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北守

自曹魏應下孫吳發兵救援的請求後,國內迅速反應。並州刺史陳泰匯合河東太守孫禮起兵三萬,從河東進犯關中。魏延率領西北之卒,入駐臨晉縣,與陳泰、孫禮二將對峙,避戰不出。

在有魏延作為主力的吸引下,姜維從西河郡出兵,第三次兵入呂梁,目標是蒲子縣的南部匈奴所部。

左部匈奴劉豹頗有心機地率領匈奴騎卒南下防守,欲在戰亂之機,降南部匈奴,從而一統南匈奴五部。

得到此消息的陳泰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思慮許久之後,決定分兵救援南部匈奴,防止姜維擊潰南部匈奴,也可以威懾心有雜念的左賢王劉豹。

同時若能擊敗姜維也能從上游渡過黃河,從而繞過魏延把守的河西諸縣,南擊關中。

說干就干,陳泰親率萬余人大軍北上,命河東太守孫禮率萬人與魏延對峙,看能否尋得良機。

面對南北兩方同時來援的姜維,認為自己若北上進攻劉豹,陳泰必救。但自己若進攻陳泰,劉豹不一定會救。

于是姜維極其大膽地任命王嗣修築營壘,以擋北面劉豹的進攻。而他率大部南下,與陳泰對峙于呂梁山一帶。

姜維兵七千與兵萬余人的陳泰在山間大戰數次,大小作戰數次,不分勝負。

姜維因兵力不足,不敢久戰,于是便欺負陳泰上任不久不明呂梁山地勢,帶著陳泰與呂梁山一帶繞起了圈子。

至于劉豹方面,姜維判斷正確。劉豹從北而來,派遣前鋒進攻王嗣,被王嗣以弓弩射之,死傷頗多,遂不敢進軍,以為自保兵力。

對于劉豹的行為,陳泰又氣又惱,但因戰事之故需要借助南匈奴的力量,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忍下這口氣。

魏國的虛弱在並州地區顯露得無疑,曹魏與南匈奴的關系本身就繼承于東漢的遺產之上,因此曹魏治理南匈奴的政策也基本來源于東漢的政策。

幾十年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用來防備北方的鮮卑部落。在鮮卑強盛之時,南匈奴與曹魏抱團取暖,一統抵抗鮮卑單于軻比能。

而在這過程中,由于統率左部的劉豹勢力強盛,又在並州結交士族,與漢人交好。

在太原士族的幫助下,甚至南匈奴在曹魏時期完成了一次姓名漢化運動,原本出自攣鞮家族的單于通通改成了劉氏,其他匈奴貴族也改成了郝、李等漢族姓氏。

與此同時,與漢人交好的劉豹又在抗擊鮮卑過程中表現出色,逐漸獲得南匈奴各部人心。

至于為何能讓劉豹收得南匈奴各部的人心,原因也很簡單。

東漢以南匈奴保塞,對南匈奴的社會組織結構並未打亂,而是保留其風俗。到了曹操時期,雖劃分五部匈奴,但仍為對南匈奴基層結構下手,依然是自治,兵源調遣上听從並州方面的指揮。

因此,漢胡兩面交好的劉豹勢力漸漸坐大,到如今已經逐漸合五部為一部。

而劉豹能做大,與大漢有莫大的關系。在曹魏勢力強盛之時,南匈奴人常言听計從,但隨著曹魏勢力削弱,又需要依靠南匈奴人與漢人作戰。無疑南匈奴人的話語權提高了,在此過程中劉豹成為了受益者。

有了姜維牽制,魏延可以抽出手,命人南下支援句扶。

滿寵接替司馬懿成為主帥後,趕赴河南,匯合郭淮、田豫、夏侯霸等將,領七萬大軍南下,進攻荊北地區。

作為荊北防線的實際負責人的句扶,讓廖化率兵五千增援至舞陽,隨時西援自己。句扶則是率兵一萬五千人趕赴堵陽南部,把守入荊州的要道,並向堵陽城增兵至三千人,由堵陽督韋虎率領。同時還將自己的布置及魏軍軍情送至隆中諸葛亮及關中魏延手上。

