擊昆陽,或是戰況緊急。郭淮乃司州刺史,不過多久或需撤軍,以馳援昆陽。」

劉禪盯著輿圖,笑道︰「南北呼應,逆魏疲于奔命。若無突變,戰事不久將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