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七章,遼東有捷報

在以往的日子中,朝廷對那些商賈們征收的稅率是十分低的,要是在換點錢財在官府之中疏通一些關系,商稅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說幾乎是不存在的東西。

過慣了低稅率,甚至是不用交稅的日子,現在朝廷一下子注重起了這個商稅,還要著重收這個商稅,那些商賈們一下子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怎麼?朝廷的那些稅務部的官差們都還沒有向他們收取商稅,他們就坐不住了?」朱由校有些不屑的說了一聲。

「陛下。」等到朱由校的話說完後,亓詩教對著朱由校說道︰「微臣想來,那些商賈們多半是來北直隸做買賣的時候,從北直隸的那些商販們口中得知。」

「況且,這些日子里,朝廷所革新的邸報都是發行天下,他們得知朝廷要征收商稅這並不奇怪。」

亓詩教恭敬的對著朱由校說道︰「陛下,那些商賈將利益看得是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的,在得知朝廷要大肆征收商稅消息,他們一定會有所行動的。」

「在那些商賈們看來,朝廷此舉是在從他們身上割肉啊!特別是對于那些大商賈來說。」

最近亓詩教也是去了解過大明征收商稅的稅率的,基本上都是賺的越多,要繳納的稅款就是越多的。

「所以,陛下,在得知朝廷要大肆征收商稅後,他們都差人前往京師了。」亓詩教對著朱由校說道︰「那些家伙差人前來,無非就是打听傳聞的虛實,或者是對朝臣進行賄賂,使得朝廷能夠降低稅率。」

接著又對著朱由校補充了一句︰「陛下,那個他們用來賄賂微臣的銀子,微臣也是將其交給了錦衣衛,陛下您可以去詢問許顯純。」

用銀子賄賂朝臣?在大明朝廷這貌似是基本操作了。

「朝廷現在還只是在從坐商每月的盈利之中收取稅款,那些額外鹽、茶、鐵等等各種稅都還沒底下詳細的稅額,他們就已經是坐不住了?」朱由校聞言有些不悅的說道。

這幾日,畢自嚴可是從京師之中,找了那些比較配合朝廷收取商稅的商賈,一起開始制定起了對各個種類的稅率。

畢竟對于這些商業最為熟悉的,還是從事商業的商人。

「如今他們開始用銀子開始賄賂朝廷大員,如果說,今後朝廷將商業方面的各種稅率都詳細的定下來後,他們是不是還要造反了?」朱由校說這一句話的語氣是十分冰冷的。

「造反?」亓詩教听到這一個詞後,連忙對著朱由校開口說道︰「陛下,微臣想來這是不至于的。」

「此話怎麼講?」朱由校說了一句。、

「陛下,微臣以前的時候跟那些商賈都是接觸過的,對商賈這一個群體還是比較了解的,別看他們一副為了利益會不顧一切的樣子,但是真要他們造反的話,他們是斷然不敢的!」

「因為,這造反是一定會被砍腦袋的,他們不是傻子!」

偷偷某某干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比如說通敵賣國,干著一些事情,或許還不會被朝廷發覺,並且花一些銀子上下打點一下,說不定能夠將事情掩得嚴嚴實實的。

而造反那就是一定會被砍腦袋的了,之前打點過的官員說不定會立馬派遣官吏來抄家,畢竟捉拿叛賊,平定叛亂,那可是有功與朝,就算是朝廷沒有嘉獎,因為管轄的境內出現了叛賊,這是治理不善,失職,朝廷或許會以將功補過的名頭,不予嘉獎。

但是,那造反的商賈的家財不是落入了那些官員的手中了?反正朝廷也不知道那些叛賊有多少的家財,這數目不還是由他們說的算的?

那些做生意的商賈心中都是精明著的呢,自己真的要造反了,說不定以往跟他們有著良好合作的商人,都不會更著他們造反,說不定都是等著他們被朝廷剿滅,好佔據市場份額,擴大自己的買賣呢。

「所以陛下,微臣認為那些商賈們是不會造反,造反是死路一條!在歷朝歷代,參與造反的,無一例外都是走投無路的貧苦百姓!」

「而那些商賈們,他們有產業,就算是朝廷收取他們利潤中的九成,他們也能夠過安安穩穩的日子!他們只要不傻,基本上都是不會參與造反的。」

亓詩教說道,身為一名進士,又是大明朝廷中樞的官員,這一點的道理,亓詩教都是明白的,不僅是他,身處高位的官員就沒有一個是傻子,這一個個關于治國的道理,他們都是心知肚明的!

