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制定的機床型號編制方法,機床分為11大類︰車床,鑽床,鏜床,磨床,齒輪加工機床,螺紋加工機床, 銑床,刨插床,拉床,鋸床和其他機床。
在每一類機床中,又按工藝範圍,布局型式和結構性能分為若干組, 每一組又分為若干個系列。
而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具進行車削的技術。
起初,人們是用兩根立木作為支架, 架起要車削的木材,利用樹枝的彈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靠手拉或腳踏拉動繩子轉動木材,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
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繩子架在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車削,這便是「弓車床」。
到了中世紀,有人設計出了用腳踏板旋轉曲軸並帶動飛輪,再傳動到主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床。
16世紀中葉,法國有一個叫貝松的設計師設計了一種用螺絲杠使刀具滑動的車螺絲用的車床,可惜的是,這種車床並沒有推廣使用。
到了18世紀,又有人設計了一種用腳踏板和連桿旋轉曲軸,可以把轉動動能貯存在飛輪上的車床上,並從直接旋轉工件發展到了旋轉床頭箱,床頭箱是一個用于夾持工件的卡盤。
1797年,英國人莫茲利發明了劃時代的刀架車床, 這種車床帶有精密的導螺桿和可互換的齒輪。
(這是一台全金屬的車床,能夠沿著兩根平行導軌移動的刀具座和尾座。導軌的導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軸旋轉時帶動絲杠使刀具架橫向移動。這是近代車床所具有的主要機構,用這種車床可以車制任意節距的精密金屬螺絲。
3年以後,莫茲利在他自己的車間里制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車床,上面的齒輪可以互相更換,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
1817年,另一位英國人羅伯茨采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不久,更大型的車床也問世了,為蒸汽機和其他機械的發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等到了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
1848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
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軸自動車床。
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由于高速工具鋼的發明和電動機的應用,車床不斷完善,終于達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現代水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于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 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 40年代末, 帶液壓彷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
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
60年代數控技術開始用于車床……
歷史的進程徐徐道來,劉浩揉了揉發漲的腦袋,對工業方面的基礎已經說是了如指掌。
正如他所知道的一樣,國內的機床水平多是五六十年代的蘇盟技術,如今的西方世界已經是數控機床的天下,五軸可以說是一國的工業之寶。
想要制造機床,那就需要鏜床。
而說起鏜床,就不得不說一位傳奇人物——達芬奇。
學識淵博,創造的畫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堪稱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但是很難想象,他同時還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武器設計者。
有人說他設計的武器成功勾畫出了未來的軍事科技發展思路,他畫出了坦克、飛行器的原始結構圖,而這些全都在20世紀成為了現實。
他設計的鏜床是以水力或腳踏板作為動力,鏜削的工具緊貼著工件旋轉,工件則固定在用起重機帶動的移動台上。1540年,另一位畫家畫了一幅《火工術》的畫,也有同樣的鏜床圖,那時的鏜床專門用來對中空鑄件進行精加工。
歷史的記憶緩緩道來,如果說沒有蒸汽機的話,當時就不可能出現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
而蒸汽機自身的發展和應用,除了必要的社會機遇之外,技術上的一些前提條件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制造蒸汽機的零部件,遠不像木匠削木頭那麼容易,要把金屬制成一些特殊形狀,而且加工的精度要求又高,沒有相應的技術設備是做不到的。
比如說,制造蒸汽機的汽缸和活塞,活塞制造過程中所要求的外徑的精度,可以從外面邊量尺寸邊進行切削,但要滿足汽缸內徑的精度要求,采用一般加工方法就不容易做到。
歷史浩瀚,人類工業的進步可以說是無數先賢一步步探路而來。
劉浩此刻就是開了外掛一般,他只需觀看腦中歷史,就完美掌握了這一部分的工業知識。特別是在高達14點智力加成下,一些不夠理解的內容隨著歷史講解被他完美吸收,讓劉浩有一股他可以手搓機床錯覺。
餓!
劉浩模了模肚子,剛剛吃撐的肚皮以一種難以理解方式被排空,急需食物不給的他不得不再次點了整整好幾十盤的牛肉。
暴飲暴食……
整個餐廳,近乎看稀奇一樣的看向狼吞虎咽的劉浩,一些人更是暗暗滴咕道這是大胃王嗎?怎麼這麼能吃?
能量守恆,食物熱量等于知識填補!
劉浩根本不在乎周圍人眼光,他這會就一個目的,吃,拼命的吃!
1885年,人們對威爾金森的鏜床作了許多改進,英國的赫頓制造了工作台升降式鏜床,這已成為了現代鏜床的雛型。
19世紀,英國人為了蒸汽機等工業革命的需要發明了鏜床、刨床,而美國人為了生產大量的武器,則專心致志于銑床的發明。銑床是一種帶有形狀各異銑刀的機器,它可以切削出特殊形狀的工件,如螺旋槽、齒輪形等。
雜亂而系統,劉浩遨游在知識海洋,面前餐桌上已經堆滿了他吃剩餐盤。
「抱歉,本店已經沒有可供應食物!」
餐館老板拿著賬單,白潔掃了眼總賬︰「我朋友可能還需要吃,你看你能不能請人再送點食物?」
劉浩的肚子看不見變化,簡直跟無底洞一般,光這半天功夫,少說已經吃了好幾百斤的食物。
有錢能使鬼推磨,餐館老板拿著白潔給出錢財︰「好的,我這就找人訂貨,你確定他還能吃嗎?」
「可以,這還遠遠不夠!」
劉浩朝餐館老板確認一聲,跟身旁眾人道︰「你們別擔心,你們看我這肚子連變化都沒。」
吃的熱量全變成了知識所需,這換上任何一個人,還不是大吃特吃,誰會嫌棄白得知識?
