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章 禍從口出

李慕跟阮星竹輕若鴻毛的飄落在牟尼堂前,背對著鳩摩智,一副絲毫未將他放在眼里的態度。

李慕對枯榮大師與本因幾人抱拳道︰「長空劍派段延慶,見過枯榮長老及幾位大師。」

阮星竹則只是跟著微微欠了欠身。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本因幾人包括段正明在內,紛紛合什躬身,宣了聲佛號,話音中帶著明顯的輕松之意。

延慶太子是這百年來,唯一一個獨自練成六脈神劍的絕世高手,而且他背後是長空劍派,根本不懼吐蕃的威脅。

既然他肯出頭,一切問題便都能迎刃而解,他們徹底安下心來。

見完禮後,李慕對眾僧身後的段譽微微一笑,段譽卻只是目光復雜的望著他,沒什麼表示。

「延慶太子?你竟然還活著。」

鳩摩智驚疑不定的望著李慕,他倒不是怕段延慶這個人,他怕的是這個名字前面那個前綴。

八年前西夏和大宋曾發生過一場,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大戰——永樂城之戰。

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一戰宋軍大敗,被西夏殲滅大軍二十余萬,宋廷為之震憾,被迫與西夏議和。

而在這個世界,這一戰的結果卻截然不同。

長空弟子刺殺西夏各級將領過百,長空劍派掌門李慕,于萬軍之中斬殺西夏大將數名。

以一丈劍芒的絕世神技強破中軍盾陣,襲殺西夏主帥葉悖麻。

在長空劍派的助力下,宋軍擊潰西夏三十萬大軍,殲敵大半,奪佔土地三千里,西夏數十年內再無進犯大宋之力。

這一戰長空劍派等于是幫助大宋開疆拓土,若這份功勞安在大宋領兵將領頭上,那就是潑天大功。

最妙的就是李慕不是將領,只是一個江湖門派的掌門,他也不需要什麼封賞,這讓當時的官家神宗皇帝十分欣慰。

戰後神宗親手將長空劍派的宗旨,「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八個字寫下來,蓋上玉璽,做成牌匾派內官送到梁山。

長空劍派看似沒有得到任何實際好處,但隱形的好處卻是不可估量。

此戰之後,長空劍派威震天下,令大宋周邊諸國戒懼,還讓李慕博得李巨俠與劍神之名。

所以鳩摩智並不怕段延慶,卻極為忌憚長空劍派。

自吐蕃最後一任贊普去世後,吐蕃就一直處于四分五裂,內戰不休的局面。

如今好不容易才有了些起色,至少能欺負欺負大理這樣的小國。

若因他而惹上長空劍派,那他這個吐蕃國師,可就真要成為吐蕃的千古罪人了。

長空劍派都無須大舉進犯,只需派出一批頂級高手,潛入吐蕃大肆刺殺諸部首領和各級官員。

到時候吐蕃無須外敵來打,自己就能崩潰掉,再度陷入四分五裂,自相殘殺的境地。

听到鳩摩智的話,李慕回過身來,望著他澹澹道︰「明王竟連我這個消失二十幾年的人都知道,看來你對大理的確做過不少功課。」

鳩摩智合什道︰「吐蕃與大理為鄰邦,互相之間有所了解也是極為平常之事。」

「只是小僧沒想到,延慶太子隱世這麼多年,原來是投身長空劍派門下。」

「小僧雖遠在吐蕃,卻也對長空劍派仰慕已久,對李巨俠更是敬服不已,他日有暇,定要前往梁山,瞻仰巨俠風範。」

李慕冷笑道︰「他日?明王恐怕沒有他日了,李巨俠也無須你瞻仰,方才我說過,今日明王絕不可能豎著出去。」

「我大理段氏雖遠遠無法與長空劍派相提並論,卻也絕不是無能之輩。」

鳩摩智臉色微變,卻依舊不敢發飆,只是道︰「這麼說延慶太子今日是代表大理段氏而來,與長空劍派無關?」

李慕道︰「看來明王的記性不怎麼好,大理段氏不是無能之輩,長空劍派更加不是,我說出去的話,又豈能食言?」

鳩摩智臉色難看的道︰「延慶太子說的話,可以代表長空劍派嗎?」

李慕呵呵一笑,道︰「在下說的話,于長空劍派跟李巨俠的話一樣管用。」

「或許明王不知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門派宗旨,就是區區在下提出來的。」

听到李慕這話,阮星竹差點沒忍住笑出來,鳩摩智卻是有點想哭,天龍寺眾僧則是喜上眉梢。

李慕這話雖表明他與李慕不是同一個人,但也可听出,他在長空劍派至少屬于二號人物。

只是他們有些奇怪,以延慶太子的武功,怎麼會多年來籍籍無名?

