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章良機

公元242年,建興二十年,九月。

夜色下的曠野寂靜異常,那陣陣夏風吹動著樹葉發出的嘩嘩聲,伴雜著昆蟲的鳴叫聲。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匆忙的腳步聲響起。

在冰冷月光的照射下,身披黑袍的人影從夜色中隱了出來,其間幾下布谷聲在曠野上響起。傾之,另外一名黑袍人不知從何處冒出,顯露在對方的視線之內。

「我家妻兒如何?」

「請君放心,你之妻兒大魏皆有善待。你長子已入宮廷內任職郎中,日後前程當非同一般也!」

「可有蜀漢軍情?」

「有,你們讓某探查的事,已全部探查完畢,具體軍情皆在此封書信之中。」

「好!」

稀稀疏疏的聲音響起,兩個人已經交換書信完畢。

「蝮蛇今後當以小心為上,切不可暴露,被漢人捉住把柄。否則不僅是君將命喪異國,大魏亦要遭受損失。」

「善!」

二人傳遞完軍情之後,蝮蛇深嘆了口氣,消失于夜間。

蝮蛇的情報再次通過曹魏的驛站傳到鄴城中,當信使攜帶書信出現在孫資身前時,而他也亦如之前一般,將此情報告知給曹爽、司馬懿二人。

曹爽得到蝮蛇的情報,頗為之欣喜。八個月前,他與司馬懿、夏侯玄等人得到蝮蛇關于蜀漢將要遷都的情報,眾人想法意見不同。

他的親信鄧、李勝二人為讓曹爽立軍威,力薦曹爽趁大漢遷都之時,征討蜀漢。然而這一提議,因司馬懿的反對,只得暫且延後,看具體情況再議。

說實話,曹爽對鄧、李勝的建議,頗感到心動。他在受領曹叡托孤重任以來,受困于其威望的不足。

在執政的早期,需要看司馬懿、蔣濟等老臣的臉色做事。後來他雖然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免掉司馬懿、蔣濟等人權利,將他們他們榮養起來。但這些老臣久仕大魏,人脈遍布朝野,受其恩德者,不再少數,也僅僅是減少他們的權利。

而且這些僅是政治手段而已,打鐵還需自身硬,他曹爽一天缺乏軍功,便一天缺乏威望,那些老臣依舊可以指指點點。除非自己能夠在戰場上立下軍功,方可挺直腰板,徹底的握緊大權。

因此當鄧、李勝等人提出讓自己率大軍征討大漢,以立軍功的主意,無疑是戳到了曹爽的內心。

如今時隔八月,他再次收到了蝮蛇的情報,他第一反應便是召集他們的心月復手下到大將軍府,商討這件事。

曹爽見眾人已到,輕咳一聲,說道︰「諸位,月復蛇來信。其已探查清楚,劉禪欲在明歲秋冬之際遷都長安。至于荊州士卒人數也已知曉,其乃賊車騎將軍王平統率,人數約在三萬之眾。此三萬人並非賊精銳士卒,其中過半乃我大魏荊州降卒,唯有萬人乃賊勇卒。」

頓了頓,曹爽又放出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說道︰「然王平持節,督賊荊、湘二州軍事,其麾下軍士當不止三萬。湘州軍事由賊前將軍鄧艾統率,兵有五萬余眾,在大江以北軍屯。不過鄧艾麾下五萬士卒乃新募士卒,常年軍屯,其大概並非精銳。」

「大將軍此情報可有假乎?」夏侯玄問道。

曹爽遲疑半晌,說道︰「孫資言軍情應該沒錯,蝮蛇所言甚是可信。」

由于曹叡的病故,之前曹叡安排的許多事宜基本交由他的劉放、孫資處理,是故負責蝮蛇情報一直由孫資整理。

坐在榻上的鄧早已經忍耐不住,拱手說道︰「大將軍,此乃天賜良機也!秋冬之季,賊帝劉禪遷都長安,關中及巴蜀士卒難以調遣,唯有荊州三萬士卒以及湘州五萬士卒。且鄧艾從得其戰報、集結兵馬至趕赴荊州戰場,至少需要二個月時間,我軍若能在二月之內擊潰荊州三萬之眾,荊州可復也。」

