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四章諸葛瑾使漢

東吳黃武七年,五月,盛夏。

石亭之戰過去已經數月,石亭之戰是東吳少有的取勝的大戰,一舉掃除曹魏在江淮地區布置重兵的陰影。

數月之間,大司馬曹休、豫州刺史賈逵、後將軍朱靈相繼病故,曹魏在江淮元氣大傷,東吳壓力大減。

得益于孟達反叛,司馬懿不得已抽出一個月時間平定東三郡。同時荊州進入冬季,冬季水淺,曹魏水軍大船難行,暫停從荊州伐吳。

緊接著,季漢黃權出兵關中,諸葛亮兵出隴右;張郃率部分荊州士卒,遠赴雍、涼,魏國徹底擱置了伐吳事宜,轉而伐漢。

東吳也徹底擺月兌偷襲關羽、吞並荊州造成的副作用。孫權頂住壓力,帶領東吳連年征戰,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解決外敵。

蜀漢議和交好,曹魏江淮元氣大傷,江東壓力大減。

如此背景之下,外敵消散,內部孫權威望達到頂峰,東吳也逐步完成淮泗軍事集團向江東本地士族化。

孫權志滿躊躇,一心想著劉禪允諾他的稱帝一事,心中瘙癢難耐。

孫權想要稱帝之心,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僅是東吳內部知曉,天下有識之士,都已知曉。

早在曹丕受禪稱帝、老劉稱帝,孫權便有僭意,但因為自己位次尚少,無以威眾,外有強敵在外,不敢多想。

多年之間,孫權瘋狂抑制自己的稱帝野心,同時也因為自己的自身政權存在的合法性大傷腦筋。

曹丕以儒家「禪讓」的方式建國稱帝,又據中原「九州」,已佔據法理與地理上的正統;老劉則打出「興復漢室,換于舊都」的旗幟,宣稱自己于「建安二十六年」繼承大漢國祚,亦佔據名義和血統上的正統。

原本孫權想另闢蹊徑,選擇天命、讖緯之說,宣揚稱帝合法性。

但這一切煩惱便在公元228年消散,劉禪命鄧芝出使東吳,以給予孫權帝位的合法性,慫恿孫權出兵。

武昌城中,吳王孫權與幾名心月復大臣,正開懷聚宴,觀其流露出的情緒,十分愉悅的樣子。

孫權召重臣覲見,設宴款待,外面上是尋歡作樂,而是實際上是討論自己稱帝一事。

孫權羊裝心事重重,似乎口中美味,猶如難以下咽之物,時不時又唉聲嘆息,以示眾人。

心月復諸葛瑾望了眼孫權,羊裝不解,問道︰「莫非今日菜肴不合大王胃口乎?」

此言剛落,孫權見宴中眾人停下快子,望向自己,搖頭郁悶,說道︰「今日菜肴甚是美味。」

「哦!不知大王為何煩惱?」諸葛瑾‘好奇’問道。

孫權嘆息一聲,環視眾人,說道︰「孤思蜀漢也!」

朱然放下手中快子,面露疑惑,不解問道︰「如今蜀漢奪下七郡之地,以隴右之地,虎視關中,威震天下。蜀漢北伐軍事順利,大王為何因其而心煩?況且蜀漢居于西北,遠離我東吳,有何可憂?」

孫權猶豫半響,嘆息道︰「非是因蜀漢戰事而憂!」

朱然若有所思,以自己大王無利不起早的性格,根本不可能為蜀漢軍事順利而喜悅,那唯有蜀漢又‘欠’大王東西了,畢竟前有荊州、後有其余之地,也不奇怪。

朱然也順勢,陪孫權演戲,好奇問道︰「大王有憂為何?臣願赴湯蹈火,以解陛下憂慮。」

孫權撫須沉吟,陷入沉思,望向朱然,緩緩說道︰「義封(朱然字)忠心,朕知也。不瞞諸位,去年蜀漢遣使鄧芝訪吳,便允諾吳國若出兵淮泗,事後蜀漢便願意給予孤稱帝禮法。」

此言一出,宴會中眾人為之驚動,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不敢相信蜀漢居然會允諾稱帝禮法。

諸葛瑾先是‘吃驚’,面露驚訝之色,後又‘疑惑’,拱手問道︰「此乃喜事,不知大王為何煩惱,莫非蜀漢不願允諾?」

孫權放下酒杯,撫須搖頭,緩慢而平和地說︰「蜀漢並無向孤有言,不願允諾此合約。只是孤擔憂蜀漢如今東出、西討奪取隴右、西城七郡之地,如今勢力大漲,恐不允諾合約。」

旁觀許久的陸遜,消化完驚人的消息之後,沉吟半響,說道︰「大王所憂之事並非無理,只是在下以為蜀漢應會允諾。」

「不知伯言如今斷言?」孫權好奇問道。

陸遜思慮半響,緩緩解釋道︰「如今天下三分,魏強,吳蜀勢弱。唯有吳蜀相和,方能抵御曹魏,諸葛亮豈能不知乎?」

「雖然蜀漢奪取隴右之地,但此隴右之地,先有羌亂,後又經馬超之亂,久經戰亂,百姓逃離,民生凋敝,戶籍人數必然不多,如何能為助力乎?」

陸遜一一分析說道︰「而且經三國大戰後,臣斷言,魏不久之後,便會舉重兵以伐蜀,是故此時蜀漢安會得罪我吳國乎?」

孫權撫須沉思,連連點頭,說道︰「伯言所言有理,朕深以為然!」

朱然瞥了一眼陸遜,趁勢向孫權說道︰「臣因為可派遣軍士屯扎于信陵一帶,以威懾蜀漢;再派遣使臣訪蜀,以全合約之言。」

陸遜聞言, 然起身,進諫說道︰「大王不可!此合約之事,不可動武。臣以為劉主允諾禮法,已多受非議,若此時我吳國以武,威壓蜀漢,索要禮法,其國中必然沸沸揚揚,劉主迫于國內言論,恐會適得其反。」

朱然輕哼一聲,雖然兩人之前交好,夷陵之戰攜手共抗劉備;但是隨著這幾年陸遜地位漸漸遠高于朱然,朱然對陸遜心中也是漸有不滿。

孫權端正跪姿,抬手示意,問道︰「不知伯言以為該如何為之?」

陸遜蹙眉一思,拱手答道︰「臣以為應當反其道而行之,調離信陵守衛士卒,令蜀漢知曉我吳國友好之意;再派遣使臣訪蜀,以全合約之言。」

孫權一時拿不定主意,問道︰「不知子瑜(諸葛瑾)以為如何?」

諸葛瑾起身,恭敬答道︰「臣以為伯言此言有理,可依照伯言所言行事。」

孫權笑眯眯望向諸葛瑾,說道︰「善!不知子瑜願擔此重任,出使蜀漢。一則,以全合約之言;二則,與你兄、你子相聚,以全你闔家之歡。」

「多謝陛下,臣願擔此重任,不辱使命!」諸葛瑾答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