難道這十幾年,他一直都在坐鎮門派,培養弟子?

倒是很有可能,李巨俠時常離開梁山,出去行俠仗義,主持公道,宗門之內總得有人坐鎮。

只听李慕接著道︰「原本我長空劍派,與吐蕃井水不犯河水,可方才明王求經不成,便以吐蕃國勢壓之,以兵戈相脅。」

「我大理國舉國崇佛,段氏之人大多心懷慈悲,從不願輕啟戰端,多造殺孽,其實我們待人處世非常簡單……」

說到這,他頓了頓,隨後凝聲緩緩道︰「待我以禮,還之以禮,待我刀兵,還之刀兵。」

李慕說完這番話,眾僧雖听得心懷激蕩,卻總歸是佛法精深,還穩得住。

段譽卻是熱血沸騰,忍不住上前幾步,大喝道︰「說得好。」

說完又看向鳩摩智揶揄道︰「明王如今可明白,何為‘禍從口出’?」

段正明不動聲色的橫了段譽一眼,隨後又看向李慕的背影,心下暗暗嘆了口氣。

武功比自己高,品性也不差,能打理好偌大一個門派,將宗門發展到如今這般地步,能力更不缺。

看來他真的比自己更適合做大理皇帝。

無須段譽揶揄,鳩摩智也深刻領悟到了禍從口出這句話。

他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對李慕道︰「長空劍派怎麼說也是大宋的宗門,我吐蕃可從未招惹大宋,長空弟子有什麼理由,對吐蕃下手?」

李慕好笑的道︰「明王說這話不覺虧心嗎?自唐尹始,吐蕃對中原王朝的覬覦便從未斷絕。」

「如今未招惹,只是因為吐蕃沒那個能力,若吐蕃再出一位‘松贊干布’,又會如何?」

「無論是唐時的南詔,還是如今的大理,皆為大宋西南屏障,唇亡齒寒的道理,難道宋人便不懂?」

鳩摩智的心徹底沉了下去,面無表情的問道︰「此事當真毫無轉圜余地?」

李慕搖頭嘆道︰「明王不該問我這個問題,大家都不是三歲小孩,自然要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明王說吐蕃國主早有對大理用兵的想法,是明王一再勸阻,才讓兩國免于刀兵之禍。」