從機會上確實如鄧所言,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劉禪遷都長安,需要用到大量的兵馬維護治安,以及協助搬遷,甚至還有部分巴蜀士卒舉家隨遷。在這一過程中,巴蜀及關中的士卒確實不好調用,即便抽調也僅能抽調部分支援。等到遷都完成後,方可調集大量的士卒南下支援荊州。

而且湘州雖有五萬大軍,但臨時從反應——集結——趕路——支援等諸多繁瑣的流程,也會消耗時間。也就是說在湘州、關中抵達救援之前,荊州戰場上只有王平統率的三萬大軍。

因此如果曹魏能趁這個時間間隙,成功地突破荊州防線,擊潰王平所部,距離收復荊州便是不遠。

曹爽克制心中的蠢蠢欲動,詢問道︰「泰初以為如何?」

夏侯玄沉吟少許,說道︰「我大魏若能收復荊州,湘州懸于域外,可南聯東吳,齊攻湘州,屆時賊將退入潼關以西。日後我大魏可依仗並州地勢,西阻賊人,遏其東出。」

相比于鄧這些人為名利蠱惑曹爽出征,夏侯玄實打實地為曹魏考量,目光所見甚是長遠。大漢攻克荊州,打開了大漢進入中原的門戶,也借著益州順江而下的地利優勢,攻克了湘州,把東吳變成大漢的一條狗。

如果曹魏能攻克荊州,則可以配合東吳向大漢的湘州用兵,使東吳擺月兌大漢的控制,順勢還能削弱大漢的國力,失去了湘州,交州大漢也很難固守,會與東吳陷入鏖戰當中。

同時曹魏在河東向關中用兵,大漢將會深陷一北一南的戰場泥潭當中,除非大漢願意放棄領土。畢竟並州有威懾河北大地的作用,又何嘗沒有威懾關中的作用。

因此夏侯玄認為這次攻略荊州,可以說是關乎曹魏復興的重要一步棋。

曹爽見夏侯玄同意,暗自握了下拳頭,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在劉禪遷都之時,發兵伐荊。」

說著,曹爽臉色轉為猶豫,說道︰「洛陽留守郭淮、豫州刺史田豫皆與司馬懿、孫資等老臣親近,我等若欲調發他等出征,恐是不願。」

郭淮跟隨司馬懿抵御蜀漢多年,多次起復皆因為司馬懿。田豫與孫資為兒女親家,也會偏向與司馬懿等人。因而這次出征,曹爽還要讓他們同意,方才能齊心協力的出征,要不然地方大將不願,朝中老臣宿將不同意,曹爽也很難強制出兵。

何晏眼珠子一轉,拱手說道︰「大將軍此戰乃國之大事,還需任命征西將軍協調司隸、豫州二地軍情,今國中唯有夏侯中護可任之,故大將軍可命夏侯中護改任征西將軍。然夏侯中護去後,中護軍無人可任,不如由司馬師擔任中護軍一職。且晏素聞太傅二子司馬昭頗有文武之才,今出征乃為國戰,可命其為征蜀護軍,輔左夏侯中護,領其隨軍出征。」

「何如?」

曹爽聞言,其間品味一二,不由拍腿叫絕,說道︰「平叔(何晏)之策,乃是上策也。司馬懿此次端是無話可說,必定會贊成我等伐荊。」

「不敢!」何晏露出驕傲之色,但言語間還是謙虛。

何晏雖不知兵,但對擺弄政治上的小手段頗是精通。通過他的設計安排,平衡了司馬家與曹爽的政治利益。夏侯玄舍棄中護軍的職位,交由司馬師擔任,他則改任征西將軍,統率了司馬懿扎根多年的大軍。同時還讓司馬昭擔任征蜀護軍,作為夏侯玄的副手。

利益平衡之下,司馬懿亦是得利,與曹爽發生沖突不太可能,對于曹爽的出征也會保持默認的態度。

……

《漢紀•蔣費董廖呂傳》︰立兼領秘書監,中祖素聞秘書郎 正忠義,對立而嘆曰︰「朕處危難,能侍朕之左右者,正當有其一。」立奮曰︰「彼時亦有臣也!」中祖知立秉性,笑而不語。

初立任長沙太守,權遣呂蒙襲南三郡,立月兌身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