「朕知道他們是沒有膽子造反的。」朱由校听了亓詩教的話後說道,每一次王朝末年,第一波的起義軍,組成的大多數都是貧苦的百姓。

那一些地主士紳,商賈們正式參與其中的時候,那都是起義有了一定規模了,朝廷有沒有能力立馬將其剿滅的時候了,可以說是起義軍都是有了一定氣候了。

這個情況下,那些商賈才會說是花點銀子去資助他們,或許是為了自保,還是下注,為了將來自己能夠等到一些好一地的地位,比如說那些賣國的晉商,在歷史上就被建奴封為了蝗商。

「就算他們造反,朕都不用調集精銳,那些地方的衛所就能夠將其平定了!」

畢竟現在的大明朝,別看遼東建奴肆虐,但是現在大明內部還是安穩著的呢,你一個商賈,只擁有錢財,怎麼造反?憑借府中的一些下人嗎?

「不過陛下,雖說那些商賈們或許是不會造反的,但是他們多半會在暗中給朝廷是絆子!」亓詩教對著朱由校說道︰「按照微臣對那些商賈們的了解,他們一定會在暗中使絆子的。」

「向他們現在就已經是開始賄賂朝廷大臣了,很難說,他們會不會花銀子去賄賂當地的官員。」亓詩教說道︰「地方上,難免會有一些意志力不堅定者,禁不起銀子的誘惑。」

這一點朱由校是比較認同的,官員受賄這一個現象到了二十一世紀都還是存在的。

亓詩教繼續對著朱由校說著︰「陛下,還有一點是值得朝廷注意的,那就是一地的商賈多半是和當地那些士紳們關系匪淺。」

「一些士紳會出資贊助一些商賈,反之,一些商賈也會對一些士紳進行分紅的。」

「朕明白亓卿家的意思了,卿家是想要說,那些商賈們會勾結一些士紳地主,來給朝廷使絆子?」朱由校對著亓詩教詢問道。

「是的陛下,微臣就是這一個意思!微臣看來,這一個情況朝廷必須得要重視起來!」

這一情況朱由校自然是知道的啊,要不然朱由校給稅務部這個稅務部一直武裝力量干什麼?

現在還不讓他們稅務部的南下收稅,要等戚金和秦良玉幾人在訓練出一支天雄軍後,跟著大軍一起南下?

就是為了震攝宵小,要是他們想要給朝廷使絆子,那麼朝廷的大軍將會給他們來一棍子!

「接著說下去。」朱由校看向亓詩教,示意道。

「陛下,朝廷現在既要征收商稅,又要追繳那些士紳地主們在以往所欠下來的賦稅,這樣一來,這些商賈們和士紳地主們就是有了相同的利益,那就是抗稅,拒絕繳納朝廷的稅款!」

「在稅務部的官差們前去收取稅款的時候,他們使一點小手段,比如說鼓動無知的群眾,以及一些學子,來阻撓稅務部的官差。」

「微臣想來,他們多半會打著朝廷此舉是與民爭利等等,看似正氣稟然的名號,來阻撓稅務部的官差。」

听了亓詩教的話,朱由校開口對其說道︰「亓愛卿,這一點,朕都是明白的,所以,朕才會改革邸報,還讓其發行天下,並且讓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們協助傳播,就是為了讓大明的百姓們能夠明事理,不被奸人給蠱惑利用了!」

听了朱由校的話,亓詩教搖了搖頭,對著朱由校正聲道︰「陛下,就算是那些百姓們都明事理,百姓們也不會就此不會被那些奸人所利用?」

朱由校听聞後,眉頭微蹙,發出詢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陛下,要是那些奸人用銀子收買那些百姓呢?」亓詩教對著朱由校說了一句,然後有瞄了朱由校一臉,見到朱由校的面色還是比較平靜的,于是接著對著朱由校說道︰