「且不論是真是假,但就憑這一點,在下可以放大輪寺一馬,不至讓明王的道統傳承就此斷絕。」

「至于明王你,你既然認為六脈神劍只是徒具虛名,那在下就以六脈神劍,領教明王的高招。」

李慕上前幾步,在鳩摩智丈余外站定,伸手道︰「明王請吧!」

鳩摩智見狀,心知今日無論如何都已無法善了,惟放手一搏爾。

若能殺死段延慶,哪怕是拼個同歸于盡,也不算虧了。

想到此,他也不再猶豫,雙掌一合,一轉一搓,掌緣已凝聚出熾熱無比的刀氣。

反手一揮,火焰刀氣便對著李慕飛斬而去。

李慕不閃不避,泰然自若的抬起雙手,右手大拇指和左手小指同時朝前一伸。

一道雄渾爆烈的劍氣,「嗤」的一聲自右手大拇指射出。

雖然鳩摩智看不見這道劍氣,卻能清晰的感應到,自己的火焰刀氣幾乎是一觸即潰,對這道少商劍氣沒能起到任何阻擋作用。

心下驚駭于李慕內力之深厚的同時,更不敢硬擋,當即腳下蹬地,往一旁閃避開去。

而就在他升起閃避之念時,李慕已通過他的身體細微動作,預判出他閃避的方位。

左手小指少澤劍,慢于少商劍零點幾秒射出一道劍氣,離指的瞬間便拐了個彎,朝著鳩摩智閃避的方位射去。

這一劍卻是再也避不過去,因為鳩摩智若堅持閃避,必然會在身側三尺處與少澤劍相撞。

若放棄閃避,便得直面少商劍。

這根本無須選擇,少澤劍飄忽不定,變化精微,十分難躲,但威力卻要弱一籌。

少商劍威力巨大,卻相對好避。

是以鳩摩智咬牙將刀氣凝于手刀之上,右掌反撥,生生扛下了這一劍,隨後左掌「呼呼呼」連續三刀揮出。

射空的少商劍,飛出五六丈距離後,自行消散在空氣中,並未造成什麼破壞。

換句話說,如今少商劍的最大射程,在十八至二十米之間,有效射程則是十五米以內。

鳩摩智發出的三道火焰刀氣回旋飛舞,靈動無比,倒也頗為精妙。

李慕卻依舊牢牢站定,不閃不避,實在是以鳩摩智的功力,與他玩隔空勁氣,還做不到逼他閃避。

他右手食指與小指一並伸出,便如比了個Rock(搖滾手勢)。

食指商陽劍劍氣吞吐,將襲至身前的三道刀氣一一擊破。

小指少沖劍卻不住射出劍氣,對鳩摩智形成掃射效果,進行覆蓋式打擊。

鳩摩智見少沖劍避無可避,只得硬接。

好在少沖劍雖然輕靈迅速,連綿不絕,實在難以閃避,但也因此威力相對較弱,比之少澤劍還有所不如,他勉強頂得住。

然而就在他撥擋少沖劍氣時,李慕右手大拇指陡然彈出,變成了Love you的手勢。

大拇指少商劍,在鳩摩智猝不及防下,夾雜在少沖劍中轟然襲至。

鳩摩智發現不妙時,已然來不及閃避。

「彭」

一聲爆響,鳩摩智雙腳貼地,向後滑退足足丈余,喉頭一動,嘴角便溢出一股鮮血。

但他不敢放松,因為少沖劍依舊在連綿不絕的襲來。

他顧不得大耗功力,左掌于身前一轉,一大團火焰刀氣形成一道屏障擋在身前。

右掌連續不斷的 出刀氣,此時他已經是在跟李慕拼命,因為他發現,再不拼命就連拼命的機會都不再有。

李慕卻不願再耗下去,因為鳩摩智此時消耗的,可都是自家媳婦的內力。

方才願意與他糾纏,是怕他功力超過如今的阮星竹,吸功時不保險,所以想要耗去他部分功力。

經過這一番交手,此刻已然穩妥。

李慕當即收回三指,只伸出中指,射出一道凝而不散的劍氣。

手腕轉動間,將襲來的刀氣一一絞碎,隨後對著鳩摩智右胸直刺而去。

面對這凝而不散,氣勁高度凝聚,穿透力最強的中沖劍,鳩摩智的刀氣屏障瞬間告破。

這一劍連李慕自己那超過三尺的護體罡氣,都不敢說能絕對抗住。

換句話說,便是掃地僧的三尺氣牆,也擋不住這以點破面的一劍,鳩摩智又算得什麼?

「噗」

鳩摩智前胸後背同時爆出血花,卻是被這一劍刺了個通透。

李慕斷開真氣輸出,中沖劍消散,鳩摩智當即仰天栽倒在地。

而就在這一瞬間,鳩摩智腦海中電光一閃,他發現了自己的生機所在。

看來對方並非鐵了心要自己的命,否則這一劍就不是刺右胸,而是左胸心口了。

他咳出幾口血後,在傷口周圍連點,隨後有氣無力的對李慕道︰「延慶太子,你方才說,要小僧無法豎著出去。」

「小僧此刻身受重傷,已無行動之力,只能被人橫著抬出去,並非豎著出去,還望太子言而有信。」

本因等僧眾面面相覷,實在是沒想到,這大輪明王竟還有如此不要臉皮的一面。

段譽卻是有些明白鳩摩智的想法,開口道︰「明王如此忍辱負重,能屈能伸,想是為能返回吐蕃,稟告吐蕃國主長空劍派即將來襲之事,好讓他做好準備,小可著實佩服。」

眾僧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若吐蕃有所準備,那長空劍派弟子即便能達成目標,怕是也要多增傷亡。

想到此,段正明開口道︰「大輪明王這不過是詭辯而已,太子切不可上當。」

「呵呵……」李慕輕笑一聲,道︰「雖為詭辯,卻也算是頗有急智。」

「所謂君子可欺之以方,在下自認還算個君子,說出的話自當作數。」

鳩摩智心下暗喜的同時,又真心對李慕有了幾分佩服之意。

然而不待他說話,就听李慕接著道︰「可惜明王犯了最不該犯的忌諱,即便在下願意放過明王,你今日怕是也難以月兌身。」

鳩摩智大駭道︰「小僧犯了什麼忌諱?」

李慕回頭望向阮星竹,微笑道︰「我的事已與明王了結,你師門的事,便交給你了。」

阮星竹點點頭,當即邁步上前,走到鳩摩智面前,正色問道︰「敢問明王,你這一身小無相功的功力,是從何而來?」

鳩摩智渾身一震,駭然望著阮星竹,顫聲道︰「你……你是……」

阮星竹傲然道︰「我乃逍遙派掌門親傳弟子,家師無崖子。」

「你身為佛門弟子,一身武學根基卻是我道家內功,此事明王不打算給個交代嗎?」

鳩摩智張大嘴巴,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身為佛門弟子,不僅修煉道家神功,獲得神功的途徑還是當有夫之婦的面首,破了色戒。

若把這件事說清楚,他不僅得死,死後還要身敗名裂,遺臭萬年,他又怎麼敢說出來?(最新修訂版另有來源,但不合邏輯,本書不予采納)