早在劉禪出兵之時,就下令荊北及關中防線,可互相調兵支援。並在離開成都前,命人下詔于魏延,讓其作為督荊北及關中戰事,協助實際負責人句扶守衛南陽。

因此,得到書信的魏延見手上還有余兵可調,委任柳隱率軍五千人走武關支援荊北之兵。

時入六月之時,滿寵率領七萬大軍已經抵達到了堵陽城下,知曉事情緊急。並未圍攻堵陽,而是留下王昶率領二萬人圍住堵陽,保衛糧道,圍攻堵陽。自己則率軍五萬挺入荊北月復地,欲破句扶,攻陷荊北。

不過句扶並非無備之人,自他上任南陽太守,督荊北戰事後。首先就發現了南陽盆地,孔道眾多,且地勢平坦,缺乏防守縱深。

于是句扶就采取了構築大縱深方略,以堵陽為第一道防線,把守洛陽入荊北的要道上。第二道防線,則是在博望坡,依托漫山,構造工事。

第三道防線,則是在瓜里津構築防線,依托淯水,進行防守。

因此句扶見滿寵兵眾,並沒有采取硬踫硬的方法,而是匯合廖化手上五千人後,合計二萬人,在博望一帶展開對峙。

漢軍營寨,句扶舉高臨下,看著魏軍戰前邀戰的動作,擔憂說道︰「數日前,滿寵率軍強攻營壘不克。近日以來,滿寵並無動作,唯有邀戰,扶恐滿寵另有他策,已攻其他之所。」

漢魏兩軍展開對峙後,句扶避戰不出,滿寵率軍強攻營壘,數次不克。而最近以來,滿寵沒有再次強攻的舉動,而是命人邀戰,引誘句扶出戰。

廖化皺著眉頭,說道︰「南陽地勢平坦,滿寵若調兵南下,唯有繞過我等,率精銳南下,襲取瓜里津渡口。後破瓜里津渡口,即可揮師向宛城,若破宛城,我等後路皆斷。」

頓了頓,廖化補充說道︰「不過瓜里津渡口有柳休然(柳隱)領兵把守,以化之見,我軍後路當是無虞。」

柳隱被魏延派來支援荊北,句扶並沒讓他與自己匯合,而是以防守為上,讓他守備第三道防線瓜里津。

也就是說目前荊北的防線,依次是韋虎守堵陽,句扶、廖化守博望,柳隱守瓜里津。

句扶沉吟許久,說道︰「元儉之言不無道理,不過瓜里津雖有柳隱把守,但恐有失。不知元儉是否願率二千騎卒向南而行,若瓜里津有危,可趁機救之。若魏軍士卒難克瓜里津,元儉可率騎卒趁機伏之,以小挫魏人。」

廖化臉色肅然,拱手應道︰「化豈能不願乎!」

「善!元儉可于夜間出發,向南而行。某在此把守營壘,以據大軍。」句扶說道。

「諾!」

「報!」

兩人交談之時,斥候傳信而來,說道︰「啟稟都督,據柳將軍來報。滿寵命夏侯霸率精銳南下,從淯水上游渡過,今已攻佔西鄂,向南而動,欲攻宛城。柳將軍已率軍士就地防御。」

二人臉色一變,瓜里津只是淯水的其中一個渡口,只是因靠近宛城,被視為重要渡口。而西鄂縣則在瓜里津的北面,淯水的西側,此地也有渡口。

魏軍從此處渡河,基本就是繞過了正面的瓜里津防線。失去了淯水的屏障,柳隱固守起來,自然會困難了許多。

廖化聞言,也不多說什麼,拱手說道︰「句將軍,如今情況緊急,瓜里一帶不容有失。某待天暗即刻出發,馳援柳休然。」

「有勞將軍了,切不可使宛城有危。堅守數月,我大漢必破東吳,以取荊楚。屆時魏軍自退,我軍之困自解也。」

「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