「陛下,那些商賈和士紳,最不缺的就是銀子!那些大商賈們不缺銀子,那麼他就會用銀子去收買那些百姓,不用多,每人幾兩銀子就行了。」

接著又看了朱由校一眼,說道︰「陛下,基本上二十多兩的銀子就能夠讓一戶四口之家,舒舒服服的過上一年的好日子了!」

「只給他們每人幾兩銀子,就算是一兩,都能夠讓大明普通百姓們過上好幾天好日子了,陛下,您說那些百姓們會不會心動嗎?」

「而且,那些士紳地主們手底下可是有著一些佃戶的,要是那些士紳地主們許諾他們,只要干了他們交代的事情,就免除幾月的地租,微臣想來,那些佃戶們多半也是會去干的!」

至于說那些士紳地主為什麼寧願給手底下的那些佃戶們免除地租,也不想給朝廷繳納之前欠下來的賦稅?畢竟收不收地租,只是他們一句話的事情,現在說是免除地租,但是事情辦完之後,地租免不免那是他們說的算的!

「陛下,那些百姓們明事理又怎麼樣?知道違抗朝廷是大罪又怎麼樣?為了自己能夠過上好日子,得到那些士紳地主許諾的利益,他們會將這一切拋之腦後的!」

「亓卿家,你的意思是咱大明的百姓都是一群見錢眼開的刁民嗎?」朱由校幽幽的說了這麼一句話。

「陛下,微臣不是這麼一個意思!」亓詩教听到這麼一句話,連忙對著朱由校低頭拱手說道。

然後,亓詩教對著朱由校補充了一句︰「陛下,微臣剛剛說茬了,大明可能會有一些百姓胡如此,但是一定不會多的,大明百姓大多數的都是尊君愛國的。」

「不過,我大明每一做城池之中,都是有一些游手好閑,平日里只做偷雞某狗這種事情的混混,微臣想來,那些商賈和士紳們找到一定是他們!」

「所以陛下,微臣覺得陛下應當下旨給各州縣的主官們,讓他們清理各自管轄之地的混混!防止其侵擾大明的百姓!」

「這一點朕自然是明白的!」朱由校聞言後說了一句︰「朕今後會下旨意,專門去處理那些混混的!」

「他們不是不干正事嗎?那就將他們全部丟進督建司之中,進行強制勞動!」朱由校說道︰「將他們進行勞動改造!讓其成為對大明有用之人!」

「吾皇聖明!」亓詩教對著朱由校行禮說道。

這個時候,朱由校想讓亓詩教繼續說的時候,就見到原本守在殿門的一名小太監跑到自己的面前稟告道︰「皇爺,魏公公在殿外求見!」

「讓他進來。」朱由校听到是魏忠賢求見,開口吩咐道。

而亓詩教則是默契的站到一邊。

很快,魏忠賢帶著笑容,手中拿著一份奏疏一樣的東西,跑到朱由校的面前,興奮的行禮開口︰「皇爺遼東傳來了一份捷報!」

听到是遼東傳來的捷報,朱由校立馬開口︰「呈上來。」

一邊的小太監從魏忠賢的手中接過捷報,轉交給朱由校。

而魏忠賢則是在對著朱由校解釋道︰「皇爺,那天雄軍的前軍營在開原城的附近,與建奴的一隊人馬相遇,與之交戰,滅之。」

朱由校一邊听著魏忠賢的話,一邊將手中的捷報打開,上面簡明的闡述了事情的經過。

就是在開原城廢墟周圍游蕩著的天雄軍,遇上了一股前來查明開原城情況的建奴,建奴一共是派了五百多人,最終的結果是,打死了一百多人,其他的都是受傷被前軍營的將士們給逮住了,嗯,打死的人數不多,但是起碼是全殲了。

不過,開原城?

朱由校瞄了一眼地圖,這開原和沈陽之間,中間還隔著一鐵嶺城啊,他們跑到開原城附近去干什麼?

而且這開原城不是在薩爾滸之戰後,被建奴攻陷,毀成了一片廢墟了嗎?

難道是熊廷弼他給自己上了一些奏疏,自己沒有看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