鳩摩智閉上眼楮,心若死灰的道︰「小僧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听尊便。」

阮星竹搖頭道︰「你不願意說,我不強求,也不殺你,只廢去你一身本派內功,能否活下來,便看你造化。」

逍遙派內功與性命掛鉤,功在人在,功散人亡。

不過那也是在年齡達到一定程度後,以鳩摩智不過六十多歲的年紀,還是能活下來的。

原劇情中在西夏枯井里被段譽吸干內力,他也沒死。

但他胸口的傷勢沒了內力支撐,卻根本活不下來,肺葉被射穿,在這個時代若無深厚內力維持,神仙難救。

阮星竹說完閃身上前,在他心口連點,封住他幾處大穴,絕了他臨死反撲的能力,隨後一掌按在他羶中,北冥神功全力運轉。

鳩摩智的功力如潮水般涌入她體內,小無相功與北冥神功同根同源,同樣無須煉化,直接吸來存入羶中即可化為己用。

阮星竹要吸光鳩摩智的功力,需盞茶時間,以免被眾僧看出什麼問題,李慕便向著眾僧迎了上去。

段譽卻看出阮星竹施展的正是北冥神功,之前在萬劫谷李慕也說過,他現在的妻子是逍遙派門下。

但他自不會多嘴,說出北冥神功,他也勉強算是逍遙派傳人,也得遵守逍遙派門規。

只是他沒想到,這吐蕃國師竟也偷學過逍遙派絕學,看他抵死不說的架勢,顯然來源並非如自己那般清白。

若是自己處于這等境地,功法來源清白,他也不怕說出來。

李慕為引開眾僧的注意力,徑直看向段正明,道︰「按輩行你該喚我一聲堂兄,對是不對?」

段正明垂首道︰「對。」

李慕又道︰「大理皇位本該是我的,是也不是?」

段正明道︰「是。」

李慕道︰「本派掌門李巨俠,今早已向鎮南王府遞了拜帖,明日正午便要造訪王府,商議此事,你有何打算?」

兩人的對答,果然將眾僧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紛紛圍到兩人身旁。

本因蹙眉道︰「延慶太子,你二十年前已經答應我等,不再爭奪大理皇位。」

「方才你面對大輪明王,都不願壞了君子之風,為何……」

李慕神色古怪的望著本因,道︰「要不大師再好好回憶回憶,在下何曾答應過不再爭奪皇位?」

眾僧聞言一愣,還真就仔仔細細的回憶,當初李慕所說的每一句話。

可時間已過去足足二十年,他們又如何想得起來。

李慕微笑道︰「不如在下提醒諸位大師一句,當初在下說的是‘既然如今江山已事不可為,那你們就還我一片江湖’,記起來了嗎?」

眾僧皆是恍然,本參道︰「不錯,你當初的確是這麼說的,你這句話分明便是說要放棄爭奪皇位,去江湖中闖出一片天地。」

「也是因此我們才將六脈神劍經予你一觀,以作補償,你現下怎能反復?」

本因、本相、本觀、段正明幾人卻齊齊沉默下來,看向本參的目光頗有些無語。

李慕依舊是面帶笑容,望向段譽道︰「賢佷,要不你給本參大師解釋解釋我那句話?」

本參不明所以的望向段譽,這還有什麼好解釋的?

段譽清咳一聲,道︰「本參大師,你們都落入了他的文字陷阱,他所說的這句話,最關鍵之處便在于‘如今’二字。」

「若無這二字,那這句話的意思,便正如本參大師所言的那般,可多了這二字,意思卻大不相同。」

「當時事不可為,可不代表日後也事不可為,如今他大勢已成,可不就事有可為了嗎?」

本參只是不聰明,可並非蠢不可及,段譽如此一解釋,他哪里還想不明白這句話的問題出在哪。

本參大氣,對李慕瞪眼道︰「好你個段延慶,跟我們玩這種心眼,你也好意思自稱君子?」

李慕雙臂一展,攤開兩手,理直氣壯的道︰「為何不好意思?君子只是講道義,卻不代表沒有半點心機。」

「再怎麼說我也是太子,說破天這皇位也該是我的。」

「這皇位已成我心中執念,若不能化解這執念,我修為便再難有寸進。」

「此事咱們若能商量著來,那就什麼都好說,若商量不下來,那我們就各憑本事。」

眾僧無言以對,紛紛看向段正明,如今也只能看他自己如何處置,他們已是無能為力。

段正明對李慕道︰「若你坐上皇位,打算如何施政?」

李慕失笑的搖搖頭,道︰「現在說那些還言之過早,即便你自己願意退位讓賢,可若滿朝文武不認可也是枉然。」

「你還是先回去跟滿朝文武商議好,咱們明日再坐下來好好討論此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