發明過程中,許多事情往往是相輔相承、環環相扣。
為了制造蒸汽機,需要鏜床相助。
蒸汽機發明發後,從工藝要求上又開始呼喚龍門刨床。可以說,正是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工作母機從鏜床、車床向龍門刨床的設計發展。其實,刨床就是一種刨金屬的刨子。
而磨削是人類自古以來就知道的一種古老技術,舊石器時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這種技術。
但是,設計出名副其實的磨削機械還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紀初期,人們依然是通過旋轉天然磨石,讓它接觸加工物體進行磨削加工的。
1864年,美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磨床,這是在車床的 板刀架上裝上砂輪,並且使它具有自動傳送的一種裝置。
由于軸承、導軌部分的進一步改進,磨床的精度越來越高,並且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出現了內圓磨床、平面磨床、滾磨床、齒輪磨床、萬能磨床等等。
現代工業離不開機床,劉浩此刻近乎觀看了機床大類的全部發展過程,對現有機床已經掌握了個七七八八。
可惜,能量是守恆的,他沒法再通過進食獲取知識,歷史的底蘊在其腦海停止,畫面更是禁止在了一副大型的加工中心頂部。
靠,故意的吧?
劉浩吐槽一聲,要停,也得讓他了解一下這加工中心吧?
郁悶!
劉浩的不開心完全的寫在了臉上,這外掛開的也太那啥了吧?
「哥,你吃不下了嗎?」
劉冬梅滿是好奇的盯著劉浩,更是越過白潔,用手模了模劉浩肚子︰「哥,你吃的食物呢?」
「消化了!」
劉浩起身,整個餐館立馬響起熱烈掌聲,更是有人高呼︰「大胃王、大胃王……」
「哥,他們再喊你大胃王?」
劉冬梅用不算標準口型復述一聲︰「哥,你也太能吃了,你今天吃的這些怕是我一年的食物?」
違背常理,可事情都已經發生了,眾人也不得不去相信接受。
哎,也不知以後還有沒有靠吃獲取知識機會?
搖搖頭,有一次用吃換知識已經不錯了,他咋能如此的貪心呢?可腦中畫面靜止在加工中心上,這感覺也太難受了,哪怕給他多個幾分鐘時間,他是不是就可以把這加工中心復刻出來?
頭疼!
劉浩下意識揉了揉腦袋,劉冬梅立馬問道︰「哥,你是不是腦子又不好了?」
「沒有,只是想到一些事情而已!」
劉浩搖搖頭,劉冬梅從座位上來到劉浩身旁,居高臨下的模了模劉浩腦袋︰「哥,你確定你沒事嗎?」
「沒事,哥好著呢!」
劉浩抬手打開劉冬梅的手,吃的食物轉換成知識不假,可這吃進肚子里的重量卻是實打實的,劉浩發現自己竟然站不起來了。
「哥,你這比豬還重了?」
眾人合力,劉冬梅都咬牙了,愣是拉不起劉浩,連帶支撐的板凳都發出了嘎吱嘎吱的破裂聲音。
不行!
劉浩 的起身,地面都跟著震了一下。
好半天,劉浩才覺得身體恢復正常,就是這腿和腰跟做了好幾個小時的伸展運動一般,酸麻酸麻。
「嘿,我認識你,你是那個游戲王!」
突然的黑人小哥讓劉浩有一點懵,他什麼時候成了游戲王?
「游戲王,你會參加今年的《街頭霸王》大賽嗎?」
黑人小哥從口袋里掏出一份隨身報紙,頭版頭條居然是美利堅這邊已經開始初賽選拔,優勝者可獲得由哥倫比亞電視台提供的一萬美金。
好家伙,他差點忘了《街頭霸王》這個電競賽事,果然是賺起錢就忘了許多瑣事。說起來,他這次來美利堅,除了捐髓,他怕是要好好的看一看當前的美國工業,看看有沒有他可以復刻機床?
「哥,你打什麼壞主意呢?」
劉冬梅小手撞了劉浩一下,一旁的劉大福已經起身走向餐館門口。
「哥,那個嬸子就是三嬸嗎?」
劉冬梅眼尖的發現情況,劉浩點點頭,大姐劉春芳,三姐劉秋芬立馬乖巧的跟朝她們走過來的吳翠叫喊一聲︰「三嬸!」
「誒,你們好!」
吳翠跟眾人點點頭︰「車和房間已經安排好了,你們先調一下時差,咱們等明天了再去適配血型和骨髓。」
憔悴、堅強!
一負一正兩種不同神態出現在吳翠身上,讓劉浩有股難言的心情。
「嬸子,我們這會也睡不著,不如帶我們去看看堂哥吧?」
大姐劉春芳今年才24歲,比劉勇小了一歲。
劉浩提出要求,吳翠看了眾人一眼︰「行吧,那咱們現在去醫院。」
加保鏢,劉浩一行人足有十幾個。
吳翠叫來的車根本坐不下,不得不臨時找了幾輛出租車。
「哥,血液病可怕嗎?」
劉冬梅模了模胸口︰「你說咱家這是怎麼了,怎麼都要開刀?」
劉浩搖搖頭,這事情怎麼說呢?
「噗……」
也不知是不是食物全變成了知識的關系,隱藏的食物重量這會化成了氣體,導致駕車司機失控,整個車輛內部充斥起一股氧化後的臭雞蛋味。
「開窗、開窗……」
始作俑者的劉浩大喊一聲,車窗開啟瞬間,乘坐車輛跟失火了一般,四個車窗散出大量的白色氣體。
「哥,我再也不要跟你坐一輛車了!」
劉冬梅哭喊著跑開,劉浩則是模了模肚子,眼前刷新出一段新的提示。